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美,才是盆景藝術追求的終極目標

2021-02-07 嶺南盆景


摘 要:

 在當代盆景界,上至名家巨匠,下至後學稚子,都是以追求符合自然規律的「自然式」盆景為創作目標。「自然式」盆景已形成一股主導潮流。對「自然式」的追求,給盆景創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是盆景藝術發展過程中的必然趨勢,也是盆景藝術由邊緣藝術或「準藝術」走向高等藝術的必由之路。——方志鵬 



——自然美,才是盆景藝術追求的終極目標

 文丨笑書先生


欣賞盆景藝術的整體美。盆景藝術中的一草一木、一亭橋都有欣賞價值;上乘山水盆景,可達到去一塊山石嫌少,增加一塊山石嫌多的地步。在盆景藝術整體美中,是以製作盆景材料的自然美為基礎的,如果沒有製作材料的自然美,盆景藝術就不會產生,當然就更談不到發展了。一件作品的美,完全由人工製作而成,那不是盆景,而是工藝品。

       

▲王偉成作品《野嶺春色》(白刺花,100X90X110cm)第九屆中國盆景展優秀獎作品


山水盆景的自然美,表現在山石的色澤、質地、紋理、形態。各種石料都有其獨特的屬性,也就是有一種與眾不同的美。如雪花斧劈石,在黑色或深灰色石內夾有白色長條。斧劈石質堅、挺拔,有陽剛之美,如果材料選擇得好,技術操作熟練,製成的盆景挺拔險峻、雄秀兼備,石中央的白色長條,好似瀑布從天而降,另有一番意境。 太湖石質地堅硬,線條柔而曲,紋理起伏迴轉,石上有奇形怪狀的洞孔,玲瓏剔透,是曲線柔美的表現;山水盆景的外形美,是由於直線和曲線有機的融為一體。


  


  在山水盆景創作時要注意做到四條曲線美,山石要高低錯落,如把各個山峰頂部連接起來繪一條線,會和音階一樣,高高低低而有節奏,這是上線。山腳部的山石大小不一,有的山坡延伸入水,山石山腳曲凹不同,在下部又形成了一條曲線。山水盆景左右兩端因山石高低不一,又形成左右兩條曲線。一件盆景有四條曲線,就不會顯得來淡無奇了。 植物盆景的自然美與山水盆景的自然美有所不同。大部分植物盆景四季分明。如石榴盆景,春季嫩芽萌發,有欣欣向榮之意。夏季花朵怒放,有萬綠叢中紅一點,動人春色不須多的畫意詩情。秋季紅果掛珠,給人們帶來豐收的喜悅。冬季葉片脫落,顯示老乾肌枝,鐵骨掙掙。



  樹木都有根、幹、枝、葉,有的還要開花結果。樹木盆景的自然美和根、幹、枝;葉、花、果的形態、色澤、香味以及四季的變化受到了人們的喜愛。樹木盆景的根,講究懸根露爪。如和一般樹木一樣,都在泥土之中,就沒有欣賞價值了,故有盆樹不露根如插木之說。河邊、山崖等處經多年雨水衝刷,常有自然懸根露爪的樹木,樹根蜿蜒曲折,如倒走虯龍,因樹根長期裸露土面之上,有時被碰根皮;又自然結疤,顯得古拙雅致,好似歷盡蒼桑。


▲楊自強作品《柳韻》(檉柳,89X55X88cm)第九屆中國盆景展銅獎作品


自古以來,無論中外,人們無時無刻不與自然打交道,孜孜不倦地追求著大自然的美,而大自然總是賦予人類無限美的資源,自古無數的名家無不陶醉於自然的美景之中。從而激發出創作熱情,為後人留下各種經典的作品。「師法自然」成為盆景藝術的創作原則。自然界為盆景藝術家創造了師法的對象,同時自身也是盆景藝術要模仿與表現的內容,盆景藝術始終離不開自然美。


以下是一些國外盆景藝術家創作的自然式盆景,是不是更有自然美效果?



