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嶽麓山

2020-10-10 黌哥2018

嶽麓山位於國家首批歷史文化名城長沙市湘江西岸,依江面市,現有麓山、橘子洲、嶽麓書院、新民學會四個核心景區,為世界罕見的集「山、水、洲、城「於一體。

嶽麓山的地理位置獨特,嶽麓山其山脈屬南嶽衡山,古人把嶽麓山列為南嶽七十二峰的最後一峰,稱為靈麓峰,南距衡山山脈主峰祝融峰直線距離102公裡。在很久之前的南北朝劉宋時《南嶽記》載「南嶽周圍八百裡,回雁為首,嶽麓為足。」故名嶽麓。

來到長沙就會很容易就會沾染上嶽麓書院的儒雅,沾染上愛晚亭的詩意,沾染上古麓山寺的肅靜,沾染上雲麓宮的清朗,愛上了古木參天下的林蔭小道,愛上了滿山英烈的鐵骨忠魂。

具有「千年學府」美譽的嶽麓書院是我國文化史上不可磨滅的一座豐碑!「惟楚有材,於斯為盛」不僅僅是一種自信!更是彰顯的一種實力!嶽麓書院佔地面積21000平方米,現存建築大部分為明清遺物,主體建築有大門、二門、講堂、半學齋、教學齋、百泉軒、御書樓、湘水校經堂、文廟等,各部分互相連接,完整地展現了中國古代建築氣勢恢宏的壯闊景象。除建築文物外,嶽麓書院還以保存大量的碑匾文物聞名於世,如唐刻「麓山寺碑」、明刻宋真宗手書「嶽麓書院」石碑坊、「程子四箴碑」、清代御匾「學達性天」、「道南正脈」、清刻朱熹「忠孝廉潔碑」、歐陽正煥「整齊嚴肅碑」、王文清「嶽麓書院學規碑」等等。嶽麓書院古建築群分為教學、藏書、祭祀、園林、紀念五大建築格局。

全世界再也沒有第二座城市,將最好的風景全部留給了莘莘學子,唯獨湖南,唯獨長沙,將整座嶽麓山留給了大學,將最美的風景留給大學。這種依山臨水的校園布局,形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大學城!擁有這座山,可賞春花秋月;擁有這座山,可讀冬雪夏雲。有了這座山,這裡的大學不會浮躁;有了這座山,這裡的人們幸福安康;有了這座山,這座城市富有靈氣;有了這座山,這片天空呈現祥光!

嶽麓山景觀由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兩部分組成。自然風光佔足了奇、珍、幽、美四個字。

奇,是指嶽麓山區林草繁茂,存有植物種類達幾千種,女貞、銀杏、樟樹、欏木、苦粟、楓香等名木應有盡有,甚至千年以上樹齡的古樹亦可見到,還有皂莢、白玉蘭等瀕危樹種,而桃花、迎春、玉蘭、臘梅、丹桂、百合、芙蓉、薔薇等花木更是漫山遍野,奼紫嫣紅中繡出麓山織錦畫幅。

珍,是指嶽麓山區野生動物繁行較旺,林中穿梭歌唱著的有畫眉、黃鸝、布穀、杜鵑,還有啄木鳥、鸚鵡、貓頭鷹等等,而在密林深處若隱若現,時不時露出頭臉的有狐狸、山羊、野兔、山雞等等。

