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揚作品版權糾紛 誰在利益驅動下道德水準失衡?

2020-12-14 騰訊網

  編者按:近日,圍繞藝術家陸揚的作品《降頭風箏》版權糾紛已經持續10天了。自6月10日下午,藝術家陸揚在微博質疑自己的作品《陸揚降頭風箏》被侵權開始,其中涉及此糾紛的關鍵人物和機構相繼被曝光在公眾面前,藝術家陸揚明確的告訴雅昌藝術網真正於自己產生糾紛的是臺灣的"INCEPTION 啟藝"。那麼,此事件的是非曲折如何?目前事件的雙方的態度如何?涉及糾紛的藝術家陸揚的作品《陸揚降頭風箏》創作來源、方法,以及要表達什麼?還是由糾紛引發的信息風暴中心的當事人藝術家陸揚來清晰的告訴大家。

  ▲左:本次曝光為2018年「伊藤潤二」風箏現身臺灣展覽

  右:2016年陸揚的作品《妄想曼陀羅——降頭風箏》

  (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臺灣「INCEPTION 啟藝」與陸揚作品版權糾紛中的是非曲折

  雅昌藝術網:這次因版權而引發的糾紛,起因是什麼?

  陸揚:具體的經過就是,日本藝術家伊藤潤二的臺灣被授權公司於2018 年初去北京木木美術館看了我的個展,看中了其中一件作品《陸揚降頭風箏》後從 instgram 聯繫我要到我的 wechat 和我交談,希望我可以幫他們做一個替換成伊藤潤二老師富江造型的風箏,我告知對方需要諮詢我方版權代理機構和律師後才能進一步執行,對方在完全答應並且承認我為原作者的情況下,未聯繫我方版權代理,自己做了一個替換了富江版本的風箏,被網友拍攝後引起網絡轟動。而在我追問該公司具體情況之後該公司給我發來了一封信,表示他們已經搜查過版權法,我的作品不被保護,所以是他們評估後執行的,另一封信表示對於我在網絡上對他們表示的不滿,以及對他們公司形象的損害,他們保留對我進行民事追責的權利。

  ▲2017木木美術館個展現場的陸揚《降頭風箏》作品

  ▲陸揚《降頭風箏》首次於2016年在上海K11展示

  ▲2017倫敦展覽海報中的陸揚《降頭風箏》

  ▲2017柏林陸揚個展的《降頭風箏》

  ▲2017倫敦群展中的陸揚作品《降頭風箏》

  雅昌藝術網:目前,臺灣的藝術機構、日本藝術家的態度如何?

  陸揚:在事發當初,我詢問伊藤潤二作品的臺灣被授權公司,是否他們所為的情況下,沒有理會我,並且立刻將我微信朋友圈拉黑。過了一天,網絡風暴更強烈的情況下,我又施壓對方說會由律師跟我對接,之後一天也沒有回應,之後我又進行再一次催促,隨後收到對方律師信表明此事就是他們所為但是他們查詢了版權法我的作品不被保護,他們是「評估」後執行的。另一封律師函告知我他們針對網絡輿論壓力已經暫停這個侵權作品在他們商業領域的使用,並且基於我在網絡上對他們公司的負面言論,他們將保留對我的民事追責所要賠償的權利。

  隨後臺灣本地媒體電視臺也進行了報導,報導中提到截止新聞播報,他們公司的負責人一直關機未聯繫到。

  在這之前,我從來沒有在媒體和社交網絡上公布他們的公司名字。但是最近有一些媒體懷疑該公司為去年伊藤潤二大陸特展的主辦方,所以為了避免誤傷無關人員,借你們平臺告知,該公司為臺灣的"INCEPTION 啟藝"所為。

