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合作守望相助 海外僑團凝聚起強大戰疫力量

2020-12-13 人民日報海外網

來源:海外網

圖為明尼蘇達州華僑華人社團聯合會負責人向當地警察局捐贈口罩

圖為南非華人警民合作中心負責人向當地警察局捐贈防疫物資

圖為名古屋華助中心負責人向僑胞分發口罩

圖為比什凱克華助中心負責人將抗疫物資送到吉爾吉斯斯坦抗疫總指揮部

圖為巴西華人協會負責人向聖保羅當地醫療機構捐贈防疫物資 (照片均由受訪者提供)

眼下,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團結合作是國際社會戰勝疫情最有力武器。在全球抗擊疫情的戰場上,遍布五大洲的僑團組織攜手合作、守望相助,馳援祖(籍)國,同住在國人民一起抗疫。

疫情當前,海外僑團關鍵時刻顯擔當,將僑胞組織起來,將愛心匯聚起來,凝聚起共克時艱的強大合力。近日,本報記者採訪了幾位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僑團組織負責人,聽他們講述自己所在國僑團組織團結戰疫的故事。

美國明尼蘇達州華僑華人社團聯合會

「為住在國戰疫貢獻華人力量」

「有什麼情況需要幫忙請隨時聯繫。」

「不要急,大家想辦法。」

這是美國明尼蘇達州華僑華人社團聯合會(下稱「明州華聯會」)「愛心守護群」對困難僑胞的暖心回答。3月27日,明州華聯會與明尼蘇達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共同發起倡議,建立「愛心守護,同心抗疫」幫扶機制,呼籲明州華僑華人以個人名義加入僑團愛心守護人隊伍,為當地有困難的僑胞和中國留學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而「愛心守護群」是幫扶機制中的重要平臺之一。

自疫情暴發以來,明州華聯會積極團結僑胞抗擊疫情。「我們原來擁有明尼蘇達華助中心、明華中文學校、育才中文學校、華夏中文學校、明州中美聯誼會、北京同鄉會、美中藝術聯合會等17個有實力的社團成員。因為僑胞團結抗疫的需要,陸續有新的僑團加入,攜手抗疫的力量就更大了。」明州華聯會主席顏炳文介紹。

當疫情在中國暴發時,明州華聯會第一時間呼籲僑胞捐款捐物,馳援疫情嚴重的武漢等地,得到29個華人社團和不少僑胞個人的積極響應。一批批運往中國的急需防疫物資,一筆筆數量不等的捐款明細,見證了明州僑胞心系桑梓的赤子之心。

當疫情在美國暴發後,明州華聯會又火速衝向美國抗疫的第一線:向非盈利醫院「聯合家庭醫藥診所」捐款捐物,救治貧困病患;和明尼蘇達中美商會一起參與明尼蘇達大學的「羥基氯喹臨床試驗」項目,捐助抗疫藥物研製;給老人院、警察送口罩;明尼蘇達華星藝術團的藝術家們創作戰疫歌曲《春天與我們同在》,參與「大愛有聲,四海同心」全球華人線上音樂會,為僑胞戰疫加油鼓勁……

抗疫連四月,親情抵萬金。令明州僑胞備感溫暖的是,在美國疫情形勢日益嚴峻之時,來自祖(籍)國的抗疫物資援助源源不斷湧來。顏炳文說:「此次明尼蘇達州的抗疫工作得到了北京市、重慶市、湖南省、陝西省等省市僑辦和僑聯強有力的支持,這份雪中送炭的親情非常珍貴。」

「抗疫尚未成功,華人還需努力。」顏炳文表示,明州華聯會將積極支持和配合當地政府的抗疫行動,儘自己的最大努力,為住在國戰疫貢獻華人的力量!

南非華人警民合作中心

「保障僑胞安全,共建平安僑社」

「有困難找南非華人警民合作中心。」

這是近年來所有在南非生活的僑胞的共識。疫情發生後,南非僑胞心中這句話的分量更重了。

中國暴發疫情後,華人警民合作中心把「兩不一要」(即:尚未回國的不回國,已經回國的暫不返南,抵南僑胞要自覺自我隔離)編成微信和公告,在僑胞中廣而告之。

自3月5日起,隨著南非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與日俱增,華人警民合作中心迅速採取行動。

「幾乎所有南非的僑團負責人都在華人警民合作中心擔任職務,這為南非僑界團結抗疫提供了便利。」南非華人警民合作中心主任李新鑄介紹,中心第一時間發布通知,提醒僑胞密切關注南非疫情發展信息、遵守當地法律法規、做好自我防護;呼籲華人店鋪暫時關門歇業、居家隔離,不歇業的華人店鋪要購買測溫槍,並為所有員工購買口罩。