幽,幽壑千重,幽泉千縷,若你冬季來此且碰巧遇上嶽麓漫天飛雪,一個「幽」字更會讓你感受入骨三分,著名的瀟湘八景之一有「江天暮雪」,即此。

美,嶽麓山四季都美,冬雪美,春花美,而秋天來臨的時候,不僅眼中看到的美,連口福都是美之又美了,石榴、板慄、南桔、酸.....還有不能吃的紅葉,更是美不勝收。

嶽麓山的人文景觀,那是嶽麓山另一道亮麗的風景。千年學府嶽麓書院,是三湘人才輩出的歷史記錄,而愛晚亭內那吟唱著「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又留著-縷長髯的老夫子,那情那景更是讓人留戀忘返。嶽麓書院還以保存大量的碑匾文物聞名於世,如唐刻「麓山寺碑」,是唐開元十八年(公元730年),由著名的書法家李邕撰文並書寫的;江夏黃仙鶴勒石刻篆,因為文、書刻石都十分精美,所以享有「三絕」之稱。碑高4米,寬1. 35米,碑文共1400餘字,此碑以其書法著名於世,最為藝林所看重,傳拓碑文曾風靡一時,筆法剛勁有力,是最為著名的唐碑之一。除此之外,還有明刻宋真宗手書「嶽麓書院」石碑坊、「程子四箴碑 」清代御賜「學達性天」、「道南正脈 」清刻朱熹「忠孝廉潔碑」、歐陽正煥「整齊嚴肅碑」、王文清「嶽麓書院學規碑」等等。

在嶽麓書院有一副著名的對聯:「吾道南來原是濂溪一脈,大江東去無非湘水餘波」。這副對聯雖然過於狂放,卻恰如其分地表現了湖南人及湖湘文化湖湘子弟以「經世致用」「胸懷天下」、「敢為天下人之先」為己任。對近現代中國所擔當的崇高責任。

忠孝廉節堂因為朱熹寫了「忠孝廉節」而出名,講堂內共有三塊匾,分別是「實事求是」、「學達性天」和「道南正脈」。

第一塊匾:「實事求是」是民國初期湖南工專校長賓步程撰寫的。毛澤東青年時曾寓居學院的半學齋,「實事求是」對他的思想形成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在後來的革命實踐中,他豐富和發展了「實事求是」的內涵,使「實事求是」成為毛澤東思想的精髓。

第二塊匾:「學達性天」,這是康熙皇帝御賜的。「學達性天」是一種理學思想。這裡的「性」指的是人性,「天」是指天道,程朱理學認為,人的善良本性是天道所賦,教育的目的是要恢復人的天命之性,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皇帝所賜匾,意在勉勵學子張揚理學,加強自身的修養,同時告訴人們在這裡求學,可以獲得德性修養,達到天人合一的學問的最高境界。

第三塊匾「道南正脈」匾是乾隆皇帝為了表彰嶽麓書院在傳播理學方面的功績所賜的,其意思是嶽麓書院所傳播的朱張湖湘學是理學向南傳播後的正統。匾為原物,這裡的「道」指的就是理學。

為什麼嶽麓書院有「千年學府」之稱呢?原來嶽麓書院於宋太祖開寶九年從潭州太守朱洞創建,也就是公元976年,距今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所以有千年學府之稱。它與江西白鹿洞書院、河南嵩陽書院及睢陽書院並稱中國古代四大書院。接下來就一起去感受一下千年學府濃厚的文化氣息吧!

從嶽麓書院的這幅平面圖上,大家可以發現嶽麓書院的古建築在布局上所採用的是中軸對稱、縱深多進的院落形式,其中講堂是位於中軸線的中心,也是整個書院的中心位置。書院的建築主要有三個部分的功能:講學、藏書和祭祀。


這裡是赫曦臺,赫曦臺是古時候酬神演戲的舞臺。朱熹在嶽麓書院講學的時候,常常很早就爬起來跑到嶽麓山頂去看日出,看到日出就拍手歡呼「赫曦、赫曦」,意思是紅紅的太陽升起來了,後來張栻就在這裡修了一個臺,取名「赫曦臺」。

沿著中軸線,來到了嶽麓書院的大門,抬頭看一下大門上面「嶽麓書院」這塊匾,是北宋第三個皇帝宋真宗御賜的。大家再看一下兩邊的對聯:「惟楚有材,於斯為盛」。上聯「惟楚有材」出自《左傳》,下聯「於斯為盛」出自《論語》。這一付對聯也道出了嶽麓書院作為天下最輝煌的英才薈萃之地的歷史事實。

嶽麓書院園林建築,具有深刻的湖湘文化內涵,它既不同於官府園林的隆重華麗的表現,也不同於私家園林喧鬧花俏的追求,而是反映出一種士文化的精神,具有典雅樸實的風格。

愛晚亭始建於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由嶽麓書院院長羅典創建。與安徽滁縣的醉翁亭(1046)、杭州西湖的湖心亭(1552年)、北京陶然亭公園的陶然亭(1695)並稱中國四大名亭。

