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華人紛紛回國覓商機

2020-12-17 人民日報海外網

來源:海外網

近日,瑞士歐亞集團董事長、歐洲江西總商會會長朱愛蓮(右一)在杭州參加首屆世界會長大會。受訪者供圖

最近,瑞士歐亞集團董事長、歐洲江西總商會會長朱愛蓮的工作日程排得滿滿當當。11月,她在上海參加了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尋求醫療器械產品行業的合作夥伴。隨後,朱愛蓮又相繼到海南海口、江西贛江新區等地考察。

「收穫滿滿,不虛此行!」朱愛蓮感嘆,「中國經濟生機勃勃,為海外華商提供了無限商機。」

隨著中國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階段,國內經濟社會加快復甦發展。近段時間,不少海外僑胞經過嚴格檢測及隔離觀察後,回國考察項目、洽談合作,為闖過疫情難關積攢力量。

僑胞考察忙

「進博會是我回國的第一站。」朱愛蓮說,「中國快速控制疫情、恢復經濟,行動力令人欽佩。第三屆進博會如期舉辦,成為國外優質產品進入中國市場的重要渠道。我們有機會和國內的經銷商、採購商直接交流,建立合作關係。」

在海口,朱愛蓮詳細了解自貿港建設的相關政策及實施細則,增強了來瓊投資的信心和願望。「海南自貿港建設總體方案發布以來,海外華商高度關注。瑞士健康產業發達,與海南產業發展方向吻合,希望能推動相關項目落戶海南。」

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廣州僑聯組織的「2020華商南粵行」活動、湖北省政府及國務院僑辦共同主辦的「華創會」……美國美東華人社團聯合總會主席梁冠軍盤點了最近在國內參與的各類活動,備感充實。

「當前,中國疫情防控工作仍未放鬆,促進經濟發展、擴大對外開放的利好政策頻頻出臺,為華僑華人搭建起交流合作的廣闊平臺,有利於促進人才、技術及經貿等領域的互聯互通,實現互利共贏。」梁冠軍說。

今年是中國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如何發揮「僑」力助力脫貧攻堅,成為僑胞們國內考察之旅的重點課題。

在浙江省政協的組織下,菲律賓浙江總商會會長張紅陽等海外僑胞近日來到浙江省麗水市松陽縣、遂昌縣等地開展扶貧考察。「我們積極向當地創業基金及扶貧基金捐款,並為當地產業脫貧之路提供建議。」張紅陽說。

在中國僑聯組織的海外華文媒體考察活動中,印尼《國際日報》「鹿見旅行」頻道執行社長章維佳對江蘇蓬勃發展的鄉村經濟嘖嘖稱讚,「線下直採和線上直播相結合,成為農村脫貧致富的密碼。」「中國社會風貌積極向上,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令人印象深刻。」

投資環境好

疫情期間,中國多地政府部門加快轉變工作新思路,「網際網路+僑務」蓬勃發展,為海外華僑華人搭建起更大的交流平臺,提供更便捷的貼心服務,令僑胞們備感溫暖。

「受疫情影響,今年許多海外華僑華人都未能回國參與各類活動。在各地政府及僑聯組織的精心籌劃下,許多活動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展開。」梁冠軍介紹說,「國內各部門高效務實,通過創新工作模式克服疫情不利影響,積極推介當地資源,介紹招商引資政策,受到了海外華僑華人的歡迎。」

不久前,張紅陽在家鄉浙江省台州市協助舉辦了一場特殊的「展會」。在天台縣商務局的牽頭下,由縣貿促會、外事中心參與舉行的首屆「天台產業帶『雲展會』菲律賓專場」活動舉行。張紅陽帶領菲律賓浙江總商會給展會以大力支持。

「『雲展會』通過線下供需信息提前配對+線上精準對接洽談的方式實現,共設置3個直播入口,企業主播們與海外買家直接對接,實時互動。」張紅陽說,37家天台企業參與活動,近50家菲律賓採購商加入直播,供採雙方配對次數40多次。

