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發布|教育部:進一步加強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助力健康中國

2020-12-17 中國青年報

近日,教育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8469號建議中提到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各級各類學校公共衛生安全教育的建議」做出答覆。答覆全文如下:

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8469號建議的答覆

您提出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各級各類學校公共衛生安全教育的建議」收悉,經商中央文明辦、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國科協,現答覆如下:

公共衛生安全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國家安全的「體溫計」和「防洪壩」,中小學生處於成長發育的關鍵階段,對中小學生開展公共衛生安全教育,能有效保護和促進其身心健康。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中國科協等相關部門高度重視此項工作,將在學校開展公共衛生安全教育,提高兒童青少年公共衛生安全意識,提升公共衛生安全素養,養成健康行為作為工作的重要任務之一,將其作為愛國衛生運動和健康中國行動的重要內容倡導推動。

一、

常態化學校公共衛生教育教學

一是印發文件,明確要求。2008年教育部印發《中小學健康教育指導綱要》,明確規定了中小學不同教育階段健康教育目標、內容、實施途徑及保障機制。其中,健康教育內容包括五個領域,分別是健康行為與生活方式、疾病預防、心理健康、生長發育與青春期保健、安全應急與避險。明確學科教學和班會、團會、校會、升旗儀式、專題講座、牆報、板報等實施途徑。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各地把疫情作為素材,將傳染病預防、健康生活方式、心理健康、生命安全、愛國主義、責任教育等融入課程學習,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聯繫生活實際,取得了良好教育效果。

二是以體育與健康為載體,落實健康教育教學內容。結合學生認知發展不同階段和生活經驗,在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中將健康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內容循序漸進、螺旋上升地安排到五級水平中,五個不同水平互相銜接,完成中小學校健康教育的學習要求。例如,小學階段注意引導學生懂得營養、行為習慣和疾病預防對身體發育和健康的影響。初中階段要求學生了解生活方式、疾病預防等對身體健康的影響,自覺抵制各種危害健康的不良行為,初步掌握科學鍛鍊的方法,提高體能水平,基本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高中階段要求樹立健康觀念,形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增強社會責任感和規則意識,為新時代健康文明生活做好準備。

三是融合相關學科開展健康教育。將健康教育內容有機融入道德與法治、科學、生物等相關課程。例如,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強調養成良好生活和行為習慣。初中道德與法治強調了解青少年身心發展的基本常識,要求學生了解青春期心理衛生常識。初中生物課程專門設置健康地生活主題,強調健康包括人的身體健康、心理健康以及良好的社會適應狀態,安排了傳染病和免疫、主要疾病和預防、吸菸酗酒和吸毒的危害、醫藥常識、食品安全內容。初中化學課程要求了解一氧化碳、甲醛、黃麴黴素等物質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和危害。2017年修訂印發的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要求,通過學習了解化學科學在人體健康方面的作用、初步建立依據物質性質分析健康問題的意識等。

四是通過實踐活動提升健康教育效果。2017年教育部研製印發《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提出了考察探究、職業體驗等活動形式,推薦了如「零食(或飲料)與健康」「中學生體質健康狀況調查」「身邊環境汙染問題研究」主題活動,指導學生通過調查、資料收集、交流討論和展示分享等,提升健康素養。地方和學校根據當地的特點和需要,積極開發生命教育、健康教育等特色課程,在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中安排相關健康教育內容。

五是組織專家編制學校健康教育大綱和系列學校健康教育教學資源。組織專家研製貫穿大中小幼學段的一體化健康教育教學大綱,進一步規範健康教育教學內容和質量評價;鼓勵專家研製健康教育教師指導用書、掛圖、多媒體教學課件等,拓展「網際網路+健康教育」內容供給,為學校開展健康教育提供資源保障。

二、

落實學校公共衛生制度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教育部組織專家編寫了《幼兒園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指南》《中小學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指南》《高等學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指南》,再次明確了學校在日常管理中必須落實的公共衛生制度。主要包括:報告制度、開學預案、晨檢制度、因病缺勤登記和追蹤制度、複課健康證明查驗制度、學生健康管理制度、免疫接種證查驗制度、環境衛生檢查通報制度、傳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制度、通風消毒制度、保健室留觀隔離制度等。在各地教育部門和衛生健康部門聯合開展的開學前學校準備情況督查中,採取 「一校一策」「一校一審」等做法,督促學校嚴格落實公共衛生制度。隨著疫情常態化條件下防控的要求,各地學校將以更為科學、嚴謹、精準的疫情防控策略實施學校衛生工作制度,保障師生安全和身心健康。