              


































嶺南盆景公眾號編輯,轉載請註明出處。

ID: lnpjsj


 



嶺南盆景分享最有價值的盆景文化


盆景投稿:微信 lnpj178

 書畫交流:微信 tyzw178

相關焦點

  • 盆景欣賞:自然美、藝術美、意境美
  • 藝術的終極目標是什麼?
    藝術的終極目標是什麼?首先回答:什麼是藝術?藝術是一種文化現象,是文化的精神體現,是主要服務於人們精神層面的藝術產品,能帶給人們精神上愉悅和智慧的啟迪,能傳遞力量,給人以美的享受,所以藝術是一個時代的代表,同時也反映了一個時代的精神文明。
  • 崇尚自然並非流派一動勢盆景淺談
    下面就這一理論的二十個字,談談我個人的想法:自然的神韻自然的神韻是指作者在盆景造型中,首先要明確自然美與藝術美的關係。從而達到造型藝術要服從自然的神韻美,因為自然美是美的第一標準。老子說:「道法自然」,莊子說:「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大自然給予盆景藝術無限的創作空間,是創作中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神,是藝術作品中形象的本質,是景物所表現出來的精神特徵。
  • 竹青盆景藝術——源於自然的山野情調!
    ,同時對雕塑盆藝、玩石盆景擺件有些許研究,從靈感中尋找藝術 ,而生活中處處有靈感,源自於大自然的盆景藝術是竹青女士多年的追求,竹青師從盆景藝術家鄭志林,自接觸盆景一來便為之著迷,對小微盆景及山野草創作有獨特的手法,同時對盆景擺件和藝術雕塑頗有研究,擅長從原始自然的野趣中汲取靈感,以小景現大情。
  • 盆景獨具的美與審美,構築了盆景藝術形式
    區別「發現的藝術」特徵的「石供",盆限為人的藝術製作,體現人意志和樹木美的表現藝術。這樣的藝術形式與文化內湧,滿足了國人的價值與審美取向,成就了世代傳承含「樹木清供"文化本質的藝術的立意多採用文學性的語言,「立體、彩色」的語言,成為獨具特質的藝術語言符號。
  • 樹木盆景的自然美,美在哪?
    盆景是以自然物體為材料的,其中植物又具有生命的特徵,因此自然美是盆景美的一個重要方面。樹木的自然美包括根、樹幹、枝葉、花果和整體的姿態美,以及隨著季節變化的色彩美。樹木的主幹雖經過藝術加工,仍具有自然之態。直幹剛勁挺拔,曲幹蒼古多姿,各具特色。
  • 盆景是一種陳設品,體現人們對自然的認識,對自然美藝術美的感受
    好樁微型矮霸大樹型老鴉柿,根盤穩健,收尖自然,姿態老成,年工十足!不可多得的案頭綠色,過度到位,出枝均勻,意境幽遠,造型層次分明,疏密有度,已成型,矮小飄逸,盆養八年左右,公母不詳,一直造型中未開花結果,耐養護,浙江老鴉葉小,枝柔韌耐造型,是老鴉中最好的品種,是對自然美藝術美的感受微型觀根附石意趣雅致胡枝子,根系好,品種難得,過度到位,出枝均勻,已成型,盆養八年左右,小巧雅致,冬落葉,開紫色小花,結豆莢形果,造型精緻,通過多年造型修剪才出精品
  • 了解盆景的布局,細細品賞盆景藝術之美
    很多還沒有入坑的盆景的朋友,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覺得盆景很難懂,在我們的認知裡藝術雖美,都是遠觀而不可近玩的,盆景對於很多盆友來說就是一門晦澀難懂的藝術學科,了解一門藝術,不是我們想像的那麼難。今天小喜給大家分享盆景的布局,品味盆景美。
  • 盆景的創作原理:學習自然,師法造化
    下文具體介紹了盆景的創作原理——學習自然,師法造化 所謂「自然」、「造化」,即包括世間的萬事萬物。盆景正是名山人川、奇百老樹的藝術概括和藝術再現。創作盆景,最重要的是須胸有丘壑林泉,而後才有概括和"再現。
  • 鬼斧神工賞盆景之:國畫和盆景藝術
    國畫藝術在內容和藝術創作上,源自自然,高於自然,充滿想像和誇張,是對大自然結構的打破重造,糅合了作者的領悟和心境,可以在形態上超脫自然;而盆景藝術則是依託於自然,以自然為基礎,尊重自然,符合自然生長規律,只能從構圖和布局上進行意境展現,而不能在形態上脫離自然超於自然,這是二者的本質區別。
  • 「宅」出春趣的古老盆景藝術