「這次回國考察,我收穫太大了!」張紅陽說,「一方面,中國市場的韌性和活力讓我有信心。政府部門的招商引資活動豐富多彩,各類優惠政策帶來重大利好,市場環境非常適合海外華商加大投資力度;另一方面,行政效率和服務水平的提升讓我更安心。證件報批最快幾小時就能辦妥。涉僑部門高度重視海外聯絡工作,及時分享投資信息、法律知識和風險規避策略,為我們提供了很多便利。」

搭建新「僑」梁

除在國內各地尋找投資機會外,朱愛蓮近期還在北京參加了「2020中國僑聯新僑雙創研修班」的學習,增強了對「十四五」規劃,對中國發展戰略、創新創業環境、法律制度、智慧財產權保護等各方面知識的認識和了解。

「中國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不是關起國門,而是更加開放。」朱愛蓮說,回到瑞士後,將把中國的新發展格局介紹給更多外商朋友,打消他們的投資疑慮。

目前,朱愛蓮在家鄉江西的一個投資項目已順利落地。「我們引進了瑞士的化妝品研發技術,在江西省贛江新區註冊成立了一家美容服務中心。」朱愛蓮說,隨著中國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高端服務業的需求將進一步提升,該項目前景廣闊。

章維佳表示,疫情期間,印尼《國際日報》發布了許多中國抗疫的報導,並向海外介紹中國抗擊疫情的經驗。「這次考察結束後,我會把中國營商環境和市場機遇介紹給菲律賓僑胞,吸引他們來中國投資興業。章維佳說,「作為海外華文媒體工作者,我們要發揮好橋梁紐帶的作用,講好中國故事,積極傳播正能量。」

「我所在的美東華人社團聯合總會有221個社團,超過19萬的會員,這是聯通中外的重要力量。」梁冠軍指出,在經濟全球化時代,華僑華人應該進一步思考,如何進一步突破不同國家間地理和文化的障礙,推動生產要素與資源在全球的流動與配置。「後疫情時代共建『一帶一路』,華僑華人應該與祖(籍)國共同成長。」(本報記者 李嘉寶)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0年12月14日 第06 版)

