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管理體系特色和優勢 積極推進我國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

2020-12-19 中國新聞網

習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充分發揮我國應急管理體系特色和優勢 積極推進我國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

2019-11-30 16:46:41 來源:新華社 作者:張燕玲 責任編輯:張燕玲

2019年11月30日 16:46 來源:新華社

參與互動

  新華社北京11月30日電 中共中央政治局11月29日下午就我國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建設進行第十九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應急管理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防範化解重大安全風險、及時應對處置各類災害事故的重要職責,擔負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使命。要發揮我國應急管理體系的特色和優勢,借鑑國外應急管理有益做法,積極推進我國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

  清華大學教授薛瀾就這個問題作了講解,並談了意見和建議。中共中央政治局各位同志認真聽取了講解,並進行了討論。

  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發表了講話。他指出,新中國成立後,黨和國家始終高度重視應急管理工作,我國應急管理體系不斷調整和完善,應對自然災害和生產事故災害能力不斷提高,成功應對了一次又一次重大突發事件,有效化解了一個又一個重大安全風險,創造了許多搶險救災、應急管理的奇蹟,我國應急管理體制機制在實踐中充分展現出自己的特色和優勢。

  習近平強調,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災害種類多,分布地域廣,發生頻率高,造成損失重,這是一個基本國情。同時,我國各類事故隱患和安全風險交織疊加、易發多發,影響公共安全的因素日益增多。加強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建設,既是一項緊迫任務,又是一項長期任務。

  習近平指出,要健全風險防範化解機制,堅持從源頭上防範化解重大安全風險,真正把問題解決在萌芽之時、成災之前。要加強風險評估和監測預警,加強對危化品、礦山、道路交通、消防等重點行業領域的安全風險排查,提升多災種和災害鏈綜合監測、風險早期識別和預報預警能力。要加強應急預案管理,健全應急預案體系,落實各環節責任和措施。要實施精準治理,預警發布要精準,搶險救援要精準,恢復重建要精準,監管執法要精準。要堅持依法管理,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提高應急管理的法治化、規範化水平,系統梳理和修訂應急管理相關法律法規,抓緊研究制定應急管理、自然災害防治、應急救援組織、國家消防救援人員、危險化學品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加強安全生產監管執法工作。要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堅持社會共治,完善公民安全教育體系,推動安全宣傳進企業、進農村、進社區、進學校、進家庭,加強公益宣傳,普及安全知識,培育安全文化,開展常態化應急疏散演練,支持引導社區居民開展風險隱患排查和治理,積極推進安全風險網格化管理,築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

  習近平強調,要加強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建設一支專常兼備、反應靈敏、作風過硬、本領高強的應急救援隊伍。要採取多種措施加強國家綜合性救援力量建設,採取與地方專業隊伍、志願者隊伍相結合和建立共訓共練、救援合作機制等方式,發揮好各方面力量作用。要強化應急救援隊伍戰鬥力建設,抓緊補短板、強弱項,提高各類災害事故救援能力。要堅持少而精的原則,打造尖刀和拳頭力量,按照就近調配、快速行動、有序救援的原則建設區域應急救援中心。要加強航空應急救援能力建設,完善應急救援空域保障機制,發揮高鐵優勢構建力量快速輸送系統。要加強隊伍指揮機制建設,大力培養應急管理人才,加強應急管理學科建設。

  習近平指出,要強化應急管理裝備技術支撐,優化整合各類科技資源,推進應急管理科技自主創新,依靠科技提高應急管理的科學化、專業化、智能化、精細化水平。要加大先進適用裝備的配備力度,加強關鍵技術研發,提高突發事件響應和處置能力。要適應科技信息化發展大勢,以信息化推進應急管理現代化,提高監測預警能力、監管執法能力、輔助指揮決策能力、救援實戰能力和社會動員能力。

  習近平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切實擔負起「促一方發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責任,嚴格落實責任制。要建立健全重大自然災害和安全事故調查評估制度,對玩忽職守造成損失或重大社會影響的,依紀依法追究當事方的責任。要發揮好應急管理部門的綜合優勢和各相關部門的專業優勢,根據職責分工承擔各自責任,銜接好「防」和「救」的責任鏈條,確保責任鏈條無縫對接,形成整體合力。

