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專家學者為商丘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出謀劃策

2020-07-30 商丘看點早知道

7月26日,商丘與黃河文化論壇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暢談商丘與黃河的淵源,梳理黃河文化對商丘的影響,對商丘融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出謀劃策。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全周出席。

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省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專家委員會高級顧問、黃河考古研究院院長劉慶柱,中國考古學會常務理事、省文物考古學會會長孫英民,河南黃河河務局原局長、教授級高工王渭涇,黃河博物館館長王建平等十餘位專家學者紛紛發言。大家認為,黃河在商丘留下了大量遺存,對商丘的生產生活、民風民俗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商丘研究黃河文化有很多有利條件。專家學者提出了商丘應深入挖掘文化資源、加大黃河遺產調查力度、頂層設計做好規劃、提高層次展示成果等建議。

王全周對與會專家學者為商丘融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對接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大格局作出的研究、提出的意見表示感謝。他說,商丘將充分聽取各位專家學者的意見和建議,加快成果研究轉化和宣傳推廣,並為大家進一步認識商丘、研究商丘提供有力服務。希望大家多到商丘走一走、看一看,多提寶貴意見,助推商丘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相關焦點

  • 專家學者為商丘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出謀劃策
    7月26日,商丘與黃河文化論壇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暢談商丘與黃河的淵源,梳理黃河文化對商丘的影響,對商丘融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出謀劃策。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全周出席。
  • 專家學者獻計商丘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工作
    7月26號,商丘與黃河文化論壇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暢談商丘與黃河的淵源,梳理黃河文化對商丘的影響,對商丘融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出謀劃策。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全周出席。與會專家學者認為,黃河在商丘留下了大量遺存,對商丘的生產生活、民風民俗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商丘應深入挖掘文化資源、加大黃河遺產調查力度、頂層設計做好規劃、提高層次展示成果等。
  • 專家學者為我市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建言獻策
    7月26日,商丘與黃河文化論壇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暢談商丘與黃河淵源,梳理黃河文化對商丘影響,對商丘融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出謀劃策。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全周出席活動並講話。
  • 省住建廳召開商丘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專家研討會
    9月12日至13日,省住建廳召開商丘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專家研討會,組織國內知名高校和研究院所相關專家,就商丘古城保護和利用工作進行研討座談。市長張建慧,省住建廳副廳長郭風春,省文物局總工程師張斌遠,副市長張家明、王金啟參加會議。
  • 從「前沿」到前沿——看商丘文化破題之變
    因「商」而聚、因「商」而興的華商節,不僅為商丘帶來豐厚的經濟回報,也把殷商之源、根親文化的品牌擦得更亮。提起商丘,人們首先想到的「標籤」是黃河故道、傳統農區。今天,綜合經濟實力由後進躋身全省前列,定位「區域樞紐、開放前沿」的商丘,文化建設歷經破題之變,從邊緣走向經濟社會發展前沿。
  • 省住建廳召開商丘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專家研討會 張建慧郭風春出席研討會
    祁博:崔坤9月12日至13日,省住建廳召開商丘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專家研討會,組織國內知名高校和研究院所相關專家,就商丘古城保護和利用工作進行研討座談。市長張建慧、省住建廳副廳長郭風春,省文物局總工程師張斌遠,副市長張家明、王金啟參加會議。
  • 專家學者齊聚鄭州 共話「黃河生態保護與文化傳承」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樊雪婧 通訊員 王兆屹 馬海豔9月14日,「黃河生態保護與文化傳承」研討會在黃河科技學院舉行,來自北京和河南的專家學者30餘人齊聚鄭州,以保護好黃河生態,弘揚好黃河文化為出發點,結合黃河生態和黃河文化的第一線實地考察和調研,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文化傳承和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 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伊尹文化傳承發展分會成立大會在商丘召開
    決策探索全媒體記者朱群永11月30日,第三屆全國伊尹文化學術研討會暨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伊尹文化傳承發展分會成立大會在商丘召開。王金啟強調,商丘人傳承的是文化,傳承的是經典,傳承的是醫德仁心。近年來,商丘以市中醫院為支撐,大力弘揚伊尹醫藥思想,積極推介伊尹文化品牌,在傳承創新中醫藥文化上努力不止,在推動中醫藥高質量發展上主動作為。目前,投資9億多元的新中醫院已開工建設。
