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外文化貿易的發展與特點

2020-12-18 中國網

摘要:

對中國對外文化貿易來說,政策環境涉及金融扶持和稅收減免、推進轉企改制、項目補貼和獎勵、搭建平臺和海外推廣等方面。其發展概況是:新聞出版產業「走出去」步伐加快;電視產業中,內地現代劇、中外合拍劇越來越多地走入境外市場;電影產業海外銷售收入出現明顯波動,合拍片保持了良好發展勢頭;演藝產業、動漫產業在政策持續推動等因素支持下,出口規模穩步增長;2011年我國藝術品國際交易額已排名世界第一;網路遊戲企業通過海外子公司運營的時代已正式開啟。其發展特點是:出口模式更加豐富,合作模式日臻成熟,出口版圖更為廣闊,故應更積極地搭建國際平臺以展現實力。

關鍵詞:

對外文化 貿易政策 環境出口模式 出口版圖

廣義的文化「走出去」包括對外文化宣傳、對外文化交流和對外文化貿易三種形式,分別由政府、行業協會和企業等不同實施主體主導。而發展對外文化貿易,是中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重要舉措,也影響著國家形象的樹立和國家軟實力的提升,近年來受到中國政府越來越多的關注和扶持,將成為我國文化「走出去」的主流形式。

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中國文化企業走向海外市場的步伐越來越堅定,不僅出口額逐年增長、出口版圖持續擴大,而且出口模式也從單純貿易型向投資型轉變,國際合作深入發展。中國,已經融入文化產業的國際分工,正逐漸成為國際文化貿易市場中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

一 文化貿易的內涵與範疇

國際上文化貿易數據統計主要以UNESCO的文化統計框架(Framework for Cultural Statistics)為通行標準,是有形和無形文化產品傳遞文化內容的進出口行為,分為硬體和軟體貿易。該統計框架將文化商品和服務分為10大類:文化遺產、印刷品及文學作品、音樂、表演藝術、視覺藝術、電影和攝影、廣播電視、社會文化活動、體育及遊戲、環境和自然。但是因各個國家和地區數據收集的局限,統計框架也存在較大的變化,進行國家間的文化貿易量化比較分析更是困難重重。

我國目前在文化貿易的數據統計上也存在缺陷,相關部門在文化產品和服務進出口數據的收集渠道、統計口徑上均有差異。比如,商務部主要根據海關商品編碼來進行文化產品尤其是硬體類文化產品的統計,國家版權局負責統計版權類產品(但不只包括文化類版權產品)的貿易情況,而文化部主要依據各省市文化廳的信息渠道來收集數據。

為了更好地分析我國對外文化貿易的發展狀況,本文按照2004年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文化及相關產業分類》,將對外文化貿易也相應地分為3層:核心層、外圍層和相關層,重點分析代表一個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實力和文化影響力的以版權為依託的核心層和外圍層的貿易狀況,而對以製造業為依託的相關層則不做重點分析(見表1)。

表1文化貿易的核心層、外圍層和相關層內容代表產品核心層新聞服務期刊、報紙等出版發行和版權服務圖書、電子出版物等廣播電視電影服務電影、電視劇等文化藝術服務文藝演出、藝術品出口等續表內容代表產品外圍層網絡文化服務網路遊戲等文化休閒娛樂服務文化展覽等其他文化服務設計、廣告等相關層文化用品、設備及相關文化產品的生產和銷售玩具、遊戲或運動用品及其零附件,樂器及其零件、附件,音像設備及其零附件、LED設備,乾冰,燈光設備及附件等等。

