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降真香詞條解讀

2020-12-10 藝周刊

文/呂培榮(海南省第二衛生學校高級講師 海南省降真香協會常務副會長兼副秘書長)

降真香詞條全文

(《證類》)

【釋名】紫藤香(《綱目》)、雞骨香。

曰∶《仙傳》∶拌和諸香,燒煙直上,感引鶴降。醮星辰,燒此香為第一,度籙功力極驗。降真之名以此。

時珍曰∶俗呼舶上來者為番降,亦名雞骨,與沉香同名。

海撈降真香 魏希望攝

【集解】慎微曰∶降真香出黔南。

曰∶生南海山中及大秦國。其香似蘇方木,燒之初不甚香,得諸香和之則特美。入藥以番降紫而潤者為良。

時珍曰∶今廣東、廣西、雲南、漢中、施州、永順、保靖,及佔城、安南、暹羅、渤泥、琉球諸地皆有之。

朱輔《溪蠻叢笑》雲;雞骨香即降香,本出海南。今溪峒僻處所出者,似是而非,勁瘦不甚香。

周達觀《真臘記》雲∶降香生叢林中,番人頗費砍斫之功,乃樹心也。其外白皮,濃八、九寸,或五、六寸。焚之氣勁而遠。又嵇含《草木狀》雲∶紫藤香,長莖細葉,根極堅實,重重有皮,花白子黑。其莖截置煙炱中,經久成紫香,可降神。

按∶嵇氏所說,與前說稍異,豈即朱氏所謂似是而非者乎?抑中國者與番降不同乎?

海撈降真香 魏希望攝

【氣味】辛,溫,無毒。

【主治】燒之,闢天行時氣,宅舍怪異。小兒帶之,闢邪惡氣(李)。療折傷金瘡,止血定痛,消腫生肌(時珍)。

【發明】時珍曰︰降香,唐、宋本草失收。唐慎微始增入之,而不著其功用。今折傷金瘡家多用其節,雲可代沒藥、血竭。

按︰《名醫錄》雲︰周崇被海寇刃傷,血出不止,筋如斷,骨如折,用花蕊石散不效。軍士李高用紫金散掩之,血止痛定。明日結痂如鐵,遂愈,且無瘢痕。叩其方,則用紫藤香瓷瓦刮下研末爾。雲即降之最佳者,曾救萬人。羅天益《衛生寶鑑》

【附方】新二。

金瘡出血︰降真香、五倍子、銅花等分為末,敷之。(《醫林集要》)

癰疽惡毒︰番降末、楓、乳香,等分為丸,燻之,去惡氣甚妙。(《集簡方》)

原文:(《證類》)

【釋名】紫藤香 (《綱目》)、雞骨香。

紫藤香顧名思義就是紫藤所結之香。紫藤和降真香聯繫在一起,是源於西晉嵇含所著《南方草木狀》:「紫藤香,長莖細葉,根極堅實,重重有皮,花白子黑。其莖截置煙炱中,經久成紫香,可降神。」嵇含是西晉的植物學家,其著作《南方草木狀》被視為最早記載降真香的書。但看過全文,並沒有直接談到降真香。最有用的就是六個字,「紫藤香…可降神」。說明紫藤能結香而且其香可降神。這裡的降神一層含義是安神鎮靜的意思,另一層就是能使天上的真神降臨。宋人唐慎微《證類本草》描述過紫藤,可是花卻是紫色的。《中國植物志》紫藤(Wistera sinensis)也載明花紫色或深紫色。所以嵇含所說的紫藤應該是另有所指。我們在降真香重新發掘的過程中也證實了這點。我們勘察了海南、緬甸等地的十幾種能結香的藤本植物,發現它們基本都屬於豆科黃檀屬藤本植物,而且均是損傷結香。主要幾種的植物名稱是斜葉黃檀(Dabergia pinnata)、兩粵黃檀(Dabergia banthami)及藤黃檀(Dabergia haicei)紅果黃檀(Dabergia tsoi)等,這些植物均呈現長莖細葉、花白子黑、重重有皮等特徵,基本符合嵇含所說的紫藤特徵,所以我們認為嵇含所說的紫藤應該是豆科黃檀屬藤本植物。

