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篇
馬上就要過年了,到了該置辦年貨的時候了。不少深圳市民喜歡去香港採購年貨,香港年貨有什麼魅力呢,想買年貨又該去哪些地方呢,請聽我給您一一道來。
買海味乾貨到上環海味街
海味街是香港有名的海味乾貨店集中地,位於皇后街及正街的一段德輔道西,以及文鹹東街及蘇杭街一帶。沿街設有眾多海味乾貨店,鮑參翅肚各類海味統統齊備,要買貨真價實的優質海味,方便遊客貨比三家,以批發價選購幹鮑魚、乾貝等較昂貴的海味珍品非到此不可。
網絡圖
老字號包括:有54年歷史的建華行、家族經營的藥材轉銷商行百昌堂、貨色齊全且選擇多的隆泰行、福俊參茸燕窩行、羅萬通貿易有限公司、順誠行、趙光利參茸行、永利豐、財合行、協德榮、環球燕窩參茸行、仁德行等。
買奶粉避開東鐵沿線熱門地
一般在元旦、春節這種重大節日,奶粉經常會賣斷貨。因此若專程是過去買奶粉的話,一定要避開東鐵沿線站附近的超市。遠點、偏點的超市才有比較大的可能性買到。
買護膚品化妝品到九龍、銅鑼灣
位於九龍尖沙咀的加連威老道可算是最早集中多間水貨化妝品專門店的街道,其中有龍城大藥房、SASA、卓悅、香港化妝品、卓記等等。
圖片來自網絡。
溫馨提示:購買前建議搜一下商家的優惠海報。
趕新款大牌到銅鑼灣尖沙咀
銅鑼灣是香港的主要商業集中地,大型商場百貨都很集中,包括:崇光百貨、時代廣場、希慎廣場、連卡佛、世貿中心及三越百貨,以出售中偏高檔及高檔品牌著名。
尖沙咀位於九龍半島南端,區內集中了大量的高級購物中心、商店。主要購物商城:中港城、海港城、LCX、美麗華商場、新世界中心、栢麗購物大道、新太陽廣場。
網絡圖
買零食到各種零食連鎖店
香港有很多不錯的零食店,給大家羅列一下。
圖片來自網絡。
優之良品主打產品:玫瑰纖體梅、肉鬆蛋卷、芒果乾、天津甘慄
價真棧主要受歡迎產品:堅果類、巧克力、曲奇餅乾類
優品360°主打受歡迎產品:以歐美、加拿大、澳洲等零食為主
795阿信屋主打產品:日韓、東南亞流行零食、風味小吃
香港辦年貨小tips:
1.事先列好採購清單,避免無序購物,並且合理安排好時間。
2.最好住在商業密集的地方,這樣就可以隨時把買來的東西搬回酒店,又省下了交通成本。
3.香港和內地存在尺寸和版型的差異。香港多用英國制式,買褲子最好事先折算成釐米。
4.八達通乘車方便,到香港先買張八達通卡,不僅可乘坐各種交通工具,還可以在一些商店消費。卡內錢用完可充值。
5.一般口岸過關時間在15至30分鐘之間,但預計過年期間陸路口岸均會非常繁忙,旅客過關時要有心理準備,必須輪候較長時間,建議旅客避免於繁忙時段過關。
6. 香港1斤=16兩。買海味等貴重商品,當心商家不良銷售手法。商家精明,在香港暢快「掃貨」的同時,消費者也要多留個心眼,保護好自己的合法權益。遊客到香港買年貨,尤其是海味乾貨之類的昂貴商品,要當心商家不良的銷售手法,最好到有信譽的店鋪購買,並且保留好小票,以備出現問題時跟商家交涉,或者向有關部門投訴處理。
春節臨近,香港街巷、商場洋溢著濃濃的喜慶氣氛。
農曆新年臨近,香港街頭大包小包採買年貨的身影一天比一天多。香港人的購物袋裡,有哪些必不可少的年貨?
