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的香港中環風水大戰,居然這麼有趣!

2020-12-12 騰訊網

風水文化是中國傳統神秘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它博大精深,源遠流長。

幾千年來歷久而彌新,

不僅沒有隨著現代科技的高速發展而消亡,

反而更加閃爍著熠熠光輝。

在華人世界裡,

越是經濟發達的地區,

風水的傳播與應用愈加風靡和興盛。

比如我們中國的香港

首先請大家看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充滿玄機的圖片

圖片左側那座三面稜角象刀劍一樣的建築是香港中銀大廈

即中國銀行設在香港的總部。

中間那座四平八穩的建築是李嘉誠的長江集團大廈

右側那座建築是香港滙豐銀行總部

細心的你一定會注意到樓頂有坦克和大炮一樣的建築設計。

讓我們放大來看下:

香港滙豐銀行樓頂坦克+大炮的建築造型

看到如此的建築格局和風格,

我們不僅要問:

香港中國銀行(中銀大廈)、

滙豐銀行大廈、

李嘉誠長江集團大廈

之間有著怎樣的恩怨糾結呢?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三者的建成順序

這三座建築中

最早落成的是滙豐銀行大廈,

其次是中銀大廈,

最後落成的是李嘉誠的長江集團大廈。

下面我們就以三者的建成順序為時間線,

來梳理一下他們之間的恩怨情仇吧!

「風水第一」的滙豐銀行大廈

香港滙豐銀行大廈位於香港中環,當今的香港滙豐銀行大廈是第四代滙豐大廈,由著名建築師諾曼·福斯特設計,由構思到落成歷時6年。1981年7月起重建,並於1985年5月20日落成,1986年4月7日正式啟用。整座建築有46層樓面及4層地庫,總高180米,用鋼30000噸及鋁4500噸建成。

香港滙豐銀行對面則是尖沙咀,而滙豐銀行在選址時,經過反覆挑選,最終確定了對著尖沙咀的那個尖角對射過來的位置。在風水角度上來說,是有違常理的。那麼,滙豐為何違反常理去挑這位置呢?

風水學上有一句催財術語,叫做「要快發,鬥三煞」。

看上圖,這塊風水寶地,樓宇林立。可在滙豐大廈面向維多利亞港的前方,卻沒有一棟高層建築。一般情況下,來自於地形的煞氣,就算要與之鬥法,也要避其鋒芒。為何滙豐如此大膽,選擇與其正面交鋒!

下面我們來看,滙豐如何鬥贏這個最強「三煞位」!

緩衝、避開、吸納

首先我們看看滙豐如何緩衝煞氣!當年滙豐選擇這個尖沙咀直射的位置後,其建築面積的需求是2萬多平方米(17畝),但滙豐卻買下將近5萬平米的地皮。

多出的地皮它用來幹嘛呢?

滙豐銀行將大廈前方的地皮建成公園,種植了茂盛的樹木,並將其送由政府管理!這個公園便是今天香港著名的皇后像廣場

皇后像廣場

其目的是利用了公園茂密的樹木,來緩衝尖沙咀的三煞,煞氣在經過公園的緩衝區後才來到銀行門前。

下面出場的便是香港聞名的兩隻雄獅 --- 「史提芬」 (Stephen)和「施迪」(Stitt)。

這兩隻豪邁的雄獅鎮守滙豐已將近一個世紀,其作用就不需要我多解釋了,中國內陸的銀行門口屢見不鮮,但搞笑的是,很多銀行門口並沒有什麼煞氣,它們也擺來裝飾。

滙豐還將其萌寵印上鈔票,難怪在香港人氣爆棚,人見人愛。

通過公園和雄獅兩層阻擋緩衝的煞氣,滙豐就能吸納了?還不行,這股煞氣可是強大到可以催旺整個中環商圈的,哪有那麼容易擋得住!

