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揚波線上直播畫展 談中國山水畫的臨摹與寫生

2020-08-28 書畫介


周揚波做客《名家說畫》直播間


7月17日晚上8時,由北京博藝恆華文化傳媒、北京畫友藝術交流中心策劃的《名家說畫》直播準時開講在線觀看,特邀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李可染青年畫院畫家周揚波與書畫愛好者一起探討「中國山水畫的臨摹與寫生」。


直播現場 周揚波作品


據了解,本次直播有兩大亮點。直播伊始,展示了周揚波近年潛心創作的精品力作,作品意境深遠、內涵博大。在乾濕點染中勾勒大好山河,在一勾一划裡蘊含無盡情思,這些行雲流水、力透紙背的創作以獨特的藝術之美表達著畫家的思想和時代氣息。


直播現場 周揚波作品


周揚波的山水畫意境清曠潤澤,他的作品往往在樹叢間的幽深隱晦間,峰巒疊嶂,嵐氣繚繞,或煙雲流嵐,使畫面散發出深邃神秘的意境,意態生動,意味盎然。


直播現場 周揚波作品


周揚波把「師古人」與「師造化」結合起來,十多年來,他不僅臨摹了大量古人山水經典作品,還跟隨其父親周逢俊近山川,飽遊飫看,畫了大量的寫生作品。


周揚波講述作品背後的故事


直播現場,周揚波表示,臨摹與寫生是學習中國山水畫的一個重要的過程,臨摹是學習中國畫的第一步。如何去創造,表達自己的語言形式特點等根本問題就必須去寫生,通過臨摹運用到寫生,在寫生中體現出來,從而進行創作。


直播現場 周揚波作品


周揚波指出,寫生即創作的過程。寫生並非簡單地對物象進行描摹和在線,而是細緻入微地觀察藝術對象的基礎上再輔以創作者獨特的、個性化的藝術構思,創作者因各自的審美趣味、藝術修養、人生閱歷、知識結構等差異,對自然的感受也會不一樣,在寫生繪畫的過程中,創作者要經過本心提煉、取捨物象融合併自然地展示出來。


直播現場示範作畫


隨後,周揚波對中國山水畫進行了詳細解讀與現場示範,筆墨輕靈、乾淨,散發著幽靜淡雅的清氣,引起了廣大書畫愛好者的一致共鳴。


直播現場示範作畫


周揚波 1981年生於安徽合肥,現居北京,曾於中央美術學院及中國藝術研究院書法院深造,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山水畫專項高研班助教。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李可染青年畫院畫家,法國singulart線上簽約畫家,松韻堂門下。

作品多次參加全國性展覽並獲獎:

《溪山秋色》入選中國美協舉辦的首屆菜鄉情名家邀請展 ;

《寒山轉蒼翠》入選中國美協主辦的第二屆「菜鄉情」全國中國畫提名展;

《鄉村新氣象》入選中國美協主辦的同源——首屆中國畫作品展;

《秋山清韻》入選北京美協舉辦的美好家園全國書畫展;

《秋山晨霧》入選第三屆安徽美術大展;

《夏山隱暑圖》入選中國美協主辦的「長江頌」全國中國畫提名展 獲優秀獎;

《銀屏山秋韻圖》入選中國美協主辦的第二屆中國(湘潭)齊白石國際文化藝術節書畫展 獲優秀獎;

《丹青山河*藝海拾貝》入選中國美協主辦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丹青山河*心繫人民」全國中國畫作品展;