  • 市國學公益大講堂開講《商丘文化與黃河文明》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迎接第八屆中國·商丘國際華商節的舉行,擦亮「殷商之源·通達商丘」城市品牌,10月18日,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市國學文化促進會聯合舉辦商丘市國學公益大講堂。商丘師範學院人文學院院長、市國學文化促進會會長李可亭為廣大市民作了主題為《商丘文化與黃河文明》的報告。
  • 內地專家學者聚焦文化遺產保護傳承 出謀劃策敦煌學研究
    敦煌研究院供圖8月19日,「文化遺產保護管理與傳承創新研討會」在敦煌莫高窟舉行。當日,甘肅省敦煌文物保護研究中心揭牌成立。 敦煌研究院供圖中新網甘肅敦煌8月19日電 (記者 馮志軍)文化遺產如何保護管理與傳承創新?
  • 聚焦「商丘十景」評選,傳承五千年華夏文明
    「一城閱盡五千年」,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商丘,文化底蘊深厚,歷史遺蹟遺存星羅棋布。為促進文化與旅遊的融合發展,集中整合商丘市的旅遊資源,打造獨具特色的文化旅遊高地,近日,首批「商丘十景」出爐。芒碭山旅遊區本次「商丘十景」評選由商丘市旅遊局主導,從2017年7月20日正式啟動線上投票,經過公眾投票與專家評選,商丘古城旅遊區、芒碭山旅遊區、黃河古道國家森林公園、睢縣北湖、應天公園·日月湖、容湖生態旅遊區
  • 國家、省民協專家為商丘寧陵申報「中國葛天文化之鄉」獻策
    3月22日下午,以中國民協副主席、河南省文聯副主席、省民協主席夏挽群為組長的一行7人,到寧陵實地考察「中國葛天文化之鄉」籌備情況。商丘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德才出席考察匯報會。
  • 專家學者在晉論道黃河文化保護與傳承
    中新社太原9月20日電 (高雨晴)20日,在山西臨汾雲丘山景區召開的第二屆大河旅遊論壇暨世界旅遊聯盟·黃河對話上,來自中國各地的文化、歷史、旅遊專家學者共同探討「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的路徑。故宮學院院長單霽翔發表主旨演講時指出,國際社會正逐漸形成一個重要共識:文化遺產不是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所獨有的,而是人類共同的遺產,理應共同保護。單霽翔梳理了中國自1985年加入《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以來的申遺路程,他表示,在此過程中,民眾對待文物的態度由過去的文物保護轉變為今天的文化遺產保護。
  • 「殷商之源」,商丘真「管」!——為第八屆中國•商丘國際華商節而作
    美國人威爾·杜蘭借其《世界文明史》向世界描繪古老中國的文明:「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創造發明了人工取火技術、原始畜牧業和原始農業,最先拉開了黃河文明發展的序幕。」「三皇」活動地均在上古時期的商丘一帶,其中燧人氏發明人工取火,開創火文明紀元,第一次向世界貢獻出古老中國的東方智慧。商丘因此被命名為「中國火文化之鄉」!
  • 北京文旅體專家獻言商丘古城
    9月19日至21日,應睢陽區委、區政府邀請,北京思慧文化公司組織在京的部分文化界、體育界知名專家學者及媒體人士,組成文化考察團,來商丘為古城文旅體產業的發展獻計獻策。大家暢所欲言,提出了良好的建議。考察團先後參觀了商丘古城、商丘博物館、壯悔堂、陳家大院、城隍廟、應天書院、范文正公書院等景點,對商丘古城文化的保護、規劃建設等表示讚賞,對目前古城文旅產業發展和業態植入表現了濃厚的興趣。在9月20日舉行的座談會上,專家學者紛紛建言。
  • 專家學者在西安共論黃河文化的傳承與弘揚
    近日,「陝西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暨院士論壇——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分論壇」在西安召開,來自陝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陝西省文化和旅遊廳、陝西省文物局等有關部門及黃河流域相關市縣的領導、企事業單位負責人、學界同仁等近百人參加了論壇。
  • 最美的商丘是文化
    縱觀這部書的各個篇章,題材不同,風格迵異,作者以敏銳的觀察力和豐富的歷史文化知識,穿越時代的隧道,記錄歷史片段,傳承歷史文化。據我所知,10年前李海軍在《京九晚報》工作時,曾是該報「文化商丘」版的主筆,發表了大量的商丘歷史題材的文章,引起社會的關注。這63篇文章25萬字結集成書,是李海軍這些年付出的心血和汗水的結晶,也將是對人們進一步解讀商丘歷史,傳承商丘歷史文化的一個便捷的途徑。
  • 省社科院課題組:做好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這篇大文章
    新的歷史時期,為實現中原更加出彩和河南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更需要保護好傳承好弘揚好博大精深、輝煌燦爛的黃河文化,並使之成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精神動力和軟實力。保護是基礎,首先要大保護,而且還要系統保護,不要大開發,但要傳承與弘揚。傳承主要在於學術的傳承,從學理的角度去接受、消化、提升,讓黃河文化的文脈不斷線。弘揚則更多體現在社會層面上,宣傳普及,讓更多的人受益。所以說,黃河文化的保護、傳承、弘揚是一個系統工程。
  • 商丘考古工作水平再提升
    本報訊(記者 王平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劉夢珂)10月31日,城市考古與保護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商丘工作站、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商丘工作站、商丘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商丘市殷商文化之源研究中心「兩站一院一中心」揭牌儀式暨第一屆世界殷商文化之源高峰論壇在商丘舉行,標誌著商丘文物考古工作進入了更高水平的新階段
  • 商丘:商文明與中華聖人文化傳承之聖城
    諸子百家中,老子、莊子、墨子的故裡,以及孔子的祖居之地,均在商丘附近。宋國文化作為一種獨特的區域文化,直接繼承了商文明的主要內容及特徵,同時又間接地汲取了周文化的某些內涵。中華聖人文化,源自商文明和商丘。商丘產生了「中華聖人文化圈」,是聖人之都,也進而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商丘地域文化——商宋文化。商丘的商宋文化,是中原文化、黃河文明的代表,也是炎黃文化和中華文明的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