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學者為商丘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出謀劃策

2020-08-02 商丘看點早知道

7月26日,商丘與黃河文化論壇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暢談商丘與黃河的淵源,梳理黃河文化對商丘的影響,對商丘融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出謀劃策。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全周出席。

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省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專家委員會高級顧問、黃河考古研究院院長劉慶柱,中國考古學會常務理事、省文物考古學會會長孫英民,河南黃河河務局原局長、教授級高工王渭涇,黃河博物館館長王建平等十餘位專家學者紛紛發言。大家認為,黃河在商丘留下了大量遺存,對商丘的生產生活、民風民俗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商丘研究黃河文化有很多有利條件。專家學者提出了商丘應深入挖掘文化資源、加大黃河遺產調查力度、頂層設計做好規劃、提高層次展示成果等建議。

王全周對與會專家學者為商丘融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對接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大格局作出的研究、提出的意見表示感謝。他說,商丘將充分聽取各位專家學者的意見和建議,加快成果研究轉化和宣傳推廣,並為大家進一步認識商丘、研究商丘提供有力服務。希望大家多到商丘走一走、看一看,多提寶貴意見,助推商丘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相關焦點

  • 商丘:專家學者為商丘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出謀劃策
    7月26日,商丘與黃河文化論壇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暢談商丘與黃河的淵源,梳理黃河文化對商丘的影響,對商丘融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出謀劃策。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全周出席。
  • 專家學者為我市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建言獻策
    7月26日,商丘與黃河文化論壇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暢談商丘與黃河淵源,梳理黃河文化對商丘影響,對商丘融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出謀劃策。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全周出席活動並講話。
  • 專家學者獻計商丘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工作
    7月26號,商丘與黃河文化論壇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暢談商丘與黃河的淵源,梳理黃河文化對商丘的影響,對商丘融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出謀劃策。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全周出席。與會專家學者認為,黃河在商丘留下了大量遺存,對商丘的生產生活、民風民俗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商丘應深入挖掘文化資源、加大黃河遺產調查力度、頂層設計做好規劃、提高層次展示成果等。
  • 專家學者齊聚鄭州 共話「黃河生態保護與文化傳承」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樊雪婧 通訊員 王兆屹 馬海豔9月14日,「黃河生態保護與文化傳承」研討會在黃河科技學院舉行,來自北京和河南的專家學者30餘人齊聚鄭州,以保護好黃河生態,弘揚好黃河文化為出發點,結合黃河生態和黃河文化的第一線實地考察和調研,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文化傳承和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 內地專家學者聚焦文化遺產保護傳承 出謀劃策敦煌學研究
    敦煌研究院供圖8月19日,「文化遺產保護管理與傳承創新研討會」在敦煌莫高窟舉行。當日,甘肅省敦煌文物保護研究中心揭牌成立。 敦煌研究院供圖中新網甘肅敦煌8月19日電 (記者 馮志軍)文化遺產如何保護管理與傳承創新?
  • 專家學者在晉論道黃河文化保護與傳承
    中新社太原9月20日電 (高雨晴)20日,在山西臨汾雲丘山景區召開的第二屆大河旅遊論壇暨世界旅遊聯盟·黃河對話上,來自中國各地的文化、歷史、旅遊專家學者共同探討「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的路徑。故宮學院院長單霽翔發表主旨演講時指出,國際社會正逐漸形成一個重要共識:文化遺產不是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所獨有的,而是人類共同的遺產,理應共同保護。單霽翔梳理了中國自1985年加入《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以來的申遺路程,他表示,在此過程中,民眾對待文物的態度由過去的文物保護轉變為今天的文化遺產保護。
  • 專家學者在西安共論黃河文化的傳承與弘揚
    近日,「陝西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暨院士論壇——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分論壇」在西安召開,來自陝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陝西省文化和旅遊廳、陝西省文物局等有關部門及黃河流域相關市縣的領導、企事業單位負責人、學界同仁等近百人參加了論壇。
  • 「黃河生態保護與文化傳承」研討會在黃河科技學院舉行
    9月14日上午,「黃河生態保護與文化傳承」研討會在黃河科技學院舉行。此次研討會由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MAB)與黃河科技學院共同主辦、《人與生物圈》雜誌社與黃河科技學院生態文化研究中心承辦。研討會在「黃河生態保護與文化傳承」專題調研沿黃河河南段實地考察基礎上進行。
  • 山東舉辦傳承弘揚黃河文化暨黃河治理研討會
