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街頭水果店越開越多,10元一斤的水果還是少見,為啥?

2020-12-14 楚天都市報

楚天都市報記者陳希 通訊員張鏑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李輝

每個門店都是一個戰場,每個單品都是一場戰爭。

這句話,寫在武漢新鮮獵人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宣傳欄上(光霞果批市場內),散發著水果江湖濃濃的硝煙味。

此言不虛。來自武漢市工商局的統計數據顯示:從2014至2016年,每年新登記含水果經營的店鋪分別為:2064戶、1728戶、2072戶。江城水果店以每年新入2000戶的速度高速拓展,今年上半年就已新登記1361戶。截至今年6月30日,實有數已達12925戶,近半是新兵。

誠然,競爭烈度高,水果品類更豐富多元,但價格並不低,反而更上一層樓,低於10元/斤的水果少見。

拼就一個字

拼時間拼渠道拼創意

前兩年,水果店陡然增多時,大家在服務上做足文章:免費洗切、拼盤和榨果汁。

如今,時間、品種、渠道和創意成新的角力場。

記者從洪山桃園路、漢口六合路、漢陽麒麟路多家水果店了解到,店主們通常從早上7點-8點開始營業,一直守到深夜11-12點之間。

為何辛苦開店到凌晨,有顧客來買嗎?洪山桃園路百果園服務員小王說:「夜生活越來越豐富,晚上來店光顧的客人少,但網上下單的多。」

不僅從時間中掘金,水果店還在不斷豐富品類,進口水果幾乎店店都有。「5年前,賣點西瓜蘋果梨子,賺點小錢過日子。」民族大道開心水果店老闆介紹,現在得多進一點進口水果,才顯檔次有賣點。

「產地直供」成水果市場新賣點,不少水果店組團到原產地採購,楊園南路一家果品店老闆劉先生透露:「到外地採購,以往找當地批發商拿貨,現在直接找農戶拿,省去一道環節,省不少錢。」

武重南路300米左右路段,有6家水果店,鄰家果園孫女士為讓自己的店更勝一籌,可謂攪盡腦汁:三八婦女節,用草莓製作一束「花」來吸引顧客,5月份起嘗試做水果奶昔。

製作「水果花」、水果拼盤、水果奶昔、果汁,都是在單純的水果上創意「雕花」,讓水果綻放更多價值。

焦灼:關店頻繁拓展產業鏈

各種拼的結果,有勝有敗。

細心市民會注意到,今年水果市場不斷有新面孔亮相,也有不少悄然關閉:前年漢陽橋機路100米路段密布4家水果店,今年只剩下2家,其中1家是7月剛開業;桃園路上有兩家水果店關門,今年新開1家;六合路附近關了一家水果店,今年新開一家果蔬大賣場……

眼瞅著水果市場波詭雲譎,入行6年多的親親果園連鎖店放慢步調:近三年每年只新增1-2家。

隨著進貨渠道增多,批發市場也略有波及:光霞水果批發市場內,有幾家專營進口水果的小型批發商退出。

為何「開店多、關的店也不少」?

水果消費需求大增如信號燈,引領大批創業者走進水果江湖,致競爭日益焦灼。

殊不知「門檻低,水很深」。「沒有3年,是摸不清這行當水性的。」親親果園相關負責人李文杰舉例說,表面看上去一樣的蘋果,其品質是不一樣的,如何吞吐周轉快,都需經驗。

水果產銷量雖增大,但「錢難賺」是商家最強烈的感受。「現在1年賺的錢抵不到以往半年賺的錢。」楊園南路一家果品老闆劉先生形象地說道。

光霞批發市場內專營進口水果批發的姜先生說:「這兩年銷量是看漲,但利潤並未見什麼起色。」

因此,批發和零售團隊都在摸索轉軌。

去年底開始,親親果園謀求轉型:從零售店中抽身而出,打造從田間地頭到零售的供應鏈,搞批零兼營。不僅在光霞果批搞批發,長沙也布局批發點。

「搞批發為了拓展產業鏈,柚子直接到福建當地拿貨,質好價低。」李文杰說,批發的產品若有問題可退換貨,這是將零售的服務經驗移植到批發。

記者在光霞果批市場注意到,與兩年前不同,現在不少批發商的招牌不再單純是某某批發,「某某水果連鎖店配送中心」字樣多了起來。

李文杰透露,一方面搞零售的在探尋批發平臺,一方面搞批發的也在布局零售,都在向拓展產業鏈上努力。「拓展產業鏈,價格便宜,水果周轉變快,不至於爛在地裡庫裡,實現產供銷良性循環。」

