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雲流水走龍蛇話行書,周義發教授「書法練習分論之三」

2020-09-14 墨緣齋文化

【編輯薦語】「行書介乎楷書與草書之間,體變較多,伸縮性較大。它藉助於楷、草體勢,即起筆似楷,但不及楷書工整。運筆如草,卻不及草書奔放。點畫應接,筆斷氣連,主筆沉著,連筆輕細,以草書用筆的放縱性衝破楷書用筆的嚴謹性,從而書寫流暢順利,形成了楷書與草書融為一體的書體」周義發教授關於書法的科普力作……


行雲流水走龍蛇話行書!

——周義發教授書法練習分論之三

張懷瓘在其《書斷》裡說:「行書者乃後漢穎州劉德昇所造,即在真書的基礎上快寫與簡化,即真書之小偽,務從簡易,相間流行,故謂之行書」。王珉在其《行書狀》中把行書形象地概述為「邈乎嵩、岱之峻極,爛若宿之麗天……」。

具體說來,行書介乎楷書與草書之間,體變較多,伸縮性較大。它藉助於楷、草體勢,即起筆似楷,但不及楷書工整。運筆如草,卻不及草書奔放。點畫應接,筆斷氣連,主筆沉著,連筆輕細,以草書用筆的放縱性衝破楷書用筆的嚴謹性,從而書寫流暢順利,形成了楷書與草書融為一體的書體,構成俯、仰、攲、正等各種生動活潑的姿態。

行書不像其他書體有一套規定的寫法。寫得正規一些近於楷書的,被稱為行楷。寫得放縱一些比較接近於草書的,叫做行草。

行書與楷書幾乎在同一時期形成,至東晉成熟。隋唐時期,漢字字體的演化基本結束,楷書成為日常應用字體,延用至今。由字體演變而帶來的推動書法演變的力量從此消失,各種書體已經齊備,在這些字體中,楷書具有規範的意義,但日常應用最為頻繁的還是行書,人們用於書法創作的書體也首先是行書。

從東晉到宋代,最為著名的行書作品是王羲之的《蘭亭序》、顏真卿旳《祭侄文稿》和蘇東坡的《寒食帖》。

《蘭亭序》327字,全篇氣盛神凝,從容嫻和。除逸筆天成,一氣貫之,文而不華,質而不野外,而且結構變化,筆法轉換,匠心獨運而又毫無造作之痕跡,故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

《祭侄文稿》,共234字。是顏真卿追祭從侄顏季明的草稿。文稿追敘了顏杲卿一門父子在安祿山叛亂時挺身而出,取義成仁的事。是書家悲憤交加真情實感融入筆端的千古絕唱,是在「忘我」 狀態下無意識的書寫,用筆情如潮湧,書法氣勢磅礡。

《寒食帖》共129字。這是一首遣興詩作,是蘇軾被貶黃州第三年所發洩的人生感嘆,表達了此時蘇軾的惆悵孤獨心情。此詩通篇起伏跌宕,氣勢奔放。其書率性發揮卻無荒率之筆。

練習行書,建議先從《聖教序》入手。《聖教序》先是由唐太宗撰寫,最早由唐初四大家之一的褚遂良所書,被稱為《雁塔聖教序》。後由沙門懷仁從王羲之書法中集字,刻製成碑文,稱《唐集右軍聖教序並記》,或《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又因橫刻有七尊佛像,故又名《七佛聖教序》。

每天堅持臨摹一二十字,反覆揣摩筆畫、筆意、筆勢、結構,基本達到背臨而不出其右時再繼續練習一二十字,日復一日,月復一日,年復一年,必有長進。臨摹好《聖教序》後,再臨《蘭亭序》和其他歷代大家的行書,必現「行雲流水」,「筆走龍蛇」的前景。

【關於】周義發,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多所著名高等學府文法、藝術專業客座教授,被原國家文化部審定為「書法師國家職業資格技能鑑定培訓項目專家委員」,獲中書協、中美協等藝術機構「德藝雙馨」獎。