至於雞骨香則比較簡明,狀似雞骨,故得名。雞骨香,沉香也使用。

海南降真香

原文:《仙傳》曰∶拌和諸香,燒煙直上,感引鶴降。醮星辰,燒此香為第一,度籙功力極驗,降真之名以此。

此處的醮星辰,指道教的設壇祈禱、消災解厄之法。夜中,於星辰之下,焚降真香,陳設酒脯餅餌幣物,歷祀天皇太一,祀五星列宿,為書如上章之儀以奏之,名之為醮。

度籙,道教語,意思是接受秘籙。道教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儀式。

焚降真香,能感引鶴降,預示著天上的神仙真人降臨,所以取名降真香。

醮星辰和度籙這種涉及道教最神秘儀式中的天人溝通,道教相信其媒介就是降真香,焚燒降真香,神仙真人就會騎鶴而至,度籙就能順利完成,屢試不爽,非常靈驗。降真香有了這個通靈通神的特性,必然就成了道教極度神秘的聖物。

原文:時珍曰∶俗呼舶上來者為番降,亦名雞骨,與沉香同名。

我國從古到今都以泱泱大國自居,把周邊一些小國,稱為番國。當然,也會把這些番國出產的降真香稱為番降,後文會有番降詳解。

原文:【集解】慎微曰∶降真香出黔南。

曰∶生南海山中及大秦國。其香似蘇方木,燒之初不甚香,得諸香和之則特美。入藥以番降紫而潤者為良。

原文中慎微指唐慎微,南宋藥學家,著有《證類本草》一書,此處的南海泛指中國南部及南亞地區。這段話有三處需要解讀,一是大秦國是產地的說法,大秦國是指羅馬帝國及近東地區,並不產降真香,說它是產地是個意會錯誤。可能是羅馬商人來中國,路過中東或南亞地區,先用本國的東西交換南亞各國的降真香,再把降真香帶到中國換取中國的東西,以致於中國人認為大秦國是降真香產地。據記載,唐慎微是個很慎微的人,做學問非常嚴謹。但儘管如此,受當時各種條件的限制,不可能追根究底,搞得非常清楚。

二是 「其香似蘇方木」這句,蘇方木是很古老的一味藥材,但經現代藥學考證,並不是香料,其木也沒有香味。所以說降真香的香味似蘇方木,這個解釋不通。 「其香似蘇方木」這句,幾十年後,在盧之頤著的《本草乘雅半偈》中變成了「似蘇方木」,盧去掉了綱目記載的「其香」二字。盧之頤發現了什麼才會去掉這兩個字呢?我個人理解,盧之頤發現,蘇方木只是一味古老而廣為人們所熟知的中藥,不是香木,沒有香味。去掉其香二字後,似乎成了一種植物形狀特徵的描述,這點在我們的實踐中也得以證實,即蘇方木和斜葉黃檀、藤黃檀、紅果黃檀等植物遠觀是非常接近的。估計是盧之頤做過實地考察,比李時珍更準確地描述了這個問題。盧是明末的,寫書比李時珍晚幾十年,除了改動這個「其香」二字以外,其餘未做改動。可見,其香二字應該是值得商榷的。

三是指出降真香的特性是燒之初不甚香,得諸香和之則特美。入藥以番降紫而潤者為良。顯然降真香是香,也是藥,單獨焚燒不是很香,用於和香則諸香皆美。

海南小葉降真香 魏希望攝

原文:時珍曰∶今廣東、廣西、雲南、漢中、施州、永順、保靖,及佔城、安南、暹羅、渤泥、琉球諸地皆有之。

佔城:古國名,地理位置在今越南中南部。

安南:越南舊稱。清代嘉慶年間始改稱越南。

暹羅:泰國古稱。

渤泥:今汶萊達魯薩蘭蘇丹國。

琉球:古國名,現指日本衝繩縣(主權有爭議)。

真臘:中南半島古國,在今柬埔寨境內。

可見降真香產地不僅有我國南部地區,南亞諸國也產。

原文:朱輔《溪蠻叢笑》雲;雞骨香即降香,本出海南。今溪峒僻處所出者,似是而非,勁瘦不甚香。

《溪蠻叢笑》,宋朱輔撰。溪蠻者,即《後漢書》所謂五溪蠻。章懷太子注,稱武陵有雄溪、樠溪、酉溪、潕溪、辰溪,悉是蠻夷所居,故謂五溪蠻。

海南在這裡是指中國南部沿海及南亞各國。

這段話李時珍在引用時,錯誤地改動了一個字:雞骨香即降真,本出海南(朱輔《溪蠻叢笑》原文)

