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怎麼走?聽經濟學家解讀

2021-01-11 中國新聞網

2021年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年會現場。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供圖

中新網上海1月10日電 (高志苗)50餘位國內外銀行、證券、基金、保險、投資銀行的首席經濟學家此間齊聚2021年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年會,為中國經濟「研判把脈」,給出「首席方案」。

「我們的經濟已經不可能只靠外循環或者內循環,任何一個單一的循環都不能維持未來可持續的增長。所以說『雙循環』不是一種選擇,我認為是一種必然的結果。」廣發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沈明高告訴中新網記者。

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也表示,中國已經成為亞太地區的供給和需求「雙中心」。「我們可以用內循環來帶動整個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拾級而上,這是符合世界發展客觀潮流的選擇,從一個扁平化的全球世界進入一個三中心、多層次的全球化世界。」

2021年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年會圓桌討論 高志苗 攝

中國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劉鋒則表示,「循環」不是一個新概念,以前也提出過要參與國際大循環。「但這次提出『雙循環』是有重點的,說明需要加大國內需求的重塑和提升。」

在華創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牛播坤看來,未來全球產業鏈將有幾方面的發展趨勢。「關鍵核心、涉及國計民生的行業會回歸本土;產業鏈會出現區域化、分散化的特徵;基於中國,未來可見的全球最大消費市場,有相當部分的產業鏈還是會向中國集聚。」

「內循環裡有進口替代,也有中低端勞動力密集型的產業轉移到其他國家,使我們成為它的進口增量。我覺得中國的雙循環不光對中國來講是機會,對全球來講也是機遇。從世界角度看中國的雙循環就是中國要帶來更多的增量,中國不帶來增量,全世界也沒有增量。」沈明高強調。

在程實看來,新格局的出現也將帶來新的發展機會。「我們可以看到中國消費重心的下沉,個性化細分市場的發育,以及服務進口需求的回流,都在給整個實體經濟和金融市場帶來越來越多的新機會。」

未來「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怎麼走?程實稱,伴隨著雙循環模式的確立,中國的供給側將進入到價值鏈重塑的全新過程。

「中國未來通過內循環打造自己內部全新的產業鏈和價值鏈,然後實現以鏈入鏈,進入到外循環的狀態。我們要在研發設計領域培養科創頭雁,在品牌營銷領域培養國貨潮牌,加工製造領域強調隱性冠軍。」程實強調。

興業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王涵則強調,「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也需要增強系統性和安全性。「我們做國內產業鏈重構,在外循環這條線上需要做的就是如何確保我們能夠把足夠多的國內需求向國外開放。但又要確保即使國際形勢發生變化,我們國內體系還能轉起來。」(完)