不少店面放緩腳步,但仍有連鎖店繼續擴張,為何?業內人士透露,為上市蓄力。

價貴:低於10元/斤較少見

一方面商家苦喊「錢難賺」,一方面消費者明顯感到價格比前幾年漲了不少,錢去哪兒了?

記者走訪多家水果店發現,連鎖類裝修精美的果園店,低於10元/斤的水果較少見,一般不到5種,多為普通蘋果、香蕉和梨子。而水果大賣場或個體戶水果店,價格會相對便宜,低於10元/斤的水果會相對多一點。

家住藍晶綠洲的胡先生說道:「水果店品類大增,比如葡萄有冰糖葡萄、巨峰葡萄、瑪瑙葡萄等,剛上市的柚子,文旦柚、三紅柚、琯溪柚和紅肉蜜柚供你選,但價格確實不便宜,隨便買一點都好幾十塊錢,為何競爭沒給消費者帶來實在的紅利呢?」

多位業內人士解釋:競爭如此激烈,商家的確壓縮了利潤空間,行業平均毛利每家店不到30%;但水果進價一年比一年高,基價高;房租變貴運費高,加之競爭火熱的背後,如果水果周轉不快就會爛掉,錢就會耗進去。

相關焦點

  • 開竅︱為什麼街上的水果店越開越多?
    沒錯,這就是近來流行的水果超市連鎖了。在杭州,幾百米長的胭脂新村,已經聚集了三家水果店。而自己所處這一側,儘管人流量遠不如天水巷,幾米之外卻又是另一家規模等同的水果攤。也就是說,大約500米長的範圍內,分布了5家水果店,平均100米一家。如此高密度分布的水果店,並不僅僅出現在天水巷。只要稍加留意,身邊的水果店已經如同小飯館一樣,遍地開花。
  • 車釐子跟櫻桃是同一種水果嗎?為啥一個100元一斤,另外的20元?
    一問價立馬知分曉,一個100一斤,一個才20元。 大家好,這裡是碧碧為食喵的美食頻道,今天我們的美食話題是:100元一斤的車釐子跟20元一斤的櫻桃到底有啥區別?親愛的讀者們你們知道原因嗎?
  • 盤點市面上最便宜的10種水果!最便宜的是它!
    五月初,已經是立夏時節,南方的水果店裡又漸漸多了不少品種,比如酸掉牙的三華李,甜而不膩的龍眼,嫩滑的山竹……不過價格都不算美麗,三華李22元一斤,龍眼18元一斤……不知從幾何時起,水果店裡就很難找到低於5元一斤的水果,在水果淡季的時候,甚至都很難找到低於10元的水果。不得不讓人驚呼:怎麼水果比肉還貴?!
  • 1000多米開了8家水果店 昨天大打價格戰,香蕉賣到八毛八
    昨日10:43,周先生來電:香積寺路27號和對面48號,兩家水果店競爭,你家水果賣一塊,我家賣9毛,現在香蕉只賣8毛一斤了。  這兩家水果店就在香積寺路載歌巷口。昨天中午,我來到這裡,一股榴槤味從路口南側的「鮮豐水果」店門口傳來。
  • 曾被當成水果賣到15元一斤,今幾毛錢一斤無人問,為啥農民還要種
    而一些品質一般的進口農產品,在農民跟風種植以後,不但價格縮水嚴重,就連銷售量也受到了很大影響,就像曾被當成水果賣的雪蓮果,由於名字裡有「雪蓮」這兩個字,很容易讓人們將它和天山雪蓮聯繫到一起,一度被賣到了15元一斤,只是雪蓮果的味道非常淡,達不到讓人滿意的程度,如今產地的價格已經達到了幾毛錢一斤無人問,奇怪的是,雪蓮果價格這麼低,為啥農民還要種呢?
  • 秋冬季水果伏天裡扎堆上市 橘棗大多來自高山高原地區
    不過記者走訪發現,綠皮的橘子、紅皮的橙子,以及紫色的石榴、冬棗、柿子等多種秋冬果品已經迫不及待地相約登上江城水果市場,身價還不便宜。實際上,從7月末開始,秋冬柑橘就已陸續開賣。進入8月後,三伏天還沒過,爭奪市場的蜜桔、甘橙等已在街頭被炒得火熱。專家說,夏季吃柑橘、柚子等比較少見。