雞骨香即降香,本出海南(李時珍《本草綱目》引用句)

李時珍引用時,把降真寫成降香,一字之差,影響可真不小,以致於從此,降真香和降香被人理解成同一個東西,這是降香和降真香混淆的起點。此前,降香雖有記載,只有藥名,沒有內容。

這從李時珍的話中可以明顯看出,【發明】時珍曰∶降香,唐、宋本草失收。唐慎微始增入之,而不著其功用。」其實,遍翻唐慎微的《證類本草》,找不到降香詞條,只有降真香。可見,李時珍誤以為唐慎微說的降真香就是降香。就這樣,從李時珍開始,降真香就成了降香,降香也就是降真香,直到現在的中藥藥典仍是降香即降真香之簡稱這樣的記載。這也許是李時珍的無心之過,但是根據現代人們的用藥實踐和各種檢測比較,降香和降真香宜做兩種東西區別對待,儘管藥用時某些程度可以互為替代。

溪峒僻處:指中國南部苗族、壯族、侗族居住的山區。

溪峒僻處的降真香(廣降)和南亞的降真香(番降)是明顯不同的。國內的應該是聞著清淡而不太香,而番降不同。目前,據我們收集的番降看,焚燒起來味道確實清冽而氣急,雖然香味不一定很愉悅,但著實很濃鬱。

海南降真香

原文:周達觀《真臘記》雲∶降香生叢林中,番人頗費砍斫之功,乃樹心也。其外白皮,濃八、九寸,或五、六寸。焚之氣勁而遠。

真臘:中南半島古國,在今柬埔寨境內。

元滅南宋後,曾伐佔城和安南,併入侵真臘,即今之柬埔寨,但因受地理及氣候所阻,並未成功。因此,元廷改用威迫方法。元德元年,元成宗遣使說服真臘及鄰近小國自動歸附,周達觀便是使節團團員。元德2年7月抵真臘國都安哥。他們在安哥逗留約一年。 他回國後就編寫了《真臘風土記》,詳細記載當地都城王室與風土人情、行程及所取途徑,甚有地理學之紀錄價值。周達觀為宋末元初人,經歷過宋朝的用香高峰期,當時的降真香價廉而普及,周應該是熟知降真香這種香料的。他去了柬埔寨,看到了砍伐香料的場面,將番降和它的植物形態對上號,實際上是完成了番降的認種工作,並做了記載,可信度應該是很高的。那麼他看到的是什麼呢?乃樹心也(香格)!外面是很厚的白皮。我個人覺得,他看到的應該是印度黃檀。這個論斷有證據嗎?有的,1974在泉州灣出水的宋代沉船,出水了大量的香料,經檢測,是印度黃檀的芯材,歷史在這裡做了相互驗證。可以說整個宋代一朝,廣泛使用的番降極可能就是印度黃檀的芯材。

緬甸降真香

原文:嵇含《草木狀》雲∶紫藤香,長莖細葉,根極堅實,重重有皮,花白子黑。其莖截置煙炱中,經久成紫香,可降神。

按∶嵇氏所說,與前說稍異,豈即朱氏所謂似是而非者乎?抑中國者與番降不同乎?

周達觀描述的是樹心香,嵇氏所說,前文已有考證,他明確說的是藤結香,李時珍疑惑了,難道朱輔說的溪峒僻處出的似是而非者就是嵇氏所說的東西嗎?是不是中國的降真香和番降不同?可見李時珍看到的降真香也不止一種,所以發出了上述的疑問。