3月23日,南非總統拉馬福薩宣布,從3月27日開始封鎖全國21天,並頒布了諸多禁令。

「封禁」期間,如何保障僑胞的安全和生活?李新鑄介紹,位於約翰尼斯堡的華人警民合作中心總部調配了20多名武裝保安,24小時駐紮在中心辦公室和唐人街,全天候為當地遇到困難的僑胞、留學生和中資機構提供生活和安全保障。同時,分布在在南非各省市的其他12家華人警民合作中心,也都盡己所能地為所在地區的僑胞提供幫助。

為居無定所在唐人街流浪的僑胞聯繫家人、為定點配送蔬菜和水果等生活日用品的農場僑胞辦理通行證、為生活困難的僑胞上門配送藥品和生活日用品……秉承「保障僑胞安全,共建平安僑社」的宗旨,華人警民合作中心竭盡全力為僑胞提供全方位服務,被中國駐南非大使館譽為「左膀右臂」。

華人警民合作中心還全力支持南非抗疫。「我們想方設法採購口罩和食品包送到警察局和當地的貧困家庭。中國國內涉僑部門和南非其他僑團捐贈給華人警民合作中心的所有口罩,我們全部捐給各個警察局和軍隊。」李新鑄表示,疫情期間,警察和軍人身處維護社會秩序的第一線,最容易被感染。

在華人警民合作中心的帶動下,南非僑胞積極奉獻愛心:很多人將自己的口罩送給當地警察、醫務人員和環衛工人;做農場的僑胞配送上門的蔬菜比平時便宜2/3。

「疫情形勢不容樂觀。華人警民合作中心將和30多萬南非僑胞一起,積極配合南非政府的抗疫措施,將戰疫進行到底。」李新鑄說。

日本名古屋華助中心

「帶動日本中部僑胞團結抗疫」

4月15日,名古屋華助中心主任鄭興驅車到中國駐名古屋總領事館。在幾位領事的協助下,他將一箱箱中國捐贈的口罩搬運上車。隨即,這些口罩被運往愛知華僑總會、名古屋華助中心、中部日本華僑華人工商學聯誼會、水蓮舞蹈藝術學校等僑團組織,分發給僑胞和當地民眾。

名古屋位於日本中部地區。這是中國駐名古屋總領事館向中部日本六縣的僑團、日本友好團體及人士發放的第三批口罩。口罩均來自中國國內地方政府、企業和個人的捐贈。

除了分發口罩,名古屋華助中心和當地僑團一起,盡己所能地為在日僑胞排憂解難。

「華助中心幾乎每天都會接到一些僑胞的求助電話。把問題『丟』在僑團微信群裡,大家一商量,很快就有解決辦法。」 鄭興說,「對僑胞的每一個問題,我們都盡力幫忙解決。」

「華助中心不愧是中部日本的核心僑團!」微信群裡僑胞的點讚,讓名古屋華助中心所有工作人員心裡暖暖的。

名古屋華助中心不是孤軍奮戰。疫情發生以來,在名古屋華助中心的帶動下,日本中部地區30多個僑團和僑企團結抗疫。無論是馳援中國戰疫,還是支持日本抗疫,在日僑胞無不盡心盡力。

「經此一『疫』,我發現,海外僑胞在共克時艱時,能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更令我感動的是,除了老一代的僑胞,在日本出生長大的華裔新生代也積極參與中國的抗疫活動。」鄭興還深有感觸地說,「在合作抗疫中,中日兩國的友好關係又進了一步。」

為回饋日本社會各界在中國抗疫時的雪中送炭之舉,疫情在日本暴發後,名古屋華助中心與有關方面協商,決定將原計劃援助武漢的第二批防疫物資緊急轉贈給日本。這些防疫物資是名古屋華助中心與30多個僑團近600名僑胞集資購買的。

巴西華人協會

「確保信息覆蓋每一位僑胞」

4月6日至7日每天下午2時至5時,在巴西聖保羅巴西中國商會,巴西華人協會向排隊的人們發放口罩。隊伍中有僑胞,也有不少巴西當地民眾。

3月13日,巴西衛生部確認新冠肺炎疫情在聖保羅和裡約已出現社區傳播。隨後,巴西公共衛生警戒提升為第三級「緊急狀態」。

面對巴西日益嚴峻的疫情形勢,作為在巴西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僑團組織,巴西華人協會迅速發布公告,呼籲全體巴西僑胞減少不必要的流動,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配合政府的防疫措施,居家做好自我防護。

