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1+1》2013年10月9日—颱風下的「餘姚樣本」!
解說:颱風橫掃,暴雨成災,浙江餘姚今日再發兩個紅色預警。飲水告急!食物告急!
市民:家裡沒吃的,沒準備。
解說:交通癱瘓,通訊不暢。
市民1:我那輛越野車怎麼也開不出來,又聯繫朋友的橡皮艇,一直聯繫不到。
解說:停水停電,多處被淹。杭州水漫金山,上海教室被淹。颱風「菲特」襲擊,城市一片汪洋。《新聞1+1》今日關注:颱風下的「餘姚樣本」!
主持人董倩:晚上好,歡迎您收看正在直播的《新聞1+1》。
颱風「菲特」所過之處應該說是威力非常巨大,浙江人說「街是一條河,路是一片海」,我們不妨看看它對浙江的天氣已經造成什麼樣的影響。這是浙江的杭州西湖,那麼你看,湖水出現了歷史上少有的這種倒灌的現象。這個是溫嶺,那麼你可以看到,由颱風掀起這樣的浪正在侵襲一個居民樓,它造成的後果就是玻璃全被擊碎,而且海水進入房間裡面去,好在現在居民已經被成功安置到了其它的地方。
這個就是我們今天要關注的主題,就是航拍下浙江餘姚城市的一些景觀。我們可以看到城市,七成的城區已經被水淹了,而且居民的生活必需,還有城市運轉的必需都已經停擺。那麼我們可以看到,相比其它城市也有積水,但為什麼這次颱風過境之後,對於餘姚的侵襲力度是如此之大?另外,我們還關心今天餘姚的情況又是什麼樣?我們還是到餘姚先去看一看。
解說:兩天來,本是一個在福建登錄的颱風卻給浙江的小城餘姚造成了嚴重的災情。颱風過後,餘姚的居民們發現,七成以上的城區被泡在了水中。
片中解說:這裡是姚江邊上的街區,現在這裡已經是一片汪洋,民房全部被泡在了水中,低矮的一些植被全被淹沒,高大一些的樹木只露出了樹冠。這是餘姚城區的南雷南路附近,它是高速公路進入餘姚的最主要道路,現在這條道路幾乎無法通行。
解說:從昨天開始,通過網絡外界就不斷收到來自餘姚各地的求助信息,一切都顯得有些措手不及,而且災情之重也出乎大家意料。很多人在問,這座位於浙江東部經濟發達的縣級市到底怎麼了?
片中解說:這條汪洋向前的河流就是姚江,可以看到街道上的積水已經和姚江的水位持平,由於姚江左邊的地勢較低,喝水漫出姚江,淹沒了左岸的大片農田。
解說:今天餘姚大部分地區仍然停水停電、通訊中斷,當地電視臺也因機房進水而不得不中斷播出,直到中午才恢復。
餘姚廣電記者黃堃:現在早上七點半,經過昨天晚上的暴雨,現在的水位大家可以看到已經漲到了我的腰部位置。在我身後是我們城區的一條主要道路,大家現在可以看去,很多汽車已經拋錨在路上,這個水位已經漲到一些車子發動機蓋的位置。現在城區的道路基本上處於一個癱瘓的狀態。
記者:下這麼大雨,還要要往外走?
居民:因為我住的是架空層,被水淹掉了,我現在找個酒店住去。
居民1:找不到賓館住嘛,從昨天晚上到現在還沒有吃。
解說:據當地媒體報導,餘姚的賓館已經飽滿,從五星級酒店到不知名的小旅館全都住滿了人,不得以有兩家人擠一個房間,最讓人擔心的還不只是這些,而是吃的。
在餘姚的大小超市裡大米、方便麵、罐頭、蛋糕、麵包、零食都被搶購一空,還有更多的人面臨吃飯的困難。
被困群眾:我現在我是去看親人的,親人都受災了。
記者:你去看(親人),那你有沒有帶一些什麼去?
