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真香是一種既可以作香料,也有很高藥用價值的香藥兩用物質。它的產區與沉香高度重合、結香原理也與沉香基本一致,所以很多朋友會把兩者相提並論,事實上,在古代,無論是香方還藥方中,降真香和沉香同時出現的機率也相當高。當然,目前它的知名度遠不如沉香,但目前市面流通的降真香的品質遠高於同價位的沉香。本藥師認為,無論是玩、還是收藏、亦或是應用,這都是一個非常好的歷史窗口期。而且與沉香玩家和發燒友們不同,降真香的玩家們派系林立,你爭我鬥,相互看輕,雖不利於降真香整個行業的發展,但對於新玩家,倒不失為上手的好時機。
百度稍作搜索,可發現降真香的相關結果高達三千萬條:
但細看下去一定是魚龍混雜,真假難辯!本藥師經過幾年的了解與玩索,從大量古籍中找尋有關降真香的點點滴滴;也與各路香友請教與交流,並對產地、香藤進行了實地考察;在很多師長和朋友的支持下開展了不少降真香的現代實驗研究,從而了解了不少有關降真香一手資訊,以及些許個人體會。從今天開始,本藥師打算將這些資訊與體會整理成文字,在王藥師論香公眾號推出,不定期更新,歡迎各路朋友關注和指正。
今天要說的第一件事就是降真香為什麼叫」降真香」,當然這得去問當年命名的古人,但穿越是暫時還不可能,我們只能回到古籍中去找尋、猜測:
明代《本草綱目》引《仙傳》(此仙傳可能為漢劉向的《神仙傳》或晉葛洪的《列仙傳》:「拌和諸香,燒煙直上,感引鶴降。醮星辰,燒此香為第一,度錄功力極驗。降真之名以此。」
明代《香乘》引《仙傳》:「伴和諸香,燒煙直上,感引鶴降。醮星辰,燒此香妙為第一。小兒佩之能闢邪氣,度錄功德極驗,降真之名以此。」
明代《本草乘雅半偈》:「又稽含草木狀(指晉代《南方草木狀》云:紫藤香,長莖細葉,根極堅實,重重有皮,花白子黑。其莖截置煙焰中,經久成紫香,可降神也。」「燒之真降,詮名降真。蓋真者,仙變通乎天,提挈天地,把握陰陽,獨立守神,命曰真神。」
明代《本草品匯精要》以及清代《本草備要》:「燒之能引鶴降,功力極驗,故名降真。」
清代《本草經解》:「燒之能降天真氣。」
清代《本草從新》:「燒之能降諸真。故名。」
上述古籍條文從時間上可間接上推到漢代或晉代,但以後續明清兩代的最多,這與降真香出現的歷史是吻合的。
這6條記錄清晰的表明,降真香之所以命名為降真香,是因為它燃燒後可使「真」下降,顯然,使「真」下降的原因則是它獨特的香氣,所以就有了「降真香」這個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