所以就出現了,在商業大廈中最奇葩的現象。

中穿避煞

滙豐銀行將數千平方米的一樓,完全放空,關鍵是,連門都沒有。

由上圖可見,滙豐銀行的一樓大堂,除了兩個手扶梯,其他什麼都沒有。並且前後兩個入口,連大門都沒做。這個在商業大廈中,乃至全世界都及其罕見的設計。

因為尖沙咀形成的直衝煞氣,是來自地形的三角形成的!所以煞氣是附著於地平面直衝的!那麼滙豐先用公園和雄獅阻擋和減弱煞氣,大廈一樓前後門完全展開,並且一樓完全放空,讓煞氣直衝而過,完全避開了這道煞氣。

那麼避開之後,就是要考慮如何吸納煞氣帶來的「財」了。

吸納煞氣(財)

首先這裡要普及一個風水觀點,煞氣所帶來的「旺」與「衰」,也就是「財」與「敗」是成正比的,為何叫「鬥三煞」?關鍵在於,避開它所帶來的「衰敗」之後,要用「四兩撥千斤」的原理去權衡吸收的「量」!這才是最考驗風水設計師的關鍵!

尖沙咀這股由地形引起的煞氣,相比一棟商業大廈,那簡直就是萬鈞之力!所以,滙豐避開煞氣之後,吸納的煞氣能不能多?絕對不能!

滙豐的總風水設計師,也就在這點上體現了其對於風水實操的渾厚經驗和判斷能力!

在「大動幹戈」避開煞氣之後,僅用了兩條手扶梯去吸納這「萬鈞之力」的一點點煞氣。

同時,我們看一下這個一樓所謂的天花板,其實是透明的玻璃!因為煞氣要能透上去,但又不能太多,所以滙豐用了「玻璃窗」的原理讓煞氣緩衝到大廈之中。

並且滙豐大廈的一至八樓是個中空的天井,煞氣進入之後,在天井中不斷分散循環。

然而,這位總設計師最讓人佩服的,都不是上述這些常規的方式,而是他的「野心」!

滙豐風水局之所以是大成格局,正是因為它並非正面對著尖沙咀的三煞位!

滙豐大廈用來面對尖沙咀的,其實是後門。當煞氣從維多利亞港直衝過來,在滙豐一樓明堂穿過,整座滙豐大廈直接騎在這條「萬均之龍」的身上!在風水學上稱之為「騎龍格」!

80年代,傳說滙豐亞太區總裁在一次聚會上,無比篤定地說了一句」香港所有高樓大廈中,風水第一的,就是香港滙豐總行大廈!

然後呢?說完就出事了!

這算是給自己立了一個大大的flag

香港中國銀行,中銀出鞘 誰與爭鋒

1982年,據稱當年港英政府故意將中環位置極小,交通較差的一塊地賣給中國銀行,且當時中行的建築預算也只有1.3億美金!但我大天朝的中國銀行不負眾望,在香港立起了當時的亞洲第一高樓,並且成為近30年來,在香港中環風水之戰中的最強攪局者。

三面鋼刀

中銀大廈樓高317.4米,共70層!上圖可見,中銀的建築外形,猶如一柄三稜鋼刀,直衝雲天。而這三個寒光四射的刀刃,一把指向滙豐銀行,一把指向駐港部隊(英軍),一把指向港督府

傳聞中銀大廈落成不久後,在任港督就因心臟病暴斃,後面的兩任港督也在後來幾年中大小手術不斷(當然只是傳聞)。直到97香港回歸,特首董建華死活不肯住進禮賓府,也直接公開原因就是風水問題。

那麼被另一面刀刃直指的滙豐銀行,就真的不好過了。1990年中銀大廈建成後不久,滙豐銀行的業績突然下滑,股價也隨之大跌,遠在英國的滙豐總部都受到香港股價的影響。

當然,滙豐銀行也不是省油的燈。第二年,滙豐大廈的頂樓就架起了兩門長達17米的大鋼炮,直對中國銀行

從此,這個毫不避嫌直來直去的「刀炮對戰」,都被香港人乃至全球華人津津樂道!

