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真源流之降真香的前世今生

2020-12-10 降真香研習社

降真香又稱吉鉤藤香、紫藤香、雞骨香、降真、降香等,是豆科亞種—蝶形花科檀屬藤本木質植物受傷後,分泌油脂修復傷口所陳結的香料以及豆科檀屬植物的部分芯材。

藤本降真香母體,自漢代稱之吉鉤藤。清朝乾隆年間的《福州府志》載:「吉鉤藤,宋代亦名烏理藤、美龍藤,色紫,道家呼其根為降真香,或以為簡。

關於紫藤香的記載,最早出自西晉植物學家嵇含的《南方草木狀》載:「紫藤。 葉細,長莖如竹,根極堅實,重重有皮,花白子黑,置酒中,歷二三十年不腐敗,其莖截置煙焰中,經時成紫香,可以降神。」據南朝齊梁時期陶弘景所著《名醫錄》載:「周崇被海寇刃傷,血出不止,筋骨如斷,用花蕊石散不效,軍士李高,用紫金散掩之,血止痛定,明日結痂。如鐵遂愈、且無瘢痕。叩其方,則用紫藤香,瓷瓦刮下研末耳。雲即降之最佳者,曾救萬人」,紫藤香即降真香之最佳者。

據目前史料考證,「降真香」這個名詞最早就出自《海藥本草》。其著者為唐代李洵,是波斯人的後裔,對藥學頗有研究,曾遊歷嶺南,所著《海藥本草》六卷中就收錄了如降真香、沉香、龍腦香、安息香等著名香藥。

古代,中國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加強了與世界各國經濟文化的交流。隨著海上絲綢之路的打開,大量從事香料貿易的穆斯林客商定居中國,並將原產自地中海、歐洲、中亞、南亞等地區的香料物種引進並根植在中國。五代宋時期,福建海外貿易興盛,又是香料貿易的主要點。而泉州作為當時海上貿易的起點和重要港口,從泉州港輸出的商品主要是瓷器和絲綢、茶葉等,而進口大宗商品則以香料為主。進口的香料種類繁多,有降真香、沉香、麝香、生香、速暫香、檀香、安息香等。1974年,泉州灣出土了一艘擱淺在海灘上的南宋沉船,船艙中出土的主要貨物是香料木,包括降真香、沉香、檀香、龍涎香、乳香等。據專家考證,這艘南宋沉船出土的降真香是印度黃檀的芯材。趙汝適的《諸蕃志》載:「降香出三佛齊、婆、蓬豐,廣東西諸郡亦有之,氣勁而遠,能闢邪氣。泉人歲除,家無貧富,皆爇之如燔柴然,其直甚廉。」可見當時木本降真香的價格非常低廉,因其有闢惡除邪之功,泉州人歲夜及除夕之時,家無貧富均大量燒之。

《海南降真香》之降真源流
《海南降真香》之降真源流
《海南降真香》之降真源流

元.周達觀《真臘記》云:降香生叢林中,番人頗費砍斫之功,乃樹心也。

《南嶽筆記》:「有曰雞骨香,枝條似雞距,故名。一曰雞香,一曰雞藤香,一曰雞骨香。降香一曰降真香,雜諸香焚之,其煙直上,輒有白鶴下降。有馬眼香,其藤大如臂,歲久心朽皮堅甚香,周遭有小眼如雕刻香筒狀,粵人多以供神,謂之比降。降之真者,從海舶而來,曰番降」。由此可見,被諸番國引進並根植的豆科黃檀屬吉鉤藤香以及部分木本同屬植物的芯材均為番降真香。

福建當地根植所產的吉鉤藤香就是「土降真香」。(福州府志(明萬曆))

兩廣地區根植所產的吉鉤藤香就是「廣降真香」。

由於藤本降真香成香年限過長,歷代又過度採香,造成降真香資源性枯竭,供不應求,必須通過朝貢貿易從海外番國進貢和購買,才能滿足宮廷的需求,而且不得不使用與之近緣的紫紅色芯材作為替代性香藥。此後歷朝藤本、木本降真香交叉使用,為豆科亞種—蝶形花科檀屬紫紅色的藤本木質香料以及芯材。