  • 產地賣不動,收購商9毛一斤也不給,水果店卻賣8元,怪誰呢?
    今年的石榴就是這種情況,本來水果市場行情不太好,在一些產地的石榴提前收穫以後,銷售的情況並不是太好,收購商以各種理由壓價。像去年的時候,石榴上市的季節,就會銷往全國各地,甚至出口到別的國家。而今年農產品的市場行情普遍不太好,大多出現了降價的情況,石榴也沒有倖免。
  • 開水果店去哪裡拿貨,開水果店怎麼找貨源,水果店有哪些進貨渠道
    新手開水果店剛開始都比較迷茫,不知道怎麼去進貨,也不知道哪裡有渠道,拿貨的時候也不知道拿什麼貨合適。這裡主要介紹一些開水果店進貨渠道有哪些?拿貨的時候有些參考,在貨源上有一些初步的認識,希望對新手有幫助。
  • 價格直逼900元一斤,是炒作起來的水果嗎?果農:是「智商稅」
    導讀:價格直逼900元一斤,是炒作起來的水果嗎?然而在今天上午的時候,一位北京的朋友給我說,他在水果店裡見到一種非常特別的草莓,全身呈白色,帶有一些淡粉色,當然,這顏色不是關鍵,關鍵的是它的價格,880元一斤,直逼900元一斤,朋友問我又是炒作起來的水果嗎?肯定有很多朋友很好奇是什麼樣的草莓能賣到這麼貴?
  • 水果店怎麼做開業活動方案策劃,才能讓水果店開業活動更有人氣?
    水果店開業活動方案應該怎麼做才有人氣,水果店做開業活動的流程是什麼,水果店開業活動要怎樣策劃方案?剛開的水果店開業活動沒有人氣,主要是因為沒有顧客積累,開水果店都想在開業那一天能夠人氣火爆,前面可以做一些預熱性的活動,擴大宣傳,顧客進店之後的多套活動一起提升人氣。
  • 7.8元就能買一斤「彈眼落睛」「妃子笑」
    來自市果品行業協會、上海農產品批發中心市場和本市果品市場的消息,今年「妃子笑」遇大年,目前產自廣東、海南、廣西的「妃子笑」正源源不斷入滬,零售平均價10元左右一斤,售價降至近年來最低,七八元就能買一斤非常不錯的「妃子笑」。
  • 南方才有的水果,名字很霸氣,收購價3元一斤,市場供不應求
    摘要:南方才有的水果,名字很霸氣,收購價3元一斤,市場供不應求11月份以後,正是水果集中上市的季節了,在北方這段時間梨子、蘋果就紛紛上市了,今年因為豐收,不少地區蘋果還出現了銷售不暢的情況,果農們急著等待果商去收購。而在南方因為氣候不同,基本是種植橘子、橙子等水果為主,而這個期間也是橘子和橙子上市的時間段。
  • 大叔街邊賣「黑果子」,30元一斤,以為葡萄,識貨人連筐都買了!
    水果,是我們經常都會吃到的,因為營養價值高,所以大家每天都堅持吃水果,對身體好,以前我們每天吃水果,基本上都是比較常見的,去水果店裡面,不是紅柚、山竹、榴槤、菠蘿蜜就是石榴,早就已經吃厭了,不過有時候胃口好的時候,還是會去買,這些水果太常見,吃的也多了,偶爾看見新鮮的水果,大家還是蠻感興趣的
  • 麒麟瓜每斤1.38元、妃子笑荔枝每斤5元……「水果自由」回來了
    6月13日晚,嶽麓區新民路一家水果店內,消費者正在選購商品。「今年水果特別便宜,算是實現了『水果自由』。」三湘都市報記者走訪長沙多家農貿市場、連鎖水果店、大型超市看到,榴槤、山竹、西瓜、荔枝等時令水果紛紛降價,山竹跌破10元一斤、麒麟瓜1.38元一斤,搶鮮上市的「妃子笑」荔枝也從30元跌到5元一斤。