相關焦點

  • 駐法大使:在法華人華僑打消了回國念頭
    華人華僑打消了回國念頭盧沙野介紹,在法國有70萬華僑華人現在心態平穩。使館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問題,設立了急救熱線,協助法語不太好的僑民,撥打熱線,接了70多通電話,幫助十來個華人患者成功被收治。另外,使館廣泛採購口罩、物資、藥品,協助華人進行防疫。
  • 海外華僑華人捐資回國後記:超常「措施」不負「赤子心」
    (抗擊新型肺炎)海外華僑華人捐資回國後記:超常「措施」不負「赤子心」中新網杭州2月5日電 (趙曄嬌 張斌)中國打響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阻擊戰牽動著海外華僑華人的「赤子心」,其募捐的醫療物資正通過各種方式運抵疫情防控一線。杭州蕭山機場首架抗疫物資貨運專機落地。
  • 國慶中秋將至 海外華僑華人遙寄相思與祝福
    對海外華僑華人來說,這是一個思鄉思親的重要日子。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的背景之下,遠方的故鄉與親人成為他們最深的一縷牽掛。近日,本報記者連線身處五大洲的多名華僑華人,聆聽他們在這個特殊日子裡特別的思念與祝福。天涯共此時臨近10月1日,澳大利亞雪梨華星藝術團團長餘俊武又忙碌起來。
  • 外籍華人和華僑歸僑是指哪些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明確規定:「歸僑是指回國定居的華僑。華僑是指定居在國外的中國公民。僑眷是指華僑、歸僑在國內的眷屬。」  為了適應工作中的需要,國務院僑辦等有關部門對上述概念做出了具體解釋:  一、華僑:指定居外國的中國公民。
  • 十萬義大利華僑華人慾歸來,浙江這座小縣城有點方
    而就在昨晚,又有兩架載有30多名義大利華僑華人的飛機抵達杭州蕭山國際機場。無論是先前確診的8名輸入病例,還是昨晚抵達浙江的30多人,都與浙江麗水的一個小縣城青田有關。青田是中國著名的華僑之鄉。據統計,青田在海外的華僑多達33萬人,其中10萬人在義大利。如今,隨著義大利等國的疫情告急,青田的華人華僑們紛紛回國「避難」。
  • 南洋華僑回國抗戰的見證
    由泉州華僑歷史博物館與江門市博物館共同舉辦的「遊子赤心——南僑機工專題展」,已於12月4日在江門五邑華僑華人博物館臨時展廳①正式開展。
  • 未在民政部登記 國內活動的華僑華人宗親會「尷尬」了
    民政部這一表述,讓在國內活動的華僑華人宗親會「尷尬」了  近日,中國民政部發布消息稱,針對近期部分網友反映的,關於「姓氏宗親組織」的合法性問題,民政部經過調查後確認,並未登記過任何姓氏宗親組織。  也就是說,凡在國內舉辦活動、開展項目的姓氏宗親組織,都是未註冊的非法社會組織。
  • 疫情面前,生活在海外留學生和華人華僑回國,這是命運改變的開始
    疫情面前,生活在海外留學生和華人華僑回國,這是命運改變的開始。 人是由內在性格和外在形象構成,外在形象只對視覺感官產生影響,起到的作用有限,人的命運註定於內在性格。 性格是指性情品格,即本性和人格。古人云"積行成習,積習成性,積性成命。"可見性格決定命運。
  • 被海外華人華僑支援國內抗疫戰鬥的義舉深深打動 這位華僑畫家用...
    歐洲上海社團聯合會響應中國僑聯、上海市僑聯支持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捐款倡議,作為聯合會理事的滬上著名華僑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陸志德,也積極參與了捐款活動,並了解到許多海外華人華僑在支援國內抗疫戰鬥中表現出來的義舉,他深受感動,「我要用畫筆把這些動人的真實的故事畫出來,通過藝術弘揚人間大愛、奉獻精神!」
  • 華僑華人,你們可否安好?
    年關將至,身居異國的華僑華人,你們可否安好?  也許,受限於事業學業,或迫於經濟壓力,未能如願以償踏上回國返鄉的旅程。難以了卻的歸意,與不近人情的現實相互糾纏。  還好,藉助現代的媒體及通訊技術,依然可以感知遙遠東方的節日心跳。打開電視,便能接受來自祖籍國的祝福;架起網絡,便能聆聽海內親眷好友的問候。
  • 中國駐福岡總領事館舉辦華僑華人防控疫情座談會
    來源:中國僑網中國僑網3月17日電據中國駐福岡總領事館網站消息,日前,中國駐福岡總領事館舉辦華僑華人防控疫情座談會,中國駐福岡總領事館代總領事康曉雷與僑團、中資機構、留學生及技能實習生代表共30餘人出席,就如何做好領區內中國公民疫情防控工作交換意見
