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分區規劃發布:將建設為宜居宜業宜商的國際化城區!

2020-12-07 騰訊網

近日,《朝陽分區規劃(國土空間規劃)(2017年—2035年)》成果在朝陽區政府官方網站上公布。近期,《朝陽分區規劃(國土空間規劃)(2017年—2035年)》(以下簡稱《分區規劃》)獲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批覆。本次《分區規劃》是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在區級層面的分解落實,明確了朝陽至2035年並遠景展望至2050年的功能定位、發展目標、空間布局、產業發展、文化傳承等方面,《分區規劃》已成為當前朝陽群眾熱議的話題。

突破難點

實現減量提質發展

發展模式的轉變

聚集資源的擴張式發展模式轉向減量提質的內涵式發展模式

實現減量發展

關鍵詞:減量

在本次《分區規劃》中,朝陽區在所有區縣中減量任務最重、壓力最大,到2035年城鄉建設用地淨減量約71平方公裡,任務非常艱巨。

在非首都功能疏解方面,《分區規劃》系統梳理了疏解的目標和重點,通過精準疏解、集中疏解、聯動疏解來推進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的實施。同時,分類分區引導疏解騰退空間再利用,留白增綠、補充公共服務短板,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結合非首都功能疏解,加強建築規模調控,通過功能疏解和規模減量,大幅提高生態空間比例、調整城鄉職住結構、補充三大設施短板,有效實現三生空間優化配置的目標。

關鍵詞:提質

在完成減量任務的同時還要實現朝陽區的高質量發展,本次《分區規劃》針對朝陽區「城鄉發展不平衡、南北發展不平衡、城市功能和城市品質發展不充分」的現狀問題,聚焦民生服務體系完善、綠化隔離地區城市化、城市基礎設施保障、城鄉社會治理等任務,使高品質的城市發展環境成為提升區域能級的助推力,將朝陽區打造為高水平城市化綜合改革先行區。

在民生服務體系方面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圍繞「七有」目標、「五性」需要,突出解決便利性、宜居性問題,補齊民生短板。建立健全「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優化住房類型結構,完善住房保障和住房市場兩大體系。大力推進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加強街道環境整治提升。提供匹配需求、優質均衡的教育、醫療、養老、文化、體育、生活性服務業等公共服務,優先完善薄弱地區和薄弱環節的各類公共服務設施。完善公共服務網絡,建設朝陽眾享生活圈。

2035年小目標

優化住房供應體系

促進職住均衡發展

提供匹配需求、優質均衡的公共服務

在綠隔實施方面

穩步推進綠化隔離地區基本實現城市化目標,探索具有朝陽區特色的城市化建設道路,通過產業發展帶動農村生產方式的轉變,按照城市標準規劃建設公共服務設施和市政交通基礎設施,推動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的均等化。創新綠隔實施機制,精準施策。

在城市基礎設施方面

著重治理「城市病」,增強城市支撐保障能力。打造便捷高效、開放共享、生態宜居的現代交通體系,緩解城市交通擁堵。組建高標準、高水平、高效能的綠色市政基礎設施,提升市政基礎設施運行保障能力。全面推進汙染防治,改善環境質量。構建城市綜合防災體系,促進地下空間資源綜合開發。

在城鄉社會治理方面

突出共治共享,構建有效的超大城市治理體系。全面實施責任規劃師制度,完善專家諮詢和公眾參與長效機制。探索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打造「城市大腦」。深化「吹哨報到」改革,構建社會治理責任鏈。聚焦空間、環境、人文、管理、服務、參與六方面,打造全要素小區,凸顯精細化治理能效,協同推進建設朝陽高品質生活。

強化重點

突出文化、國際化、大尺度綠化

朝陽區是人口大區、經濟強區,作為中心城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樹立首都高質量發展的標杆,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在本次《分區規劃》中,嚴格落實了新版北京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的朝陽區功能定位,即:

落實市委市政府有關朝陽發展的要求和指示,將朝陽區建設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的和諧宜居國際化城區,突出文化、國際化、大尺度綠化的朝陽特色。

在文化方面

打造大山子時尚創意產業功能區 打造「朝陽二十四景」

按照全國文化中心建設要求,朝陽區將著力推進國際文化交流窗口區、創意文化引領區、運河文化活力區建設,打造傳統魅力彰顯、中外多元包容、優雅時尚現代的文化形象。到2035年城市綠化空間、公共開敞空間、水系公園等城市要素與文化設施實現有機融合,人均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建築面積提高到0.45平方米,每萬人擁有實體書店數量達到2.5家,每10萬人擁有博物館數量達到2處,建構「有資源、有內容、有品質、有活力」的文化設施網絡,形成「朝陽特色、首都典範、全國一流」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立足全國文化中心建設要求,發揮朝陽作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全國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雙區疊加」優勢,著力推進國際文化交流窗口區、創意文化引領區、運河文化活力區建設,打造歷史記憶再現、傳承創新活躍、中外多元包容、優雅時尚現代的朝陽文化形象,加快建成傳統和現代交融的國際創意城區。塑造「國際特色、首都特質、創意風尚、時代風標」的城市面貌,強化彰顯大國首都特質的城市形象。

