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方美術館秋季新展推當代雕塑 打樣京北藝術園區新範本

2020-12-06 藝術中文

2020年9月20日,「在上方——當代雕塑邀請展」在京北寶隆藝術區上方美術館隆重開幕。

「在上方——當代雕塑邀請展」由上方美術館和時代空間聯合主辦,展覽以學術引領市場,致力於打造北京最具影響力的雕塑市場平臺。展覽不僅是2020年金秋時節雕塑界的藝術盛事,也將成為京北地區最火熱的藝術打卡點。

時代空間創始人、策展人阿福主持開幕式

寶隆藝術區董事長陳各新致辭

著名雕塑家巴拉特致辭

著名雕塑家章華致辭

上方美術館策展人聞正致辭

展覽展出Bharat Singh、Gurjinder Kaur、Shin Hoyoon、曹雲、陳金慶、程一峰、竇付坤、高孝午、孔景才、申紅飆、王大朋、王立偉、謝遠清、張慧、章華、趙凱等16位雕塑藝術家的137件作品。

此次展覽以豐富的面貌,且從不同維度的形式和風格展現出當代雕塑創作的深度和活力。這也是上方美術館首次嘗試展出當代雕塑,也是疫情以來,本年度京城地區少有的大型雕塑群展。

嘉賓合影

策展人阿福在開幕式上表示,當代雕塑作為現當代藝術的重要版塊,非常適合在寶隆藝術區及上方美術館這樣具有公眾教育意義的場館展出,從而向更多的公眾和市民普及當代雕塑,讓他們更深入和全面的了解該領域。上方美術館坐落於寶隆藝術園區內,擁有著美好的環境,作為京北為數不多的專業場館,需要向京北地區輸出更多高質量的展覽,和向周邊乃至全北京的人群提供更好的藝術內容和公眾藝術教育。

開幕式後,參展藝術家和策展人為嘉賓導覽

寶隆藝術區及上方美術館的創始人陳各新也表示,得益於策展人阿福及合作方時代空間的努力,首次嘗試當代雕塑領域便展出如此大規模、高規格的展覽,堅信上方美術館能在當代雕塑領域有更加深入的探討和深耕。

展覽現場

展覽首要亮點是在美術館及寶隆藝術區園內展出雕塑家章華的近80件作品。章華在國家大劇院、北京鳳凰中心舉辦了大型雕塑個展,同時得到北京冬奧會奧組會的邀請,在冬奧組委辦公區舉辦了冬奧藝術系列展首展《飛翔的夢·情系冬奧》。其雕塑作品清新、明快、唯美。與那些沉穩、厚重、強調大體量的風格相比,他的作品充滿張揚、流動的大線條,充滿動感,充滿青春的活力。

展覽現場

印度兄妹Bharat Singh和Gurjinder Kaur的作品,則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神秘恆河邊世代所流傳的動人神話。他們的作品中貫穿著「愛」與「真善美」的主題,形態各異,富有張力,且意象頗具神秘浪漫色彩的異國情調。藝術家對日常生活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和動人場景等素材進行了捕捉、挖掘和提煉,並通過雕塑這一被稱為「凝固的音樂」的藝術形式將每個精彩的靈感瞬間予以定格,盡顯自己對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關係的獨特視角和人文思考。

展覽現場

韓國藝術家Shin Hoyoon是一位擅長用紙為材料製作裝置和雕刻的藝術家,試圖通過紙張和金屬等二維材料來剖析三維社會,此次展出作品為不鏽鋼材質。在Shin Hoyoon的藝術創作形式當中,獨特的是作品的中空結構關係,在似雕塑非雕塑的虛擬之間,當你從不同的角度觀賞時,會讓人對本來熟悉的符號產生記憶上的衝突,雖然終歸塑造的還是你認識的那個符號,但結果卻是給你帶來另一種判斷的可能。

展覽現場

高孝午的《再生》系列,用一種溫和無戾氣的手段,擺脫了他被大量盜版的圖式符號的「前生」,他的「再生」是以鹿、龜、魚、蜻蜓和蜜蜂等大自然中的動物主題,通過放大、誇張與隱喻等轉化的手法,表現自然界的異化與幻生;通過再生的涵義,探尋不同時空下人類生存意義與自然循環的本質聯繫,進而反思生命的價值。