  • 關於界定華僑、外籍華人、歸僑僑眷身份的規定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僑辦,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僑辦,各副省級城市僑辦:  現將《關於界定華僑外籍華人歸僑僑眷身份的規定》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為適應僑情變化和僑務工作發展的需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及其實施辦法,現對華僑、外籍華人、歸僑、僑眷的身份做如下界定。
  • 關於界定華僑外籍華人歸僑僑眷身份的規定
    關於界定華僑外籍華人歸僑僑眷身份的規定1華僑華僑是指定居在國外的中國公民。(一)「定居」是指中國公民已取得住在國長期或者永久居留權,並已在住在國連續居留兩年,兩年內累計居留不少於18個月。2外籍華人外籍華人是指已加入外國國籍的原中國公民及其外國籍後裔;中國公民的外國籍後裔。3歸僑歸僑是指回國定居的華僑。(一)「回國定居」是指華僑放棄原住在國長期、永久或合法居留權並依法辦理回國落戶手續。
  • 江門五邑華僑華人博物館:華僑精神寄託所在
    中新網江門9月25日電 題:江門五邑華僑華人博物館:華僑的精神寄託所在  作者:陳浩光 李健群  24日是周末,記者在江門五邑華僑華人博物館看到參觀的遊客絡繹不絕。「回鄉多會到這博物館走走,看看先輩們的經歷。同時,感受五邑華僑華人的崢嶸歲月和愛國情懷。」
  • 解讀:習近平訪美將給美國華僑華人帶來什麼?
    這次訪問不僅得到了中美兩國政府的高度重視,也在華僑華人中引起熱烈反響。許多在美華僑華人在接受採訪時,不僅表達了期待習近平訪美的心情,同時也希望通過這次訪問促進中美關係保持穩定健康發展,給兩國都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  這一次,習近平訪美將怎麼談,又能帶來些什麼,成為在美華僑華人最關注的話題之一。
  • 在日華僑華人留學生齊聚「雲上」 慶祝國慶中秋
    對於常年生活在海外的華僑華人而言,中秋節的意義更是舉足輕重。與往年不同,今年由於新冠疫情在世界範圍內還沒有得到有效控制,很多旅居海外的華僑華人都不能趕回家鄉與家人共度這團圓的日子。雖然為了疫情防控不能回國過節,但是我們的心時時刻刻與祖國、家人都緊密地聯繫在一起。」他表示,作為中國留日同學總會會長,順天堂大學內科準教授,在目前情況下,希望每一位華僑華人、留日學子能夠把身心健康放到第一位,在擁有良好身體狀態基礎上開展工作,完成學業。雖然今年很多人短期內都不能回國探親,但是希望大家仍要有戰勝困難的堅定意志和信心,慎重而樂觀地生活,以最飽滿的狀態迎接勝利。
  • 今年春節帶什麼禮—海外華僑華人回鄉禮物變化記
    而現在情況完全不同了,中國國內商品極大豐富、種類繁多,國外商品也能在國內買到,因此挑什麼禮物帶回去成為困擾眾多華僑華人的「難題」。    挑禮物 較費心    芬蘭華人田莉回憶說:「要是10年前,在芬蘭買什麼帶回國大家都稀罕。現在,國內發展太快了,國外有的中國幾乎都有,國外沒有的國內也有。」
  • 海外華僑華人傾情支援祖(籍)國抗擊疫情
    田 宸攝核心閱讀新冠肺炎疫情牽動了數千萬海外華僑華人的心。他們迅速行動起來募款捐物,克服困難將緊缺物資運往抗疫一線。疫情發生以來,海外華僑華人傾情支援祖(籍)國抗擊疫情,一箱箱醫用物資、一長串行李託運單、一句句「武漢加油」,猶如一股股暖流,源源不斷地從世界各地匯向中國。
  • 建德新聞網:溫州籍華僑走進建德,覓商機求合作
    21日上午,市委、市政府在梅城召開推介會,向前來建德考察的溫州華僑介紹建德投資環境,以此搭建溝通平臺,促進雙方經貿合作,實現互利互贏。市領導蘇旭升、張文戈、朱啟鴻以及市有關部門、各鄉鎮(街道)負責人參加推介會。由法國文成聯誼會會長、梅城度假酒店董事長胡紹料領銜的來自法國、德國、義大利等國家的溫州籍華僑及企業界朋友60餘人出席了推介會。
  • 《諫廣開海外華人回國路疏》
    小聶說非洲——聶少銳歲入立冬,寒風徹骨,比風冷者,異國他鄉,回國路斷。今世界疲敝,為疫所累,中國獨好,經濟復甦,海外遊子,深知祖國抗疫之不易,確無萬裡投毒之心,只思鄉心切,回國避難,此心人神共鑑。古語有云「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此牧民者愛民之心也,不分遠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