原文:【氣味】辛,溫,無毒。

【主治】燒之,闢天行時氣,宅舍怪異。小兒帶之,闢邪惡氣(李)。療折傷金瘡,止血定痛,消腫生肌(時珍)。

天行時氣是指瘟疫流行,古代人最怕的就是流行病,那種狀況過於慘烈。人們想盡各種辦法預防,能使自己免於傷害。經過實踐,人們發現,在居所焚燒降真香就能夠有效預防瘟疫,此法最早記載是唐代。那時候外國人,特別是大秦國和阿拉伯人來中國比較多,他們帶來的降真香被視為珍寶和救命之物,用於進貢朝廷或者極好的朋友之間的饋贈,非常珍貴。感覺居所不順或者長時間無人居住的時候,也會焚燒使用。官員或者大戶人家會把降真香做成佩件或飾物,戴在幼兒身上,用於護佑身體,防止疾病或者淫邪之氣浸入。李時珍是非常推薦降真香這種用法的。幾十年後,盧之頤在《本草乘雅半偈》降真香詞條中,對降真香能夠預防流行病則更加推崇,他很有感情地說道:「降真者,新致陳推。蓋真者,仙變通乎天,提擎天地,把握陰陽,獨立守神,命曰真神。故主天行時氣,宅舍怪異,闢邪惡氣」。在醫理上對降真香給予了高度的概括。並且談到佩戴,他用了更為熱情的言辭:「頤(作者自稱)更推廣之,不但系小子婦人吉,猶可系丈人之失與亡。陰者,藏精而起亟也,衛外而為固者也」。降真香儼然成了護身符!從此後,降真香逐漸在明末及清一代,成為了皇室和權貴們的專寵,降真香也就逐漸變得神秘高貴了。朝廷也只有在國內重大祭祀活動(比如黃帝陵及孔廟祭祀)中才有少量恩賜,彰顯降真香之尊貴!也正因為如此,民間傳承和使用降真香的越來越少,以致於降真香實物和文化同時出現了幾百年的斷層。清一代,個別名醫世家偶有從皇宮得之,也會秘藏不露,視為傳家之寶。

原文:《名醫錄》雲︰周崇被海寇刃傷,血出不止,筋如斷,骨如折,用花蕊石散不效。軍士李高用紫金散掩之,血止痛定。明日結痂如鐵,遂愈,且無瘢痕。叩其方,則用紫藤香瓷瓦刮下研末爾。雲即降之最佳者,曾救萬人。羅天益《衛生寶鑑》

此處的紫藤香就是指降真香,古代是冷兵器作戰,受傷後不及時止血就有生命危險,降真香能快速止血,結痂,所以「曾救萬人」。結痂癒合後沒有瘢痕這點,在現代美容,也有很強的實用性。

總結

如果用現代的語言,降真香有兩層含義,一是降真香的植物母體為豆科黃檀屬藤本植物。二是損傷結香。目前比較明確的植物是斜葉黃檀、兩粵黃檀、藤黃檀及紅果黃檀等。即豆科黃檀屬藤本植物受傷所結之香都可以歸入降真香的範疇。產地是中國南部及東南亞各國。(海南省降真香協會《降真香》雜誌文章)