相關焦點

  • 未來中國對外文化貿易發展五大趨勢
    《報告》以2017年中國國際文化貿易理論和實踐發展為主要研究對象。開篇為2017年中國國際文化貿易發展總體研究,概述了中國對外文化貿易年度發展狀況,從宏觀上分析重點文化行業的優勢與弱項,並就未來發展提出針對性措施和建議;隨後通過行業篇、專題篇、國際借鑑篇和實踐創新篇4個部分,對中國對外文化貿易理論與實踐中的熱點、重點問題進行深度研判。
  • 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加快發展對外文化貿易的實施意見
    京政辦發[2016]17號各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辦、局,各市屬機構:  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對外文化貿易的意見》(國發〔2014〕13號),加快推動本市對外文化貿易發展,經市政府同意,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 我國對外文化貿易日益豐富多彩
    來源:經濟日報對外文化貿易是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的一項重要內容。在4日至9日期間,文化服務專題展區多個展位都推出了與對外文化貿易相關的展示,在以文化產業為主題的論壇中,對外文化貿易也成為熱議話題。中國對外文化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黨委副書記李保宗說:「我們算是服貿會的『老朋友』了,感覺這次展會規模更大。
  • 中國對外經濟貿易的發展歷程和偉大成就--石廣生
    新中國的成立,也宣告了舊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屈辱歷史的結束,嶄新的社會主義對外經濟貿易得以確立。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國積極發展與世界各國的經貿關係,極大地推動了對外經濟貿易的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20年來,我國對外經濟貿易迅猛發展,規模不斷擴大,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 展示文物藝術品貿易創新成果 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北京)將亮相服貿會
    在即將舉辦的2020年服貿會上,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北京)將與中國文物交流中心、北京市文物局、天竺綜保區管委會聯合主辦「天竺國際文物交流平臺」展區,多家入駐企業也將精彩亮相,展示文物與博物館、文化與科技企業最新發展成就。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北京)位於北京天竺綜合保稅區內,是文化旅遊部和北京市合作共建的國家級對外文化貿易服務平臺,於2012年授牌。
  • 7項政策助推四川對外文化貿易
    本報訊 6月28日,記者獲悉,省政府發布《關於加快發展對外文化貿易的實施意見》(簡稱《意見》),推出7項保障政策,力爭到2020年,努力將我省建成西部內陸開放型文化產業發展高地。7項保障政策基本包括加大財稅支持、強化金融保障和減少行政審批三大方向。
  • 張登德:20世紀50年代中國對外文化交流的特點
    這一時期對外文化交流的特點是:文化交流緊密圍繞外交活動展開,是新中國成立初期外交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形式、內容、數量、規模上既不同於漢唐至明前期盛世之際的古代中國,也有別於為尋求救亡圖存的途徑而向西方學習的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對外文化交流存在不平衡性,以中國主動吸收和借鑑蘇聯的社會主義文化為主;官方和民間形式的對外文化交流頻繁,但民間形式大多是以政府主導為主;在平等互利、互相尊重的基礎上與世界各國進行文化交流
  • 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參展服貿會
    中新網北京新聞9月9日電 (陳杭)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下稱服貿會)上,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下稱基地)攜多家入駐企業亮相文化服務行業專題展。蓋達組織創意設計、數字內容、影視製作、藝術品貿易等四大板塊的入駐企業參加服貿會,集中展示文物藝術品進出口貿易成果及文化與科技融合下的新服務。其中,文物藝術品貿易板塊和文物藝術品貿易服務平臺成為參展亮點。文物藝術品貿易服務平臺(下稱平臺)是基地發起設立的為國內外文物藝術企業及相關機構提供文物藝術品全產業鏈綜合性服務的平臺。
  • 服貿會將展現我國對外文化貿易新動態
    對外文化貿易是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的一項重要內容。在本屆服貿會期間,中國綜合保稅區國際論壇將舉辦中國綜保區文化貿易發展主題圓桌對話,圍繞中國綜保區發展文化貿易產業的機遇、挑戰、新模式、需要的產業政策環境等話題開展交流。
  • 順義區深入推介文化產業政策 助推文化貿易高速發展
    人民網北京11月27日電 11月27日上午,北京自貿試驗區順義組團文化貿易產業政策推介會在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北京)順利舉行。天竺綜保區管委會副主任滿群傑在推介會上發表致辭,他提到綜保區將在「兩區」建設中大力開展制度創新,不斷提高開放水平,同時也將一如既往地關心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發展,加強協調配合,保障優勢政策和優質資源落地。
