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有這樣一個群體,他們涉及房地產、建築、教育、汽車、汽配、通信、服飾、餐飲、旅遊等各個行業,他們同力協力,群策群力,以其獨有的方式在南京這個千年古都成長壯大,並逐漸成為南京經濟發展中的一個特有符號,他們就是——溫商。
目前,在南京經商的溫商已達5萬餘人,溫商以其敏銳的商業嗅覺和低調的形象一直吸引著人們的好奇心,日前,記者就南京市溫州商會會長,南京武強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武先生進行了專訪,為大家揭開南京溫商的神秘面紗。
做著推銷闖南京
1967年12月,張武出生在溫州蒼南縣的金鄉鎮,蒼南縣1988年被批准為首批沿海開放縣,成為全國民營經濟發展示範區和「溫州模式」重要發祥地之一,「我們從小受到的文化思想就是『重商輕農』,受父輩影響,比起將錢存在銀行裡我們更願意拿出來做投資。」張武告訴記者,同時因為敏銳的經商嗅覺以及很強的適應能力,溫商的足跡遍布世界。受此影響,1989年22歲的張武便來到南京推銷家中的教學儀器業務。
至於為何選擇來南京發展,張武說:「首先是南京人不排外,因為一旦意識形態形成很難接受新的東西,其次就是待人熱情,會讓人有歸屬感。」在他看來,相比其他城市民營企業發展繁榮,南京的優勢就在於國有企業多工業企業基礎紮實,教育、科研等產業更是發展形式大好。另外,南京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優越的區位交通優勢,企業的權益能得到保障。
無信不立 誠以待人
說起做生意,張武有他自己的心得體會,「做生意最重要的是講誠信,人無信不立,說好幾點就是幾點。」每一個品牌從來都是以誠信為立足點的,沒有誠信的保障,企業就成了無水之源。凡是到過溫州的外地人一致認為,溫州人具有北方人的豪爽與義氣,這點從張武身上就能感受到,挺直的腰板,爽朗的笑聲都能讓人感受到他話語中的誠懇。
目前他的南京武強實業有限公司現有固定資產2500萬元,職工近100人,年產值近2500萬元,而在具體上,除了產品質量外,還關注員工的福利權益,以及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其公司的企業文化就是「誠信」,在公司網站的首頁上,更是單獨開闢一欄寫著「誠信為本」並稱它是「所有人際關係的基礎,是做人的起碼準則」。
抱團經營共進退
溫商既是一個品牌,也是一種力量,抱團起來更能顯示溫商的優勢。「溫州商會可以說是國內所有商會中最抱團的,」張武自豪的說:「南京商會有500多名會員,他們分布在各行各業就像是一個個敏銳的觸角,行業內一旦有新的信息走向大家都會進行共享,而做生意最看重的自然就是信息。每當成員有困難,其他人都會積極援手不會坐以待斃。」今天上午,張武就跟幾位會員一起處理了一起突發情況。
南京溫商總部大廈位於江寧區秦淮路,不論是經營上的困難,還是生活中的困難,商會都願意為溫州老鄉盡力解決,溫商抱團的精神,正促使南京溫州商會日漸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