  • 活公雞做廣告 水果店年關暗藏「殺雞」
    > 近日,有市民反映,年關將至,成都街頭不少水果店、菜店用「活雞」做廣告,暗藏宰殺家禽販賣的業務。近日,有市民反映,年關將至,成都街頭有地方用「活雞」做廣告,暗藏「殺雞」。對此,城管部門回應,將前往取締。    公雞水果店外「逍遙」 實質暗藏「殺雞」    家住白馬寺附近的小李最近發現,萬擔倉路的菜市場一家水果店外天天都拴著一隻公雞,公雞旁邊還放著裝有兔子的籠子。    「把雞栓在這裡做什麼?」
  • 這種水果,被譽為「水果之王」,一斤100元,國內卻少有種植
    原本產地是千裡之外大洋彼岸的水果,如今也能出現在平常百姓家裡,這在以前是完全不可想像的。在國外有很多水果都是頂級的美味,人們對它的喜愛更是難以釋懷,比如榴槤,山竹,菠蘿蜜等等,它們都的進口水果的典型代表。那麼大家知道什麼水果是水果之王嗎?說到水果之王,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榴槤,因為榴槤不僅個頭大,而且非常好吃,稱它為水果之王一點也不過分。
  • 曾經20元一斤的貢品水果,如今卻遭受冷落,9毛錢一斤無人問津
    隨著如今生活水平的提高,水果的種類變得越來越多,而且購買水果也更加的方便,記得在我們小時候,可以選擇的水果種類非常少,經常吃到的水果除了蘋果以外,幾乎很少能見到其它的,而且買水果也特別的不方便。但現在就要好上很多,隨處可見的水果店,而且走進以後讓人眼花繚亂,有時候都不知道該買哪一種水果的好。
  • 麒麟瓜每斤1.38元!迎來上市高峰,一大批時令水果降價啦
    三湘都市報記者走訪長沙多家農貿市場、連鎖水果店、大型超市看到,榴槤、山竹、西瓜、荔枝等時令水果紛紛降價,山竹跌破10元一斤、麒麟瓜1.38元一斤,搶鮮上市的「妃子笑」荔枝也從30元跌倒5元一斤。走訪:榴槤、山竹、荔枝紛紛降價「妃子笑核小、包甜,驚爆價每斤5元,買一點嘗嘗?」
  • 一種植物水果50元一斤,果農反季節種植,朋友送我5盒我倆尷尬了
    導讀:一種植物水果50元一斤,果農反季節種植,朋友送我5盒我倆尷尬了農村的植物很多,有些植物會結果子,結果子有的能吃,就變成了野果,野果如果味道很好吃,人們就會進行馴化,成為了人們喜歡吃的水果。確實也讓他們做到了,朋友給我帶來的冬天的草莓,確實外觀好看,個子也大,1盒100克,10元錢,1斤剛好5盒,50元。冬天的反季節水果,草莓需要大棚什麼的,售價竟然和夏天原生態種植的草莓一個價格,可謂是夠良心的啦!但,打開洗乾淨一吃,問題來了!
  • 野生的10元一斤,全縣種了幾十萬畝,如今收購價8毛一斤,為啥?
    黃姜種植老王稱前幾年很多製藥廠下鄉收購黃姜,這導致當地野生黃姜越挖越少,後來村民開始嘗試種植。最初的幾年黃姜價格還可以剛挖出來的黃姜收購價10元一斤,但是隨著種植面積的增加現在收購價已經跌到了8毛錢一斤。老王說農村人都愛跟風,自從知道種植黃姜可以賺錢,現在山坡上到處都是黃姜,有人統計稱在當地一個縣就有幾十萬畝的種植量,所以賣8毛錢一斤不稀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