中西並蓄的賀年小食
香港包羅中西文化,這一點在賀年小食上也有所體現。
傳統之處在於,香港不少人家過年都會準備「全盒」。「全盒」多為圓形或多邊形,分成多格,裝滿各種賀年小食。中心那格一般放瓜子。客人來拜年,主人抓一把瓜子奉上,寓意「抓銀子」,在新年為客人增福添財。
圖為香港市民都會採購瓜子,作為「全盒」裡的主要賀年小食之一。新華社記者郜婕攝
裝在「全盒」裡的小食花樣繁多,傳統的有糖蓮子、糖冬瓜、糖蓮藕等八種甜食,合稱「八甜」;也有笑口棗、油角、煎堆等油炸食品,統稱「油器」。這些都是香港人過年前集中採購的年貨。
傳統賀年小食各有吉祥寓意:甜食代表甜蜜好運,笑口棗表示「笑口常開」,油角則有「新年露頭角」之意。
深水埗一家傳統糕點店的店主吳太太說,以前過年人們會在家自製「油器」,「在家支起大油鍋來油炸,就寓意『家肥屋潤』」。
如今,更多人選擇到糕點店買現成品。在吳太太的店裡,剛炸好的一盤油角擺上櫃檯,不出幾分鐘就賣光。她說,賀年點心裡,屬油角銷量最好。她今年準備了1000斤餅皮,可做成3000多斤油角。
吳太太說,傳統的油角以花生、芝麻、椰絲和糖混合成餡,裹上餅皮油炸。近年來為了迎合年輕人的喜好,店裡陸續推出豆沙、肉鬆、榛子巧克力醬、奶酪等新口味。
傳統小食不斷創新,新派零食也漸被納入「全盒」。日本點心、歐洲巧克力、西式曲奇等,過年前被各超市擺在顯眼位置,吸引不少人購買。
蘊含「好意頭」的年味飾品
香港的年味,除了食物的美味,一定也少不了年花的香味。記者在香港不止一次聽人說:「有花才是過年。」
每當春節臨近,香港各處都會開辦年宵花市,供市民集中選購年花,各花店也會迎來銷售高峰。
在銅鑼灣鵝頸橋邊的一家花店,女店主捧著碗,一邊吃午飯一邊接待絡繹不絕的買花者。「這幾天比較忙,我們吃飯都是站著的。」她笑道。
圖為香港市民在銅鑼灣一家花店選購年花。新華社記者郜婕攝
年花種類繁多,各有「好意頭」:百合代表「百年好合」、劍蘭寓意「步步高升」、桃花催旺「桃花運」、銀柳寓意「有銀(錢)有樓」……
店主介紹,賣得最多當算水仙、年桔和蝴蝶蘭。水仙可算是最傳統的年花,「聞到水仙清香就知是過年」。年桔取「吉」的諧音,寓意「大吉大利」。蝴蝶蘭造型優雅、顏色豔麗,配上綠葉、紅果和金絲帶,喜慶熱鬧的年味立馬出來。
香港市民陳小姐告訴記者,年花捧回家,一般都要掛上些利是封,利是封裡還要塞些錢,「這樣來年才能交好運」。
她說的利是封即紅包,也是香港人過年必備的年貨,一般距離春節還有一兩個月時商店就開售。利是封設計巧妙,製作精美。材質有紙有緞有絨布,設計有卡通可愛型,也有高端大氣版,款式包括套印、鏤空、立體、刺繡等,顏色也不拘於紅色一種。
不論是用來裝飾年花還是發紅包,利是封裡裝的錢都不算「大額」。人們掛利是、討利是、贈利是,更多為的是熱鬧的氛圍和「利市、利事」的好意頭。
烹製「團圓味道」的食材
香港人的年夜飯桌上,盆菜是必不可少的一道傳統菜餚。一個大盆裡,海鮮、肉、乾貨、蘿蔔等十餘種食材層層疊疊,堆得高出盆沿,寓意「盆滿缽滿」。一家人圍坐享用,熱氣騰騰,象徵喜慶團圓。
為了烹製這道飽含「團圓味道」的菜餚,香港人早早就開始採購食材。一個多月前在維多利亞公園開幕的大型展銷會——工展會上,不少人拉著小車「掃年貨」,花膠、鮑魚、冬菇等做盆菜要用的海味和乾貨大受歡迎。
用於盆菜的食材都有講頭:冬菇圓圓像錢幣,蘿蔔(又稱「菜頭」)寓意「好彩頭」,枝竹代表「知足常樂」,蠔豉諧音「好事」,鯪魚球寓意「年年有餘、財源滾滾」……