另外,滙豐銀行的大炮還發生過一件搞笑的事情。

據說有一年又是暴雨又是颱風的,把滙豐銀行樓上的炮筒吹歪了,對準了自己的小弟弟——渣打銀行,雖然兄弟倆都是英資銀行,但事關重大,也不能等閒視之。渣打銀行的一紙律師函送到了滙豐銀行,要求限期改正。

「正方堡壘」李首富的長江集團中心大廈

1994年,一個夜黑風高的晚上,港督會見李首富。

港 督:「米斯特.李!我聽說你很想在中環搞個集團總部?"

李嘉誠:「是啊!是啊!」

港 督:「這個好說!我就批一塊風水寶地給你!」

李嘉誠:「真的?太感謝您了!」

港 督:「就給你中國銀行和滙豐銀行中間那塊吧!」

李嘉誠:「。。。。。。」

中國銀行 ?滙豐銀行

李首富拿中環的「風水寶地」後,一定非常糾結!一面是三稜鋼刀的中銀大廈,一面是大炮直對的滙豐大廈,夾在兩個大廈中間豈不成了「奧利奧夾心」!

經過多方風水師的建議,有「設局對戰」也有「保守自保」的!最後,在其御用風水師陳帥佛的建議下運用了「四面環盾」的自保方案。

長江實業大廈設計成四面環盾,並且外部全部用了防彈玻璃!外觀密不透風如同堡壘,以四平八穩之勢「抵擋」了中銀的「刀砍」和滙豐的「炮轟」的外部傷害。

長江集團大廈的總高是283米,高出滙豐銀行179米,同時故意比中行略低20米左右!巧妙地避開了「刀炮」相對的位置

負責設計這兩幢建築的摩天大廈大師西沙佩利說:「李嘉誠信風水,他相信四四方方的盒子形大廈可抵擋中國銀行的煞氣。「西沙佩利說,如何定出長江中心283米的高度,是一項風水藝術。他透露,高度是李嘉誠訂下的,「他說要高過旁邊的滙豐總行(179米),但要矮過另一旁的中銀大廈(367米)。」如果在中國銀行-及滙豐總行的最高點劃一條斜線,長江集團中心就在這條斜線之下

位於中間的長江集團大廈,雖然屢被批評不夠美觀,但勝在建成後一直安然無恙。真是外面戰火紛飛,我自閒庭信步啊。

點評

李嘉誠先生在大廈外形的設計上堅持「方方正正」的原則,是為了聚財納氣的目的。而且,把外凸的菱角形削平,相對圓和,減少衝射。這樣的外形設計,雄厚端莊,穩重可靠,溫和內斂,既可以抵擋附近中銀大廈菱形尖射的氣場衝突,減少對自己的煞氣傷害,又不至於對周邊的建築造成衝殺、惡鬥的效果。

在建築風水的相互關係上,應當堅持「宜化解不宜惡鬥」的原則。

目前很多寫字樓設計為了追求外表的華麗出眾和超現代派的感覺,標新立異,形狀突兀。孰不知這樣會帶來散財耗財的風水效果,並給周邊的建築氣場造成衝突,極為不和諧。在這些人的心目中只顧自己的鶴立雞群,醒目華麗,卻不顧與整體的和諧相處。

當代的建築設計師和企業家們真應該從李嘉誠身上來審視一下自己的處世哲學。

總結

這就是香港風水史上有名的大鬥法,直到長實大廈的出現,在某種意義上起到了一種「平衡掣肘」的微妙作用,至此這場轟轟的風水鬥法才得以消停,這個三難相爭的格局一直維持到今天,風水之爭結束了,但金融戰場上爭鬥卻永遠不會結束,永不謝幕!