被困群眾:我沒有帶東西,因為我沒東西可以帶。
記者:你現在知不知道去哪兒可以拿到救災的這些物資呢?
被困群眾:我也不知道。有吃的我都不知道。我們現在急需的是食物和水。
解說:據了解,餘姚市政府已在各個街道、鎮區安排了救援點,但由於斷水斷電,通信不暢,一些被困群眾沒能得到及時的救助。
而威脅還未離去,餘姚市的姚江大堤有多處漫堤的危險。由於停電現場缺乏照明,守在大堤上的救援官兵夜裡只能借著手電筒的微弱光亮展開作業。今天上午,餘姚繼續發布暴雨紅色預警信號,全市主要內河水位雖呈回落態勢,但仍處於高位。
主持人:在颱風「菲特」本來已經快要過去的時候,餘姚突然成為新聞媒體關注的焦點,這讓人們有點始料未及,你就可以想像生活在其中的人們是多麼的手足無措。我們可以看一組數字,這是寧波市公布的。你看,雨情,它的降雨量可能達到百年一遇。那麼災情,全市21個鄉鎮、街道受災,145個行政村和社區被圍,同時還有590個小區停電,直接經濟損失超過了69億。那好了,看完了宏觀數據,接下來我們就連線一下本臺在前方的記者趙奕了解一下具體的情況。趙奕,我們今天一直看新聞了解到,在那裡主要是停水停電,包括剛才記者看到水已經到了沒了腰,那麼現在人們最擔心排水的情況怎麼樣?現在水退的怎麼樣?
本臺記者趙奕:好的,董倩。我現在就是在浙江寧波餘姚的一條中心主幹道上面,以往這裡曾經是餘姚最為繁華的一個地方,但是我們看現在幾乎已經是一片汪洋了,幾乎大板的街道已經是被完全淹沒了。我剛才也是在這個街道裡面淌了一次水,我感覺現在這條街道的最深高度已經達到了我大概大腿的位置,大概有一米左右。不過這個高度其相對於昨天的高度已經是有了一個下降,現在確切的數字是16釐米的下降。16釐米的下降,其實相對於別的很多城市在颱風以後水位下降是偏慢的,不過對於整個餘姚來說其實非常的困難,為什麼呢?因為現在餘姚它的外邊的水位,杭州灣的水位因為受到了強颱風「菲特」以及是整個高潮位的影響,現在整個杭州灣水位是非常非常的高,導致整個餘姚的水是完全無法排出去,所以每次只有等到杭州灣退潮幾個小時以內餘姚才能放水,因此在這幾個小時以內放出16釐米的水量,其實對於餘姚市政府來說其實是做了非常大的努力。
主持人:趙奕,我們也很關心,現在要安置人們到安全的地方,到幹的地方去。那麼現在整個剛才我們看到數字,全城有70%的地方都已經被淹了,現在還有哪些地方是可以安置這些人們的?安置的情況又是什麼樣子的?
趙奕:好的,這個問題我也是在剛才直播之前去採訪了一下這邊的分管三防的副市長。他告訴我們,在整個餘姚市現在已經有23個安置點,而且每個安置點都是安置在相對整個城區比較顯眼的位置,雖然有些安置點也已經出現小部分的內澇情況,但是在每個安置點旁邊都有武警站崗,都有武警守衛,而且在每個安置點裡面還是保證了一定的物資,比如說像方便麵,像飲用水,像一些簡單的麵包,還有像毛巾,像棉被之類一些簡單的生活物品,在那邊還是能得到保障的。
主持人:趙奕,都安置在什麼地方?