也有商家推出搭配好的「盆菜套餐」,讓顧客把這些寓意吉祥的食材「打包」帶回家。
一白一紅兩塊糕也是年夜飯必備。白的是蘿蔔糕,用搗碎的新鮮白蘿蔔搭配臘肉、瑤柱、蝦米等,切片煎黃,外酥裡糯。紅的是蔗糖年糕,可煎可蒸,香甜軟糯,更有著「年年高升」的寓意。
圖為香港銅鑼灣一家食品店打出的賀年小食廣告。新華社記者郜婕攝
記者小年夜在一家連鎖中式餅店看到,除了原味糖年糕,還有薑汁、椰汁、杏汁等多種口味。店員介紹,糖年糕開售一個多月,原味和椰汁味最受歡迎,已經接近售罄。
記者在這家店「搶」到最後一塊椰汁味糖年糕,卻沒能買到蘿蔔糕。店員說,蘿蔔糕需要冷藏,每天備貨量有限,「你要買蘿蔔糕,可以明天早點來」。
澳門篇
馬上就過年了,不少人喜歡到港澳採購年貨,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澳門買年貨的好地方。
春節年宵市場
1月29日,市民在位於澳門佑漢公園的年宵市場購買春聯、福字等。 新華社記者張金加攝
逛花市,買年貨,是澳門居民必不可少的春節節目之一。每逢農曆新年前,澳門居民都會與家人一起逛花市, 準備為新一年添置各式賀年禮品。在澳門半島的塔石廣場和佑漢公園,從春節前到大年初一都會開放大型年宵市場,方便居民購買年貨,感受「年味兒」。
在澳門最大的塔石廣場年宵市場,大型花燈和花藝展覽早早布置在廣場周圍,各式年貨琳琅滿目,居民熙來攘往,商家們熱情招呼。廣場上搭建的舞臺上還定時上演粵劇曲藝、兒童舞蹈和魔術。
售賣年花的攤位前人頭攢動。金色的年桔、各種顏色的菊花、梅花、象徵著「步步高升」的富貴竹、蝴蝶蘭、三角梅以及北美冬青、荷蘭紅玉珠等特色花卉應有盡有,價格從幾十到上千澳門元不等。售賣賀年禮品的攤檔頗受歡迎,紅色的揮春(廣東話裡的春聯)、利是封、中國結、賀年掛飾、造型各異的豬年玩偶和風車掛滿了攤檔的貨架。結束了一年的忙碌,居民們攜家出遊,挑選各自喜歡的商品。熟人朋友見面,還要握手問好,互致節日祝福,並道一聲「恭喜發財」。
位於佑漢公園的年宵市場規模稍小,到這裡購買年桔、年花和賀年禮品的居民同樣絡繹不絕。佑漢公園年宵市場旁,三層的佑漢小販大樓裡,各式新鮮海產、蔬菜、雞鴨豬肉應有盡有。這些新鮮的年貨是製作除夕年夜飯「盆菜」的絕佳食材。「盆菜」是澳門人除夕飯桌上的壓軸菜,需要的食材多達十幾種,有鵝掌、蘿蔔、鮑魚、髮菜等,象徵著「發財」「年年有餘」等寓意。
澳門的年宵市場雖然沒有香港的那麼龐大,但勝在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各式各樣的貨品小而精緻,市民反而更容易買到自己心水的貨品。
本地街市
紅街市。(圖片來自網絡)
隨著春節臨近,去澳門購買海鮮乾貨的人也多了起來。澳門高士德大馬路一帶就集中了不少專門出售海鮮乾貨、腊味和乾果的店鋪。
在高士德大馬路與罅些喇提督大馬路交界處,有一棟紅色建築別具一格,它就是深受澳門人歡迎的紅街市,紅街市內魚鮮、肉菜、乾貨和雜貨等一應俱全。在紅街市一樓入口處,賣海鮮乾貨的檔位一字排開,常用的海鮮乾貨品種都有,如寓意發財的髮菜、瑤柱、蠔豉、竹蓀、花菇、元貝等。
在高士德大馬路附近購買海鮮乾貨,「義字街」也是好地方,它在紅街市旁,步行僅需一分鐘。這條街道上的店鋪主要是售賣熟食、服裝、鞋子及海鮮乾貨,是一條充滿懷舊氣息的老街。與紅街市裡的檔位不同,這裡的乾貨檔口都是店鋪,面積大,可選種類更多。除此之外,還有各類散裝糖果乾果銷售,不少是進口貨,價格也比較便宜。