相關焦點

  • 降真香與雞骨香注釋
    又云:「雞骨香即降香,本出海南。今溪峒僻處所出者,似是而非,勁瘦不甚香。」實為李時珍引用朱輔的《溪蠻叢笑》。金陵版《本草綱目·第二卷·藥名同異·雞骨香》載之:「雞骨香,沉香、降真香。」《本草綱目》謂之「與沉香同」即為同名異物。
  • 降真香是什麼?降真香有什麼作用和功效?
    我是講堂空空--珠寶玉石收藏知識傳播者,跟大家分享降真香的相關知識。在古代,降真香在宗教、香文化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可謂是藥香兩用,不僅是一種珍貴的香料,同時也有著不錯的藥用價值。降真香也稱為降真、雞骨香、紫藤香,屬於豆科黃檀屬植物,分為大葉降真香和小葉降真香;它的結香方式與沉香有相似,植物本身在受到外界的刺激後,經歷上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結香形成。根據形成方式的不同,降真香也分為倒架料、土沉、蟲漏、蟻漏、生香等,其香味清甜醇和,如蘭花如麝香,香味穩定且持久,可以感受到花香、果香、椰奶香、乳香等。
  • 降真香價值
    隆真香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近2000年前的西晉,降真香就受古代先賢的青睞,西晉植物學家、文學家嵇含在《南方草木狀》中記載:「紫藤葉細,長莖如竹,根極堅實,重重有皮,花白子黑,置酒中,歷二三十年不腐敗,其莖截置煙炱中,經時成紫香,可以降神。  」唐代道教將降真香譽為「百香之首」。降真香是中華香文化中的瑰寶,有著千年的歷史傳承。古代道家將降真香譽為「諸香之首」,奉它作祭祀首香。
  • 海南降真香的百科
    李時珍自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至萬曆六年(1578年),歷時二十七載,三易其稿,著成《本草綱目》五十二卷,初刊於金陵。從出版時間推算,《正德瓊臺志》比《本草綱目》要早出版至少幾十年。——《海南植物志》兩廣(海南)地區根植所產的吉鉤藤香,即「廣降」;兩廣,又稱「兩粵」。海南降真香以及廣東、廣西所產降真香的載體為「兩廣黃檀」。(兩粵黃檀)兩廣黃檀,海南黎族也稱「總管藤」、「吉鉤藤」。舊時,黎人制耳環,以為闢邪。《香乘降真香》謂之廣降。
  • 降真香為什麼受到資本追捧?
    降真香成就黑馬之勢,完全符合高端收藏品的幾大要素:第一點:稀缺物以稀為貴,稀缺屬性是收藏品的基本屬性。降真香是一種名曰吉勾藤的木質藤本植物,生長於熱帶雨林之中。降真香的結香原理如同沉香,都是因雷擊、風折、蟲蝕、動物啃蝕、刀砍等因素,受傷後香液凝聚,歷經百年沉降,結成上品降真香。
  • 緬甸降真香手串 有油 有香 純天然
    降真香手串「聞著淡淡的香味,舒服啊」。在李美麗的床頭,擺著降真香,每晚睡覺前都要聞一下,睡眠質量好。她還發現一年四季,降真香隨著天氣冷暖變化,會有不同的香味散發出來。 快抱團線上被粉絲熱捧的降真香手串手鐲,來自李美麗夫妻多年的收藏,全部是緬甸降真香,良心優選,有油有香純天然。他倆在杭州經營玉石生意多年,經常去緬甸尋寶。
  • 關於《南方草木狀》之紫藤香(降真香)的斷句問題
    降真香,又名紫藤香。關於紫藤香的記載,最早出自西晉植物學家嵇含的《南方草木狀》。原文如下:「紫藤葉細長莖如竹根極堅實重重有皮花白子黑置酒中歷二三十年亦不腐敗其莖截置煙炱中經時成紫香可以降神。」《南方草木狀·紫藤》《本草綱目.李時珍著.1596年金陵胡成龍刻本.木部 卷三十四 降真香》乾隆《潮州府志.降真香》由於古文沒有標點符號,每個人對原文的理解不一,斷句讀句的位置自然就不同,從而造成對原文的實意產生很大的偏差。
  • 重修政和經史證類備用本草之降真香
    卷十二<木部上品 降真香>載之:「降真香出黔南7。伴和諸雜香,燒煙直上天,召鶴得盤旋於上。」海藥8雲∶「《南州記》雲∶生南海山9。又雲生大秦國10。味溫,平,無毒。主天行時氣11,宅舍怪異12,並燒悉驗。又按《仙傳》13雲∶燒之,或引鶴降14。醮星辰15,燒此香甚為第一,度籙燒之,功力極驗16。小兒帶之,能闢邪惡之氣也。」
  • 緬甸降真香手串 有油 有香 純天然·都市快報
    在李美麗的床頭,擺著降真香,每晚睡覺前都要聞一下,睡眠質量好。她還發現一年四季,降真香隨著天氣冷暖變化,會有不同的香味散發出來。 快抱團線上被粉絲熱捧的降真香手串手鐲,來自李美麗夫妻多年的收藏,全部是緬甸降真香,良心優選,有油有香純天然。他倆在杭州經營玉石生意多年,經常去緬甸尋寶。 「降真香既有油又有香的好料,特別是老料,太少了。」
  • 雅蘊堂——降真香(一)
