劉禹錫應當說是唐朝眾多詩人中,比較有特色的一位詩人,他的很多詩作,那都是寫得很隱晦,字裡行間充滿了對於現實的諷刺,也正是這個原因,使得他一輩子那是一貶再貶,始終不受朝廷的待見,尤其第一次被貶回到了長安,寫了一首詩,又貶到了偏遠地區的連州,也就是現在的廣東省連州市,所以此後也註定了劉禹錫不平凡的一生。因此,劉禹錫依舊還是鋒芒畢露,始終還是寫詩影射朝廷,一直也沒有機會施展他的才華,這不得不讓人感到惋惜。
那說起劉禹錫的詩作,相信對於大部分喜愛詩詞的朋友來說,那一定是不會陌生,而且他用詞極為講究,寫得非常的唯美,讀他的詩作,最是能夠感受到詩人的本真,以及詩人對於現實生活的充滿憤怒的批判。
當然劉禹錫除了對於現實批判的詩作之外,他也與過了很多的愛情詩作,例如他的《竹枝詞》系列,便是他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在這些詩作中,詩人使用民歌的方式,把詩歌描寫的更為唯美,也更加的有內涵,讀起來更是能夠感受到詩人內心的純真,所以這樣的詩作,最是值得一讀。
小編要為大家推薦劉禹錫非常經典的一首《竹枝詞》,那便是他的《竹枝詞·山桃紅花滿上頭》,這首詩描寫的很是傳神,讀來更是能夠讓人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
《竹枝詞·山桃紅花滿上頭》唐代:劉禹錫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
劉禹錫的這首《竹枝詞·山桃紅花滿上頭》,可謂是寫得別開生面,獨具一格,高超的表現手法,令人嘆為觀止,詩人開篇便是寫得很唯美,「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山流。」,那這兩句詩大致的意思是,只要春天一到,那山上的桃花便是弄得非常的豔麗,紅通通的一片,非常的壯觀,也非常的漂亮,蜀江的江水拍打著兩岸的礁石,很是壯觀。在這兩句中,詩人重點描寫到了蜀地的風土人性,以及當地的蜀江,描寫很是唯美,讀來更是朗朗上口。
「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這詩的最後兩句,也是這首詩中最為經典的兩句,那麼這兩句大致的意思是,正好有一位女子看見了這滿山的桃花,便感到了無限的憂傷,認為丈夫的喜愛,也猶如這桃花一樣,只是曇花一現,然而那內心的憂愁,卻是猶如這蜀江,怎麼也流不完。在這兩句中,劉禹錫使用了一個比喻,可謂是用得非常恰當,也用得非常精準,更加使得這首詩,顯得更為生動。
劉禹錫的這首《竹枝詞·山桃紅花滿上頭》,可以說是他眾多詩作中,寫得非常悽美的一首,尤其是高超的表現手法,使得這首詩,顯得更為優美。特別是那最後的兩句,「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更是成為了點睛之筆,這一千多年來無人能夠超越,把一位女子的憂愁,描繪的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