營地大街也集中了很多海鮮乾貨店。營地大街就在著名的新馬路旁,由於毗鄰新馬路,這裡更為遊客熟知。在營地大街,一家名叫「景然棧」的腊味乾貨店比較出名。店內的「景然」牌匾從清朝起流傳至今,現在的掌柜已是第四代人了。
官也街是澳門著名的街巷之一,這裡中西食肆林立,還有多家售賣當地特產的手信店。
澳門許多餅店都會出售各式的糖果、糕餅、豬肉乾及牛肉乾,去拜年的時候帶上幾份澳門手信,比隨便去超市買的餅乾糖果更吸引人。
各大酒店內商場
澳門威尼斯人大運河購物中心。(圖片來自網絡)
幾乎所有五星級澳門酒店內都有精品購物街或商場,各式商品種類齊全,是過年掃貨好去處。這些酒店包括「威尼斯人」、「銀河」等等。
例如澳門「威尼斯人大運河購物中心」是澳門最大型的室內購物中心,位於澳門威尼斯人度假村酒店第三樓層,商場內的購物商戶超過350家,銷售時裝、珠寶、飾物、禮品以至體育用品,店鋪的分布都取決於區域的設置,同一系列的店鋪多數會分布在同一區域。在這裡,不但可以到世界級的餐廳、酒吧和咖啡廳品嘗美食,還可以選擇在設有1000個雅座的美食坊輕鬆地大快朵頤。
此外,在永利酒店旁的一號廣場是集結世界品牌旗艦店的購物中心,雲集全球頂級設計品牌,個別品牌在此更設有亞洲區內最大的旗艦店及專門店。
議事亭前地和大三巴附近
議事亭前地( 圖片來自網絡)
議事亭前地是澳門的中心,歷史悠久,附近有一座全澳門最現代化的市政街市,周圍小攤位林立,給人的感覺有點像香港的銅鑼灣。
議事亭前地和大三巴是澳門必遊之地,而議事亭前地附近到大三巴沿途,有各式各樣的店鋪,包括服裝衣帽、電子產品、箱包化妝品、手信餅店、新鮮肉脯、特色餐廳、小食店等,讓人可以一邊遊覽景點一邊逛街購物。
與之前介紹的酒店內商場和一號廣場多奢侈品牌不同,議事廳前地附近的店鋪多價格親民,還有一家著名的奧特萊斯店鋪叫「ISA」。
從議事亭前地的噴水池往板樟堂走,一直走到伯多祿局長街,當地人稱「白馬行」,如果想買本地時裝設計師的作品,可到白馬行8號C的Macau Designer's Release看看。那裡聚集了幾位澳門時裝設計師的品牌,款式新穎、與眾不同,而且價錢一點也不貴。
春節期間,澳門大三巴牌坊、議事亭前地等旅遊景點人流如潮。新華社記者 張金加攝
臺灣篇
春節臨近,寶島臺灣已是年味十足,快來看看新年如果到臺灣買買買,傳統年貨、新衣、護膚品、伴手禮都應該去哪兒買吧。
傳統年貨到年貨大街
1月20日,市民和遊客在臺北市迪化街年貨大街採購。春節臨近,位於臺北市迪化街的年貨大街年味十足,各式年貨琳琅滿目,吸引眾多市民前來採購。新華社記者 李響 攝
採購傳統年貨,年貨大街是不能錯過的。春聯、貼紙等各式飾品,蝦幹、烏魚子、乾貝等南北乾貨,瓜子、開心果、牛肉乾等必備堅果零食,孩子最愛的糖果,串門所需的伴手禮,統統都能在年貨市場找到。春節前後,臺灣各大城市基本都會舉辦年貨大街,各種年貨大街是採購傳統年貨的絕佳地點,臺北迪化街、臺中繼光街和高雄的三鳳中街都是臺灣著名的年貨大街。
購買新衣到各大商場
網絡圖
除了到年貨大街置辦傳統的年貨外,大家還會用新衣服或者新飾品來犒勞自己一年的辛苦勞作,去商場掃貨如今也已成為春節必不可少的環節。每到這時,商家都會放出讓人心動的折扣吸引大家來買買買,商場也會推出多項新春活動,如抽紅包、滿額禮、刮刮樂、刷卡禮等,此時到商場掃貨非常划算。如臺北101購物中心和臺灣各大城市都有分布的太平洋崇光百貨都是不錯的掃貨地點。
需要注意的是,春節期間,各大商場的打烊時間會有調整,活動也會有所不同,大家去之前注意到官網查詢好營業時間和活動信息。