  伊藤潤二方面,我一開始在推特聯繫他告知此事發展,他公開回應「 為我帶來這樣的困擾他感到很抱歉,希望此事能往好的方向解決」,前日我給伊藤潤二發去比較正式的英文信件描述此事,伊藤潤二非常迅速的回覆表示 「 他也很困惑這個事件的發生,他完全不知道臺灣啟藝公司的這個行為,為此他已經聯繫他在日本的版權代理方去臺灣公司了解情況,並且再一次非常誠摯的道歉,說自己不能允許這類非法事件的發生。同樣作為創作者他非常感同身受的了解這類事件對創作者自身帶來的傷害」, 伊藤潤二真的是一個非常偉大的漫畫大師,作品和人品一樣值得人們尊重!他也是此事件受害者,雖然本不該和一個名氣作品都低自己那麼多檔次的年輕創作者有這類交集。

  所以,目前等待伊藤潤二方面的解決方案,臺灣公司不論對媒體還是對網友或者對我都沒有回應,也有臺灣網友去他們公司臉書頁面留言追問情況,他們也是秒刪。

  ▲藝術家陸揚與日本藝術家伊藤潤二的臺灣被授權公司"INCEPTION 啟藝"間聊天記錄溝通的過程

  陸揚《降頭風箏》的創作來源及概念表達

  雅昌藝術網:請介紹一下你的作品「降頭風箏」的創作來源、思路和造型的特點與有爭議的日本藝術家作品的差異?

  陸揚:風箏這件作品是我另外兩件重要作品中起到承上啟下作用的一個關鍵,其中?件作品為2015年發表的《陸揚妄想曼陀羅》,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我vimeo直接看到這件作品,其中我掃描了自己的臉部做成3D模型後建立了作品的主角,探討關於意識,大腦,身體,生老病死的本質等問題。

  為何用了自己的臉?因為用其他人的臉會像詛咒別人而且沒有立足點,利用自己的臉可以在製作這件作品的過程中嘗試破除我執,作品最後出現的關於人類的叄十六不淨觀提煉了頭部和內臟慢慢腐敗的過程,就像佛教中一些僧人通過觀想自己肉體腐敗來破除對於物質肉慾的執著一般,我稱之為數字時代的叄十六不淨觀,這個形象還聯繫到了泰國的降頭術中的飛頭降,所以我幻想自己的頭顱飛出身體以另世人厭惡的方式展現,隨後飛頭的臉部笑容也在後面給自己做的靈車上體現,所以就聯繫到了《降頭風箏》這件作品的誕生,這件作品的臉部就是前一部作品角色的臉部和表情。

  而為何用裝置風箏的方式體現?因為這是我從小的一個夢魘,經常夢見自己死亡並且漂浮在上海上空,用痛苦但又有快感的表情俯視著已經不屬於自己的物質世界。然後風箏完成的效果確實很有趣,這也是我很難用CG技術表現的手法,所以做成一個風箏和自然融合是最佳方案。之後2016年的《陸揚妄想罪與罰》被這個風箏連結著,將在世者過度到了地獄,幻想著宗教地獄和科技地獄之間的聯繫,而風箏這個實體漂浮的作品我可以稱之為兩件作品中間的中陰身(佛教中死亡的人在進入下一個輪迴的必經過程),所以這叄件作品是生-中陰-死,可以這樣串聯,而恰巧最沒有實體感的中陰階段卻用風箏這個形式來體現,是我想對於物質世界和非物質世界的顛倒來看待真實虛幻了無差別的概念。

  在利益驅動下失衡的道德水準

  雅昌藝術網:你覺得這次版權爭議的主要矛盾點在哪裡?

  陸揚:我覺得作品抄襲這類事件維權是非常艱難的,尤其艱難的一個點就是無法取證抄襲者和被抄襲者的事先接觸性證據,就是如何證明抄襲者在何時何地看到被抄襲者作品隨後進行抄襲行為。但是就此案而言,我有足夠的證據證明抄襲者在北京木木美術館看到我作品,並想要用此作品替換富江造型用於他們的商業展覽宣傳。然後對方又是在聊天記錄內表明自己知道我為原創者,並且也願意和我的版權代理方接觸討論,而在事件的進程下,卻又不再聯繫我們,單方面進行了抄襲行為,而後又表示他們在諮詢律師得知我在法律上沒有勝算後執行該行為,隨後又揚言要保留對我的民事追責。這一切的可恨之處在於他們熟知一切法律版權的基礎下侵犯弱勢獨立創作者,故意誤導大眾,一方面抹去我的作品版權,一方面加上伊藤潤二的噱頭,自己漁翁得利。這是一個明知故犯的可惡行為。

  雅昌藝術網:在你看來如何判斷是否侵權(是否有明確的標準)?