作品多次入編中國高等美術院校教學範本選《周揚波山水精品》、《中國當代畫史》、《水墨丹青志》美術家本級系列叢書、《中國畫觀察》等。

相關焦點

  • 周揚波將做客《名家說畫》直播間 論「中國山水畫的臨摹與寫生」
    直播主題:《名家說畫》——中國山水畫的臨摹與寫生直播時間:2020年7月17日 晚上8時(周五) 直播方式:識別上圖二維碼觀看直播特邀畫家:周揚波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周揚波 1981年生於安徽合肥,現居北京,曾於中央美術學院及中國藝術研究院書法院深造,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山水畫專項高研班助教。
  • 「直播」寧夏美協副主席何佔福:解讀中國山水畫的臨摹與寫生
    直播主題:《名家說畫》中國山水畫的臨摹與寫生——何佔福藝術觀直播時間:2020年8月13日 20:00(周四)直播亮點:1、淺談中國山水畫的臨摹與寫生2、直播老師創作過程3、現場帶看老師作品直播方式:識別上圖二維碼觀看直播特邀畫家:何佔福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寧夏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直播機構
  • 曾剛老師彩墨山水網絡直播班教你如何寫生創作
    《中國山水畫技法叢書—曾剛畫山石》《中國山水畫技法叢書—曾剛畫雲水》《中國山水畫技法叢書—曾剛畫樹木》《中國山水畫技法叢書—曾剛寫生選》出版大型畫冊《曾剛畫集》2013年 出版《曾剛彩墨山水扇面選》出版《臨摹寶典—中國技法.彩墨山水》2015年 出版《山水瓷韻.曾剛瓷畫藝術》2016
  • 淺談山水畫臨摹
    在世界美術領域內自成獨特體系,它用毛筆、墨和國畫顏料等,在特製的宣紙或絹上作畫,以山為主,附之以水,圖畫山川大地、自然壯美、優美等等。臨摹 學習中國山水畫,最開始可以先臨摹,選取臨摹對象非常關鍵,這個階段最易誤入歧途。
  • 喜愛山水畫的朋友們快來,張川山水畫展即將開幕
    「 縱橫意筆有奇觀 ——張川山水畫展前言 畫家張川的山水畫展即將在上海梅隴文化館開幕,恭賀之餘遵囑寫上一點觀感和體會與同道切磋、與觀者交流。
  • 坊子區「慶八一」李國強 段孝敏山水畫工作室師生寫生作品展
    李國強美術館中國畫高級研修班,秉承著研習傳統,當隨時代的教學理念,以臨摹,寫生,創作三位一體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自2019年6月6日開班以來,取的了極大的教學成果。來自全市的20多名學員,在李國強老師,段孝敏老師的指導下,以元四家,明四家,清四僧等經典作品為臨摹根本,引導學員分析畫面關係,解讀筆墨要領,極大的提高了學員的分析能力,總結能力,筆墨控制能力。山水畫的學習,不但要師古人,更要師造化,研修班的師生每周末都組織在一起,在五蓮山,坊茨小鎮,輝渠古村等地,進行寫生教學。學員從不敢下筆到能完成一張完整的作品,通過筆墨,能表現出所見所感,真正培養了學員的能力。
  • 如何臨摹歷代名家山水畫?這樣做事半功倍!
    學習中國傳統山水畫同樣要從學習傳統起步,經歷從臨摹到寫生、再到創作的循序漸進的過程。臨摹即「師傳統」——向前人學習;寫生即「師造化」——向大自然學習;最後才能是創作。臨摹是學山水畫的基礎,如同房屋的地基。臨畫的目的在於取古人之長,將古人的成熟經驗拿來,做到古為今用。把傳統技法學到手後,再結合寫生,向大自然學習,創作出具有時代感又有中國畫風的作品。
  • 何加林:筆墨與情感的對峙,從山水畫寫生中的「熟」與「生」談起
    1998年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研究生班,碩士學位。2000年攻讀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美術學山水博士學位。中國美術學院教授,杭州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杭州畫院副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作品曾獲「第三屆當代中國山水畫展」銅獎,「第十屆全國美展」銀獎,「全國首屆山水畫展」金獎。
  • 黃賓虹臨摹與寫生的主張
    臨摹古人作品,要臨摹原作,而不能只臨畫譜、複製品。黃賓虹說:「元明以上,士夫之家,鹹富收藏,莫不曉畫,」「自《芥子園畫譜》出,而中國畫家矩矱,與歷來師徒授受之精心,漸及澌滅而無餘。」又說:「縮金、珂珞、鋅版雜出,真贗混淆,而學古之事盡廢。」
  • 山水畫臨摹技法
    臨摹是學習中國山水畫的方法之一,一些國畫名家開始學習都是入手。我們學習是為了繼承傳統練習技法,掌握毛筆性能,懂得中國山水畫的一些道理就行了,不只求相似,但求筆法、墨法對頭。
  • 寫生記|中國藝術研究院李曉松山水畫主題創作研修班走進開陽南江...