護膚品到藥妝店
網絡圖
在臺灣,趁著年終打折囤一些藥妝或化妝品也是好選擇。各國知名品牌的藥妝在臺灣價格便宜,上新速度快,還有一些大陸買不到的款。另外臺灣本土的藥妝品牌也深受大家喜愛,如寵愛之名、我的美麗日記、Dr.Wu、廣源良、森田等等,都非常有名。臺灣的屈臣氏、康是美藥妝店等都可以買到這些產品,這些藥妝店分布在臺灣的各大街小巷,一定不要錯過。
伴手禮到專賣店
在臺灣買年貨,怎少得了伴手禮?過年走親戚,如果能帶上一些臺灣特色的伴手禮,包裝精美又上檔次,有特色又不失體面。若說伴手禮,那臺灣的鳳梨酥、牛軋糖、太陽餅、茶葉都是必選項。
網絡圖
鳳梨酥:鳳梨酥是臺灣的著名小吃,外皮酥鬆化口,內餡甜而不膩,是遊客最喜歡的臺灣伴手禮之一。在臺灣,微熱山丘、佳德糕餅店和犁記的鳳梨酥都是鼎鼎有名。
牛軋糖:牛軋糖是用蛋白、糖漿、果仁等經充氣加工製成的半軟性糖果。雖非誕生於臺灣,但臺灣的牛軋糖非常有名。糖村、櫻桃爺爺和大黑松小倆口都是臺灣牛軋糖的知名品牌。糖村可以在臺北的專賣店購買,各式口味深得臺北人的喜愛。
太陽餅:太陽餅是臺中特有的小吃,圓圓的像太陽。太陽餅的餅皮酥碎,麥芽的內餡香甜清淡,吃餅前先喝口茶,然後吃一口餅,用舌尖輕輕舔著餅入口即化,很多人都鍾愛它的口感。如果到臺中一定要帶一些回來。臺中的太陽堂和宮原眼科都有美味的太陽餅售賣。
茶葉:眾所周知,臺灣的茶葉非常有名,烏龍茶和東方美人茶更是臺灣茶葉享譽世界的品種。在臺灣買茶作為伴手禮,可以去分布在大街小巷的茶莊購買。如天仁茗茶就是臺灣本土的知名茶莊。
「買年貨一定要到迪化街,那是臺北最有年味的地方。」計程車司機蕭先生告訴記者。
位於臺北市大同區的迪化街是臺北大稻埕商圈最重要的街市。自清代以來,一直是南北貨品、茶葉、中藥材及布匹的重要集散地。據介紹,1996年迪化街首次舉辦年貨大街活動,自此該街成為臺北最重要的年貨採購地。
迪化街是臺北最重要的年貨採購地之一。連日來,迪化街舉辦年貨大街活動,吸引大量人潮。中新社記者 孔任遠 攝
沿街市騎樓向外搭出寬一米、長兩米多的雨棚,是糖果販張先生的攤位。他近日告訴記者,今年年貨大街活動期間,每天約有數萬人客流量。「今年生意還好。」
在約800米長的迪化街上,聚集了數百個攤位。既有北港黑花生、澎湖花枝丸、雲林烏魚子、手工牛軋糖、魷魚絲等臺灣本土小吃,也有天津糖炒慄子、湖南臘肉、廣東臘腸、金華火腿等大陸各地特產。
為吸引顧客,商家們各有招數。或將各類蔬果乾依彩虹色分類擺開,或現場製作香氣引人,或著旗袍、動物圖案服裝、生肖頭飾等吸睛。不少店家擺出「歡迎試吃」字樣,有的甚至主動向往來行人遞上一份供品嘗。基隆海洋大學學生張一帆和兩位朋友利用寒假在此打工,三人用即興街舞招攬顧客,碼貨、稱重、結帳都在舞蹈中一氣呵成。
迪化街是臺北最重要的年貨採購地之一。連日來,迪化街舉辦年貨大街活動,吸引大量人潮。中新社記者 孔任遠 攝
春節自然少不了紅包、春聯、年畫等「文創年貨」。印有「朕賞銀千兩」「兒子的孝心」「女兒的心意」的紅包成了年貨大街上文創攤位的熱賣品。除了傳統春聯,今年更有「招桃花」「防水逆」「少加班」「今年一定要變瘦」「老娘今年不嫁人」等年輕人喜歡的創意春聯。
來自宜蘭的黃女士表示,臺北迪化街的年貨比宜蘭種類多,價格也便宜,所以特地趕來。「一般來講,過年糖果至少買個一兩千塊(新臺幣)。」她說。
距迪化街約1公裡的臺北車站,行人匆匆。進入候車大廳的驗票閘機口,乘客排起數米長的隊伍。