趙奕:現在大部分都是在整個全市裡面相對比較顯眼的位置,像大多數比方是集中在老年活動中心,比如說像一些開放的體育場所,還有一些學校,幾乎是所有的學校全都拿來作為這次災民安置點的一個中心的地方。
主持人:好的,謝謝趙奕,稍後我們會有更多的問題給你。
剛才我們看不管是宏觀數據,還是記者給我們提供的當地的一些微觀的感受,我們都可以感受到當地的居民現在所面對巨大的困難。那麼在這個困難之下,生活在這個城市裡的人又如何去面對呢?我們繼續關注。
浙江臺記者柳曉黎:這條是餘姚的主幹道之一,但是現在大家可以看到我周圍是汪洋一片。
餘姚臺記者黃堃:現在的水位大家可以看到已經漲到我的腰部位置,很多汽車已經拋錨在路上了。
餘姚臺記者沈健蝶:我甚至有些站不穩,人行走在這個村道上也非常困難。
解說:當這場數十年一遇的強颱風登錄,餘姚的百姓似乎有些措手不及。
被困群眾1:我是到鄉下去。
記者:為什麼到鄉下去?
被困群眾1:我這裡進水了,沒電沒水。
被困群眾2:電是今天(10月8號)早晨幾點鐘停的不知道,昨天晚上還有。
解說:當這些市民想要去鄉下避難,卻發現有些村莊的災情比城裡更為嚴重。
餘姚臺記者沈健蝶:我現在就在周家鋪的村口,這邊原本是一個小村道,那現在雨水源源不斷從高處湧下來。
解說:由於道路不暢,救援力量一時間很難到達現場。
被困群眾4:(屋裡)全屋都是水。
記者:全部都是水,那你們怎麼辦?
被困群眾4:沒辦法,就拿(木板)堵一下。
解說:在餘姚城區由於沒水沒電,吃成了最大的問題,很多市民不得不涉水出去購買食物。
記者:師傅你們怎麼了?
被困群眾5:我們要買點飯吃。
記者:你們多久沒吃飯了?
被困群眾5:兩天沒有吃了。
記者:(飲用)水呢,有水嗎?
被困群眾5:水也沒有的。
被困群眾6:這個工地整個被淹沒了。
記者:你們是住在這兒的?
被困群眾7:就是這個工地打工的。
記者:你到那邊去,那邊高速上面那邊有吃的。往那邊走。
解說:不僅斷水斷電,通訊也出現了問題,很多受困的群眾難以及時知曉救援點信息。
浙江臺記者熊宇:我現在所在的位置是餘姚市陸埠鎮的江南村,目前村幹部跟我說,現在村裡面還有幾位老人住在自己家的二樓,沒有能夠順利安全的撤離到安置點。現在我們正在跟隨救援隊,開著救生艇前往村子裡對村民進行救援。
解說:經過40多分鐘的努力,救援人員從一棟兩層民居裡救出十幾名老人、婦女和兒童。
浙江臺記者柳曉黎:現在是晚上11點,剛剛來自溫州永嘉的海鷹救援隊接到了一位母親的求援,她的孩子被困在這裡2公裡之外的一個村莊裡面,現在救援隊員剛剛已經派船出去搜救她的孩子了。
解說:這位張女士的孩子才2歲,前幾天因為大病初癒從醫院出院,每天都還需要去醫院複診。如今大水把他困在了村子裡,張女士焦急萬分。凌晨1點左右,救援隊員終於找到了張女士的孩子。
張女士:謝謝溫州永嘉海鷹(救援隊),謝謝,謝謝。
主持人:對餘姚來說,現在有一個相對比較好的消息,就是在未來幾天沒有降雨。那麼接下來在暴雨過去之後,還會面對一些新的有可能發生的次生災難,比如說被雨水浸泡之後山體會松,那麼接下來有沒有可能泥石流和滑坡?另外在汙水退去之後,這個城市的防疫情況做的又怎麼樣?接下來我們繼續連線本臺記者趙奕,趙奕,今天我們看新聞反覆聽到,當地居民說我們現在需要的是食物,需要的是更多的水,那現在這個情況解決的是什麼樣?
