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斧神工賞盆景之:詩詞和盆景藝術

2020-12-05 宜花得木

鬼斧神工賞盆景之:詩詞和盆景藝術

花木君

言為心聲,詩詞是闡述心靈的文學藝術形式,源自上古人們的日常生活,因勞動生產、感情生活、祭祀崇拜而產生的一種富有韻律、充滿節奏、高度提煉、抒發感情的語言形式。

最早詩、歌、舞、樂是渾為一體的,《尚書·虞書》:「詩言志,歌詠言,聲依詠,律和聲。」,《禮記·樂記》:「詩,言其志也;歌,詠其聲也;舞,動其容也;三者本於心,然後樂器從之。」。後來隨著時代發展,詩、歌、樂、舞各自獨立成體。詩與歌統稱詩歌,不合樂的叫「詩」,合樂的叫「歌」。

詩詞源自先秦,鼎盛於唐宋。有記錄的第一部詩集為西周時期的《詩經》,共305篇,按音樂的不同,分為「風」、「雅」、「頌」三類。唐詩和宋詞,是中國詩歌史的兩個藝術豐碑,是後世永遠無法企及的文化巔峰,為詩歌創作的圭臬,歷經幾千年長盛不衰,如今已經深深的融入華人的血脈和精神靈魂當中,是中華傳統文化當之無愧的藝術瑰寶。

詩詞是抒發情感的藝術,詠物言志和借景抒情是詩詞的主要表現形式和目的,是語言文化和精神心靈的高度概括,在眾多藝術當中,詩詞藝術對其他藝術門類的影響顯著,意義重大,範圍廣泛,歷史久遠。其中,盆景藝術就深受詩詞藝術的感染和薰陶,成為盆景藝術創作的精神源泉之一。

詩詞和盆景,同為藝術,都是抒發感情、陶冶情操、淨化心靈、升華靈魂的形式之一,作為傳統藝術,具有相同的追求和共同的特徵,體現在美學上,那就是意境美。

意境是所有傳統藝術的共性,既蘊含於形象之內,又升華於形象之外,是形神情理的統一、虛實有無的協調,是通過藝術形象表現出來的一種感受,是一種能令人感受領悟、意味無窮卻又難以明確言傳、具體把握的藝術境界。意境是藝術作品的最終創作目的,是作品的靈魂。

傳統詩詞的意境美,講究含蓄和凝練,託物言志,借景抒情,從景象中升華出境界,內涵豐富,形式多樣,或雄渾壯麗,或恬靜優美;或遼闊高遠,或沉鬱悲涼;或高亢雄奇,或靜謐自然;或氣勢恢宏,或深邃雋永;或清新明快,或朦朧縹緲等等,不同的詩詞表現出不同的境界和心境。

盆景被稱為「立體的畫」、「無聲的詩」,通過對大自然的重新塑造和藝術加工,縮龍成寸,以小見大,進而展現大自然的優美景色,同時借景抒懷,情景交融,體現內心感觸,抒發深遠的意境,和詩詞異曲同工,這是中國盆景藝術最突出的鮮明特徵。

詩詞和盆景,二者相互影響,相互融合,除了具有展現韻律美、節奏美、意境美的共性外,在形式上還有另外兩種形式,一種就是用盆景來體現詩詞的景象和意境,一種就是用詩詞來凝練概括盆景的藝術特色。

唐詩宋詞,名家精品俯拾皆是,不勝枚舉,浩如滄海,瀚若蒼穹,從內容上有詠物懷古、借景抒情、山水田園、邊塞行旅、愛情閨怨、敘事餞別、悼亡諷詠等等,從體裁上來說,有古風、律詩、絕句、詞曲等,其中,不少詩詞,尤其是律詩絕句,簡潔凝練,意境優美,可以用盆景的形式予以體現。

比如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即可用山水盆景造型來體現寥廓高遠之境;王維的《竹裡館》:「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可用叢竹盆景來體現靜謐幽深的意境;杜牧的《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可用楓樹奇石組成盆景來給人以直觀的感觸;諸如此類,不勝枚舉,或者整首詩詞,或者擷取詩詞中的優美詞句,都可以用盆景的形式進行展示。

關於盆景配詩,近些年比較流行,然而其中誤區不少。一盆精品盆景,假如可以配上優美詩詞,詩中有景,景中有詩,從而使觀賞者產生豐富的聯想,意猶未盡,回味無窮,從而大大提高盆景的藝術品位。