愛晚亭原名紅葉亭,又名愛楓亭。後來由湖廣總督畢沅根據杜牧「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的詩句,更名為愛晚亭。愛晚亭幾經滄桑,清同治、光緒、宣統年間均相繼進行過修復。其中宣統三年秋,湖南學監程頌萬先生主持修復時,把羅典所撰寫的對聯刻在亭柱上,「山徑晚紅舒,五百夭桃新種得,峽雲深翠滴,一雙馴鶴待籠來」。

駐足愛晚亭下,抬頭仰望紅底毫金的「愛晚亭」,再誦讀旁邊龍飛鳳舞、磅礴雄渾的《沁園春·長沙》詩句,一種穿越歷史的厚重敬意油然而生。我也忍不住吟詩一首「我看湘江水悠悠,愛晚亭邊紅葉愁。少年豪情今猶在,英雄己嘆馮唐老。」

在風雨如梭、國難當頭的歲月,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一群身無分文卻心憂天下的少年,在湘江中流擊水,浪遇飛舟:在愛晚亭中指點江山,激揚文字;在雲麓峰頂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與蔡和森等聚會愛晚亭下,縱談時局,探求真理。

正是這群風華正茂的少年從愛晚亭出發,讓一個瀕臨衰亡的民族重新昂首站立起來。1952年重修愛晚亭時,湖南大學校長李達致書毛澤東,請求提書亭名,身為共和國主席的毛澤東欣然為愛晚亭題匾,並同意將《沁園春·長沙》置於匾旁。更為古亭增添了光彩。

作為共和國的締造者,如此看重愛晚亭,不僅僅是因為它承載著自己青春時代美好的革命回憶,更在於它能昭示共和國的未來者: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

到了嶽麓山,不來愛晚亭坐坐,遊山的意境就會大打折扣!人生沒有詩意,與鹹魚有什麼區別,遊山不會賞亭,則痛失風騷!愛晚亭,可遠觀,可近賞,可閒坐,可徘徊。若有詩意,來幾句吟風賞葉;若得閒情,坐半晌無物無我!信步林間小道,遠離都市喧囂,聽幾處蟬鳴,學數聲鳥語,可怡人自樂,流連忘返!

麓山寺系晉初古寺,是佛教人像最早的一所大寺。明神宗時 更名為萬壽寺。

雲麓宮在嶽麓峰頂,系道家第二十三洞虛福地。現存呂祖殿、祖師殿、三清殿三進。呂祖殿中置漢白玉浮雕呂祖仙師真像,並刻呂祖《百字銘》,八十年代對宮宇進行了修葺,前廳豎關帝神像,三清殷按道家規制豎像三尊。

新民成立會舊址暨蔡和森故居,現舊址核心保護區為小青瓦、木排架、竹織壁結構的清代農舍,竹籬香樟環繞,內有古井、「溈痴寄廬「槽門、周公墓等。新建陳列室以全新的「新民學會·建黨先聲「陳列展覽,用場景再現、浮雕等形式表現了新民學會三年的歷程:以74名會員中的精英形象,突顯了湖湘無產階級先鋒的群體形象。

嶽麓禹王碑其文字形如蝌蚪,既不同於甲骨鐘鼎,也不同於籀文蝌蚪,很難辨認,但遠在1200多年前,即為韓愈所聞及,還親登南嶽岣嶁峰尋訪禹碑,並留有詩記。

赫曦臺是嶽麓書院文化中的一處人文勝地,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張栻、明代著名理學家、心學創始人王守仁以及毛澤東等人都留下了與赫曦臺有關的詩句,今刻於此臺屏風之上。

忠烈祠,為歷代褒揚忠義精神,建祠追祀為國殉難忠臣烈士之處,祠名「忠烈「。長沙市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嶽麓山赫石坡嶽王亭。忠烈祠原為紀念嶽飛的嶽王廟,1939年改建為忠烈祠,全稱是第四路軍陣亡將士麓山忠烈祠。