    降真香,又名降真、降香、雞骨香、紫藤香。豆科植物,降香屬,含有樹脂。降真香是受環境因素,或外力侵襲感染,為防止傷口惡化,分秘多種元素油汁,與堆積的養分結合,形成油脂固態凝聚物,愈傷組織修復,長出新組織。時間越久,油脂密度越高,其與白木樹身脫離後體積不等,形成各異含油脂物。
  • 海南日報數字報-追尋久遠的降真香文化
    唐宋時期,不少文人雅士將降真香的香用功能發揮得淋漓盡致,從其流傳的詩詞中可略見一二。唐代詩人白居易《贈朱道士》中提到:「盡日窗間更無事,唯燒一炷降真香。」張籍有詩云:「醉依斑藤杖,閒眠癭木床,案頭行氣訣,爐裡降真香。」  明代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對降真香也有記述:「拌和諸香,燒煙直上,感引鶴降。醮星辰,燒此香為第一,度篆功力極驗,降真之名以此。」
  • 海南日報數字報-降真香的形態
    在東湖市場,我買了根又粗又長的降真香老料。賣家說是老料,香味被泥土收納,成為土埋的珍品。  是三月,春光下的降真香堆在地上。它們按照形態被不同的人選去。  我喜歡選姿態好看的,有一柄刀狀的大葉料,我看上了。反覆地討價,終於商定。刀自然是彎的,但幾乎是實心料,尖頭的部位有兩個蟲眼,蟲眼位置湧出一團黑煤似的油。這便是降真香結的油。
  • 「海絲」路上降真香!藏家向南海博物館捐贈降真香
    海南藏家向南海博物館捐贈南海出水降真香  「海絲」路上降真香  南海出水降真香。  這是9月14日由海南收藏家魏希望向國家南海博物館捐贈的、南海西沙出水的降真香。近日,海南省降真香協會也將向南海博物館捐贈一批逾100斤的海南本土降真香,弘揚降真香文化,豐富館藏。
  • 降真香收藏,大家不要被一些言論所誤導了
    很多人讓我聊一聊降真香說實話我是不願意講的,因為降真香是一個比較複雜的文玩品種,涉及的專業知識比較多,很多人看文章就是圖一個樂呵,不會真的想學習什麼知識,所以呢小編在這裡請求你們先點個讚再看文章:第一你只知道降真香,卻不知道可以叫降真香的實際上至少有四種植物。
  • 天降真香——《降真香》序
    而後,經過北京等地的專家品鑑,認定其為降真香。海南小葉降真香一個新興的行業,除了有其合適發展的主客觀條件外,總是有一個優秀的領軍人物和精英團隊,那就是扛起中國第一個降真香協會大旗的會長——劉宏智先生和海南省降真香協會。
  • 「諸香之首」降真香在中國已完全消失(圖)
    古人認為,焚香並不是全部以沉香、奇楠為香料才是唯一最高境界的用香。若以沉香粉做篆香,必加少量降真香,才可以提出至真至純的香氣。而黃花梨的藥用價值,與作為焚香提香作用的降真香絕不可相提並論。  降真香被譽為諸香之首,古人對它的崇拜已超越了沉香。  遺憾的是,在國家幾次林木調查中,人跡可至之地,降香木已經完完全全地消失了。
  • 「海絲」路上降真香
    這是9月14日由海南收藏家魏希望向國家南海博物館捐贈的、南海西沙出水的降真香。近日,海南省降真香協會也將向南海博物館捐贈一批逾100斤的海南本土降真香,弘揚降真香文化,豐富館藏。降真香,別名紫藤香,也稱雞骨香。明代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述:"拌和諸香,燒煙直上,感引鶴降。」清代吳儀洛所撰《本草叢新》中記述為「燒之能降諸真,故名。」若追尋降真香的起源,最早可從西晉植物學家、文學家嵇含所著的《南方草木》中窺見:「紫藤,葉細長,莖如竹根,極堅實。重重有皮,花白子黑。置酒中,歷二三十年亦不腐敗。其莖截置煙炱中,經時成紫香,可以降神。」
  • 西沙遺珍降真香 - 海南日報數字報刊
    古人認為,焚香並不是全部以沉香、奇楠為香料才是唯一最高境界的用香。若以沉香粉做篆香,必加少量降真香,才可以提出至真至純的香氣。而黃花梨的藥用價值,與作為焚香提香作用的降真香絕不可相提並論。  降真香被譽為諸香之首,古人對它的崇拜已超越了沉香。  遺憾的是,在國家幾次林木調查中,人跡可至之地,降香木已經完完全全地消失了。
  • 降真香未來的收藏地位會不會與沉香相似?
    我是講堂空空--珠寶玉石收藏知識傳播者,跟大家分享降真香的相關知識。古時道教將降真香奉為首香,在我國的香文化歷史中也是不可缺少的一員,但後因清朝政府的動蕩,內外交困,之後基本就看不到有關降真香的著作,出現了幾百年的斷層。
  • 降真香泡酒,什麼酒是首選!
    《本草綱目》記載:「米酒,行藥勢,殺百邪惡毒氣,通血脈,厚腸胃,潤皮膚,散溼氣。養脾氣,扶肝,除風下氣,解馬肉、桐油毒,熱飲之甚良。糟底酒,開胃下食,暖五臟,溫腸胃,消宿食,御風寒,殺一切蔬菜毒,止嘔噦,摩風痰、腰膝疼痛。諸酒醇不同,唯米酒入藥用。」《本草綱目》言上升之藥制以鹽,則能下降;下降之藥制以酒,則能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