相關焦點

  • 香港中環的風水大戰,到底誰是贏家?李嘉誠先生笑而不語
    很多年前,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那就是香港中環的風水大戰。在香港,人們是很注重風水的,想必在很多香港電影中,就看得出來,例如香港電視劇中,不僅僅黑幫大佬拜關羽,就連警署中,也供奉這關公牌位,每次執行危險任務時,都會拜拜關公保平安。記得有一部香港影片,黑幫之間爭地盤大打出手,理由竟然是因為對方所佔地盤的風水比較好。
  • 香港中環風水連環局
    香港是中西方文化交融之地,把華人智慧與西方社會制度優勢合二為一,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風水文化也在香港發揮的淋漓盡致。一、中環風水破局作為香港財富代表的香港中環之所以發達,全仗維多利亞港這個聚寶盆!而維多利亞能夠成為香港的聚寶盆,也得益於有意無意的風水布局。
  • 【水族風水】擺個魚缸就叫風水?且看中國銀行在香港維多利亞港風水大戰!
    導語上世紀80代,正當我大天朝將風水列入迷信文化全力打壓之時,香港中環正拉開了一場商業風水大戰的序幕但可笑的是,設計這一座座耗資十幾億甚至幾十億建築的風水策劃師,卻都是英國人。但慶幸的是,這場中環的風水大戰中,最強攪局者卻是我大天朝的——中國銀行!
  • 香港最著名的風水大戰 中銀大廈「力劈」滙豐銀行
    香港人講究風水,可謂事無巨細,小到生兒育女、紅白喜事,大到蓋樓、投資,都要請風水先生看一看。前不久,邵逸夫過世,享年107歲。邵老先生如此長壽,有人說是風水的關係。據揚子晚報網報導,2008年,邵逸夫因心臟問題病危,其妻方逸華急忙找高人指點,希望改運救回丈夫。原本TVB電視臺正趕工蓋新大樓,她立即下令停工,連一根釘子都不給動,果然保住邵逸夫一命。
  • 香港傳奇風水大戰期間,港府首腦不敢住官邸!
    香港可以說是我國最為篤信風水的地區,至今仍有舉世聞名的風水大戰流傳於世。為您介紹一下吧。中環地標中銀大廈,由國際頂級建築師貝聿銘先生設計。共70層,樓高315米,加頂上兩桿,高度共有367.4米。據中銀香港網站內的介紹大廈設計仿照了竹樹不斷向上生長,象徵著力量、生機、茁壯和銳意進取的精神。基座所用的麻石外牆代表長城,則代表中國。不過風水師們可不是這樣看的,他們認為中銀大廈是一柄三稜尖刀,每條稜都是一個寒光四射的刀刃,向外輻射著殺氣。
  • 為何香港滙豐銀行大廈樓頂會駕著兩門大炮? 揭秘香港的風水大戰
    而中銀大廈知道後也馬上請了風水大師,並且在自己的樓頂上擺起了兩把大刀,刀口的方向直指滙豐銀行。人們就把這個稱為「刀炮風水大戰」,不過最後的贏家卻是被滙豐銀行和中銀大廈圍在中間的長江集團,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 香港|什麼時候,中環變成了文藝的模樣
    上周的文章中叔分享了兩個有關中環的新變化,發現引發許多網友的興趣,索性今天整理了一個中環步行路線給到大家,希望能帶各位了解一個全新的中環。為什麼要鎖定中環?因為The Murray 酒店便是「保育中環」八個項目中的一個。它的前身是香港美利大廈,曾是香港政府的寫字樓,據說現任香港特首林鄭月娥也曾在這裡辦公。
  • 香港中環寫字樓租金全球最貴 遠超紐約和倫敦
    (原標題:中環寫字樓租金全球最貴 九龍東或成香港新核心商業區)近年來,香港黃金地段的甲級寫字樓一直受到中資機構的追捧。「中資機構近年來在香港掃入了很多整座的甲級寫字樓,作為自用或者出租。然而局限於成本效益,中資機構的寫字樓租賃叫價一般高於市場平均水平。
  • 在香港年薪千萬的風水大師,真的有這麼神奇嗎?
    但其實在香港,還有一種意想不到的神秘職業,也可以年薪千萬。就是傳說中的風水大師! 在香港,風水大師不是大家想像的那種,穿道袍的長鬍子老頭,大多都是一種西裝革履的精英形象。