    意境是山水畫的靈魂,李可染先生說意境是客觀事物的精粹和主觀情操的陶治,在表現技法上叫造境。這次寫生,我最大的收穫是對李老師講的造境有了一些新的認識,並邁出了一小步,今後我將繼續走下去。現為中國藝術研究院李曉松工作室畫家。作品《秋山新雨後》入選2020雨花滿天全國山水畫作品展,作品《日出東南隅》入選「伯年國藝」全國山水畫展。
  • 臨摹山水畫,不能一味地模仿,而要做到在臨摹中不斷創造
    臨摹山水畫,不能一味地模仿,而要做到在臨摹中不斷創造文/錢毛毛在國內畫壇之中,任何一名畫家在初學繪畫之時都要經歷臨摹這一過程。當然,臨摹不能一味地模仿,若是如此,也就失去了臨摹的意義。 1、臨摹古畫,總結方法,作為寫生和創作的參考山水畫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過程,每個時代,山水畫的風格都不盡相同
  • 山水畫寫生漫談/文蔡小龍
    所以,宗炳的《畫山水序》在中國繪畫藝術中。重視精神性和理性的完美結合,它是中國山水畫藝術的起點和基礎。近代以來,一方面是黃賓虹的文人山水 深研傳統。個人經驗認為,寫生與臨摹同等重要,互相併進,早些年有人就提出多寫生,少臨摹,怕擬古不化,畫中多古人而少生活,臨摹更重要的是一種理解,與古人思想的對話,心靈的碰撞。寫生就是吐納真情,只有深臨其境,坐忘久思,澄懷觀道,至對悟通神再加上時代元素,以飽滿的熱情,開闊的視野,時代的審美觀去「師法自然」。
  • 山水畫的寫生,如何把握筆墨的精妙是一個大問題
    作者:李曉松(中國藝術研究院創作研究中心畫家、研究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本論文刊登於《中國書畫雜誌》>山水畫寫生是繪畫藝術的重要課題,也是中國山水畫家的基本功。臨摹,是學習山水畫的重要手段。通過臨摹,能夠較快地認識到中國畫的基本繪畫技法,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寫生可以讓畫家以傳統技法為基礎,在畫中山水和真實山水之間架起溝通的橋梁。
  • 2020年秋季榮寶齋畫院山水畫、花鳥畫、書法臨摹創作招生簡章
    、花鳥畫、書法臨摹創作工作室中國畫有一套流傳有序,體系完備且靈活多變的技法和圖式,「臨摹、寫生、創作」已經成為學院派教學行之有效的規範。在中國畫強調發展與創新的當下,越來越多的人忽略了對經典繪畫的研究和學習,造成在繪畫之路上的基礎缺失與後勁乏力。榮寶齋畫院立足於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揚,以及對中國書畫進行全面深入的研究與探討,同時依託百年榮寶齋在書畫界的學術與藝術市場等方面的廣泛影響,力爭擴大榮寶齋在藝術教育和當今中國書畫的發展做出努力。
  • 朱修立:中國山水畫課徒畫稿·解讀(一)
    1993年,我出版了一本《榮寶齋畫譜(72)》,是分析山水畫的技法書,反響還不錯。但限於篇幅,比較粗略,也只是談技法。1998年有朋友建議我再寫一本詳細一些的樹石起手法,以彌補畫譜中的不足。從那時起,我即著手編繪這一本課徒畫稿,目的在把我近六十年的從藝體會和教學的經驗,與從藝者分享,或許對學畫者有所裨益。
  • 朱修立:中國山水畫課徒畫稿·解讀一
    1993年,我出版了一本《榮寶齋畫譜(72)》,是分析山水畫的技法書,反響還不錯。但限於篇幅,比較粗略,也只是談技法。1998年有朋友建議我再寫一本詳細一些的樹石起手法,以彌補畫譜中的不足。從那時起,我即著手編繪這一本課徒畫稿,目的在把我近六十年的從藝體會和教學的經驗,與從藝者分享,或許對學畫者有所裨益。
  • 莫立唐學工筆花鳥,也畫石膏,還臨摹山水畫名作,鑽研山水寫生
    湖南省美協原駐會常務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湖南省書畫研究院特聘書畫家。轉眼十年過去了,他又委託興蘭堂主人譚國斌先生邀我重來,觀賞、討論其寫生作品。莫老主要學工筆花鳥,也畫過石膏模型,同時還臨摹山水畫名作,鑽研山水寫生。參加革命之後,他先是在部隊畫過油畫,隨後被調到省農業廳宣傳科,以速寫和寫生宣傳農業政策。後來,他擔任湖南省美術家協會駐會常務理事,參與協會行政事務,從事交流接待工作。
  • 山水畫、花鳥畫、人物畫臨摹與寫生課,學員選擇範本進行臨摹學習
    專業基礎培訓期間,課程由易到難,依次按照書法、山水畫、花鳥畫、人物畫有序進行,導師均為中國美術學院、中央美術學院以及中國藝術研究院等相關科研院所的知名專業教授,採用工作坊模式教學,既照顧到不同專業領域學員的實際,也極大地提高了教學效率。
  • 山水畫寫生與創作的意義和作用
    在學習和研究山水畫的過程中,只是一味的研究畫冊和臨摹參照別人的作品來作畫,是談不上創作的,完成的作品也只能算是一種仿製或拼湊,更不會畫出有生命力、有生活氣息、有深遠意境的山水畫作品。因此山水畫創作,必須要在先認真學習並掌握傳統的基礎上,再加強生活的積累,通過研究傳統掌握山水畫技法及其他藝術表現手段,在生活中通過研究自然的變化,驗證和發展豐富這些傳統的程式。「外師造化,中得心源」這一創作法則,始終被歷代山水畫家所實踐和運用。在山水畫寫生中,有了直接的生活體驗,親身感受到山川自然的氣息,這樣會引發創作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