發揮朝陽區國際交往發展優勢,依託奧林匹克中心區、北京商務中心區、望京地區及外國駐華使館區等區域,完善國事活動和國際交往場所,努力使朝陽區成為國際文化資源交互的紐帶和中國文化對外傳播的窗口。突出使館外交文化,突出國際商務文化,突出國際體育文化,提升朝陽區國際活動承載力,積極開展國際文化交流與合作。

推進老舊廠房保護利用,鼓勵創意文化發展,建設創意朝陽。依託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大山子片區、垡頭片區形成創意文化發展新格局,打造大山子時尚創意產業功能區。加強工業遺存保護與活化利用,以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為引領,帶動全區「文化+」全面融合發展。

重點建設三裡屯、國貿等商業特色街區及大山子、潘家園等文化特色街區,突出街區特色和品牌,提升城市活力,彰顯城市魅力。結合城市歷史、人文和景觀特色,塑造富有特點的城市節點空間,強化空間特色,打造「朝陽二十四景」。

在國際化方面

推進國際一流商務中心區建設 打造北京對外開放高地

《規劃》提出,緊緊圍繞首都國際交往中心功能建設,通過聚焦產業功能升級、整合核心資源優勢建立高精尖的產業體系,重點推進國際一流商務中心區建設,打造北京對外開放高地。發揮國際交往主陣地作用,提升重點地區國際化水平,支撐服務好「一帶一路」建設。

持續推動金融業擴大開放,做強國際金融業務。大力發展投資性金融,拓展境外投資者參與範圍、渠道、規模。大力引入各國央行駐華代表處等主權類金融組織機構和投資基金入駐。加強新興金融市場的監管,引導新興金融市場健康發展。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有效發揮金融服務的促進作用。

推進國際一流商務中心區建設,打造北京對外開放高地。推進國家會議中心二期、第四使館區建設,擴大三裡屯、朝陽公園等特色區域的國際影響力,做好中關村朝陽園北區「三國際一未來」等重大項目建設。加快構建以國際商務、金融服務、文化創意和高新技術為主導的高精尖產業體系。以奧林匹克中心區為依託,推動重大國際化功能設施落地,完善國事活動和國際交往場所,建設重大國際活動的核心承載區,提升國際活動承載能力,強化朝陽國際文化交互的紐帶和中國文化對外傳播的窗口作用。高水平建設管理國際化社區、國際教育、醫療等公共設施,打造中外交融、舒適和諧的國際服務環境。

在大尺度綠化方面

建設10處超大型公園 打造千餘個各類公園避免千園一面

《規劃》提出,構建全域生態空間格局,打造大尺度綠化的樣板。以落實「大尺度綠化看朝陽」的要求,構建「兩環六楔、五河十園」的綠色空間格局,實現一綠建成、二綠建好。

到2035年森林覆蓋率從現狀21.37%提高到35%。以綠看地,對生態空間規模實現全域管控。積極利用各類閒置地、未利用地、拆遷騰退地等還綠建綠,不斷拓展城市生態空間,實現「央畔綠灣,千園朝陽」的美好生態願景。

遵循「公園城區」發展理念,打造千餘個各類公園,形成大、中、小、微四級公園遊憩綠地體系。按照居民出行「300米見綠、500米入園」的生態園林城市標準,優化公園綠地布局,因地制宜增加城市公園、小微綠地等各類公共空間,有效提升公園服務效率。到2035年,建成區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達到96%,建成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8平方米。

重視公園綠地的特色化發展,避免千園一面現象。強化文化建園理念,打造一批傳承地域文化、彰顯城市風貌的特色公園。

建設溫榆河公園、東郊森林公園、黑莊戶農業生態公園、朝南萬畝森林公園等十處超大型公園,提升周邊城市活力,打造立足朝陽、面向全市的綠色核心和城市名片。在大尺度公園綠地的建設中,積極與通州、昌平、順義等地區做好跨區域統籌和協作,高質量、高標準統籌區域內生態環境修復、文化景觀風貌塑造、蓄滯洪區建設等,為全市生態環境建設立好標杆。

總的說來,未來的朝陽將建設成為文化引領、開放包容、環境優美的和諧宜居國際化城區,是國際交流的大舞臺、時尚文化的領頭羊、科技創新的排頭兵、環境友好的美家園,堪稱宜居宜業宜商的不二之選!讓我們一起祝福嶄新朝陽的美好明天吧!