  • 重慶首個對外文化貿易基地掛牌 將建非遺推廣中心
    中新網重慶12月25日電 (彭國威)25日上午,重慶(西永)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在渝正式掛牌,這是重慶第一個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基地由重慶市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與西永綜合保稅區共建,重慶泓藝九洲國際文化藝術發展有限公司負責運營,可充分利用重慶自貿區、綜保區保稅優勢與開放政策,是一個功能完善、配套齊全的保稅文化產業綜合體。
  • 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上海)北虹橋創新中心落戶嘉定
    今天上午,2020中國國際遊戲商務大會舉行。該活動作為第七屆CHINAJOY的系列活動,面向全球遊戲廠商,舉辦線上+線下主題論壇。會上,落戶嘉定江橋的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上海)北虹橋創新中心揭牌成立。
  • 西部(重慶)科學城將打造重慶首個對外文化貿易跨境電商平臺
    重慶日報全媒體訊(記者 李星婷)9月9日,重慶日報記者從重慶高新區獲悉,西部(重慶)科學城將打造重慶乃至中國西部首個對外文化貿易跨境電商平臺,用線上模式助推文化企業及產品「走出去、引進來」,促進我市對外文化貿易發展。
  • 從《論中國》 透視中國外交文化的特點
    原標題:從 《論中國》 透視中國外交文化的特點 作為第一個訪問新中國的美國職業外交家,基辛格見證了當代中美關係的發展,被公認為是當代美國「最了解中國的人」。2011年,基辛格出版了《論中國》一書,該書結合作者的所見所聞,提出了在新時期如何妥善處理中美關係這一時代課題。
  • 「服貿觀止」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企業將參展服貿會 亮相文化試點新服務
    北京商報訊(記者 胡曉鈺)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以下簡稱「服貿會」)即將於9月上旬舉辦。在今年的「1+8+N」展會新模式板塊設置中,文化服務行業專題展備受關注。8月24日,北京商報記者在走訪天竺綜合保稅區時獲悉,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的多家入駐企業將集中參展,展示文物藝術品進出口貿易成果,以及文化與科技融合下的新服務。
  • 2020年中國國際貿易學會年會暨國際貿易發展論壇在濟南舉辦
    11月16日,「2020中國國際貿易學會年會暨國際貿易發展論壇--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新格局」在山東省濟南市的山東財經大學隆重舉行。此次年會由中國國際貿易學會、山東財經大學主辦,山東財經大學科研處、山東財經大學國際經貿學院、山東省對外經濟學會聯合承辦。
  • 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園發展特點及典型案例分析
    目前,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仍處於發展初期,但總體來看但總體看,發展勢頭猛,數量增加快。我國文化產業園尚在摸索階段,隨著經濟的發展及政府的不斷重視,文化創意園區已不僅是以文化為主題的生產集聚空間,是文化休閒與消費活動的空間,更是革新與創意的空間。
  • 對外經濟貿易
    對外經濟貿易 【概述】2000年,全市外貿出口勞務合作新籤合同額佔全市總額的53%以上,同比增長48%,其中常州對外經濟技術貿易(集團)、中國國際工程諮詢協會名譽會長烏蘭木倫一行4人,由省外經貿廳副廳長徐燕等陪同,來常就外經企業的發展和改革情況進行調研。
  • ...治理高端論壇&中國上市公司治理評價研討會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2020年12月5日上午,2020公司治理高端論壇與中國上市公司治理評價研討會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公司治理研究院揭牌儀式在北京召開。大會由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學院、南開大學中國公司治理研究院和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共同主辦,受到中國管理現代化研究公司治理專業委員會、「一帶一路」沿線中國企業海外治理風險學科創新引智基地的大力支持。
  • 助推文化科技深度融合 共享數字貿易發展新機遇
    ——2020數字藝術與數字內容賦能數字貿易發展合作論壇圓滿舉辦11月6日,2020數字藝術與數字內容賦能數字貿易發展合作論壇在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北京)拉開帷幕。本論壇由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北京)、北京文投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亞洲藝術周組委會主辦,北京國際文化貿易服務中心和中博創展(北京)文化有限公司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