展覽現場

陳金慶的《無住生香》系列,藝術家汲取了中國傳統山水中一些元素,譬如林木,花朵,石頭等,與當代藝術的元素相結合,包括現代感極強的不鏽鋼材質,鎦金的炫亮色彩等。藝術家的作品取向從人物轉向自然界裡的其他生命,比如植物,比如鹿、鯊魚、北極熊等動物。這裡面有的動植物是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寓意很豐富的,讓我們回憶起在遙遠的過去,我們曾經與它們共享星球的生機與繁華,共同面對世間的挑戰和無常。而有些動植物則在當今的生態環境中面臨著生死存亡的艱難境地。

展覽現場

作為國內較少有的,一直專注於抽象雕塑創作的藝術家,程一峰的作品形式簡練,卻富有能量的流動。他將空間結構和人內心的心理結構相聯繫,抽象雕塑的特點,在於我們可以在360度,任何一個角度切入,並慢慢深入到作品內部的空間,隨著視角的推移,感受三維空間的形式美感。

申紅飆的作品渾厚、大氣,張力十足,具有超越國界和語言的藝術感染力。他的雕塑作品體現的是一種「天人合一」的哲學理念。在人與自然的對話中探尋著人性本真,在借古喻今的對照中表達著人文關懷。他的雕塑中人與動物都是自然的存在,沒有矯情地做作而是率性地寫照。

展覽現場

竇付坤是一個在石頭上玩出「花樣」的雕塑家——錢幣、汽車、線裝書,彼此糾集,在熟悉的外觀下展開內在的解構與重構,展開「不可能的可能」。他用石頭概括當下,自在觀物,關乎生活與自然與自由。竇付坤喜歡站在大文化俯視的角度,對發生在身邊的當下事象以概括,批判的方式展演出普世觀,以及非功利心的人文關懷。

展覽現場

王大朋則擅於塑造靈獸形象,他所雕刻的動物靈氣動人,栩栩如生,溫柔而不尖銳,仿佛剛從森林中走出來,不帶一絲人間煙火氣質。多年的創作生涯,他已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個人風格,並在百花齊放的當代雕塑藝壇中,綻放光芒。

展覽現場

曹雲所創造的馬超凡而脫俗,顧盼而生輝,其人像則栩栩如生,溫柔而多情。她致力於對雕塑語言新方向的探索,作品中又有典型的「中國式」的形象元素,並建構了一套新的國人精神世界。

展覽現場

王立偉的作品以 「皮質雕塑 」為獨特存在。這種具有獨創精神的材料選擇和形式表現,以一種柔軟溫馨、更接近生命本體的語言形態,一下子拉開了和硬質的傳統雕塑的距離,使其在當代雕塑領域中獨樹一幟。

展覽現場

謝遠清的「胖子」雕塑的面貌持續有一些年頭了,它們經常得到的評價是「好玩,有意思」,只有少數觀者看穿背後的寓意和隱藏的嚴肅。藝術本來就是一種語言和形式的魅力,既然作者致力於雕塑語言的強化和塑造,觀眾就不可避免首先感受到這一層。在他的雕塑中,飽滿的雕塑形體語言既是藝術家孜孜以求的雕塑性,也是一層「精神糖衣」,用雕塑軀體來設喻和象徵,使作品形成一個清晰明確的「圖像」,讓觀者一目了然,以求在他們的腦海裡留下簡潔的「心象」。

展覽現場

有的藝術家認為需要充當挑起社會爭議矛頭的那個人,來引發大家對社會問題的關注與思考。孔景才喜歡從當下社會的尖銳問題切入,尋找生活經驗裡的視覺元素,進行解構和重組再現,以此反應社會現狀中的矛盾界點。

展覽現場

藝術家趙凱則選擇順其自然,隨遇而安,行雲流水,逍遙自在。趙凱用行雲流水的技法,探索精神層面上生命的溝通和交流,在這個浮躁的時代,尋求內心的一方安寧與平靜。

展覽現場

張慧的作品重現的是已逝去的歲月,對往事的追懷,她抒發的是對記憶中的童年以及田園生活的無限懷念。透過她的童真之眼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共騎青牛嬉笑玩樂,人與人的關係被處理得簡單、和諧,這與現代高度緊張的城市生活形成了反差和對比。