來源:人民網、北京市規自委朝陽分局微信公眾號

相關焦點

  • 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榜發布 西安榜上有名
    2020年11月28日,中國民族建築研究會宜居城市與城鄉治理專業委員會(簡稱「宜居委」)發布《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榜》,全國709個城市有84個城市上榜,西安榜上有名。西安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身具十三朝帝都的歷史稟賦——西安歷史積澱和文化底蘊之深厚,在中國城市中首屈一指。
  • 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榜發布 西安上榜
    宜居宜業的大西安。2020年11月28日,中國民族建築研究會宜居城市與城鄉治理專業委員會(簡稱「宜居委」)發布《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榜》,全國709個城市有84個城市上榜,西安榜上有名。西安地處關中平原中部,是國家明確建設的3個國際化大都市之一,全國獲批建設的第9個國家中心城市,先後獲評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形象最佳城市、中國國際形象最佳城市等國家級殊榮,並且今年11月18日,在杭州舉行的「2020中國幸福城市論壇」中,西安第九次榮獲「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 活力濱城 開啟未來:加快建設生態、智慧、港產城融合的宜居宜業...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是天津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新徵程的第一個五年;是濱海新區加快推進新時代高質量發展,落實「雙城」發展布局,全面建設生態、智慧、港產城融合的宜居宜業美麗濱海新城的關鍵五年。偉大事業始於夢想、基於創新、成於實幹。
  • 致力建設宜居宜業 創新創業新龍文——訪中共漳州市龍文區委書記...
    2018年,全區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7796美元,位居全市第一、全省第八,龍文已從昔日的農業鄉鎮蛻變為宜居宜業、創新創業現代化新興城區。歐龍光說:作為市區中心城區,龍文區正揚帆起航,開啟新一輪的趕超發展徵程,我們有信心、有決心、有能力在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中當中堅、爭先鋒。
  • 宜居委發布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榜
    人民政協網11月28日電 28日,中國民族建築研究會宜居城市與城鄉治理專業委員會(簡稱「宜居委」)發布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榜,全國有84個城市上榜。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榜84個上榜城市名單如下:(排名不分先後)北京市,深圳市,上海市,杭州市,香港,廣州市,佛山市,成都市,寧波市,長沙市,蘇州市(常熟市,張家港市),寧德市,連雲港市,泉州市(晉江市),
  • 濟南兩河片區規劃來了!打造「三生融合」宜居宜業示範區
    6月29日,濟南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發布濟南市兩河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範圍南至經十東路,北至高新區與章丘區界,西至西巨野河,東至東巨野河及高新區與章丘區界,規劃總用地面積約2126. 14公頃。規劃城市建設用地面積約1291.70公頃,規劃居住人口約10萬人。
  • 麗澤商務區宜居宜業 西局板塊借勢崛起
    在四環內不再新增大規模商業配套的環境下,麗澤是北京三環唯一新規劃新建設區域,也是繼金融街、CBD(中央商務區)之後的北京金融產業發展「第三極」。而從居住屬性上說,「綠色」、「宜居」也使得身處該地區的西局板塊受到高端置業需求的關注。
  • 泰州榮登「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榜」
    近日,中國民族建築研究會宜居城市與城鄉治理專業委員會(簡稱「宜居委」)發布《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榜》,全國709個城市有84個城市上榜,其中58個地級市中就有咱們泰州!9個縣級市中,泰興榜上有名!「三帶」即在沿江地區打造綿延百裡、綠滿濱江的大江風光帶;在城區北部依託現代農業生態走廊,打造集都市農業、生態休閒為一體的生態經濟帶;在裡下河地區保護好原生態、原村落、原風貌,打造葦蕩相連、槳聲燈影的水鄉風情帶,建設更有品質、令人嚮往的水城水鄉。「三線」一是把牢環保底線。
  • 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榜發布 黃石和大冶榜上有名
    近日,《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榜》出爐,「宜居委」官宣全國709個城市中84個城市上榜。我省武漢市、黃石市、大冶市榜上有名。2020年11月28日,中國民族建築研究會宜居城市與城鄉治理專業委員會(簡稱「宜居委」)公布《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榜》。該榜單是宜居委、中城網通過對399個具有很高自由選擇能力的研究樣本,對居住城市的選擇行為分析,加權賦值,計算得出上榜城市的宜居宜業指數。湖北省上榜城市3個,分別為武漢、黃石、大冶。