古代關於盆景的詩詞很多,不少富有情趣,意境深遠,比如杜甫的盆景詩:「一匱功盈尺,三峰意出群。望中疑在野,幽處欲生雲。慈竹春陰覆,香爐曉勢分。惟南將獻壽,佳氣日氛氳。」,詩人筆下的飛峰寫意,幽谷生雲,充滿著天然野趣。白居易的《栽松二首》:「小松未盈尺,心愛手自移。蒼然澗底色,雲溼煙霏霏。栽植我年晚,長成君性達。如何過四十,種此數寸枝。」,更有盆景詩《蓮石》:「青石一二片,白蓮三四枝,寄給東洛去,心與物相隨。古倚風前樹,蓮栽月下池。遙知安置處,預想發榮時。領郡來何遠,還鄉去已遲。莫言千裡別,歲晚有心期。」,詩人愛盆景之情躍然可見。

蘇東坡詩詞歌賦、書畫盆景,皆是大家,他的繪畫作品《木石圖》屢屢拍出高價,內容就是關於盆景樹石的,而他的關於盆景的詩也很多,《壺中九華山並引》:「清溪電轉失雲峰,夢裡猶驚翠掃空。五嶺莫愁千嶂外,九華今在一壺中。天池水落層層見,玉女窗虛處處通。念我仇池太孤絕,百金歸買碧玲瓏。」,《雙石》詩:「夢時良是覺時非,汲水埋盆故自痴。但見玉峰橫太白,便從鳥道絕峨嵋。秋風與作煙雲意,曉日令涵草木姿。一點空明是何處,老人真欲住仇池。」,可見蘇軾對盆景的痴愛。

類似的盆景配詩還有很多,好的盆景作品,配上精美詩詞,盆景詩詞相互輝映,相得益彰,錦上添花,珠聯璧合,能夠使得盆景作品增添更多的藝術感染力,更能彰顯創作者的文化藝術涵養和技藝功力,在藝術上更上一層樓。

然而,由於歷史原因,如今大多數人的詩詞素養並不高,有的連詩詞平仄和意境都不甚了了,偏偏要附庸風雅,東施效顰,賣弄所謂的才情,動輒就來幾句順口溜,絞盡腦汁,堆詞疊句,庸俗淺顯,矯揉造作,結果使得盆景作品大打折扣,反而破壞人們的觀賞情緒。筆者看到,這種現象不是個例,而且很普遍,尤其是一些出版的盆景作品和個人盆景集,配上不倫不類的歪諏詩句,意境全無,有的甚至連打油詩都無從談起,味同嚼蠟,不得不令人反感。

因此,筆者認為,盆景配詩一定要慎重,若是沒有較深的文化素養和詩詞薰陶,儘量不要畫蛇添足,寧缺勿濫。以前的一些盆景大師,比如孔泰初、素人大師們的作品,就很少有配詩的,只是讓人從中感悟,產生無窮想像,正如白居易《琵琶行》:「此時無聲勝有聲」,以無襯託出有,反而更能體現盆景的意境美。

如果詩詞素養略淺,或者恐怕詞不達意,抑制藝術感染力,筆者建議,可以在盆景取名上下工夫,採取用古代詩詞名句作為點綴,猶如「詩眼」,突出盆景主題,畫龍點睛,言簡意賅,可以令人產生豐富的聯想,從而讓盆景充滿詩詞意境和韻味,增加和渲染盆景的藝術感染力。

詩詞和盆景,作為傳統姐妹藝術,二者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相互借鑑,相互融合,共同塑造和展現自然和人的和諧狀態,給人以精神的享受和文化的薰陶,願我們繼續繼承和發揚光大,讓傳統藝術煥發出更加輝煌燦爛的光彩。