三、

完善聯防聯控機制

一是各地積極探索選聘配備「健康副校長」,加強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守護師生生命健康安全。疫情發生以來,各地強化聯防聯控,通過選聘醫務工作者擔任「健康副校長」, 加強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補齊了學校防疫「短板」,堵住了學校防疫「漏洞」,提升學校衛生健康管理水平。截至目前,7個省份17個地區從公立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共遴選出1521名業務水平高、組織協調能力強的醫療衛生骨幹擔任學校「健康副校長」。各地選聘的健康副校長在加強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主要包括結合學校實際,參與討論和制定學校衛生健康管理與健康教育工作計劃,指導學校醫務人員開展學校各項衛生工作,對學校衛生管理和健康教育工作提出建議;協調學校與屬地衛生院聯繫溝通,指導學校落實傳染病防控等重點衛生工作;開展學生健康狀況監測,促進學校與醫療機構深化業務合作關係。指導學校開展健康教育工作,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提升學生健康素養;結合青少年的興趣特點,組織學生開設模擬醫院,通過扮演不同角色了解熟悉健康衛生知識,形成講解、互動、實踐等健康教育新模式;協助開展衛生相關應急演練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幫助建立以學校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為主、班主任為輔的健康教育團隊;推動建立醫校衛生應急協作長效機制,通過醫校衛生應急協作帶動,提升廣大師生防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能力和應對突發事件自救互救能力。

二是推動完善醫教合作近視綜合防控機制。教育部於2019年5月會同中央宣傳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體育總局、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市場監管總局、廣電總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等八部門,建立全國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工作聯席會議機制,加強對綜合防控近視工作的組織領導、宏觀指導、統籌協調、綜合管理、重大調研和督促檢查等事項。目前該聯席會議機制新增科技部、民政部、醫保局、中科院、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等部門,成員單位由9個增至15個,共同發力呵護兒童青少年的眼睛健康。

三是會同相關部門組織開展「中國學生營養日」「全國愛牙日」「全國愛眼日」「世界無菸日」「世界愛滋病日」等衛生主題宣傳日活動,充分發揮專家作用,組織教育、衛生健康等相關領域專家、醫務人員、基層教師等開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健康科普宣教。

四是在《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師生健康 中國健康」等健康教育相關政策制定、主題活動開展中,倡導學生、家長、政府、社會公共承擔四方責任,充分調動全社會的積極性,參與和支持學校健康教育,為維護兒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五是將中小學健康促進作為專項行動之一予以推進。2019年,國務院印發《關於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會同相關部門,廣泛開展健康知識科普,引導群眾做好個人防護,積極參與愛國衛生運動。各地開展了愛國衛生教育網絡公開課、「愛衛小衛士繪畫大賽」等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愛國衛生教育進校園活動,促進師生掌握疫情防控和環境整治方面的知識,樹立「健康第一」的意識,養成了保護環境、講究衛生的良好習慣。

四、

高度重視公共衛生科普

我國歷來高度重視健康科普,特別是學校公共衛生科普工作,推動建立健康科普資源庫和專家庫,開展大量健康科普進校園活動,努力向學生群體提供科學、準確的科普信息。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中國科協深入發動全國32個省級科協、210個全國學會,1500多個科技志願服務組織、45萬多名科技志願者,250多萬名科普中國信息員,圍繞「兩防」(防疫病、防恐慌)「三導」(防疫輔導、心理疏導、輿論引導)「實」(做一批實事)全面開展應急科普工作,科技為民服務直達基層一線。圍繞校園、教室和學生防疫,開發傳播了大量應急科普資源,例如科普中國出品的《小朋友可以戴N95口罩嗎?》視頻播放量累計破800萬,受到社會各界和廣大師生的認可。