趙奕:好的。其實今天我們一早來到餘姚的時候,最關心的情況也是整個餘姚的一個供水以及供食物的情況。我們第一站先是來到了超市,我們看到超市裡面確實是出現了許多食物被搶購一空的情況,接下來我們又是在整個城市裡面進行一個淌水的採訪,採訪當中我們了解到不少的居民因為斷水斷電以及通信相對比較困難,有的在家最多困了三天,有的是困了兩天,他們大多數也都是出現了喝水以及是食物相對緊缺的情況,不少居民甚至可能是已經有一天左右沒吃東西了。不過我們在下午也是發現有不少的大車,包括是很多武警,包括是很多軍方的,很多很多大車正在政府有條不紊的處理下面,也就是緊急交給貨物,趕緊運到一線,也是在第一時間發放給災民,也是解他們的燃眉之急。此外也讓我們非常感動的是,也有不少的一些市民自發組織起來,組建成立救援隊,也是在第一時間趕到餘姚,他們通過自己的衝鋒艇,自己救生的一些艇,把自己的一些食物放在艇上,也是第一時間帶給居民,給這些居民解決暫時的一些飲食困難。
主持人:另外我們剛才也在說,在暴雨災難過去之後,因為被雨水浸泡,因為我們了解到餘姚的南部是有一座山,那麼這個山有可能發生這些次生災害,當地現在有沒有做這些方面的準備和預防?
趙奕:其實這方面他們已經早有做好準備了,他們已經預料到很有可能鰲江有可能會出現決堤最壞的打算,所以他們也是24小時已經派駐了地質災害人員,已經在那邊24小時蹲點守候了。此外,為了以防出現城區傳染病的傳染,他們一方面每天都派出一些衛生工作人員清除水道當中的垃圾,還有在醫院,尤其是整個災民安置點是派放了衛生工作人員,在那邊定時的進行疾病的一個檢查工作。
主持人:人們現在很關心電、通信都有沒有恢復,因為這是救災的一個基礎工作。
趙奕:沒錯,電力問題其實現在對於整個餘姚來說是非常難的問題,因為水不排除,電就很難做到全覆蓋。不過到目前為止,已經有30%左右的鄉鎮城區已經供上電了,但是70%依然處在黑暗當中的,不過電力部門也在竭盡全力搶修當中。而通信方面,我們採訪了相關的副市長,他也告訴我們,預計在明天下午之前,通信情況預計會比今天要很多,預計基本上能做到全部的覆蓋情況。
主持人:謝謝趙奕。
颱風「菲特」已經過去了,但對於生活在我們國家東南沿海這些每年都要定時遭受颱風侵襲的地區的人們來說,怎麼能夠吸取一定的經驗教訓,在每年颱風來到的時候能夠安然渡過,我們繼續關注。
字幕提示:10月5日浙江寧波市關閉所有沿海旅遊景區景點
10月7日杭州西湖水漲超過警戒水位景點關閉
解說:灌滿了水的西湖看不到什麼景點,遊人只能被勸返撤離,來勢洶洶的颱風「菲特」給浙江一些地區帶來巨大損失。
字幕提示:2013年10月1日新聞
片中解說:目前「菲特」正以15公裡/時的速度向北偏西方向移動,逐漸靠近琉球群島的附近海面,強度逐漸加強,未來有可能發展成為強颱風甚至超強颱風。
字幕提示:2013年10月5日新聞
片中解說:「菲特」已經影響到我國東海,受冷空氣的共同影響,海況將持續的惡化,為此國家海洋預報臺今天發布了海浪的橙色預警。
字幕提示:2013年10月8日新聞
片中解說:登錄之後,「菲特」就開始發威,浙江很多地方受到影響,比如杭州、寧波、湖州、嘉興,這些地方昨天都是普降暴雨,部分地區甚至是大暴雨,多個城鎮內澇非常嚴重,截止到今天中午12點,浙江省因災死亡6人,失蹤4人。