展覽現場

上方美術館策展人聞正表示展覽期間,將不定期邀請藝術家出席「藝術對話設計」沙龍活動,為藏家、設計師、雕塑家搭建交流對話平臺;同期,展覽還將不定期開啟「雕塑市場論壇」活動,建築師、室內設計師、雕塑家、策展人、藝術市場專家就雕塑與空間、雕塑市場等問題展開深入探討,為雕塑市場平臺建設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據悉,此次展覽將持續至10月19日結束。展覽橫跨整個國慶檔,本年度最後一個長假一定要去京北的寶隆藝術區打一次卡。

關於寶隆藝術區

寶隆藝術區坐落於北京昌平區北七家王府街21號,天安門正北25公裡,建築面積40000

平方米,中心街區400米長,50多處獨立藝術工作室。園區配備有美術館、教學樓、藝

術創客中心等文化商業配套交流空間。

關於上方美術館

上方美術館(UPMUSEUM)位於北京北部昌平寶隆藝術區,由寶隆出資建造並獨立運

營的藝術機構。功能涵蓋展覽展示、文化交流、學術研究等。以國際化視野著力於推進

中國藝術與全世界的文化交流。

關於時代空間

時代空間成立於2005年,在北京和廈門設有分支機構,以「中國雕塑藝術領先品牌」為發展目標,以「藝術創造價值」為經營理念,致力於藝術策展、藝術經紀、公共藝術、藝術空間、藝術授權、藝術小鎮、藝術酒店等顧問服務。

時代空間旗下的時代美學館已開設三個實體美學館:時代美學館、澳頭分館和鷺江佲家分館。時代空間與近百位國內外著名雕塑家有著深度的合作關係。近年來,公司連續策劃四屆798公共藝術邀請展並獲獎。