2019年,國務院印發《關於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將中小學生健康促進作為專項行動之一予以推進。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國家衛生健康委充分發揮愛國衛生運動和健康中國行動統籌協調和社會動員優勢,會同相關部門,廣泛開展健康知識科普,引導群眾做好個人防護,積極參與愛國衛生運動。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加強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深化學校健康教育供給側改革,深入推動愛國衛生運動和健康中國行動,在全國倡導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生活方式。加強公共衛生安全宣傳教育,強化「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的意識,推進健康知識宣傳進校園、進社區(村)、進單位(企業),將疫情期間養成的好習慣長期堅持,形成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生活方式。同時及時總結推廣各地開展工作的好經驗、好做法,培育樣板,示範引領,形成全民移風易俗,革除陋習的良好氛圍。

感謝您對教育事業的關心和支持。

教育部

來源:教育部

相關焦點

  • 權威發布 | 將小學體育課改為健康教育課?教育部答覆了!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強調「要重視少年兒童健康,全面加強幼兒園、中小學的衛生與健康工作」。《「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加大學校健康教育力度。將健康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把健康教育作為所有教育階段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開齊開足體育課,幫助學生在體育鍛鍊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鍊意志」。
  • 海南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關於進一步規範和加強健康教育工作的...
    各市、縣、自治縣衛生局,省疾控中心:  為提高我省城鄉居民健康素養、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預防和控制傳染病、慢性病,根據原衛生部《關於印發〈全國健康教育專業機構工作規範〉的通知》(衛婦社發〔2010〕42號)、國家衛生計生委《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崗位設置管理指導意見》(國衛疾控發〔2015〕88號)要求,結合我省實際,現就進一步規範和加強我省健康教育工作提出如下要求
  • ——教育部二O一八年「師生健康中國健康」主題活動觀察
    為深入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教育方針,在全國校園和廣大師生中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理念,2018年,教育部啟動了「師生健康中國健康」主題健康教育活動,通過強化頂層設計,加強制度建設,融入教育教學,拓展教育陣地,抓好隊伍建設,在全國教育系統廣泛開展「師生健康中國健康」主題健康教育活動,學校健康教育教學質量和學生健康素養進一步提高。
  • 教育部: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教育教學計劃
    11月25日,教育部在答覆「關於建立中小學生心理危機精準識別機制的建議」中表示,教育部高度重視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將其作為中小學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開展了一系列工作。包括加強政策指導,明確工作要求、加強隊伍建設,提升專業水平、強化輔導室建設,開展心理疏導、創新活動載體,開展宣教活動、強化家校協同,完善服務體系。
  • 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發布醫院健康教育助力計劃
    (健康時報記者 齊鈺)11月28日,由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醫院分會、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健康促進醫院聯盟、北京醫院協會健康促進及健康教育專業委員會、北京健康教育協會醫院健康教育專業委員會、廣東省健康教育協會醫院健康促進工作委員會聯合主辦的「2020後疫情時代公共衛生與健康促進論壇
  • 教育部等三部門聯合印發《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管理規定》
    教育部網站消息,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食品安全工作提出的「四個最嚴」要求,加強對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的監督管理,日前,教育部、市場監管總局和衛生健康委聯合印發了《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
  • 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關於進一步做好冬季學校託幼機構傳染病防控...
    為全面指導學校和託幼機構做好冬季傳染病防控工作,現將《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於進一步指導做好秋冬季學校傳染病防控工作的通知》(國衛辦疾控函[2020]896號,見附件)轉發你們,並提出以下工作要求:一、提高站位,加強統籌各區衛生健康部門要堅持底線思維,充分認識做好學校、託幼機構傳染病防控對於維護師生健康安全和首都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性
  • 教育部通知:嚴禁擠佔學生體育活動時間,加強學校健康教育教學
    不過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父母開始注重孩子的學習情況,有些父母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不惜重金找補課班、興趣班,甚至還會找最頂級的幼兒園,為了就是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
  • 教育部:進一步加強中小學中醫藥文化教育內容
    近日,教育部網站發布對《關於進一步深化落實中小學中醫文化教育的提案》的答覆。
  • 教育部關於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