公告得到巴西僑界的積極響應。「巴西華人協會發布信息的覆蓋面很廣。」巴西華人協會常務副會長、聖保羅華助中心秘書組組長葉王永介紹:「巴西華人協會是巴西僑領的集合。巴西僑團的主要負責人都在華人協會任職。同時,來自中國各省市縣鄉,甚至行政村的巴西僑胞都有同鄉會組織,大家建了大大小小的微信群。這確保了僑界信息能覆蓋到每一位巴西僑胞,每一位僑胞有事都可以聯繫到華人協會。」

為服務僑胞戰疫,巴西華人協會做了一系列工作:組織武漢抗疫一線專家和巴西醫院的醫生交流經驗;積極和國內多省市醫院對接,為僑胞提供免費線上問診;為確診或疑似病例的僑胞安排醫院就診測試。

為支持住在國戰疫,巴西僑團迅速行動。3月24日上午,巴西閩南同鄉總會向聖保羅市衛生局捐贈了1萬個N95口罩。同日,巴西華人協會會長張偉發布協會通告,協會用45萬巴幣的抗疫捐款從中國購買口罩等防疫物資,投入到聖保羅僑胞防疫所需以及捐給政府機關和聖保羅的幾家醫院。

巴西僑胞的安危也牽動國內同胞的心。葉王永介紹,目前,國內多個省市的政府部門和企業單位,正陸續在為巴西華人協會捐贈物資。其中,除了口罩等防護物品,中國還捐贈了包括蓮花清瘟、甘草茶飲等經國內專家證明對新冠病毒防治有效的中藥。

吉爾吉斯斯坦比什凱克華助中心

「彰顯在吉僑團的奉獻精神」

「麵粉25kg/袋,共計1100袋;白沙糖5kg/袋 ,共計1100袋;食用油 5L/桶,共計1100桶。另附鞋套5000雙,防護服50套。」4月15日下午,吉爾吉斯斯坦比什凱克華助中心將這批價值180萬索姆的抗疫物資,以全體在吉中國人的名義捐贈給吉國抗疫總指揮部。

「為了彰顯在吉僑團的愛心力量和奉獻精神,也為了表達在吉全體中國人與吉國人民共克時艱的決心。」比什凱克華助中心主任楊彩平說。

此前,疫情在中國發生後,比什凱克華助中心第一時間發起支援武漢的捐款倡議,半個月內為湖北慈善總會募集了80多萬元人民幣善款。這對經濟不太富裕的吉囯僑胞而言,實屬不易。

除了馳援中吉兩國政府抗疫,比什凱克華助中心還積極為陷入困境的在吉僑胞提供幫助。

楊彩平介紹,自2月4日到3月中旬,一些中國同胞陸續返回吉國。按吉國政府規定,返吉僑胞要被強制集中隔離14天。但因吉國隔離區條件有限,被隔離的數百名僑胞面臨交叉感染的風險。

為保護被隔離僑胞的生命安全,楊彩平帶領比什凱克華助中心同事「逆行」進入隔離區,傾聽僑胞訴求。經過與吉國隔離區負責人的反覆溝通,比什凱克華助中心獲準每周兩次為被隔離僑胞運送生活物資和食品。

「運送物資,我們每次都要在隔離區門口等待1至4個小時,白天送不進去就得晚上送,有時候需要輾轉幾次才能將物資送到僑胞手上。」楊彩平說。

令人欣慰的是,在中國駐吉大使館積極協調下,在比什凱克華助中心的努力下,截至3月14日,在吉隔離區的630位僑胞都平安渡過隔離期,無一人被感染。

本報記者 賈平凡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0年05月01日 第 06 版)