原文出自馮輝著《海南降真香》

相關焦點

  • 天降真香——《降真香》序
    而後,經過北京等地的專家品鑑,認定其為降真香。海南小葉降真香一個新興的行業,除了有其合適發展的主客觀條件外,總是有一個優秀的領軍人物和精英團隊,那就是扛起中國第一個降真香協會大旗的會長——劉宏智先生和海南省降真香協會。
  • 《海南降真香》序
    香者,氣也。「香」字,上為禾,下為日。乃「萬物之始,生命之源」也。一呼一吸,一陰一陽。人們通過氣息來獲取能量,作用於全身的經絡,呼吸之間就完成了一個生命周期。香就是「生命」,我們通過香,養身、養生,又因香乃有德之物,我們也可以利用香來養神、養心。香有靈氣,香隨神行,神隨氣運;香與自身渾然一體。焚香可以清淨一切染垢汙穢、去除一切煩惱,從而淨化我們的心靈。
  • 降真香為什麼要叫「降真香」
    而且與沉香玩家和發燒友們不同,降真香的玩家們派系林立,你爭我鬥,相互看輕,雖不利於降真香整個行業的發展,但對於新玩家,倒不失為上手的好時機。今天要說的第一件事就是降真香為什麼叫」降真香」,當然這得去問當年命名的古人,但穿越是暫時還不可能,我們只能回到古籍中去找尋、猜測:明代《本草綱目》引《仙傳》(此仙傳可能為漢劉向的《神仙傳》或晉葛洪的《列仙傳》:「拌和諸香,燒煙直上,感引鶴降。醮星辰,燒此香為第一,度錄功力極驗。降真之名以此。」明代《香乘》引《仙傳》:「伴和諸香,燒煙直上,感引鶴降。
  • 降真國香董事長姚志平:用心做好降真香文化傳承者
    而在香文化中,降真香被譽為百香之首。遠古時候,傳說降真香香菸直達天上,可招仙鶴降臨道家醮壇,因此道家非常推崇降真香,認為它是通真達聖、迎請神明的信物。除了祈福和祭祀用途之外,降真香作為諸香之首,在文化上更是倍受古代文人雅士的喜愛和青睞。唐代詩人白居易在《贈朱道士》一詩中就曾寫道:「盡日窗間更無事,唯燒一炷降真香。」
  • 抗衰老極品--降真香!
    降真香,一個古老的植物,在中國南方諸省和東南亞各國的雨林中均有生長,是中國古代道家祭祀用香和軍營創傷藥的聖品。從明朝起,降真香一直屬皇家御用品,已有各類古代書籍詳細記載,不再贅述。本文主要從降真香如何抗衰老方面進行一些簡單敘述。降真香斷代數百年後,近些年在海南被重新發掘。隨後,在東南亞一帶陸續也有發現。
  • 降真香價值
    隆真香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近2000年前的西晉,降真香就受古代先賢的青睞,西晉植物學家、文學家嵇含在《南方草木狀》中記載:「紫藤葉細,長莖如竹,根極堅實,重重有皮,花白子黑,置酒中,歷二三十年不腐敗,其莖截置煙炱中,經時成紫香,可以降神。  」唐代道教將降真香譽為「百香之首」。降真香是中華香文化中的瑰寶,有著千年的歷史傳承。古代道家將降真香譽為「諸香之首」,奉它作祭祀首香。
  • 真一:神奇的降真香
    文/真一(海南省降真香協會文化顧問)降真香,是一種多年生的木質藤本植物受傷後在自我修復過程中所結的香料,但絕非普通,它是神奇之香,在道教中被譽為「百香之首」。海南降真香 倪新建藏品亦香亦藥降真香降真香的神奇主要在於它亦香亦藥,具有某種無可替代的優勢,因而才被古人推崇備至。
  • 降真香簡介
    》記載:「降真香一名紫藤香,一名雞骨香,與沉香同。亦因其形有似雞骨者為香名耳,俗傳舶上來者為番降。主天行時氣宅舍怪異並燒之有驗。伴和諸香燒之,煙直上,感引鶴降,醮星辰燒此香妙為第一,小兒佩之能避邪氣,度錄功德極驗,降真之名以此列傳」。
  • 古人六用降真香
    01PART降真香——香之尊者降真香乃古代道教祭祀頭香,頭香乃尊,方可祭天,符云:一炷真香達上蒼,邪魔魍魎盡伏藏。謹祝真香,虔誠上啟。歷祀天皇太一,祀五星列宿。元末明初人陶宗儀在《輟耕錄》中寫道:「道家者流,為人典行醮事曰:『髙功其有行業精白者,則必移檄南嶽魏夫人,請借仙鶴,或二隻,或四隻,青鸞導衛,翔騖澄空,昭揚道妙。」02PART降真香——帝王之香詩云「紅露想傾延命酒。素煙思爇降真香。五千言外無文字,更有何詞贈武皇」。
  • 降真香是什麼?降真香有什麼作用和功效?