相關焦點

  • 行雲流水走龍蛇話行書,周義發教授「書法練習分論之三」源文來了
    點畫應接,筆斷氣連,主筆沉著,連筆輕細,以草書用筆的放縱性衝破楷書用筆的嚴謹性,從而書寫流暢順利,形成了楷書與草書融為一體的書體」周義發教授關於書法的科普力作……周教授近照行雲流水走龍蛇話行書!——周義發教授書法練習分論之三張懷瓘在其《書斷》裡說:「行書者乃後漢穎州劉德昇所造,即在真書的基礎上快寫與簡化,即真書之小偽,務從簡易,相間流行,故謂之行書」。
  • 關於臨摹,周義發教授科普文「書法練習分論之一」來了
    【編輯薦語】「沒有之一,從忘年、神交兩大角度而言,論書畫藝術、思想的心有靈犀,書畫大家周義發教授是我的忘年老友;若論有視野、有格局,特別是有情懷之悲天憫人,我和地緣政治學家天石先生乃神交,不受太平洋之阻隔……」,對於周教授矢志不渝研究、傳播傳統書畫藝術,看中本紀錄平臺,榮幸併力推之……
  • 「婉曲平直話小篆」周義發教授淺議書法練習分論之六源文在這兒
    【編輯薦語】「對於練習篆書的書法愛好者,除臨摹後人翻刻的《繹山刻石》以外,閱讀、記憶《說文解字》十分重要。不僅查閱方便,更重要的是對於練習大量小篆字體的中鋒用筆大有禆益……」書法科普?書法簡史?書法研究?
  • 周義發教授「書法練習分論之二」源文件在這兒
    【編輯薦語】「晉唐楷書不僅成就甚高,而且無論筆法還是形體結構,均成規整法度,可以說是比較完美精到的……」義發書法科普?書法簡史?打開鳳凰新聞,查看更多高清圖片楷書晉唐譽天下——書法練習分論之二(周義發教授)楷書,肇始於漢末,到三國時已見雛形,至西晉,有的楷書僅略存表意,直到東晉時期臻於成熟。
  • 周義發教授談「楷書」——書法練習分論之一
    被稱為盛唐書法的一面旗幟,唐代書法革新家。其在《麻姑仙壇記》中,嚴謹和隨意的混合,標誌著唐代楷書真正的成就。其重要的楷書作品有《大唐中興頌》、《顏勤禮碑》、《顏家廟碑》等。柳公權是唐代繼顏真卿之後最後的一位大書法家,是顏真卿的一位天然繼承者,故書法史學上歷來以「顏柳」合稱。柳體取勻衡瘦硬,追魏碑斬釘截鐵之勢,點畫爽利挺骨力剛勁,結體嚴緊。
  • 「波挑掠筆隸八分」周義發教授淺議書法練習分論之五出爐
    【編者注】「練習隸書,建議從練習《張遷碑》、《石門頌》、《禮器碑》、《乙瑛碑》入手……」書法科普?書法簡史?書法研究?兼收並蓄!兼而有之!淺議書法練習分論之五:波挑掠筆隸八分(周義發教授)隸書由篆書演化而成。早期的隸書叫古隸,古隸產生於篆書的草率化書寫。隸書以「刪難省繁,損復為單」的特點,適應「刑峻網密,官書煩冗」的秦末漢初時代。
  • 「波挑掠筆隸八分」周義發教授淺議書法練習分論之五戳這兒
    【編輯薦語】「練習隸書,建議從練習《張遷碑》、《石門頌》、《禮器碑》、《乙瑛碑》入手……」書法科普?書法簡史?書法研究?兼收並蓄!兼而有之!淺議書法練習分論之五:波挑掠筆隸八分(周義發教授漢代在順帝之前,秦隸絕跡,到靈帝時,書法日趨精巧,為漢隸的極盛時期。漢隸亦被稱為「八分」或「分書」。
  • 「時時只見龍蛇走,左盤右蹙旭驚電」周義發教授淺議草書練習來啦
    【編輯薦語】「由於草書筆法變化十分豐富,沒有堅實的楷、行書基礎,筆者建議書法愛好者把練習草書放在其它書體之後為宜……」書法科普?書法簡史?書法研究?兼收並蓄!兼而有之!(周義發教授)草書是指書體草率而不失法度的書寫方法和形態。
  • 周義發 淺議書畫同源(書法練習總論之二)
    作為書畫同源書論,主要是說中國書法與中國繪畫彼此的產生與發展聯繫甚密,幾乎是同根同生,相輔相成。中國書畫在起源、用筆技法、美學特點和審美意境追求等方面特別類似。從書法練習的單一角度出發,筆者重點只從書畫用筆用墨的的關聯性方面作些探討。
  • 周義發 書法審美及其層次——淺議書法練習總論之三
    就書法藝術而言,韻多體現在筆力、線質、筆勢、墨色、留白、揖讓、疏密、穿插、巧拙、題詩、署款甚至鈐印以及線條節奏韻律感等等。無論是秦篆漢隸,魏碑唐楷,行書或草書,也無論是剛勁雄強之作,抑或是妍美飄逸之書,它們在筆墨線條之間,無不充滿著一種撼人心神的力度。「筆力」,一直是書家矢志不渝的追求,是書法藝術美的共性與標準之一;線質,對於書家而言,畢其一生,就是錘鍊一根線條。
  • 周義發 淺議書畫同源(書法練習總論之二)