相關焦點

  • 海外貴州僑團僑胞熱議習近平主席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特別峰會上的...
    國家主席習近平3月26日晚在北京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應對新冠肺炎特別峰會並發表題為《攜手抗疫共克時艱》的重要講話,在海外貴州僑團僑胞中引發熱烈反響。他們紛紛表示,對祖國在這場抗「疫」大戰中展現出的關鍵角色和大國擔當深感自豪,對攜手戰勝疫情充滿信心和決心。
  • 日本閩籍僑團守望相助共抗疫情
    日本閩籍僑團守望相助共抗疫情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在日本蔓延,廣大旅日僑胞及在日中國留學生也深受影響,缺口罩成為大家眼前最急迫的難題。後來,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日本反而日益嚴重,日中福清工商會又聯合日本華僑華人社團、僑企向日本紅十字醫院等機構捐贈防疫物資。據了解,居住在日本的福清籍僑胞眾多。日中福清工商會成立以來,得到了陳熹、林文清、吳啟龍、郭聯輝等福清籍中日僑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在這次抗擊疫情中,在日的僑胞鄉親與家鄉福清守望相助,攜手共克時艱,贏得了廣泛讚譽。
  • 當海外中國留學生遇上當地僑團,他們的故事暖心了……
    在中國駐外使領館的牽線下,不少海外僑團以「結對子」的形式幫助留守的中國留學生。「小紅卡」:建立服務留學生的「空中救助」渠道「我家孩子在英國留學,自測體溫38攝氏度,能否幫忙一下?」在這個溫州留聯會互助群裡,留學生和家長發布需求信息,溫州的志願者和海外僑團遠程對接,建立起服務留學生的「空中救助」渠道。隨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溫州市在外留學生的安危牽動著家鄉人民的心。目前,溫州市留學人員和家屬聯誼會已聯合九個國家的溫州僑社團為溫籍留學生開展關愛行動。
  • 繼續凝聚更多「僑」力量(觀滄海)
    來源:海外網「我們的改革開放和發展建設事業同大批心系桑梓、心繫祖國的華僑是分不開的。」 習近平總書記日前在廣東考察時對華僑的貢獻高度肯定,總書記指出,「華僑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愛國愛鄉。在我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各個時期,廣大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形成了光榮的愛國主義傳統。近代中國積貧積弱,僑胞在海外飽受歧視和欺凌,振興中華成為海內外中華兒女矢志不渝的夢想。抗戰時期,海外僑胞慷慨解囊捐資捐物,熱血青年回國參戰獻出青春甚至生命。新中國成立之初,幾十萬華僑拋家舍業舉家返鄉,回到百廢待興的祖國投身建設。
  • 《人民日報》發表署名評論員文章:繼續凝聚更多「僑」力量!
    《人民日報》發表署名評論員文章:繼續凝聚更多「僑」力量!「僑」力量》,特予轉發。在國家發展和改革開放進程中,僑心、僑力、僑智發揮著重要作用。今年是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華僑華人是深圳、汕頭等特區發展的參與者和見證者。海外僑胞對經濟特區的貢獻是全方位的。他們不僅帶來資金項目,還引入了先進的技術、理念和管理經驗,極大地推動了特區經濟與世界的接軌。新時代改革開放的內涵、條件、要求同過去相比有很大不同。在新一輪的對外開放中,如何繼續凝聚更多「僑」力量,發揮僑胞的獨特優勢和作用?
  • 守望相助 共克時艱——中國力量推動全球合力戰「疫」
    「當前,國際社會最需要的是堅定信心、齊心協力、團結應對,全面加強國際合作,凝聚起戰勝疫情強大合力,攜手贏得這場人類同重大傳染性疾病的鬥爭。」習近平主席在峰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結合中國抗擊疫情實踐經驗,就加強疫情防控國際合作、穩定世界經濟提出了一系列重要主張,發揮了重要引領作用。
  • 著名歌唱家黃紅英攜手海外華人錄製抗疫歌曲
    圖為著名歌唱家黃紅英(右一)攜手海外華人錄製抗疫歌曲現場 黃紅英 攝中國僑網惠州3月9日電 題:著名歌唱家黃紅英攜手海外華人錄製抗疫歌曲記者 宋秀傑連日來,由著名歌唱家黃紅英攜手海外華人錄製的黃紅英與海外華僑華人有著深厚的情誼,她的客家山歌享譽東南亞,深受海外華僑華人喜歡。在抗疫防疫最吃勁的時刻,她希望能用自己的歌聲助力戰「疫」。
  • 市僑聯:做好「橋」文章 凝聚「僑」力量
    市僑聯:做好「橋」文章 凝聚「僑」力量株洲日報記者 溫琳通訊員/雲飛作為聯繫海外僑胞的橋梁與紐帶,近年來,市僑聯充分發揮其獨特優勢,不斷創新活動載體和工作機制,服務經濟發展,依法維護僑益,拓展海外聯誼,積極參政議政,弘揚中華文化,參與社會建設。
  • ...為實現「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凝聚僑心僑力僑智
