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學早期建築」揭牌 |
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12月8日下午,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上海交通大學早期建築」在上海交通大學徐匯校區紅太陽廣場舉行揭牌儀式。
上海交通大學早期建築的名單中包含:老圖書館、新中院、中院、新上院、工程館、科學館、北四樓、執信西齋、文治堂、總辦公廳、體育館、新建樓、盛宅、華山路校門、史穆烈士墓、五卅紀念柱,共計16處文物本體。
上海交大早期建築具有如下價值與獨特性:
(1)歷史悠久,是近代最早由中國人創辦的兩所大學之一;
(2)校址從未改變,是目前國內惟一一所跨越三個世紀、保留髮源地與辦學地不變的高校;
(3)具有獨特的、中西結合的校園布局與建築;
(4)集中展示了鄔達克等近現代建築大師的作品,代表了當時先進的建築思想;
(5) 很多建築都採用了當時最先進的建造材料和技術手段,表現了在技術上的勇於嘗試;
(6) 交大早期建築的一大獨特性來自交大校友對母校的熱情和幫助,有一些建築是由校友捐助建成的,如圖書館、校門、工程館等,也有些是由交大校友主持修建的,如體育館和文治堂;
(7)承載國家記憶,傳承紅色基因,這裡已成為上海市革命先烈緬懷基地,每年都會有很多人前來瞻仰,這是其他高校所少見的。
長期以來,上海交通大學高度重視文物保護與管理工作,2014年4月4日,上海交通大學歷史建築群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為本次上海交通大學早期建築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上海交大建築遺產保護中心也為本校歷史建築的國保申報工作做出了很大貢獻,開展了調查研究、制訂規劃、保護修繕、價值傳播、申報文保單位等方面的工作,尤其是價值傳播方面,為了推動建築可閱讀,出版了《老房子新建築》《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建築之旅》《南洋築韻》等圖書;製作了《交大有些老房子》《中院》《因為建築,歷史得以長久銘記——百年交大歷史建築群》等視頻節目;在每幢歷史建築門口製作了二維碼,掃描即可看到詳細介紹內容;接受各種新聞媒體關於交大歷史建築的採訪、現場解讀等活動。
上海交通大學領導表示,將認真做好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管理和利用工作,努力開創文物工作新局面。
上海交通大學的歷史可追溯到1896 年由清政府創立的南洋公學,是近代最早由中國人創辦的兩所大學之一。上海交通大學早期建築位於徐匯校區內,是近現代中國高等教育的重要史跡和代表性建築,是目前國內唯一一所跨越三個世紀、保留髮源地與辦學地不變的早期高等學府所在地。不同建築風格各異的建築並存,一定程度展現了上海地區近現代建築的發展變化歷程,見證了中國高等教育的諸多重大歷史事件和重要變革,是近代中國社會發展、校園發展歷程的印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