  習近平指出,應急管理部門全年365天、每天24小時都應急值守,隨時可能面對極端情況和生死考驗。應急救援隊伍全體指戰員要做到對黨忠誠、紀律嚴明、赴湯蹈火、竭誠為民,成為黨和人民信得過的力量。應急管理具有高負荷、高壓力、高風險的特點,應急救援隊伍奉獻很多、犧牲很大,各方面要關心支持這支隊伍,提升職業榮譽感和吸引力。

相關焦點

  • 推進國家應急管理體系與能力現代化
    圍繞如何健全國家應急管理體系,我們以筆談的形式邀請了六位學者展開研討。應急管理要發揮黨集中統一領導優勢倪明勝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當前,統籌推進疫情各項防控工作,加快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建設,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充分發揮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優勢。
  • 王宏偉:深化改革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
    01深化改革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 王宏偉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健全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的體制機制,將安全發展的理念落實落細,需要國家進一步深化應急管理改革,讓應急管理部門在綜合協調中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
  • 同心協力深入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三論學習貫徹落實...
    同心協力深入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三論學習貫徹落實全國應急管理工作會議精神1月7日召開的全國應急管理工作會議,強調深入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並明確力爭到2025年形成統一指揮、專常兼備、反應靈敏、上下聯動的應急管理體制,到2035年建立與基本實現現代化相適應的中國特色大國應急體系
  • 「十四五」|福建全面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
    福建省應急管理廳黨委委員、副廳長姚朝鐘介紹福建省應急管理相關情況。2018年11月6日,省應急管理廳正式掛牌以來,邊應急、邊改革、邊建設,搭平臺、建機制、求精準、重創新,紮實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建設。
  • 【學壇新論】應急管理體系現代化亟待解決的問題
    當前,人類社會面對的安全風險日益增加,給各國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秩序帶來嚴峻挑戰,如何加強和改善應急管理、有效應對各類突發事件,既考驗著各國政府的治理能力,也體現了各國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的程度。國家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是一個國家在應對突發事件上的理念、制度安排與相關資源保障的總和。
  • 汪玉凱:數位化與應急管理現代化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積極推進我國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11月20-21日,由人民日報社、清華大學指導,人民日報社人民論壇雜誌社、清華大學國家治理與全球治理研究院、清華大學公共安全研究院等聯合主辦的「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第七屆國家治理高峰論壇年會暨2020應急管理峰會」在北京人民日報社開幕。
  • 向波濤:為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有力的理論支撐和...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積極推進我國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11月20-21日,由人民日報社、清華大學指導,人民日報社人民論壇雜誌社、清華大學國家治理與全球治理研究院、清華大學公共安全研究院等聯合主辦的「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第七屆國家治理高峰論壇年會暨2020應急管理峰會」在北京人民日報社開幕。
  • 為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有力的理論支撐和決策參考
    今天,「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第七屆國家治理高峰論壇年會暨2020應急管理峰會」在人民日報社隆重舉行。我謹代表清華大學對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對各位領導和來賓致以誠摯的歡迎!應急管理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事關社會和諧穩定,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 北京郵電大學成立應急管理學院
    北京郵電大學校長喬建永表示,學校將致力於打造以5G技術、人工智慧、雲計算、物聯網為主要特色的應急管理學院,打造集人才培養、科技研發、成果轉化、社會服務及國際合作「五位一體」的應急安全產教融合大平臺。「在新冠疫情給各國應急體系和應急處置能力提出了嚴峻挑戰的時代背景下,北郵依託在應急管理和信息科技交叉融合方面優勢,以及獨具學校特色的天地一體化應急技術體系籌備成立應急管理學院。」喬建永介紹。
  • 堅持、完善、建立、落實:健全應急管理體系的四個關鍵詞