    9月16日-17日,以「同飲黃河水,共建幸福河」為主題的傳承弘揚黃河文化研討會在山東齊河黃河國際生態城坤河旅遊景區召開。這次活動由中國黃河文化經濟發展研究會指導,中國黃河網和山東黃河文化經濟發展促進會主辦。來自沿黃省區的專家學者相聚一堂,就深入推進黃河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進行交流。
  • 黃河流域博物館聯盟成立!45家博物館合力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
    12月23日,由國家文物局指導,九省區文化和旅遊廳和九省區文物局支持,黃河流域博物館聯盟籌委會主辦,河南博物院承辦的「黃河流域博物館聯盟成立暨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研討會」在鄭州召開。來自國家文物局、黃河流域九省區文物局的領導,黃河流域40多家博物館的100多位館長和專家學者出席了會議。
  • 做好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這篇大文章——「扛穩保護傳承弘揚黃河...
    要推進黃河文化遺產的系統保護,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講好『黃河故事』,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精神力量。」這一重要論斷將黃河文化提升到民族復興、文化自信的新高度,發出大力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的號召。
  • 省社科院課題組:做好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這篇大文章
    新的歷史時期,為實現中原更加出彩和河南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更需要保護好傳承好弘揚好博大精深、輝煌燦爛的黃河文化,並使之成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精神動力和軟實力。保護是基礎,首先要大保護,而且還要系統保護,不要大開發,但要傳承與弘揚。傳承主要在於學術的傳承,從學理的角度去接受、消化、提升,讓黃河文化的文脈不斷線。弘揚則更多體現在社會層面上,宣傳普及,讓更多的人受益。所以說,黃河文化的保護、傳承、弘揚是一個系統工程。
  • 黃河文化專家學者聚首鄭州 縱論中華文化傳承與創新
    論壇現場 楊大勇 攝  22日,中華文化·第三屆黃河文化論壇在河南鄭州隆重舉行,國內黃河文化專家學者從考古發掘實證、挖掘黃河文化時代價值、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推動黃河流域文旅融合、打造黃河文化品牌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研討
  • 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兩程故裡大公牆揭幕
    據悉,今年以來,嵩縣持續開展兩程故裡文化提升工程,二程大公牆及開門迎賓禮等是文化提升工程中的重要內容。二程大公牆,坐落於兩程故裡大門正對面,它以碑刻的形式將二程有關公心思想的代表性語錄予以呈現,旨在弘揚二程天理至公、公心治國的理念。大公牆匾額「廓然大公」選自程顥的《定性書》,意為天地以無我之心而哺育萬物,碑文由清華大學國學院院長、當代儒學大家陳來先生題寫。
  • 興慶區多舉措保護弘揚傳承黃河文化
    9月10日,記者從興慶區政府獲悉,興慶區將加大環境保護力度,挖掘好文明內涵,推進文化與生態融合,保護好傳承好弘揚好黃河文化。據了解,興慶區是黃河穿境而過的市轄區,將以入黃排水溝為重點,以汙染源頭治理為關鍵,推進飲用水水源、黑臭水體、工業廢水、城鎮汙水、農村排水「五水共治」,實現減量排放、截汙納管、處理達標;實施入黃排水溝綜合治理項目,提升水質,改善水生態環境;通過分類施策、精準治汙,使劣V類水體穩定消除,黃河銀古公路橋斷面水質持續保持Ⅱ類,主要河湖、排水溝水質穩定達標,做到清流入河;並建立溼地監測體系,實施黃河流域溼地保護修復項目
  • 文化和旅遊部:保護好、傳承好、弘揚好黃河文化
    新華社太原11月26日電(記者翟翔、王學濤)「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要論述精神」「深刻把握黃河文化『根和魂』的重要地位」「講好新時代黃河故事」「建設造福人民的幸福河」……26日在山西太原舉行的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座談會上
  • 省住建廳召開商丘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專家研討會
    9月12日至13日,省住建廳召開商丘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專家研討會,組織國內知名高校和研究院所相關專家,就商丘古城保護和利用工作進行研討座談。市長張建慧,省住建廳副廳長郭風春,省文物局總工程師張斌遠,副市長張家明、王金啟參加會議。
  • 如何保護傳承弘揚長江文化?專家們這樣說
    揚子晚報網12月6日訊(記者 楊甜子)12月5日,第三屆紫金文化產業國際論壇暨中國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委員會2020年年會在南京藝術學院開幕,來自全國的專家們對如何保護傳承弘揚長江文化進行了熱議。「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唐詩宋詞的傳播使得江南文化在歷史上的地位一直很高,江南文化的傳承首先要講好江南故事。李向民認為,講好江南故事要從文學作品、影視作品、新媒體等多個方面發力。他建議:「我們可以把江南文化與經濟社會發展結合起來,還可以建一些具有標誌性的建築,比如長江文化博物館,以此帶動全流域的文化建設,建立更多可識別的標誌建築。」
  • 做好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這篇大文章
    ——「扛穩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的歷史責任 推動黃河文化在新時代發揚光大理論研討會」發言摘登編者按 2019年9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鄭州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指出:「黃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
  • 加強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 焦作市將打造黃河歷史文化主地標_地方...
    總結出焦作黃河文化十大特色資源,研究制訂了《焦作市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三年工作計劃(2020~2022)》……記者從7月20日召開的河南省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調研組蒞焦調研座談會上獲悉,焦作市勇於擔當、積極作為,奮力譜寫「黃河大合唱」焦作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