    我是講堂空空--珠寶玉石收藏知識傳播者,跟大家分享降真香的相關知識。在古代,降真香在宗教、香文化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可謂是藥香兩用,不僅是一種珍貴的香料,同時也有著不錯的藥用價值。降真香也稱為降真、雞骨香、紫藤香,屬於豆科黃檀屬植物,分為大葉降真香和小葉降真香;它的結香方式與沉香有相似,植物本身在受到外界的刺激後,經歷上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結香形成。根據形成方式的不同,降真香也分為倒架料、土沉、蟲漏、蟻漏、生香等,其香味清甜醇和,如蘭花如麝香,香味穩定且持久,可以感受到花香、果香、椰奶香、乳香等。
  • 百香之首----海南降真香
    香是中國儒家文化的精髓,降真香曾為百香之首,其次為沉香、檀香等。可見,降真香為古時皇宮之物不奇。
  • 如何鑑別真假降真香?如何把玩降真香手串?
    降真香,又名紫藤香、雞骨香等,木質藤木植物,是一種藥香兩用的文玩。降真香的結香方式與沉香很相似,是植物在受到外界的刺激後,經歷上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結香而形成的,主要形成在我國的海南,以及東南亞地區。 降真香的味道非常獨特,也一直以獨特的味道,以及高密的油性而深受玩家的喜愛,因此很多玩家都對此情有獨鍾,玩降真香,更多的玩的是一種情調。
  • 海南降真香的百科
    《 正德瓊臺志》載之:「曰土降真香,曰雞蝨香,曰雞骨香,藤蔓生,一名藤香。」【注釋】《正德瓊臺志》:是由明代海南籍進士唐胄纂的一部著名的地方史志,是海南保存最完整、最早的一部志書,成書於明代正德年間。——《海南植物志》兩廣(海南)地區根植所產的吉鉤藤香,即「廣降」;兩廣,又稱「兩粵」。海南降真香以及廣東、廣西所產降真香的載體為「兩廣黃檀」。(兩粵黃檀)兩廣黃檀,海南黎族也稱「總管藤」、「吉鉤藤」。舊時,黎人制耳環,以為闢邪。《香乘降真香》謂之廣降。
  • 思想起,降真香
    眾所周知,降真香和沉香一樣,雖然它們一個是藤本一個是木本,但都是在偶然因素下形成的「受創傷產物」。在遙遠的深山老林裡,萬物生長其實競爭非常激烈。降真香出生在陰溼之處,石頭之畔,能夠獲得生存權,對於藤本植物來說實屬不易。期間再遭遇到意想之外的雷劈、蟲咬、刀斧砍伐或病菌侵擾,受傷害,似乎是它躲不掉的命運。它是不是有疼痛?有眼淚?有呼號?
  • 降真香與雞骨香注釋
    又云:「雞骨香即降香,本出海南。今溪峒僻處所出者,似是而非,勁瘦不甚香。」實為李時珍引用朱輔的《溪蠻叢笑》。金陵版《本草綱目·第二卷·藥名同異·雞骨香》載之:「雞骨香,沉香、降真香。」《本草綱目》謂之「與沉香同」即為同名異物。
  • 降真香是個什麼香?
    降真香,又名紫藤香、雞骨香等,木質藤木植物,是一種藥香兩用的文玩。降真香的結香方式與沉香很相似,是植物在受到外界的刺激後,經歷上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結香而形成的,主要形成在我國的海南,以及東南亞地區。,因此很多玩家都對此情有獨鍾,玩降真香,更多的玩的是一種情調。
  • 降真香(海南)總管說
    【原文】《本草乘雅半偈》曰:「降真,紫藤香,可降神也。降真,新絳1也,推陳出新。降者大赤,易曰∶『幹為赤,坎為大赤,貫流先天一氣者歟。主利率類以從陽,遠於絕類以從陰也。燒之真降,詮名降真。蓋真者,仙變通乎天,提挈天地,把握陰陽,獨立守神,命曰真神。
  • 聊聊紅土降真香
    千尋萬尋,世間已難尋真紅土··· 雖沒衰落到成為歷史,難免讓人有些荒涼之感。 接觸降真香的人一定會對「紅土」這二字感到不陌生,降真香行家會提,商家會談,藏家也愛聊。尤其在網絡上又可以搜尋到許多稱讚「紅土降真香」的介紹,究竟「紅土」到底怎樣呢?
  • 「海絲」路上降真香!藏家向南海博物館捐贈降真香
    降真之名由此而來。  唐宋時期,香文化盛行,特別是漢代,降真香為道家修身養性的首選用香。文人騷客,書齋閨閣,一炷降真香,幾縷輕煙,綿綿藹藹,掛小簾鉤,便開始一段與詩詞相依偎的潤澤時光。唐代詩人白居易也對降真香情有獨鍾,其在《贈朱道士》一詩中就曾寫道:「盡日窗間更無事,唯燒一炷降真香。」
  • 《本草綱目》降真香詞條解讀
    至於雞骨香則比較簡明,狀似雞骨,故得名。雞骨香,沉香也使用。海南降真香原文:《仙傳》曰∶拌和諸香,燒煙直上,感引鶴降。醮星辰,燒此香為第一,度籙功力極驗,降真之名以此。此處的醮星辰,指道教的設壇祈禱、消災解厄之法。夜中,於星辰之下,焚降真香,陳設酒脯餅餌幣物,歷祀天皇太一,祀五星列宿,為書如上章之儀以奏之,名之為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