    從性質上看,它是一場由生物致災因子引發的社會危機,警示我國必須進一步健全應急管理體系。在2月14日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在談到健全應急管理體系時指出,要該堅持的堅持,該完善的完善,該建立的建立,該落實的落實。在認真反思新冠肺炎應對情況的基礎上,我們認為,堅持、完善、建立、落實是我國健全應急管理體系的四個關鍵詞。
  • 新時代應急管理與中國制度優勢
    在應對此次重大公共衛生突發事件中,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積極採取應急處置措施,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全方位詮釋了「中國之治」的制度優勢,有效保障了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交出了一份應急管理的優秀答卷。在疫情防控中彰顯中國制度優勢國際應急管理學會中國委員會副主席、陝西省政府應急管理專家組組長桂維民用三句話解釋了我們國家最大的力量來源於哪裡。
  • 災害事故早發現早處置——江西打造「智慧應急」體系,促進網絡信息技術與應急管理業務融合
    《方案》明確,要按照「構建一個大數據中心、提升五大能力」的架構,打造「一朵雲、一張圖、兩張網、三大重點工程」的江西特色「智慧應急」體系。2021年年底前,我省將基本形成較為完備的現代化「智慧應急」體系,以智能化引領應急管理業務轉型升級,以信息化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
  • 上海交通大學應急管理學院成立暨上海交通大學與上海市應急管理局...
    他指出,應急管理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希望學院加強應急管理學科建設,積極發揮共建雙方的資源優勢,深化多領域全方位合作,做大做強應急管理學科,大力推進上海乃至全國的應急管理科學體系建設;希望著力培養應急管理專業人才。
  • 長治全市應急管理局長工作會議召開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關於應急管理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實加強應急管理體系現代化建設,全面總結2020年工作和安排部署2021年工作,進一步做好我市應急管理工作,2020年12月30日,全市應急管理局長工作會議順利召開。
  • 北京郵電大學應急管理學院揭牌成立
    田學軍指出,應急管理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黨和國家始終高度重視應急管理工作。田學軍表示,北郵應急管理學院的成立是教育系統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央決策部署的生動實踐,是北郵堅持服務國家戰略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務實行動。  吳鑫總工程師表示,近年來,應急管理部著力完善體制機制,加強教育、科技、人才工作。
  • 南湖區構建「智慧應急」三大體系打造基層應急管理樣板
    為進一步疏通企業安全生產監管任務重、小區消防安全監管難和基層應急監管力量薄弱等基層應急管理工作「堵點」,今年以來,南湖區堅持將「網際網路+監管」理念融入基層應急管理工作,以南湖街道為樣板,探索打造「指揮中心+智慧監管」的應急管理應用體系,持續推動各類事故防控更智慧、更精準,應急處置更快捷
  • 廣東省應急管理廳全面推進應急管理科技信息化建設
    廣東省應急管理廳成立以來,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網絡強國戰略思想和關於應急管理的重要論述,按照省委、省政府、應急管理部的決策部署,結合「數字政府」改革建設,加快技術創新、應用創新、模式創新、管理創新步伐,統籌推進全省應急管理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建設應用,大力推動科技和信息化工作,以科技和信息化工作帶動應急管理工作現代化,實現應急管理事業跨越式發展。
  • 完善治理體系 發揮制度優勢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發展環境越是嚴峻複雜,越要堅定不移深化改革,健全各方面制度,完善治理體系,促進位度建設和治理效能更好轉化融合,善於運用制度優勢應對風險挑戰衝擊。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過程中,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分別從各自研究領域出發,圍繞如何堅定信心、迎難而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如何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等重大課題提出建設性意見。
  • 科學網—應急管理,「扎堆」背後是千萬人才缺口
    面對當前國家應急管理體系發展的迫切需要,各高校都提出了自己的人才培養方案,而應急管理學科進入新的階段,也將推進其改革發展站上新的起點。 應急管理迎來新一波熱潮 雷曉康是在2003年「非典」以後,進入應急管理研究領域的。而2003年,也被學界公認為中國現代應急管理體系的「元年」。
  • 河南省委巡視組來蘭調研基層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建設
    11月6號,省委第一巡視組副組長仝俊寬一行來我縣調研基層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建設。省應急管理廳黨委書記張昕、副廳長李長訓,縣領導李明俊、翟世勝等陪同調研。巡視組一行來到閆樓鄉應急救援中心,實地調研了解基層應急救援隊伍建設、救援處置等,現場查看隊員的生活訓練、備勤值班、應急救援裝備配備等情況。在蘭考縣應急管理局,巡視組一行聽取了蘭考縣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建設工作的匯報,了解了應急救援指揮中心的信息網絡建設、物資普查調度和指揮調度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