  • 香港土豪的命運,有一半掌握在風水大師手上
    via.中信裡昂《風水指數》 但是,誰也沒想到,那原本只是用來博君一笑的風水報告居然押中了92年的港股,92年恆指7個轉折點,莫過於港島中環各大廈的「風水鬥法」。
  • 香港中環與灣仔的市井一面 (9/10)
    香港中環與灣仔的市井一面 (9/10) "← →"翻頁
  • 香港中環與灣仔的市井一面
    中環是香港的政經中心及商業區,有數不盡的金融中心、也是訪港遊客和當地人最喜歡逛街的地方。一些建築構成香港島美麗和壯觀的城市風景線。而灣仔是一個獨特的新舊幷存的社區,同時也是香港歷史悠久、具有很深文化特色的地區。從寫字樓最密集的中環,到充滿市井氣息的灣仔一帶,只有一個地鐵站的距離。
  • 香港匪夷所思的風水鬥法:李嘉誠為已故夫人出資建造的香港大學...
    大多數港人相信,香港之所以經濟繁榮,乃是得益於香港的好風水:   維多利亞港風平浪靜,東西兩邊都有山脈阻擋;好像一個大的聚寶盆,香港的財氣就是從這個聚寶盆而來。
  • 看風水,買港股
    這份別出新意的賀卡比起千篇一律的賀卡,確實是別具一格,但是,看風水買股票,還是太過了,這份新春賀卡也就是用來博君一笑了。但是,誰也沒想到,那原本只是用來博君一笑的風水報告居然押中了那年的港股,92年恆指7個轉折點,裡昂證券的風水報告就剛好押中了那7個點。
  • 香港的風水學為什麼那麼盛行
    香港人生活在一個競爭激烈的環境中,人人渴求做人上人,步入中產階級置業安家。當富豪們長年擁有自己的御用風水師,因為相信風水而受益時,普通人士就更想借用外部力量助自己一臂之力,年年賺大錢,謀取人生的成功。而風水正是可以「奪神功,改天命」的重要元素,所以風水學在香港很流行。
  • 【記憶香港】老城中環,認識香港的一扇窗口
    香港中環,是濃縮了的香港,也是旅遊者認識香港的一扇窗口。若要從歷史、藝術、飲食和生活文化等多方位角度一窺這座城巿,舊城中環,就是一個窗口。這裡從香港殖民地歷史的開端——西邊的水坑口街開始,東至雲鹹街,南至堅道,北至皇后大道中,由香港最早建成的街道荷李活道貫穿其中。
  • 夏日輕鬆玩轉香港 香港中環旅行攻略
    世界最長的電動扶梯就在中環,中環街市為行人電梯起點,沿著行人電梯直上,很快就會到達荷里活道的中區警署。此中區警署是歐洲式建築,很有殖民地時代的味道。香港中環美食多種多樣,還有許多倍受港人及遊客的歡迎,如蓮香樓,九記牛腩,勝香園,泰昌餅家,蛇王芬等。
  • 中銀大廈、長江集團、滙豐銀行的風水傳說
    ( 風水第一樓「滙豐")      最著名的一則就是香港的滙豐銀行和中銀大廈之間的風水鬥法。     當年的滙豐銀行大廈號稱最為聚財的風水第一樓,被譽為香港的「藏金庫」。但當中銀大廈矗立起來後,不但時任港督暴病身亡,而且滙豐業績突然倒退,股價隨之大跌。面對此境,滙豐銀行急請風水大師商量對策,於是一場「風水大戰」拉開了序幕,後來包括李嘉誠在內的「長江中心」等周圍大廈也都加入了這場「戰團」。
  • 盤點香港匪夷所思的風水鬥法
    大多數港人相信,香港之所以經濟繁榮,乃是得益於香港的好風水: 維多利亞港風平浪靜,東西兩邊都有山脈阻擋;好像一個大的聚寶盆,香港的財氣就是從這個聚寶盆而來。
  • 遊香港有趣途徑:走訪電影外景地 體驗虛構與現實
    本周,第3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又令電影成為香港的話題。香港空間逼仄,電影產量卻驚人,正因為如此,幾乎所有顯眼建築或街區,都可能成為一部經典電影的拍攝場地。實地走訪這些外景地,體驗虛構與現實的距離,是遊香港的一個有趣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