解說:「菲特」這個詞源自密克羅尼西亞,本意是指一種美麗的花,然而颱風「菲特」帶來的卻是強風暴雨、潮高浪大,令人生畏。面對「菲特」,國家防總啟動了防汛防颱風二級應急響應。10月6日浙江省防總和福建省防總也分別啟動了防颱風應急一級響應,這個期間中央氣象臺發布共發布颱風預警15期,從橙色預警到紅色預警不斷升級。而浙江、福建等省的氣象部門發布的颱風和暴雨預警更是多達300餘期,並向一億人次發布了預警簡訊。儘管早有防範,但是這場歷史罕見的颱風還是造成了交通阻斷、供電通信中斷、堤防損毀、農田受淹。
溫嶺市防汛指揮中心工作人員趙挺:這個正常水位就是用海拔高程表示就是1.5到1.7,那麼現在就是2.75,我原來控制的警戒水位是2米1,現在現在已經是完全超警戒了,水都淹到膝蓋了。
上海市金山區水務局副局長徐永華:(8日)下午全區的水位全部全線超警戒水位,其中掘石港的水位超歷史最高記錄達到4米24,我們原來最高水位是4米1,所以說已經大大超過了我們防禦標準。
解說:「菲特」席捲的地區,人們正常的生活、學習都收到了影響。浙江按照第23號「菲特」預警的通知,寧波、溫州、泰州多地,很多中小學、幼兒園昨天也停課一天。
平陽縣鰲江五小校長陳行國:現在想不到風這麼大。
記者:當時也有準備嗎?
陳行國:剛開始做了很多的充足準備,就是那些固定的東西不能搬的我們沒搬走,其它都搬走了。現在是風把它整個都刮塌下來了,沒辦法。
解說:如今,肆虐多地的「菲特」已經離去,中央氣象臺昨天解除了暴雨藍色預警,但是「菲特」帶來的強降雨讓很多地方出現了嚴重內澇,排水還需等潮位下降,後續問題還需要全力應對。遭遇大水圍城的餘姚,今天上午依然維持了暴雨紅色預警和地質災害紅色預警。
主持人:颱風「菲特」現在是已經走了,但是我們現在回過頭來看看它是怎麼形成的,它是怎麼造成的損失,我們可以看到它形成,成為加強颱風的時候是在10月4日,那麼登錄的時候是在10月7日,請注意中間有三天的時間,那麼三天的時間我們再來看一下它的損失是什麼呢?福建省的報告是到現在為止,47萬人受災,浙江省795萬人受災,上海市3.4萬人受災。水利部防洪抗旱減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程曉陶:這次餘姚遭受災害,我們看到心情也很沉重,但是餘姚的特點是姚江下遊是寧波,所以完全要靠姚江把洪水很快的排出去,其實風險就加到寧波市去了,所以這種超標準的洪水下面應該說受淹是很難避免的。
主持人:剛才我們在回顧颱風形成路徑的的過程中,我們看到它形成是在4日,登錄在7日,中間三天應該說人們都是知道的。那麼這三天,您覺得對於經常受颱風侵襲這些地區來說,他們可以做出哪些準備?
程曉陶:比如說我們看到的,就是有老百姓說一受災以後,馬上就沒有食品或者(沒有)電,沒有蠟燭,這些我覺得是可以事先想到的,尤其在颱風的情況下,特別是這種超標準的情況下有可能斷水斷電,那麼事先儲備一些應急的蠟燭、糧食、水,至少可以承受兩三天。
主持人:謝謝程主任。
其實我們看災難往往是一種百年不遇的方式出現在人們眼前的,那麼對於像餘姚這樣的城市,我們讓它具有百年一遇的防災能力也不現實。那麼從現實的角度,就像剛才程主任說的,災前可以做防禦工作,災中可以做一些自救的工作,應該說餘姚也提供了一個樣本,讓我們每一個城市都想想當災難來臨的時候應該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