    這裡不僅有自然的神採、天地的清芬,還有寄情於山水的愉悅、一種庭院中如世外桃源般春的氣息。 盆景起源於中國,是中國古老的傳統藝術,由植物、山石、土、水等,經藝術創作和園藝栽培,在盆中集中塑造大自然的優美景色,達到「縮龍成寸、小中見大」的藝術效果。盆景是古代造園藝術和繪畫藝術的延伸,以景抒懷,意境深遠,被譽為「立體的畫、無聲的詩」。
  • 法自然的藝術追求:自然之美——崇尚自然的精神
    大家好,我是陸二薇,今天就給大家講一講法自然的藝術追求。追求美,追求情感的交流和表達乃是人類共同的要求,但落實於具體的文學藝術中,不同的民族卻形成了不同的藝術形式和藝術風格。作為道的顯現和生成物,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也都必須效法自然;違背了自然之道,也即喪失了存在的根據。中國文學藝術「法自然」的藝術追求即源於此。老子之後,莊子承繼了「崇尚自然」的精神,並開始把它同審美和藝術明確地聯繫起來,認為美和藝術的生命力即在於「自然」,美即體現了「自然」的精神,一切違背自然之性的人為的美和藝術,都是對美和藝術的破壞。
  • 討論:捆縛的盆景是否有違自然的原則
    或曰:`梅以曲為美, 直則無姿;以欹為美, 正則無景;以疏為美, 密則無態。' ……有以文人畫士孤癖之隱明告鬻梅者, 斫其正, 養其旁條, 刪其密, 夭其稚枝, 鋤其直, 遏其生氣, 以求重價: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畫士之禍之烈至此哉! 予購三百盆, 皆病者, 無一完者。既泣之三日, 乃誓療之:縱之順之, 毀其盆, 悉埋於地, 解其棕縛;以五年為期, 必復之全之
  • 佛山盆景展會掠影,作品讓人眼花繚亂,卻給人自然與藝術美的享受
    小葉叢林羅漢松盆景,整體樹形蒼勁古樸。別有一番味道,萌發力超強。絕對佳品!值得收藏。造型優雅別致,頗具獨特風韻,主幹短粗,枝葉緊密平展。可四面觀賞。一年四季都是歸佳欣賞期。提根飄枝盆景。完美碳化,值得擁有,廣東特有樹種,《小葉紫檀,黑骨茶》桿身老辣,蒼勁,樹冠豐滿,葉色好。
  • 侘寂美學和盆景藝術
    簡單來說,它指的是一種直觀的生活方式,強調在不完美中發現美,接受自然的生死循環。侘寂是日本美學意識的一個組成部分,一般指的是樸素又安靜的事物,它源自小乘佛法中的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盤寂靜),尤其是無常。
  • 盆景藝術:果樹盆景欣賞的具體內容有哪些?
    自然美、藝術美、意境美是盆景作品所表現的全部美學內容,也是盆景製作和欣賞的核心內容和標準。(1)自然美 自然美是盆景「三美」之首,是產生藝術美和意境美的基礎。盆景藝術的美,是自然美的直接再現。盆景的藝術創造和欣賞活動,都與人們熱愛和欣賞自然美有直接關係。離開自然美,忽略人們對自然美的審美感受,就不會有盆景的美感,這樣創作出來的作品只能是閉門造車、脫離生活實際、憑空想像的失敗作品。對於果樹盆景,作品也必須反映樹種材料的自然風貌和神韻方能稱其為美。果樹盆景的自然美,應是一種健康的美、積極向上的美,是樹種品種自然健康美的集中表現、提高和升華。
  • 鬼斧神工賞盆景之:詩詞和盆景藝術
    詩詞和盆景,同為藝術,都是抒發感情、陶冶情操、淨化心靈、升華靈魂的形式之一,作為傳統藝術,具有相同的追求和共同的特徵,體現在美學上,那就是意境美。傳統詩詞的意境美,講究含蓄和凝練,託物言志,借景抒情,從景象中升華出境界,內涵豐富,形式多樣,或雄渾壯麗,或恬靜優美;或遼闊高遠,或沉鬱悲涼;或高亢雄奇,或靜謐自然;或氣勢恢宏,或深邃雋永;或清新明快,或朦朧縹緲等等,不同的詩詞表現出不同的境界和心境。
  • 春華秋實 美不勝收:西湖盆景園姚明建先生果樹盆景藝術欣賞
    以下圖文節選自「空港的美篇」,版權歸空港老師所有 姚明建先生是中國風景園林學會花卉盆景賞石分會理事,高級盆景藝術師,河南省盆景協會副會長,許昌市盆景協會會長,盆景藝術大師。
  • 曹元的新中式空間置景藝術盆景
    提示:點擊上方藍字關注《盆景微雜誌》由醒然在目的「物境」,到觸景生情的「情景」,再到感悟心靈的「
  • 附奇石盆景美的形態
    附石盆景通常說來,美的基本形態有三種:自然美、社會美與藝術美,自然美為自然事物所具有的美;社會美為社會生活中的美;將自然美與社會美經過加工,成為統一表現即為藝術美。將自然美加以保存或加工改造或模仿在盆景中再現供人們享用,即為景盆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