(部分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2019-1-23易花得木

相關焦點

  • 鬼斧神工賞盆景之:國畫和盆景藝術
    鬼斧神工賞盆景之:國畫和盆景藝術花木君我們前面談到,藝術是相通的,各種藝術門類之間或多或少都存在聯繫,書法繪畫、音樂舞蹈、建築雕塑、詩詞歌賦、文學戲曲、篆刻絲織、園藝盆景等等,這些傳統文化藝術形式,都在漫漫歷史長河之中
  • 鬼斧神工賞盆景之十九:異形式盆景
    鬼斧神工賞盆景之十九:異形式盆景花木君在傳統樹樁盆景造型裡面,有一種造型形式,雖然不多見於文章介紹,然而一直存在,而且數量居多,這種造型源自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型奇異,然而又很難劃歸到象形式,也不是所謂的自然式,盆景製作者都是以樁定名,各不相同,因此,我們命名為異形式盆景造型,以區別以前介紹的規則造型和常見形態。
  • 鬼斧神工賞盆景之:盆景中的佛與禪
    鬼斧神工賞盆景之:盆景中的佛與禪花木君盆景是中國優秀傳統藝術之一,被譽為「無聲的詩,立體的畫」,盆景運用園藝技術,縮龍成寸,以小見大,將浩瀚的大千世界濃縮於咫尺盆中,是一門獨特的生命藝術,是我國文化藝術之中當之無愧的國粹
  • 了解盆景的布局,細細品賞盆景藝術之美
    很多還沒有入坑的盆景的朋友,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覺得盆景很難懂,在我們的認知裡藝術雖美,都是遠觀而不可近玩的,盆景對於很多盆友來說就是一門晦澀難懂的藝術學科,了解一門藝術,不是我們想像的那麼難。今天小喜給大家分享盆景的布局,品味盆景美。
  • 松柏盆景在盆景藝術中的地位淺談,「百樹之王」當之無愧
    松柏盆景在盆景藝術中的地位淺談,「百樹之王」當之無愧作者:花木君在適宜製作盆景的樹種裡面,松柏盆景歷來是樹木盆景裡面最具有特色的代表樹種,在以前盆景分類中,松柏盆景單獨一類,而其他樹種素材則被統稱為「雜木」
  • 「盆景之家」花盛開:河南盆景藝術大師郭振憲盆景藝術展迎賓觀賞
    ,省、市盆景協會的老領導,他把從事業餘盆景作品的創作當作業餘生活的一種精神食糧和支柱,他在豐富自己閒時光陰中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心血、智能,超出一般人的承受能力,這次舉辦「河南省盆景藝術大師郭振憲盆景藝術展」也是他從事盆景創作的結晶,更是他四十年來創作盆景藝術作品的願望,他在思想、工作、具體事務上處理好個人和組織、協會的關係。
  • 閒雲碎語之十: 我們在盆景天地,盆景在我們心中
    面朝滿園千姿百態的盆景,個個亭亭玉立在盆上,與時光一起招展扇情,確實天天令人流連忘返。雖有樂不思蜀之意,卻不敢相忘於家中之布衣。故,內有親朋,外有戚友,可以賞心悅目地在盆景的天地裡畫一幅自己的佚名。閒雲碎語之五:如何推動中國盆景藝術文化繁榮興盛
  • 絕美盆景藝術令人如痴如醉:第11屆中國花木盆景藝術節在如皋舉行
    記者 許叢軍樸樹蟠扎後,變成「笑口迎盛世」;貌似平凡的山桔經大師之手,長成「金戈鐵馬」;真柏打造成「滄海桑田」……昨天,為期4天的第十一屆中國(如皋)花木盆景藝術節在舉世聞名的花木盆景之都如皋開幕,一盆盆鬼斧神工造就的藝術盆景,令觀賞的遊客如痴如醉。
  • 跟著谷主學盆景——川派盆景藝術簡析
    今天谷主和大家聊聊,川派盆景藝術,因為谷主故鄉湖北恩施和四川重慶一帶同根同源,說著同樣的方言,有著相似的風土人情,恩施一帶盆景藝術也深受川派盆景藝術的影響,不斷向川派學習!如今的川派盆景藝術在四川地區形成龐大產業鏈,成都郫縣被稱為盆景之鄉,川派盆景依託對外合作,不斷的高質量盆景輸出,享譽海內外,提升了川派盆景地域品牌影響力。
  • 盆景·賞石·書畫迎春展舉行:泉州盆景「皇后」再露芳容
    2018年01月16日 16:05:31 來源:泉州網   日前,「案上林泉——泉州盆景·賞石·書畫迎春展」在泉州華僑歷史博物館一樓桑蓮居藝術館拉開序幕,清朝流傳至今的泉州盆景「皇后」——榕樹盆景《鳳舞》再露芳容,同時還有一批在全國盆景
  • 閒雲碎語之十三:盆景如夢