  • 未來10年鄂爾多斯南北對接,成宜居宜業城市
    按照自治區規劃,在未來鄂爾多斯將加快東勝區、康巴什區和伊金霍洛旗阿鎮中心城區一體化步伐,推進產城融合、人口集聚與呼包榆融合發展,全面建設生態、健康、智慧、宜居、宜業、宜遊的品質城市。不過,鄂爾多斯市城市規劃(2011-2030)已經明確提出,中心城區為東勝和康阿兩大片區,其中2030年規劃城市建設用地面積為340平方公裡。
  • 北京14個分區規劃正式批覆!
    全文陸續正式發布 各區規劃有哪些亮點?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朝陽 建設國際化城區 關鍵詞:國際化 服務第四使館區建設
  • 遵商夢想小鎮 宜居 宜遊 宜業 遵義 正在崛起一座山水生態新商圈
    如今,遵義這座集「轉折之城、會議之都」、黔渝合作的橋頭堡、紅色革命發祥地等諸多「寵愛」於一身的紅色之城,正傾心繪製和實施以打造「黔川渝結合部中心城市」,建設「山水相望、宜居、宜業、宜遊生態城市」的規劃藍圖,續寫新世紀「轉折之城」新篇章!
  • 宜居又宜業!住在合肥這個縣,每一天都幸福!
    2020年11月28日中國民族建築研究會宜居城市與城鄉治理專業委員會發布《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榜》全國709個城市有84個城市上榜其中,安徽合肥、蕪湖2城被評為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
  • 新城新景入畫來 黔江打造山清水秀宜居宜業宜遊品質新城
    古老的石板街、美麗的吊腳樓、壯麗的峽谷峽江、融入了民族與現代風味的新建築……生態、綠色是其本底,魅力、品質是其保障,宜居宜業是其形態。放眼望去,這裡花園洋房成片,城在林中、林在城中;這裡道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綠樹成蔭,花開正豔;這裡店鋪林立、人氣較旺。新城的每個細胞都在展示它的與眾不同,一座山清水秀、功能完善、宜居宜業宜遊品質新城已端倪初現,展現在了世人眼前。
  • 《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榜》發布,吉林省長春市入圍
    11月28日,《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榜》發布。其中,吉林省長春市入圍,被評為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長春,被譽為「北國春城」,綠化度居於亞洲大城市之冠,位列中國四大園林城市;連續九次蟬聯「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國製造2025」試點城市;「全國首批城市設計試點城市」……《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榜
  • 為美好而來,新空港孔雀城,順義區公布分區規劃!
    北京市順義區在其官網公布《順義分區規劃(國土空間規劃)2017-2035年》,規劃指出,「致敬城市奮鬥者」順義區與北京東部地區和河北省廊坊北三縣地區實現協同發展,基本形成首都東部區域一體化發展新格局。規劃明確提出,順義區是承接中心城區適宜功能和人口疏解的重點地區,到2035年逐步建成宜居宜業的國際空港新城,成為首都創新發展示範區。
  • 城鄉美景如畫卷 宜居宜業亦宜遊 ——「十三五」全州城鎮化建設綜述
    「十三五」以來,按照「統一規劃、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綜合開發、配套建設」思路,黔南州以城鎮化帶動戰略為引領,以規劃指導建設和管理,大力發展縣域經濟,不斷加快城鎮建設步伐,加速黔南山地特色新型城鎮化進程。
  • 臨平新城發布2014年供地計劃宜居宜商宜業 利好層出不窮·杭州日報
    記者 顧倩    12月19日,「臨平新城好地品鑑會」發布了2014年臨平新城的可視化讀地手冊、價值分析報告以及利好報告,預計明年將有26宗土地推向市場,總出讓面積為2053畝。  餘杭區副區長李紅良在會上表示,臨平新城是餘杭區大力打造的「五城一基地」產業平臺之一,集區位優勢、雙鐵優勢、配套優勢於一體,餘杭區委區政府對臨平新城寄予厚望,將不遺餘力地在提升臨平新城城市區域價值方面作出努力,希望政府投資與社會投資實現優化配置,達到資源的高效利用,共同將臨平新城打造成宜居、宜商、宜業的杭州城東副中心。
  • 懷柔分區規劃全文發布,三大功能定位繪藍圖,未來發展有哪些關鍵詞?
    12月11日,《懷柔分區規劃(國土空間規劃)(2017年-2035年)》成果正式發布。北京市人民政府對懷柔分區規劃作出的批覆全文也在區政府網站公布。作為生態涵養區,懷柔區的功能定位是首都北部重點生態保育及區域生態治理協作區;服務國家對外交往的生態發展示範區;綠色創新引領的高端科技文化發展區。
  • 長沙| 房價溫柔,高鐵交匯,宜居宜業……盤點了一下,誇長沙的詞仿佛...
    今天的三湘都市報同時推出獨家報導《房價溫柔,讓長沙成宜居宜業樂土》。聯想到最近幾年,京廣、滬昆高鐵交匯於此,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多條地鐵、城鐵隨時撩動著我們出行的神經……別說吸引外地人才落戶了,就算拿一座城跟小編換長沙戶口,我還不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