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人民日報
傳統戲曲能否連結新技術?
當然可以。今年年初,上海京劇院舉辦的「全民在線演唱會」火了。一個半小時的直播,最多時超過15萬用戶同時觀看。
「京劇 直播」,讓觀眾眼前一亮:「原來傳統戲曲還能這樣走進千家萬戶」;京劇人也很驚喜:「沒想到短視頻網站裡居然有那麼多年輕戲迷」。
在一些人看來,京劇仍是小眾、欣賞門檻較高的藝術門類。在娛樂品類繁多、傳播手段多樣的當下,以京劇為代表的戲曲藝術想要更好傳承,離不開拓寬思路、創新發展。
「一個古老的劇種,能夠松柏常青,是因為它隨時進步。」在京劇大師梅蘭芳眼裡,戲曲是創造性的藝術。京劇表演藝術家尚長榮曾說,「京劇可以說是最不保守的藝術。」從徽劇、漢劇合流形成京劇,再到吸納崑曲、秦腔等百家藝術的精華,求變求新的意識一直在京劇的基因中。
從融入話劇、現代舞等元素的「小劇場京劇」,到「雲上」看京劇;從以京劇為內容的電視劇、綜藝節目,到京劇藝術體驗館……如今,創意和技術的聯姻,使得京劇突破原有圈層,同新領域、新群體擦出火花,經典煥發勃勃生機。
不止京劇,藉助豐富的平臺、新潮的方式,戲曲正不斷探索出新。比如,江蘇省崑劇院將5G直播、AR、VR等融入崑曲演出和傳播;浙江嵊州建成以戲劇為主題的文旅小鎮,將戲曲與文旅、生活相融合。
在遵循獨有美學藝術和特定表演法則的基礎上,藉由全新的媒介形式、理念思路,人們心中戲曲嚴肅古板的印象逐漸被打破。戲曲與日常生活的距離縮短,對更廣闊群體的吸引力增強。
戲曲是中華傳統文化與獨特民族審美的重要載體。古往今來,戲曲總是隨社會發展、生活變遷而不斷更新。傳承文化品格,激發藝術活力,讓戲曲藝術在傳統經典和現代創造的和諧交織中形成與當下生活的緊密聯結,這門古老藝術便能保持與時代的同頻共振,收穫更多觀眾,長久地散發魅力。
《 人民日報 》( 2020年09月11日 1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