花蓮、高雄等地因回鄉人多,同時也是旅遊勝地,票較難買。家住花蓮的Sara表示,自己提前一個月就買好了回家的票。不少旅客表示,現已訂好回程票。
帶著三個孩子要回高雄老家過年的蔡女士表示,今年臺灣春節小長假開始時間與學生放假時間接近,因此火車票較往年更難買。
據了解,臺灣高鐵增加了春節期間客運班次,從1月31日至2月11日,共加開482班次列車,總計開行2155個班次。
2月1日下午,臺北車站附近交通已較為擁堵。計程車司機蕭先生告訴記者,2月2日臺灣進入春節9天長假,隨著在臺北工作的上班族回鄉過年,整個臺北市人流、車流都將逐漸減少,春節期間或將「唱空城」。
在春節的爆竹聲聲中,從浙江寧波回到臺灣彰化的褚富宥,帶著寧波湯圓等「土味」年貨和從大陸購物網站「淘」來的新衣物,忙著「走親戚」串門……
圖為褚富宥一家租巴士出遊 採訪對象供圖
春節期間,在陸臺商紛紛跨越淺淺的一灣海峽,返回臺灣過年。而在他們的「年貨禮包」中,既有「舌尖上」的大陸傳統美食,也有與時俱進的「觸網」新配方。這些琳琅多元的年貨,折射出兩岸交流的日益緊密,以及「兩岸一家親」的情感融合。
臺商黃旭昇長期在大陸做臺灣名品展銷生意,春節前還在大陸上空做起了「空中飛人」。「前段時間,我輾轉『飛』了大陸四個省份,順便買回了很多『土味』年貨,比如四川火鍋底料、新疆孜然粉、江蘇無錫烤餅等。」
在臺灣與家人「圍爐」歡聚之時,這些來自「大江南北」的風味美食便成了「搶手貨」。黃旭昇表示:「大家一邊吃著『各路』美食,一邊談論著美食背後的大陸地域文化、風土人情,小小的食物引發了厚重的情感共鳴。」
圖為褚富宥一家 採訪對象供圖
同樣,今年春節,在寧波發展的臺商姚清華也為家人「人肉帶回」了麻辣花生、辣條等大陸「人氣」小食,一同帶回的還有大陸的味道與鄉情。
不過,姚清華告訴記者,近年來,隨著兩岸各領域交流逐漸增多,上海糕點、金華火腿、寧波湯圓、嘉興粽子、湖南臘肉等大陸各地傳統美食,在臺灣的年貨市場都能買到。
「相比美食,『數碼潮品』是我今年年貨單中的『主角』。」姚清華表示,因大陸電子產品在功能配置及價格上頗具優勢,「陸牌」手機在臺灣「正當紅」。「今年春節我就受朋友之託,從大陸帶回了幾個新款小米手機,趕了次潮流。」
的確,隨著大陸經濟社會迅猛發展,塞進臺商行李箱中的「年貨」不單單局限於美味,大陸購物網站中琳琅滿目的「爆款」,也正成為臺商年貨袋裡的「新選項」。
比如,不同於老一輩,「90後」臺商褚富宥今年春節就在大陸某購物網站上開啟「買買買」模式,「秒殺」了好幾款春季新衣。「這些都是送給家裡長輩的新年禮物,質量和臺灣商場裡買的差不多,但價格卻便宜了一半,實惠又方便!」
此外,褚富宥還網購了一大批露營用具,在家族旅行時派上了大用場。「今年春節我們大家族共同租了輛巴士去花蓮、宜蘭等地旅遊野餐,網上買的地墊什麼尺寸、樣式都有,選擇多還便宜!」
多年的「上網剁手」經歷,使褚富宥已然成為一名網購「達人」。他告訴記者,雖然臺灣也有網絡購物平臺,但物流較慢,且只能輸入「關鍵詞」搜索貨物。「而大陸的電商平臺不僅擁有強大的物流體系,還支持『搜圖』找同款等『黑科技』,貨品除了『想不到的,沒有買不到的』。」
從風味美食到「觸網」潮品,臺商行李箱中的「年貨之變」,「變」的是兩岸交流的日益深化與融合,「不變」的是彼此血液裡那份割捨不斷的鄉土親情。「隨著發展潮流不斷向前,相信『兩岸一家親』將越走越親。」褚富宥說。
(策劃編輯:任媛;根據新華社、人民日報、中新社等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