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朝陽分區規劃(國土空間規劃)(2017年—2035年)》成果在朝陽區政府官方網站上公布。近期,《朝陽分區規劃(國土空間規劃)(2017年—2035年)》(以下簡稱《分區規劃》)獲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批覆。本次《分區規劃》是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在區級層面的分解落實,明確了朝陽至2035年並遠景展望至2050年的功能定位、發展目標、空間布局、產業發展、文化傳承等方面,《分區規劃》已成為當前朝陽群眾熱議的話題。
突破難點
實現減量提質發展
發展模式的轉變
聚集資源的擴張式發展模式轉向減量提質的內涵式發展模式
實現減量發展
關鍵詞:減量
在本次《分區規劃》中,朝陽區在所有區縣中減量任務最重、壓力最大,到2035年城鄉建設用地淨減量約71平方公裡,任務非常艱巨。
在非首都功能疏解方面,《分區規劃》系統梳理了疏解的目標和重點,通過精準疏解、集中疏解、聯動疏解來推進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的實施。同時,分類分區引導疏解騰退空間再利用,留白增綠、補充公共服務短板,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結合非首都功能疏解,加強建築規模調控,通過功能疏解和規模減量,大幅提高生態空間比例、調整城鄉職住結構、補充三大設施短板,有效實現三生空間優化配置的目標。
關鍵詞:提質
在完成減量任務的同時還要實現朝陽區的高質量發展,本次《分區規劃》針對朝陽區「城鄉發展不平衡、南北發展不平衡、城市功能和城市品質發展不充分」的現狀問題,聚焦民生服務體系完善、綠化隔離地區城市化、城市基礎設施保障、城鄉社會治理等任務,使高品質的城市發展環境成為提升區域能級的助推力,將朝陽區打造為高水平城市化綜合改革先行區。
在民生服務體系方面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圍繞「七有」目標、「五性」需要,突出解決便利性、宜居性問題,補齊民生短板。建立健全「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優化住房類型結構,完善住房保障和住房市場兩大體系。大力推進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加強街道環境整治提升。提供匹配需求、優質均衡的教育、醫療、養老、文化、體育、生活性服務業等公共服務,優先完善薄弱地區和薄弱環節的各類公共服務設施。完善公共服務網絡,建設朝陽眾享生活圈。
2035年小目標
優化住房供應體系
促進職住均衡發展
提供匹配需求、優質均衡的公共服務
在綠隔實施方面
穩步推進綠化隔離地區基本實現城市化目標,探索具有朝陽區特色的城市化建設道路,通過產業發展帶動農村生產方式的轉變,按照城市標準規劃建設公共服務設施和市政交通基礎設施,推動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的均等化。創新綠隔實施機制,精準施策。
在城市基礎設施方面
著重治理「城市病」,增強城市支撐保障能力。打造便捷高效、開放共享、生態宜居的現代交通體系,緩解城市交通擁堵。組建高標準、高水平、高效能的綠色市政基礎設施,提升市政基礎設施運行保障能力。全面推進汙染防治,改善環境質量。構建城市綜合防災體系,促進地下空間資源綜合開發。
在城鄉社會治理方面
突出共治共享,構建有效的超大城市治理體系。全面實施責任規劃師制度,完善專家諮詢和公眾參與長效機制。探索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打造「城市大腦」。深化「吹哨報到」改革,構建社會治理責任鏈。聚焦空間、環境、人文、管理、服務、參與六方面,打造全要素小區,凸顯精細化治理能效,協同推進建設朝陽高品質生活。
強化重點
突出文化、國際化、大尺度綠化
朝陽區是人口大區、經濟強區,作為中心城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樹立首都高質量發展的標杆,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在本次《分區規劃》中,嚴格落實了新版北京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的朝陽區功能定位,即:
落實市委市政府有關朝陽發展的要求和指示,將朝陽區建設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的和諧宜居國際化城區,突出文化、國際化、大尺度綠化的朝陽特色。
在文化方面
打造大山子時尚創意產業功能區 打造「朝陽二十四景」