    >盆景如夢原創作者|駱清林如果,你把盆景當作是自己喜歡藝術創作的結晶,那麼,你就會沿著藝術的客觀規律,窮儘自己對藝術所撐握的認知,通過反覆地學習和實踐,一心一意去創作好這篇文章。當然,能做到「看似畫魂,讀如聖詩"的景象境界,應是每個盆景文化藝術創作者的初心。我們不妨站在盆景文化藝術的長河邊上去看看:從歷史上遊漂流而至的那遠古的遺風,依舊古樸的清香,瀰漫在現代的港灣。在一盆一景一世界裡,訴說著多少人不同的思想。誰也無法跳出三界,圈一聖地,建一伊甸園。但人們可以在自己的世界裡,做著自己喜歡的事,尋求相對的物質和相適應的精神需求。
  • 2019全國小微盆景展暨中國如皋盆景交易大會在如皋舉辦
    由中國盆景藝術家協會主辦、如皋花木盆景產業聯合會承辦的「2019全國小微盆景展暨中國·如皋盆景交易大會」在如皋花木大世界·國際園藝城隆重舉行。如皋素有「江蘇歷史文化名城、中國花木盆景之都、世界長壽養生福地」的美譽。
  • 盆景欣賞:一枝一葉亦是景,精緻入微,鬼斧神工般的技藝
    眾多的枝幹和層層疊疊的枝葉近看像叢林,遠看就像一棵參天大樹。化繁為簡,繁簡併用。大師的手法實在高。微型叢林式盆景。手掌大的盆景竟然能做出叢林的感覺,細緻入微,鬼斧神工般的技藝讓人感嘆。叢林式盆景。幾塊石頭拼接而成的小溪,自然清幽。
  • 春節賞盆景之梅花盆景
    上海植物園盆景園內的《歲寒三友》和《新歲寒三友》中的梅花也正值盛放期。歲寒三友,指松、竹、梅三種植物。因這三種植物在寒冬時節仍可保持頑強的生命力而得名,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高尚人格的象徵,也是中國古代器物、衣物、建築、中國畫中常用的題材。
  • 盆景藝術:果樹盆景欣賞的具體內容有哪些?
    自然美、藝術美、意境美是盆景作品所表現的全部美學內容,也是盆景製作和欣賞的核心內容和標準。(1)自然美 自然美是盆景「三美」之首,是產生藝術美和意境美的基礎。盆景藝術的美,是自然美的直接再現。盆景的藝術創造和欣賞活動,都與人們熱愛和欣賞自然美有直接關係。離開自然美,忽略人們對自然美的審美感受,就不會有盆景的美感,這樣創作出來的作品只能是閉門造車、脫離生活實際、憑空想像的失敗作品。對於果樹盆景,作品也必須反映樹種材料的自然風貌和神韻方能稱其為美。果樹盆景的自然美,應是一種健康的美、積極向上的美,是樹種品種自然健康美的集中表現、提高和升華。
  • 盆景展+中國詩詞大會百人團海選,今日杜甫草堂很熱鬧
    活動現場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的川派盆景技藝,經李忠玉、張遠信、楊永木等幾代國家級盆景藝術大師、川派盆景領軍人物的共同努力,奠定了川派盆景在國內外的核心地位。1982年,全國第一套盆景題材的郵票中就收入了杜甫草堂盆景大師張遠信、楊永木創作的《和峰破雲》(此件作品被揚州園林博物館收藏)。
  • 讓揚派盆景藝術走進尋常百姓家
    為使國家級非遺——揚派盆景技藝走進尋常百姓家,近日,由瘦西湖景區揚派盆景博物館精心打造的瘦西湖盆景花藝直銷中心開放,其落址於瘦西湖公園東門,園林式的盆景藝術展銷,融盆景展銷、技藝展示以及DIY體驗於一體。
  • 盆景獨具的美與審美,構築了盆景藝術形式
    區別「發現的藝術」特徵的「石供",盆限為人的藝術製作,體現人意志和樹木美的表現藝術。這樣的藝術形式與文化內湧,滿足了國人的價值與審美取向,成就了世代傳承含「樹木清供"文化本質的藝術的立意多採用文學性的語言,「立體、彩色」的語言,成為獨具特質的藝術語言符號。
  • 小盆景帶動鄉村振興大產業 廣州花都赤坭舉辦首屆盆景藝術節
    近年來,廣州花都區赤坭鎮瑞嶺村借著鄉村振興的「東風」,抓住盆景文化做文章。眼下,瑞嶺村盆景產業已成為花都區赤泥鎮一張響噹噹的名片。許多遊客慕名而來,在盆景中流連拍照。300年樹齡羅漢松拍出680萬「得精氣神之三味,融詩書畫於一盆」。
  • 跟著谷主學盆景——盆景藝術流派
    中國的盆景藝術亦是如此,也根據所在區域和藝術特徵分為各自的藝術流派,因為給我國幅員遼闊,各地地域環境、條件差異和資源差異,經千年歷史的沉澱,盆景藝術流派眾多,呈現出百花齊放的盆景藝術盛宴!中國傳統盆景藝術流派分為嶺南派、川派、揚派、蘇派、海派,其中以花城廣州為中心的嶺南派被稱為南派,以長江流域為紐帶的川派、揚派、蘇派、海派被稱為北派、另外蘇派、揚派、海派曾經被稱為江南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