相關焦點

  • 中誠信國際首席經濟學家毛振華: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是底線思維的集中...
    本網訊 見習記者張弛報導 12月15日,由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誠信國際」)舉辦的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的中國信用市場展望」為主題的2021年信用展望研討會在北京舉行。中誠信集團創始人、董事長、中誠信國際首席經濟學家毛振華在會上發表了題為《底線思維與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的中國經濟政策》的主旨演講。
  • 解讀《建議》:關鍵詞(一)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2020年末,成都審議通過《中共成都市委關於制定成都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O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成都市「十四五」規劃要點相繼明確。站在2021年全新的起點,將遵循站位新發展階段、踐行新發展理念、服務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基本邏輯,奮楫揚帆開新局。
  • |2021年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年會
    剛剛過去的2020年,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疫情中斷了後危機時代的經濟復甦進程,經濟、政治和地緣矛盾交錯激化,上演了一場逆全球化的自然實驗。展望2021年,量化寬鬆何時退出,財政刺激方案的劑量與落地時間備受市場關注。就中國而言,如何加快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增強供給側改革定力,持續推進高質量發展,已成為下一階段經濟發展的重要課題。
  • 《構建「雙循環」新格局》:全面解讀「大循環」「雙循環」深刻內涵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於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舉行。全會提出要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新發展格局的戰略部署,既順應時代潮流,又應對時代之變,具有鮮明的戰略性、前瞻性、指導性。構建新發展格局,要全面把握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的重大意義、時代背景和豐富內涵。要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高瞻遠矚、統攬全局的戰略視野,把新發展格局放在國內外發展大勢中去把握,放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去考量。
  • 原創王涵:雙循環格局下,中原地區相比沿海會迎來新一輪發展機會
    原標題:王涵:雙循環格局下,中原地區相比沿海會迎來新一輪發展機會 興業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王涵 出品 | 搜狐智庫 編輯 | 徐小奇 點擊進入2021年第九屆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年會 | 搜狐財經專題連結 1月9日,2021年第九屆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在上海舉辦
  • 張禮卿:對「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幾點認識
    自5月14日以來,中央多次強調要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國內國際循環相互促進」(以下簡稱「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雙循環」,可以理解為「一國最終產品的供求均衡將主要通過國內市場來實現,而對國際生產、貿易和金融等的參與將有效地促進供求均衡的實現」。在這個過程中,國內消費、國內投資等內需發揮主導性作用,而進出口貿易、對外投融資等提供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撐。新提法引發了國內外的關注和熱議。以下擬就相關問題談點個人的理解。一、為什麼需要加快形成「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
  • 經濟學家探討產業發展新方向,雙循環新格局是熱點話題
    在昨天舉辦的第七屆中國產業經濟研究學術年會上,多位經濟學家就「十四五」時期中國產業經濟發展之路各抒己見、展開探討。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史丹圍繞「工業如何支撐實現第二個百年目標」發表了主題演講。史丹認為,「十四五」新發展階段如何保持工業佔比的穩定,第一是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第二是走新型工業化的發展路徑,打通創新鏈,強化產業鏈,穩定供應鏈,提升價值鏈。數字經濟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爆發的形勢下走出了逆勢增長態勢,由此也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
  • 閱讀《構建「雙循環」新格局》掌握經濟學考研熱點
    2021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即將開考,經濟類專業一直是考研中熱門專業之一,專業課成績對考生「上岸」有著重要作用。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2020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的問題,國內外都給予很高的關注。
  • 2021年《經濟藍皮書》發布——加快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社交距離等因素造成勞動力就業意願、勞動參與率、就業充分程度以及農民工返城就業狀況等發生變化,這些問題的存在突出表現為經濟復甦的不平衡。總體而言,經濟活動雖然有力恢復,但是第三產業、消費和收入復甦相對滯後,需求側的恢復相對於供給側也有滯後的表現。實現供給側、需求側的平衡和相互促進,需要加快構建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 毛振華: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是底線思維的集中體現
    本文字數:1702字閱讀時間:3分鐘12月15日,由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誠信國際」)舉辦的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的中國信用市場展望」為主題的2021年信用展望研討會在北京舉行。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研究所聯席所長、教授,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聯席主席,中誠信集團董事長毛振華在會上發表了題為《底線思維與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的中國經濟政策》的主旨演講。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2021年:「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12月18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總結2020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1年經濟工作。2021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我國現代化建設將開啟新徵程,還將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是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
  • 2021年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年會在滬舉行
    本網訊 記者周軒千報導 1月9日至10日,以「大變局和雙循環」為主題的2021年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年會在上海召開。  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長吳清指出,2020年上海金融業增加值預計超過7000億元,較上年增長近8%,而1992年還不到100億元;2020年上海金融市場交易總額達到2200萬億元,比起2001年的10.8萬億元,增長超過200倍。
  • 如何理解新發展格局?如何構建新發展格局?專家解讀
    新華社北京11月23日電(記者陳煒偉)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擘畫了未來5年以及15年的發展新藍圖。其中,「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引發外界廣泛關注。如何理解新發展格局?如何構建新發展格局?
  • 2021年中國經濟怎麼走?龍永圖、黃奇帆等專家把脈「十四五」經濟發展
    而2021年作為「十四五」開局之年,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站在新的起點,中國經濟增長前景、疫情後消費態勢、雙循環新經濟、農業農村建設等諸多問題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11月26日,在「2020搜狐財經峰會」上,眾多經濟學家齊聚一堂對上述話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 辜勝阻: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企業家精神至關重要
    文丨《中國企業家》記者 萬建民編輯丨何振紅頭圖來源丨被訪者日前,全國政協副主席、經濟學家辜勝阻接受專訪時強調,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最新的重大指導思想。
  • 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是《資本論》思想的繼承與發展
    而「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提出正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於社會再生產理論的繼承和發展。  《資本論》中的社會再生產理論  《資本論》揭示了再生產四環節,即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的辯證關係。  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涉及社會再生產的各個方面  2019年,我國進出口總額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由2006年的64%下降為32%,最終消費對的貢獻接近60%。
  • 工行副行長王景武:創新聚焦推動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來源:中國金融雜誌原標題:《中國金融》|王景武:創新聚焦推動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作者:王景武(中國工商銀行副行長)「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
  • ...發展格局筆談⑩|加快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贏得國際競爭的主動權
    對構建國內國際相互促進新發展格局的幾點認識為應對國際局勢的複雜變化,進一步保證我國經濟發展穩中有進的積極態勢,黨中央及時提出了以國內經濟大循環為主,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新發展格局的重大戰略思路,習近平總書記5月27日在政協經濟界代表座談會上講話中首次提出這一概念
  • 高培勇:構建新發展格局所凸顯的是「安全」二字
    由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網易財經聯合主辦的2021網易經濟學家年會於12月13日在北京舉行,本屆論壇的主題是《新格局 新開放 新機遇》。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學部委員高培勇在論壇主題演講時表示,不管是「雙循環」還是「內為主」,顯然是奔著暢通國民經濟循環、打通循環堵點而去的。
  • 【理論微課堂】新發展格局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
    他還強調,「新發展格局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為深入理解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重大現實意義、科學路徑以及工作著力點等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