按照全國文化中心建設要求,朝陽區將著力推進國際文化交流窗口區、創意文化引領區、運河文化活力區建設,打造傳統魅力彰顯、中外多元包容、優雅時尚現代的文化形象。到2035年城市綠化空間、公共開敞空間、水系公園等城市要素與文化設施實現有機融合,人均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建築面積提高到0.45平方米,每萬人擁有實體書店數量達到2.5家,每10萬人擁有博物館數量達到2處,建構「有資源、有內容、有品質、有活力」的文化設施網絡,形成「朝陽特色、首都典範、全國一流」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立足全國文化中心建設要求,發揮朝陽作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全國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雙區疊加」優勢,著力推進國際文化交流窗口區、創意文化引領區、運河文化活力區建設,打造歷史記憶再現、傳承創新活躍、中外多元包容、優雅時尚現代的朝陽文化形象,加快建成傳統和現代交融的國際創意城區。塑造「國際特色、首都特質、創意風尚、時代風標」的城市面貌,強化彰顯大國首都特質的城市形象。
發揮朝陽區國際交往發展優勢,依託奧林匹克中心區、北京商務中心區、望京地區及外國駐華使館區等區域,完善國事活動和國際交往場所,努力使朝陽區成為國際文化資源交互的紐帶和中國文化對外傳播的窗口。突出使館外交文化,突出國際商務文化,突出國際體育文化,提升朝陽區國際活動承載力,積極開展國際文化交流與合作。
推進老舊廠房保護利用,鼓勵創意文化發展,建設創意朝陽。依託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大山子片區、垡頭片區形成創意文化發展新格局,打造大山子時尚創意產業功能區。加強工業遺存保護與活化利用,以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為引領,帶動全區「文化+」全面融合發展。
重點建設三裡屯、國貿等商業特色街區及大山子、潘家園等文化特色街區,突出街區特色和品牌,提升城市活力,彰顯城市魅力。結合城市歷史、人文和景觀特色,塑造富有特點的城市節點空間,強化空間特色,打造「朝陽二十四景」。
在國際化方面
推進國際一流商務中心區建設 打造北京對外開放高地
《規劃》提出,緊緊圍繞首都國際交往中心功能建設,通過聚焦產業功能升級、整合核心資源優勢建立高精尖的產業體系,重點推進國際一流商務中心區建設,打造北京對外開放高地。發揮國際交往主陣地作用,提升重點地區國際化水平,支撐服務好「一帶一路」建設。
持續推動金融業擴大開放,做強國際金融業務。大力發展投資性金融,拓展境外投資者參與範圍、渠道、規模。大力引入各國央行駐華代表處等主權類金融組織機構和投資基金入駐。加強新興金融市場的監管,引導新興金融市場健康發展。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有效發揮金融服務的促進作用。
推進國際一流商務中心區建設,打造北京對外開放高地。推進國家會議中心二期、第四使館區建設,擴大三裡屯、朝陽公園等特色區域的國際影響力,做好中關村朝陽園北區「三國際一未來」等重大項目建設。加快構建以國際商務、金融服務、文化創意和高新技術為主導的高精尖產業體系。以奧林匹克中心區為依託,推動重大國際化功能設施落地,完善國事活動和國際交往場所,建設重大國際活動的核心承載區,提升國際活動承載能力,強化朝陽國際文化交互的紐帶和中國文化對外傳播的窗口作用。高水平建設管理國際化社區、國際教育、醫療等公共設施,打造中外交融、舒適和諧的國際服務環境。
在大尺度綠化方面
建設10處超大型公園 打造千餘個各類公園避免千園一面
《規劃》提出,構建全域生態空間格局,打造大尺度綠化的樣板。以落實「大尺度綠化看朝陽」的要求,構建「兩環六楔、五河十園」的綠色空間格局,實現一綠建成、二綠建好。
到2035年森林覆蓋率從現狀21.37%提高到35%。以綠看地,對生態空間規模實現全域管控。積極利用各類閒置地、未利用地、拆遷騰退地等還綠建綠,不斷拓展城市生態空間,實現「央畔綠灣,千園朝陽」的美好生態願景。
遵循「公園城區」發展理念,打造千餘個各類公園,形成大、中、小、微四級公園遊憩綠地體系。按照居民出行「300米見綠、500米入園」的生態園林城市標準,優化公園綠地布局,因地制宜增加城市公園、小微綠地等各類公共空間,有效提升公園服務效率。到2035年,建成區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達到96%,建成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8平方米。
重視公園綠地的特色化發展,避免千園一面現象。強化文化建園理念,打造一批傳承地域文化、彰顯城市風貌的特色公園。
建設溫榆河公園、東郊森林公園、黑莊戶農業生態公園、朝南萬畝森林公園等十處超大型公園,提升周邊城市活力,打造立足朝陽、面向全市的綠色核心和城市名片。在大尺度公園綠地的建設中,積極與通州、昌平、順義等地區做好跨區域統籌和協作,高質量、高標準統籌區域內生態環境修復、文化景觀風貌塑造、蓄滯洪區建設等,為全市生態環境建設立好標杆。
總的說來,未來的朝陽將建設成為文化引領、開放包容、環境優美的和諧宜居國際化城區,是國際交流的大舞臺、時尚文化的領頭羊、科技創新的排頭兵、環境友好的美家園,堪稱宜居宜業宜商的不二之選!讓我們一起祝福嶄新朝陽的美好明天吧!
來源:人民網、北京市規自委朝陽分局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