    展覽分「快速響應、廣泛動員,迅速集結、馳援一線,保穩轉產、復工復產,連通四海、共克時艱,海外互助、攜手戰疫,僑界群英、戰疫有我」六個板塊,宣傳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疫情防控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講述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支持抗疫、參與抗疫、守望相助的大愛故事,傳播僑聯組織和僑聯工作者積極擔當作為、服務抗疫大局、關心服務僑胞的動人事跡,展現在黨的領導下僑界戰疫過程中的許多平凡身影、點滴奉獻和暖人瞬間。
  • 駐韓國大使向韓國僑團、僑校發放「健康包」
    (中國駐韓國大使館網站圖片)中國僑網4月29日電 據中國駐韓國大使館網站消息,4月28日,中國駐韓國大使邢海明在駐韓國使館為韓國各僑團和僑校代表舉行「健康包」發放儀式,轉達祖國對廣大旅韓華僑華人的關懷。
  • 奮進的力量·僑浙5年 | 在「重要窗口」建設中展現新時代浙僑新姿態
    在浙江省僑聯和《浙商》雜誌共同推出的「奮進的力量·70年·70僑」大型系列人物專訪中,荷蘭得力浦集團公司董事長傅旭敏這樣告訴記者。過去5年,尤其是在改革開放40周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這樣的關鍵節點上,浙江省僑聯通過系統性謀劃,攜手主流媒體整體性推進現代化傳播能力建設,唱響愛國主義主旋律,在僑界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舉行了浙江省僑界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七個一」系列活動;推出「萬裡長風根夢圓——華僑華人與共和國」和「奮進的力量·70年·70僑」大型系列人物專訪、《我愛你·中國》——全球同唱一首歌、
  • 「山高茶為貴·嵐湖味獨珍」 福建籍海外僑團 助力弘揚家鄉茶文化
    亞太通訊社·福建5月3日電(鄭松波)2日,由福建文化海外驛站(阿根廷)站長、世界一帶一路商貿總會副主席、阿根廷福清同鄉會會長陳世金,阿根廷三福企業商會會長吳章耕,阿根廷鉑烽一心慈善基金執行主席陳玉輝,阿根廷華人超市公會秘書長謝瑞仁等組成的福建福清籍海外僑團及華文媒體參訪團在福清黃檗文化促進會工作人員陪同下到訪福建嵐湖山茶業
  • 凝聚僑心僑力僑智 同圓共享中國夢
    大家紛紛表示,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飽含深情,寓意深遠,充分肯定了華僑華人的歷史貢獻,並為新時代的僑務工作、進一步推動改革開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要牢記總書記的諄諄囑託,以更大的決心和力度,傳承家國情懷,延續開放基因,凝聚僑心僑力僑智,為同圓共享中國夢匯聚起更加磅礴的力量。
  • 彰顯僑鄉大愛 集美區4萬個口罩發往18個海外僑團
    (吳耀傑攝)  廈門網訊 (廈門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應潔 通訊員 林小芬)「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上周,集美首批援贈海外社團的防疫物資正式發貨,18個包裹、共計4萬個一次性防護口罩從集美出發,送往新加坡、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紐西蘭、日本、美國、英國等國,每個包裹上都印有王昌齡的這句詩,表達僑鄉集美與海外鄉親風雨同擔、守望相助的深切感情。
  • 抗擊疫情,臺山海外僑團在行動
    抗擊疫情,臺山海外僑團在行動 2020-03-23 19: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奮進的力量·僑浙5年⑧ | 匯海內外 僑聯與你心心相連
    新時代僑聯海外聯誼工作,處處體現出拓展、創新,可謂是線上線下齊發力。另一方面,省僑聯依託僑青聯、名媛匯等平臺,走出了一條富有浙江特點、新僑特色的僑聯聯絡聯誼的新路子。 海外聯誼就是凝聚人心海外聯誼是一項凝聚人心的工作,首要的對象便是人。
  • 依託「僑」資源攜手臺北101 閩企布局跨境電商
    依託「僑」資源攜手臺北101 閩企布局跨境電商 2014-11-06 18:58:30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中新網泉州11月6日電(劉真真 林永傳)「我們將攜手臺北101大樓,打造線上101,並聯姻中國僑聯,打造跨境電商的核心戰略。」
  • 中非新聞界攜手合作 講好抗疫故事
    新華社北京7月16日電(記者餘俊傑)在16日舉行的中非新聞界團結抗疫網絡座談會上,來自中國、非洲國家記者組織的負責人和主流媒體資深記者一致認為,應堅定不移推進中非合作,攜手抗擊新冠疫情,講好抗疫故事。
  • 「地評線」紅辣椒網評:以「合」為「弦」 奏響全球戰「疫」「G大調」
    當前世界疫情形勢之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重大傳染性疾病是全人類的共同敵人,只有各方攜手努力、加強合作,凝聚起戰勝疫情的強大合力,才能共渡難關迎來美好的明天。命運與共,攜手形成抗「疫」合力是當務之急。經過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中國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戰「疫」初期,很多國家都向中國伸出了援助之手,在國際社會的共同幫助和真誠支持之下,中國抗「疫」渡過了最艱難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