相關焦點

  • 長沙嶽麓山的一些小細節,讓山更加有靈氣
    到長沙旅遊,嶽麓山是必到之地,第一個是國家5A級景區,第二個是免費,第三個是衡山71峰,風景很美,第四個是長沙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第五個是嶽麓山下的千年嶽麓書院。自古以來,就有不少文人騷客來到嶽麓山,也留下不少詩句。
  • 憑弔長沙嶽麓山辛亥英烈名人墓
    禹之謨墓位於嶽麓山東麓麓山寺北側。;早年曾就讀於嶽麓書院,1902年赴日本留學;1903年回國從事教育,宣傳革命,與宋教仁等組織華興會,任會長;1905年加入同盟會,任庶務長;在廣西、雲南等地多次發動起義,均告失敗;武昌起義勝利後,於1912年元旦任陸軍總長,後任南京留守;1913年討袁失敗後,逃亡國外。
  • 長沙天心閣嶽麓書院及火宮殿小吃
    長沙位於湖南東北部,北瞰洞庭,南依衡嶽,湘江縱貫南北,素有「荊豫唇齒,黔粵咽喉」之稱,是一座具有3000多年歷史的「荊楚名城」 。長沙之名始於西周。據《逸周書.王會解》記載,周成王時,諸侯所獻方物中就有「長沙鱉」。戰國時已成為楚南重要城邑,又名青陽。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置長沙郡,為全國三十六郡之一,郡治設在臨湘縣(今長沙城區)。
  • 千年學府:湖南長沙嶽麓書院的舊影
    嶽麓書院是中國宋代著名的四大書院(河南商丘應天書院、河南登封蒿陽書院、江西廬山白麓書院和湖南長沙嶽麓書院)之一,創辦於北宋開寶九年(976),由漳州太守朱洞創建。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改制為湖南高等學堂,1926年正式定名為湖南大學,期間延續辦學了千年,弦歌不絕,故稱為「千年學府」。
  • 長沙嶽麓山楓葉紅了,雲麓宮的銀杏黃了,我想和你一起看最美秋景
    「當楓葉的火紅與銀杏的金黃相遇,碰撞出的是嶽麓山秋日餘韻色彩,在冬日的暖陽中熠熠生輝。」在冷空氣的作用下,楓葉漸漸由青綠色變成了深紅,銀杏也被這寒意染成金黃,紅與黃在長沙嶽麓山相遇了,它們的相遇,碰撞出長沙的「最美秋景」……
  • 中國四大知名書院之一,長沙千年歷史的嶽麓書院
    嶽麓書院位於嶽麓區的湖南大學內是歷史上知名的四大書院之一,千年書院。「四大書院」指應天府書院:今河南商丘睢陽南湖畔、嶽麓書院:今湖南長沙嶽麓山、白鹿洞書院:今江西九江廬山:嵩陽書院:今河南鄭州登封嵩山嶽麓書院從北宋延續到如今,古樸厚重,不愧是我國書院中的瑰寶。
  • 道南正脈,瀟湘洙泗--嶽麓書院與長沙的歷史文化
    嶽麓書院,因建於長沙湘江西岸的嶽麓山腳下而得名。《方輿勝覽》引《荊州記》稱「長沙西岸有麓山,蓋衡山之足,又名靈麓峰,乃嶽山七十二峰之數。自湘西古渡登岸,夾徑喬松,泉澗盤繞,諸峰疊秀,下瞰湘江,嶽麓寺、道林寺、嶽麓書院皆在焉。」嶽麓書院正式創辦於北宋開寶九年(976年),設有講堂、齋舍及藏書樓等,為當時四大書院之一。張?
  • 千年學府嶽麓書院,中國歷史上著名四大書院之一,長沙地標
    1925年晚秋,毛主席去廣州主持農民運動講習所,經過長沙,重遊橘子洲,感慨萬千,欣然提筆,寫下了這首《沁園春·長沙》,抒發了對民族命運的感慨和以天下為己任的豪情壯志。這首詩詞,現鐫刻於長沙嶽麓山的愛晚亭石碑上。嶽麓書院現為湖南大學分校。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四大書院之一,曾七毀七建,現存主要建築是清朝的遺構。
  • 長沙我不虛此行,終於看到了嶽麓山之精魂嶽麓書院