  陸揚:我比較在意公眾眼中的道德觀,而事件上升至此,也不得不真正的詢問法律上是否真的像他們說的我毫無勝算,活該倒黴。

  臺灣TVBS在報導此事的新聞內已經採訪過智慧財產權律師,該律師表明,我的創意從很多方面看,可能也應該在智慧財產權保護範圍內,並非侵權公司宣揚的我完全不受法律保護。

  雅昌藝術網:你和你的代理機構對事情的判斷是什麼?有新的舉措嗎?

  陸揚:目前我和我的版權代理機構著重等待伊藤潤二那邊的回覆,觀望事態發展。

  編後語

  關於版權糾紛的事態還在發展階段,從這件並不複雜的緣起和過程中,不難看出引發多方不愉快的根源來自利益的驅動,以及對藝術家的創意和版權缺乏應有的尊重。那麼,事態將如何發展?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淺析當前大學生的道德失衡現象
    道德是人類社會發展的產物,整個社會道德和諧,人際關係和社會利益和諧一致,對於我們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要意義。然而目前大學生中卻存在著嚴重的道德失衡現象,嚴重影響著大學生和諧道德觀的培養。2.以「自我」為中心,缺乏艱苦樸素、吃苦耐勞精神,將個人利益放在與社會利益同等的地位,甚至置於社會利益之上;把個人價值的實現放在人生目標追求的首位,從重奉獻的理想主義轉為重實用和物質利益,將奉獻與索取並重,甚至以索取決定奉獻;同時集體意識淡薄,服從意識減弱,阻礙整體效益的全面發揮。
  • 試論流行音樂改編中版權保護《野狼 Disco》伴奏版權糾紛談起
    【內容提要】本文通過梳理《野狼Disco》創作始末及糾紛各方的立場和訴求,對其背後的版權糾紛作出剖析,指出音樂創作中「作曲」「編曲」的名、實差異,進而論述該作品授權許可的使用範圍。在這一背景下,有龐大受眾群體的流行音樂對版權、智慧財產權的保護正日益受到音樂人、音樂平臺、聽眾、法律界人士的普遍重視。圍繞流行歌曲的版權糾紛一部分發生在享有著作權的音樂人與音樂平臺之間,音樂平臺與音樂平臺之間,還有一部分發生在音樂人與音樂人之間,主要涉及歌曲的授權演唱、改編等。
  • 黃永玉名畫疑被盜後再拍賣,藝術家被侵犯的版權該如何維護?
    雖然黃老先生的畫作已經送出去,被盜後損害的利益在香港TVB公司,但實際上藝術家目前生存的環境並不理想,不少藝術家的作品並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和權益。此前音樂製作人林海6月8日在微博上發布的一篇長文引發了網友熱議。
  • 倡導權利人進行版權登記 預防潛在版權糾紛
    關注我們,了解更多成都版權工作。隨著雲存儲、移動終端等技術及各類自媒體平臺的快速發展,通過網絡傳播和獲取各類作品更加便捷,導致網際網路內容侵權案件呈逐年遞增趨勢。該類案件主要涉及文字、攝影、美術、影視、類電影作品,網頁設計、計算機軟體等類型的信息網絡傳播權侵權糾紛,以及計算機軟體領域的著作權犯罪案件。2014年至2017年,該院共受理侵害網際網路文字作品案件1021件、攝影作品案件773件,佔網際網路內容侵權案件的97.87%,聚集特徵十分明顯。
  • 華琞版權:作品版權登記是著作權人的必備素養
    在我國文創產業大繁榮大發展的背景下,網絡小說、影視劇、音樂歌曲、圖文設計等創作量近年來與日俱增,而在社交網絡、視頻直播等新興媒介的推波助瀾下,著作權糾紛案件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給作品創作者和所有者帶來極大困擾。由於對版權保護及其配套法律法規知識的認知不足,致使很多維權方耗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且收效甚微。
