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開啟新徵程,創造新偉業。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積極推進我國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11月20-21日,由人民日報社、清華大學指導,人民日報社人民論壇雜誌社、清華大學國家治理與全球治理研究院、清華大學公共安全研究院等聯合主辦的「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第七屆國家治理高峰論壇年會暨2020應急管理峰會」在北京人民日報社開幕。本屆國家治理高峰論壇年會由論壇開幕式、2020應急管理峰會、治理創新經驗交流會、2020城市安全管理峰會等單元組成。
以下為國家信息化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清華大學公共安全研究院特聘專家、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博士生導師汪玉凱的演講。
大家好,今天我講的題目是數位化與應急管理現代化。
應急管理的現狀分析
對於應急管理現狀,我們有以下兩個判斷。第一,公共安全受到空前重視,但應急管理能力亟需提升。十四五規劃把公共安全和應急管理作為國家治理現代化重要目標,提出了四個現代化方向,要求防範化解重大風險體制機制不斷健全,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能力顯著增強,自然災害預防水平明顯提升,發展安全保障能力更加有力。我國對公共安全應急非常重視,我們的應急管理能力已經有了很大提升,但面對自然災害、事故災難等公共突發衛生事件,目前應急管理形勢仍然比較嚴峻。
第二,從應急管理數位化的轉型來看,我認為有兩方面問題比較突出。首先,應急管理體制改革以後,應急管理體制機制的數位化轉型還不到位。另外一方面,從應急管理現代化、數位化、信息化方面來看,近些年我們在這方面投入很大,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成效,但是整體上離實現「數位化」的目標還有一定距離。我們建立起應急調度指揮系統和跨部門聯動機制,但有時還存在信息孤島現象。此外,雖然我們基本建立了專業化風險防控響應、應急處置等裝備制度,但是物資調度信息化水平還不夠。最後,在線上風險信息化專業化響應機制方面,初期響應效率仍然有待提高。
數位化為應急管理現代化提供契機
我們現在處在數位化3.0時代,以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物聯網為代表的數位化3.0時代有三個顯著特徵會深刻影響到應急管理現代化。第一,數位化浪潮正在改變人類生存發展的動力結構,過去我們想到人類生產發展過程時想到的是生產工具、生產質量,現在我們看到了新的要素,數據成為新的生產要素,平臺成為經濟增長的新物種。
第二,數位化的滲透力、穿透力幾乎無處不在。我們提出數字中國、數字學校、數字醫院、數字政府、數字社區、數字家庭等,數字涉及到政治、經濟、社會、生產、文化各個領域,所以說,沒有任何一個主體可以獨立於數位化浪潮之外。
第三,數位化水平成為衡量一個國家、一個地區城市整體水準的重要標杆。比如說數字基礎設施、數字產業形態、數字消費者、政府在線服務率、數位化在線服務率等等,這五個維度成為評價衡量一個行業、一個地區的新標杆。在數位化浪潮下,應急管理會受到深刻影響,不管是應急管理體系現代化、應急管理能力現代化,還是應急產品產品本身現代化。
此外,數位化可以助推應急管理現代化。首先,要準確把握應急管理現代化的內涵和價值。應急管理現代化的內涵基本可以用三句話概括,第一,應急管理體系現代化包括組織、制度、法制、規範的現代化。第二,應急管理能力現代化,包括應急管理組織能力、指揮調度能力、協調能力、快速反應能力、處置能力、恢復能力的現代化。第三,應急產品現代化就是通過智能化、數位化提升傳統產品水準。體系現代化、能力現代化、產品現代化,這三塊融合以後就是應急管理現代化的主要目標。
應急管理現代化的價值要從兩個維度來理解,首先,應急管理價值體現在四性,即人民性、公共性、協同性和可持續性。所謂人民性就是應急管理要以人民為中心,人民生命財產安全至上;公共性就是代表公共利益,行使公共權利,維護公共秩序,承擔共歸責任;協同性就是應急管理必須政府、企業、社會、公眾統一進行協調;對於可持續性,我們要知道無論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還是社會安全事件都是一個永恆的話題,我們可以防範它,但是在很多方面不可能徹底消除掉,這在一定意義上決定了我們應急管理現代化必然是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動態過程。
數位化助推應急管理現代化的路徑
第一,要用數位化思維把數位化應急管理建設與公共安全管理建設、智慧城市建設結合起來。清華大學和安徽省在合肥共建了一個公共(管理)平臺,目前正在建更大的一個平臺,應急管理必須和城市安全、公共安全一同進行考量,不要就應急談應急,單打獨鬥。要用數位化思維,把數位化應急管理建設與公共安全體系、智慧城市建設有機對接起來、結合起來,通過部門聯動打破部門邊界,構建城市運行公共安全生命線。
第二,加快應急管理組織架構的數位化。進一步優化應急管理組織結構,既包括應急部、公安部、衛健委等如何通過數位技術、數字共享,解決好預防與應急的銜接,也包括應急部自身如何進行業務流程再造,業務模式重構優化,通過數位化解決很多過去存在的問題,推動應急管理體系現代化。
第三,加快數位化應急體系建設,提升預防和預警能力。做到一張網做好重大風險防控,一盤棋布設安全應急資源,一平臺構建應急指揮系統,一體化推進應急專兼隊伍建設。
第四,提高應急大數據的數據資源整合和數據治理能力。要進行數據主權、數據產權交易,要進行數據的共享,這在應急管理現代化方面是一個很大的難題,我們都是跨部門協同,在這方面如何進行有效數據治理,數據共享,這是一個需要關注的重點問題。提升應急數據整理能力至關重要,這是應急管理指揮、調度、協同治理的基礎。信息匯聚、分析能力、快速反應能力、信息整合和共享能力、信息匯集和智慧通訊能力等,這些都需要通過數據有效治理來實現,所以應急管理最終能不能現代化,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應急管理過程中數據的有效治理和數據治理能力的提升。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第七屆國家治理高峰論壇年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