    作為書畫同源書論,主要是說中國書法與中國繪畫彼此的產生與發展聯繫甚密,幾乎是同根同生,相輔相成。中國書畫在起源、用筆技法、美學特點和審美意境追求等方面特別類似。從書法練習的單一角度出發,筆者重點只從書畫用筆用墨的的關聯性方面作些探討。
  • 如何將硬筆書法行書寫得如行雲流水?
    如果楷書不行的話,建議先將楷書練習練好,只有將楷書練習好了,楷書稍微一變化,就是行書了,就如人行走一樣,只有先學會走才能更好地跑,否則就是本末倒置,從零到一非常難,而從一至二、到三、一直到九就快了,如同老子在《道德經》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 周義發教授書法常識之四來了
    周義發教授關於書法系列科普之一……印書合璧兩相宜——書法常識之四(周義發)在書法作品中,鈐上一枚或幾枚印章,這種印書合璧、互為增色的表現形式,是中國所獨有的藝術特色。壓角章一般都比名號印大,在書法作品中可蓋在右下角略高的位置。起首印也稱引首章,其內容包括齋館名稱、籍貫地名、年代、吉祥語及其他閒文,形狀以長方形或橢圓形為宜。起首印大多蓋在書法作品的右上角正文起首處稍偏下一點,與左下角的名號印呼應。然而,多數情況下,蓋了起首印就不蓋壓角印,反之亦然。書法用印雖無定則,卻是萬萬不可胡來的。對作品中印章的使用,必須精心、慎重與考究。
  • 當代著名書畫藝術家—    周義發
    藝術簡介周義發教授,筆名周德艦。現任中華文化研究院名譽院長,全國書畫藝術委員會常務副主席,中國名人藝術家協會和中國翰林書畫藝術研究會副主席,畫聖吳道子藝術館研究員,國際資政智庫高級文化顧問,數所著名高等學府藝術學院客座(兼職)教授,北京三希堂書畫院等若干藝術機構籤約藝術家。1952年8月,周義發出生於汈汊湖畔漢川市,成長於大別山麓軍營中。
  • 中國書法協會副主席顧亞龍書法欣賞,字體行雲流水,字跡堪比啟功
    顧亞龍和書法的結緣和他高中時瀏覽公園有關,當時在公園的長廊中看到有很多書法作品,顧亞龍就被這些書法所吸引,看到那行雲流水的線條讓顧亞龍沉迷在書法中,這也激發了顧亞龍以後要臨摹書法,顧亞龍在老師的指導下寫起了書法,幾十年如一日的練習中國的傳統書法,特別是對唐楷、魏碑、隸書、草書、行書都有所研究,最終顧亞龍把中國的書法寫出了藝術美!
  • 歐楷大咖田蘊章的行書也很精彩,行雲流水,顛覆你的審美觀,佩服
    提到田蘊章,我們首先能夠聯想到的就是他的楷書,一直致力於歐楷研究的田蘊章老師,在楷書上的成就是斐然的,也是有目共睹的,他的楷書不僅法度嚴謹,而且很適合初學者學習模仿,以至於,學習者眾,尤其是在他的倡導下,很多人開啟了書法之路,走向了書法之路,也為書法的傳播做出了貢獻,尤其是他擔任南開大學書法教授期間,深得同學老師的愛戴,也培養了一大批書法人才,尤其是楷書人才,為楷書的傳播和發展做出了不朽的貢獻
  • 「躬耕一生,桃園杏壇不言悔」周義發教授深切緬懷歐陽中石先生
    作為學生,周義發教授以此文深切緬懷。以下為原文,不做任何修改……沉痛哀悼書法老師歐陽(諱)中石先生和師母張(諱)茞京先生——學生周義發 2020年11月5日15時許,接首都師範大學「歐陽(諱)中石先生治喪委員會」電話,低沉緩重的音調中傳來振耳發聾的噩耗:
  • 書法奇才、風流探花郎,清朝第一行書,完虐當今無數書法家
    《梁詩正書法集》一般來說,練習書法大多都會從這五種書體中選擇,即是楷書、行書、草書、隸書、篆書等,而在這五種書體中練習楷書、行書者居多,尤其是行書,兼具楷書的實用性與草書的藝術性,點畫清晰、行雲流水,分外受人喜愛。
  • 硬筆書法教學模式:如何練習硬筆行書?
    古人以為, 「楷書如立, 行書如走, 草書如奔」。從初學者來說, 先立後走是科學的, 而經過十幾年讀書生涯的大學生, 書寫漢字具有一定的基礎。所以從實用性、藝術性和書寫者個性發揮而言, 鋼筆行書比較適合成人學生學習。
  • ...躬耕一生,桃園杏壇不言悔」周義發教授深切緬懷歐陽中石先生
    作為學生,周義發教授以此文深切緬懷。以下為原文,不做任何修改…… 沉痛哀悼書法老師歐陽(諱)中石先生和師母張(諱)茞京先生 ——學生周義發 2020年11月5日15時許,接首都師範大學「歐陽(諱)中石先生治喪委員會」電話,低沉緩重的音調中傳來振耳發聾的噩耗:著名文化學者、書法家、教育家、首都師範大學中國書法文化研究院名譽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