    教育部關於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 (1999年8月13日)教基[1999]13號八十年代以來,一些省、市在中小學生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促進了學生心理素質的提高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國務院最近召開的全教會精神和《決定》精神,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現提出以下幾點意見:一、充分認識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當今世界科學技術飛速發展,國際競爭日趨激烈,我們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必須努力培養同現代化要求相適應的數以億計高素質的勞動者和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
  • ...食品安全 打牢健康中國根基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教育部  開展校園食品安全專項整治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專項整治漠視侵害群眾利益問題的重要內容。教育部高度重視校園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提高政治站位、堅決貫徹落實中央領導同志指示批示精神,加強依法管理、貫徹落實《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管理規定》,加大保障力度、推進「明廚亮灶」工作。
  • 教育部聯合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中國學校結核病防控指南
    為加強學校結核病防治工作,有效防範學校結核病疫情的傳播流行,保護廣大師生身體健康,近日,教育部聯合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中國學校結核病防控指南》。  《指南》遵照《學校結核病防控工作規範(2017版)》要求,結合近年工作實踐經驗和世界衛生組織有關技術指南,進一步規範和細化《學校結核病防控工作規範(2017版)》各項防控措施,附加相應表本卡冊,具有較強指導性和操作性。  《指南》要求在結核感染人群檢測上積極探索新技術新方法的論證使用,提升檢測效果。在接觸者篩查環節,做到「應查盡查」。
  • 健康中國行動2020年工作計劃:規範新生兒死亡評審
    (衛生健康委、中央宣傳部、中央網信辦、科技部、廣電總局、中國科協按職責分工負責)4.繼續推進貧困地區健康促進三年攻堅行動,開展健康教育進鄉村、進家庭、進學校和健康教育陣地建設、骨幹培養五大重點行動。繼續在全國組織開展以「健康促進助力脫貧攻堅」為主題的「健康中國行」活動。(衛生健康委負責)5.研究制定健康促進縣區管理規範性文件。
  • ――在全國學校衛生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的講話
    會議的主要任務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切實加強學校衛生工作,促進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  長期以來,衛生部高度重視學校衛生工作,堅持把學校衛生作為國家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的重點,研究出臺了許多加強學校衛生工作的政策措施,切實加強對學校衛生的指導與監督,促進學校衛生事業持續發展。藉此機會,我代表教育部,向衛生部及地方各級衛生部門的同志們表示崇高的敬意!
  • 專家共識:改革醫學教育,為健康中國2030保駕護航
    ①建議進一步加強醫教協同的制度和組織建設,建立國家層面有效的協調部門,領導醫學教育與衛生服務的協同發展,統籌醫學教育院校教育、畢業後教育和繼續教育全過程。將各類國家和區域醫學中心納入醫教協同機制下建設、管理和運行。②進一步落實國辦發〔2017〕63號文件內容,並加以具體完善。
  • ...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給全國中小學校新學期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
    為更好幫助各地師生順利適應新學期,以更積極的心態投入開學後的教育教學工作和校園學習,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向全國中小學校提出如下指導建議。1.開展開學複課銜接工作,提升學生的學習生活適應能力對於入學後學生可能存在的適應不良問題,學校要提前預判,在教學安排上預留調整適應期,可提前發布開學後的教學計劃安排和作息時間表,讓學生早知情、早安心、早準備。
  •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實施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爭創計劃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根據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年修訂)》和教育部2014年工作要點的要求,我部決定啟動實施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爭創計劃。
  • 蒙牛助力「健康中國 兒童營養關愛公益行」溫暖起航
    此次活動由中國營養學會和中國學生營養與健康促進會主辦,蒙牛集團提供公益支持,以「健康加油站,營養新一代」為口號,旨在以專家講座的形式向中小學生弘揚傳統文化,普及營養健康知識,加強科學食育教育。圖註:「健康中國 兒童營養關愛公益行」首場活動在津啟動該系列活動將選取4個省市,在學校開展以乳製品為主題的科普教育活動。
  • 助力青少年防艾 機構發布學校防艾性教育視頻課程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6月14日電(記者 張尼)13日,中國青少年愛滋病防治教育工程(青愛工程)在北京正式發布了《學校防艾性健康教育視頻課程》。《課程》首期包括小學、初中部分,主講老師全部由中小學一線且從事性教育多年的中青年教師擔任。
  • 教育部聯合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印發通知要求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代...
    近日,教育部聯合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紅十字工作的通知》,從加強健康教育、開展志願服務、傳播人道理念、增進交流合作、加強陣地建設等方面,對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紅十字工作提出明確要求。  通知強調,要充分認識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紅十字工作的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