  • 利益驅動下 一次經營理念對商業利益的妥協
    首頁 > 點評 > 關鍵詞 > 創業最新資訊 > 正文 利益驅動下 一次經營理念對商業利益的妥協
  • 版權保護是保護資本還是保護作者?小說改編成電影的作品有話說
    版權保護是保護資本還是保護作者?小說改編成電影的作品有話說(圖文來自網絡)隨著小說翻拍成電視劇而後獲得大賣,越來越多人關注起小說版權的問題,也越來越意識到智慧財產權所能帶來的商業價值。然而事實情況就是,現代人的道德水準還沒高到在沒法律限制的情況下依然能做出正確的、有利於社會發展的決定。不加限制的自由,只適合出現在伊甸園,也是這個道理。(圖文來自網絡)同樣令人遺憾的是,知產法並不完美,他存在著漏洞,資本在其中有很大的可操作空間。
  • 中國改革已進入深水區 利益關係失衡導致困境
    ——2012年2月4日:在廣東重提鄧小平南巡講話  【關鍵詞】  改革困境 改革難題是利益關係失衡  改革初期,「人人皆受益」的「帕累託改進」環境令人振奮,改革的阻力因此比較小。如今,當改革進入深水區,真正意義上的改革,已很難再出現「無損被改革者利益」的現象。
  • 陸揚:忿怒金剛核
    《忿怒金剛核》,高清音樂 3 維動畫,HD 1920 x 1080,2011 年,姚大鈞配樂陸揚在2011年展出的優秀作品有著一個氣場強大陸揚的《忿怒金剛核》驗訖的是憤怒的陰暗面,是非理性的、令人費解的一面,同時又是虛弱的,不光是人的屈從性更是這一情緒的受害者。縱觀歷史,通過藝術形式來對這一特定的心理—神經狀態進行探索並非什麼稀罕事兒。藝術史中充斥的眾多形而上的、如暴風雨般的情緒狀態人格化地體現在各種各樣的人物形象中。但是,像陸揚採用如此直接的方式來表現還是相當罕見的。
  • 蘇打綠改名「魚丁糸」,又一個組合倒在和公司的版權糾紛上
    蘇打綠休團三年,很多粉絲以為是因為團隊個人利益有衝突導致休團,但其實是因為蘇打綠和公司合同到期引起了合同糾紛,蘇打綠被恩師林暐哲告上法庭,蘇打綠不能用以前的歌曲演出,蘇打綠才被迫改名,所有團員集體改名,成為新團魚丁糸(四聲mi)。
  • 盛大江湖跌落令玩家唏噓 熱血傳奇版權糾紛升級
    另外一面,盛大與《熱血傳奇》開發商Wemade(下稱「娛美德」)的版權糾紛再度升級。盛大遊戲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收到娛美德方面發來的律師函,《熱血傳奇》的授權合同將於2017年9月28日到期。不過盛大遊戲同時表示,「盛大遊戲的控股子公司ACTOZ是該IP的共同所有人,作為傳奇IP在中國的開創者,盛大遊戲會依照著作權法等依法行使相應權利」。
  • 平衡與失衡的辯證分析
    失衡具有變動性特點,失衡取決於結構的矛盾性、取決於力量的傾斜性。平衡與失衡二者是相互依存的,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這就是事物內部平衡與失衡之間的辯證統一關係。平衡作為事物存在的必要條件,可以使事物呈現出穩定與安全的狀態。從這個意義上說,平衡的世界是最安全的世界,也是最有利於和平發展的世界。而失衡的世界是最危險的世界,也是最不利於和平發展的世界。
  • 打開陸揚大腦裡的"電磁腦神教"秘密