相關焦點

  • 「在上方」寶隆藝術區打樣京北當代雕塑展
    2020年9月20日,「在上方——當代雕塑邀請展」在京北寶隆藝術區上方美術館隆重開幕。——當代雕塑邀請展」由上方美術館和時代空間聯合主辦,展覽以學術引領市場,致力於打造北京最具影響力的雕塑市場平臺。
  • 京北藝術新地標,上方美術館推出豐富藝術活動
    坐落於北京昌平區北七家鎮寶隆藝術區的上方美術館,以中國工筆畫和當代雕塑為特色,已成為京北地區最專業的美術館之一。繼「潮動——2020當代藝術展」等展覽後,上方美術館於12月12日連續推出多項藝術活動,為京北的藝術愛好者送上豐富的精神食糧。
  • 「在上方——當代雕塑邀請展」開啟京北國慶檔藝術展打卡點
    2020年9月20日,「在上方——當代雕塑邀請展」在京北寶隆藝術區上方美術館隆重開幕。——當代雕塑邀請展」由上方美術館和時代空間聯合主辦,展覽以學術引領市場,致力於打造北京最具影響力的雕塑市場平臺。展覽不僅是2020年金秋時節雕塑界的藝術盛事,也將成為京北地區最火熱的藝術打卡點。
  • 關注|打卡京北藝術地標 上方美術館掀起藝術聯動潮
    在繼「在上方」和「潮動」展之後,上方美術館攜手時代空間在「雙十二」推出新一期的「藝術對話空間論壇」,同期舉辦青年雕塑家王大朋和張四方的雙個展;當天,上方美術館還迎來了羽呈會藝術產業俱樂部分會的落戶,以及上方藝術商店的正式揭幕面世。
  • 上方美術館系列論壇開啟 探討城市更新下的公共藝術
    當代雕塑作為公共藝術的重要板塊,雕塑家也一直是公共藝術領域建設的主力軍。  以展示和推廣當代雕塑為主要特色的上方美術館開啟向更多的公眾進行普及工作,越發證明無論是官方還是民營藝術機構,都越來越有藝術文化的自覺。作為京北為數不多的專業場館,上方美術館向京北地區不斷輸出高質量的展覽,乃至向全北京提供優質的文化藝術內容和公眾藝術教育。
  • 上方美術館系列論壇開啟 首場話題探討公共藝術與文化城市
    作為京北為數不多的專業場館,上方美術館向京北地區不斷輸出高質量的展覽,乃至向全北京提供優質的文化藝術內容和公眾藝術教育。 以展示和推廣當代雕塑為主要特色的上方美術館開啟向更多的公眾進行普及工作,越發證明無論是官方還是民營藝術機構,都越來越有藝術文化的自覺。作為京北為數不多的專業場館,上方美術館向京北地區不斷輸出高質量的展覽,乃至向全北京提供優質的文化藝術內容和公眾藝術教育。
  • 上方美術館攜手時代空間推出藝術對話空間系列論壇
    嘉賓合影在繼「在上方」和「潮動」展之後,上方美術館攜手時代空間在「雙十二」推出新一期的「藝術對話空間論壇」,同期舉辦青年雕塑家王大朋和張四方的雙個展;當天,上方美術館還迎來了羽呈會藝術產業俱樂部分會的落戶,以及上方藝術商店的正式揭幕面世
  • 現場|潮動當代藝術展暨藝術對話空間論壇亮相上方美術館
    2020年11月14日,由上方美術館和時代空間聯合主辦的「潮動——2020當代藝術展」在北京寶隆藝術區上方美術館盛大開幕。此次展覽是繼「在上方—2020當代雕塑邀請展」之後,上方美術館在以雕塑裝置為主體推出的又一大展。不同於上一次的雕塑展,此次展覽除了繼續關注雕塑,也將目光瞄向潮流和動態藝術方向,以學術引領市場,開拓更富可能性的板塊。2020年11月14日,由上方美術館和時代空間聯合主辦的「潮動——2020當代藝術展」在北京寶隆藝術區上方美術館盛大開幕。
  • 看展|潮動-2020當代藝術展
    2020入冬,京北再添藝術打卡地,由上方美術館和時代空間聯合主辦的「潮動——2020當代藝術展」日前在北京寶隆藝術區的上方美術館開幕。 此次展覽是繼「在上方—2020當代雕塑邀請展」之後,上方美術館在以雕塑裝置為主體推出的又一大展。
  • 看展 潮動-2020當代藝術展
    2020入冬,京北再添藝術打卡地,由上方美術館和時代空間聯合主辦的「潮動——2020當代藝術展」日前在北京寶隆藝術區的上方美術館開幕。展覽展出蔡萬霖、範曉妍、華成、景曉雷、李承九、劉銧銧、劉天憐、劉溪子、南方、田曉磊、王開方、夏航等藝術家的作品。
  • 松美術館新展開幕,聚焦激活傳統在當代藝術語境中的意義
    9月25日,松美術館新展 「傳統的復活——中國當代藝術的另一條線索」正式拉開帷幕。他表示,「有很多參展藝術家都是我的朋友,能夠在自己的藝術空間裡面做朋友們的展覽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特別是在今年疫情情況下,松美術館迎來第三個展覽,感謝大家的支持和團隊的努力。」
  • 「南來·北往——中國當代學院雕塑邀請展」開幕
