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來,雷家店鄉灰窯溝村的呂中合老人熱愛「根藝」,醉心「根藝」,在他的家中,少有尋常人家的家具,更多的是神形兼備的根雕藝術品。今天,就讓我們跟隨鏡頭一起走進呂老的藝術生活。
「鶴鹿同春」、「孔子」、「蛟龍」、「赤子」等等都是呂老為這些形態各異的「根藝」作品取的名字,其中「蛟龍」則是呂老最珍愛的作品之一,它的主要特點是天然成形,只在嘴和眼睛處稍加雕琢,因而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今年80歲的呂中合,曾是雷家店鄉灰窯溝村的支部書記,退休後便喜歡上了根雕藝術,而後一發不可收拾,甚至達到了痴迷的程度。
為了找到好素材,他幾乎跑遍了葫蘆島市建昌縣大部分的鄉村及周邊縣城。搜集到好的素材後,就在家裡觀察、思索,後經少許雕鑿、打磨、刷漆、上光,直至把一個個看似平常的樹根疙瘩變成一件件栩栩如生的藝術品。
呂老的生活也因「根藝」而豐富和藝術化。呂老平日看書用的桌椅就是根雕藝術品。呂老匠心獨運,將椅子做成了鴿子的形態,一對翅膀活靈活現。他還別出心裁,在鴿子的頸部放置了一個「根藝」小筆筒,平添了許多生趣。據呂老介紹,他多年使用的「根藝」小枕頭,是一隻四隻腿的小動物形態,自製的根藝拐杖,把手處鹿頭、鶴頭的形象寓意「鶴鹿同春」。
20年來,呂老幾乎把一半的時間都放在了根雕創作上,他熱愛根藝,醉心根藝,用自己的方式詮釋著生活的樂趣,品味著人生哲學。正如他自寫的對聯中所說:天地奧妙一部無字真書,慧眼洞察終生有哲奇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