    「鳳凰藝術」採訪到藝術家陸揚,以下是為您帶來的相關報導。 異…近日,陸揚最新個展「腦髓天國」在木木美術館登場,異教感的神廟、印度巫師舞蹈、突破次元壁的驅魔儀式、黑暗中炫目的霓虹燈、虛實難辨的影像、電子遊戲和永不停息的勁爆音樂共同交織營造出迷幻莫測的環境。「鳳凰藝術」採訪到藝術家陸揚,以下是為您帶來的相關報導。
  • 他是《小美好》中深情的陸揚,出道以來只有三部作品,顏值不輸...
    與高冷帥氣的江辰和陽光開朗的吳柏松不同,孫寧飾演的陸揚是《小美好》全劇中的笑點擔當,最重要的是每個笑點孫寧都演的很自然,一點都不做作   看過這部戲的小夥伴都知道,陸揚不僅是一個可愛的大男孩,而且還是一枚女漢子學霸林靜曉資深小迷弟,對女神可謂是一往情深
  • 數字時代版權法利益平衡機制的重構
    因此,隨著新技術的發展,各國版權保護總是或早或晚,不同程度地對迅猛發展的技術作出反應。[④]因為,複製、傳播技術的進步往往引起版權人與公眾之間利益關係的重大變化。而法律,作為「利益關係的調節器和平衡器」,總是在利益失衡成為一種普遍現象時才產生。產生了的法律至少能在短時間內使原已失衡的利益關係恢復到大體平衡的狀態。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平衡的格局被打破,新的利益失衡又出現了。
  • 鄧紫棋改名風波背後,折射出經濟利益驅動下孝悌禮儀的淪喪!
    曾經士農工商後的伶人一躍成為眾星捧月般的優待,一切的一切都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產生的。今天的娛樂圈,鄧紫棋改名風波可謂風雨滿城,人盡皆知。事件始末大抵如此:藝人鄧紫棋因與經紀公司產生糾紛,藝人不在續約。經紀公司因捧紅新人後,覺得鄧紫棋因離去影響公司利益,然後產生一系列糾紛。
  • 陸揚:用佛教解釋日本動漫?
    陸揚作品把Cyborg概念中人渴望的「力量」替換成了「智慧」。她在中國館的另一件作品也是拿「人」和「神」做文章。創作於2011年的影像裝置「忿怒金剛核」,通過三維動畫的形式,把人的憤怒機制與藏傳佛教造像大威德金剛融為一體。人類表達憤怒的關鍵在於大腦中名為「杏仁核」的組織,它接收到憤怒信息,控制一系列腦結構,使面部肌肉做出憤怒表情。
  • 馬世芳暫別廣播圈,電臺節目的版權到底歸誰?
    這次關於電臺節目著作權的糾紛,一方面是制度法規的「歷史遺留問題」,但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在「耳朵經濟」悄然興起的背景下,播出平臺和內容生產者對於內容版權的爭奪糾紛產生之前,馬世芳和電臺的合作沿襲了他之前在News98主持《音樂五四三》時的模式,即節目版權歸馬世芳和電臺共同所有,如果他要拿節目內容出書,要先跟電臺報備,並且電臺擁有優先出版的權利,但書的版權仍歸作者所有。
  • 科技如何驅動遊戲版權保護?區塊鏈了解一下
    因此,網路遊戲版權的保護也亟需技術的升級與新技術的支持,科技驅動版權保護勢在必行。在很多專家看來,區塊鏈技術具有點對點、不可篡改、可追溯等特性,這些特性與版權保護具有天然的結合點。 區塊鏈廣泛應用於法律存證場景簡單來說,區塊鏈是一種防篡改、可追溯、共享的分布式帳本技術。
  • 藝術家去世後,作品版權歸誰?
    藝術品的版權究竟歸誰所有?是藝術家、藏家,還是代理畫廊?而當藝術家去世後,其作品的版權又將何去何從?今天,時尚芭莎藝術便聊聊藝術品版權那些事兒。在不同時代背景下,藝術家的創作性質顯然不可同日而語。藝術家在世時維權尚且不易,當藝術家過世後,其作品的版權又歸屬於誰?當作品遭到侵權時,又該由誰出面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