    《南來·北往——中國當代學院雕塑邀請展》在壹美美術館開幕。展覽主題「南來·北往」包含了幾對概念:「南」與「北」、「來」與「往」、「學院」與「當代」、「具象」與「抽象」,重點聚焦於全球化背景下的學院雕塑教學、雕塑的空間與時間、雕塑與科技的融合、雕塑的本體語言等問題。
  • 展覽預告|南來·北往——中國當代學院雕塑邀請展
    《南來·北往——中國當代學院雕塑邀請展》將於2020年10月30日下午16: 30正式開幕。展覽主題「南來·北往」包含了幾對概念:「南」與「北」、「來」與「往」、「學院」與「當代」、「具象」與「抽象」,重點聚焦於全球化背景下的學院雕塑教學、雕塑的空間與時間、雕塑與科技的融合、雕塑的本體語言等問題。這將會是南北雕塑藝術風格文化的一次碰撞與交流,更是文化藝術屆的一場盛會。
  • 『展訊』南來·北往——中國當代學院雕塑邀請展
    《南來·北往——中國當代學院雕塑邀請展》將於2020年10月30日下午16: 30正式開幕。展覽主題「南來·北往」包含了幾對概念:「南」與「北」、「來」與「往」、「學院」與「當代」、「具象」與「抽象」,重點聚焦於全球化背景下的學院雕塑教學、雕塑的空間與時間、雕塑與科技的融合、雕塑的本體語言等問題。這將會是南北雕塑藝術風格文化的一次碰撞與交流,更是文化藝術屆的一場盛會。
  • 壹美回顧|「南來·北往——中國當代學院雕塑邀請展」開幕
    《南來·北往——中國當代學院雕塑邀請展》在壹美美術館隆重開幕。展覽主題「南來·北往」包含了幾對概念:「南」與「北」、「來」與「往」、「學院」與「當代」、「具象」與「抽象」,重點聚焦於全球化背景下的學院雕塑教學、雕塑的空間與時間、雕塑與科技的融合、雕塑的本體語言等問題。這是南北雕塑藝術風格文化的一次碰撞與交流,更是文化藝術屆的一場盛會。
  • 松美術館新展:溯流直上,被當代藝術「復活」的古典蹤源
    2020年9月25日上午,松美術館正式迎來了新展「傳統的復活——中國當代藝術的另一條線索」。這是松美術館本年度舉辦的第三次展覽,展期由9月26日延續到次年2月21日。本次展覽共展出來自中國當代45位/組藝術家的94件藝術作品,時間跨度達近百年,力圖呈現在過去一個世紀重要歷史階段中對傳統概念的藝術性思考與表達。在開幕儀式上,策展人何桂彥立於美術館戶外偌大的草坪之中,身邊環繞著松美術館秋日裡特有的古柏清香。
  • 重慶兩江新區星匯當代美術館新展開幕
    星匯當代藝術館供圖郭姝彧 封面新聞記者 羅惟巍 實習生 李茂佳6月17日,來自重慶兩江新區的消息,作為兩江新區成立十周年,二次創業再出發的系列活動之一,當代藝術展《臨時症候》在兩江新區星匯當代美術館新展開幕
  • 南來·北往——中國當代學院雕塑邀請展金秋亮相壹美美術館
    當日,南來·北往——中國當代學院雕塑邀請展在北京市海澱區壹美美術館舉辦。據了解,本次展覽共展出來自廣州美術學院和清華大學美術學院40餘位雕塑藝術家所創作的60餘件雕塑作品,展覽將持續至12月6日。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科技對雕塑創作的影響也不容忽視,甚至有人質疑數碼技術會不會代替傳統的雕塑技術?在他看來,任何科技都是藝術創作的工具,都代替不了人的思維,代替不了藝術家的本能、情感和智慧。而改變了時代的數碼科技為大家打開了另一扇窗口,提高了效率,解放了勞動,「作為藝術家,我們要擁抱新事物,擁抱未來,歡迎新技術時代的到來。只有這樣我們的作品才能與世界接軌,才具有無限魅力。
  • 南來·北往——中國當代學院雕塑邀請展在京開幕
    ↑10月30日在南來·北往——中國當代學院雕塑邀請展現場拍攝的雕塑作品。當日,南來·北往——中國當代學院雕塑邀請展在北京市海澱區壹美美術館舉辦。據了解,本次展覽共展出來自廣州美術學院和清華大學美術學院40餘位雕塑藝術家所創作的60餘件雕塑作品,展覽將持續至12月6日。 新華社記者 任超 攝影報導↑10月30日,在南來·北往——中國當代學院雕塑邀請展現場,觀眾參觀雕塑作品。↑10月30日,在南來·北往——中國當代學院雕塑邀請展現場,觀眾參觀雕塑作品。
  • 銀川當代美術館新展全方位呈現當代藝術現狀
    額麗其格 攝中新網銀川3月10日電 (於翔 額麗其格)9日,銀川當代美術館迎來一場容納新世紀中國當代主要藝術家的開年大展——「新藝術史:2000-2018中國當代藝術」,該展覽匯集了近二十年最重要的藝術家、藝術形式以及藝術作品,顯影當代藝術歷史相貌。這是一次呈現當代藝術青年生態的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