    嶽麓山之精魂嶽麓書院。久仰我國古代四大書院之冠嶽麓書院的盛名,我於08年4月的春末在嶽麓山終於瞻仰了這座享譽世界的千年學府。 初到長沙的我,帶著地圖,從長沙中南大學的後則去攀登綠蔭蔽日山脈蜿蜒的嶽麓山。
  • 走到嶽民巷的盡頭,是長沙最美書店:嶽麓書社麓之風
    嶽民巷位於長沙嶽麓山下,西起麓山路,東接愛民路,全長約四百多米,是條小巷。從麓山路拐入嶽民巷,巷口有家老字號楊裕興。繼續前行,小巷的兩旁,商輔林立。小巷的盡頭是大名鼎鼎的嶽麓書社·麓之風書店。麓之風依託於嶽麓書社的古文出版資源,是長沙古典文獻書籍品類最全書店之一。深耕嶽麓山大學城11年,早已成為大學城人文精神的象徵,文青們的心中文藝地標。
  • 惟楚有材 於斯為盛——長沙嶽麓書院
    「惟楚有材,於斯為盛」是清嘉慶時嶽麓書院山長袁峴岡為書院門扉所寫的一副楹聯。八個筆力遒勁、鋒芒畢露的大字,至今懸掛在嶽麓書院山門兩側。這是長沙人以楚人自居、以楚人自豪的見證,也是向所有來此地遊訪的中外人士昭示長沙悠久的湘楚文化和教育文明的第一標誌物。
  • 長沙嶽麓山飆車族常出沒 交警專項整治
    星辰在線8月8日訊(長沙晚報記者 小劉軍)昨晨,一名在山上鍛鍊的老人被一名騎車下山的女子撞傷,造成腰椎骨折。早在2009年,嶽麓山景區就已經禁止騎車入內,可仍有不少人在山上違規騎行,帶來安全隱患。對此,嶽麓區交警大隊聯合嶽麓山景區,昨日凌晨展開突擊整治。
  • 長沙嶽麓山美呆了,菊花展成網紅打卡地,免費
    同時也是長沙人的後花園,休息的時候都會來這裡走一走,嶽麓山森林覆蓋面積廣,達到了95%,天然的負氧離子爆棚,來一次嶽麓山,就等於給自己洗了一次肺。嶽麓山公園收費的地方只有2個,一是嶽麓書院40元,另外一個是索道25元。(可坐可不坐,建議不坐)嶽麓山只有300多米高,所以徒步遊覽嶽麓山是最佳的選擇,因為一路上都有景觀可看,輕鬆不累。
  • 玩爽嶽麓 ‖ 感受田園詩意、縱享激情夜長沙...「五一」來嶽麓最...
    玩爽嶽麓 ‖ 感受田園詩意、縱享激情夜長沙...... 春暖花開,暢遊嶽麓嶽麓推出八大精品旅遊線路今天,小編為你推薦最後兩條精品旅遊線路親子互動之旅和激情夜遊之旅07
  • 長沙嶽麓山腰古麓山寺風貌
    主題:【古麓山寺】器材:華為mate 10 徠卡雙攝後期:原圖直出時間:2018年2月地點:長沙嶽麓山
  • 愛晚亭內毛澤東《沁園春·長沙》與嶽麓書院
    亭內立碑,上刻毛澤東手書《沁園春·長沙》。毛澤東手書《沁園春·長沙沁園春·長沙--毛澤東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嶽麓書院嶽麓書院創建於北宋開寶九年(公元976年),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四大書院之一。
  • 嶽麓山下的千年學府 長沙嶽麓書院攻略
    這次到湖南長沙,得以有機會參觀了這所位於的 湘江(攻略) 西岸嶽麓山下的這座千年學府。一跨入書院大門,你馬上就會被它那古樸而清新的環境所吸引。「整齊嚴肅」的講堂與「鳶飛魚躍」的園林構成了一副對比鮮明而又渾然一體的情趣畫面。從雅致、端肅的建築群落中,仿佛看到儒家士人的嚴謹和閒適的讀書氛圍,欣賞到他們的審美情趣和生活理想。
  • 嶽麓史話 ‖ 老街舊巷之抗戰中期的長沙火宮殿
    嶽麓史話 ‖ 老街舊巷之抗戰中期的長沙火宮殿 2020-07-13 2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19網際網路嶽麓峰會今起長沙舉行 橘子洲頭人機合誦《沁園春·長沙》
    星辰在線4月1日訊 據(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王斌 朱敏 通訊員 餘旭華)報導 湖南熱誠邀請各大網際網路企業、獨角獸企業將總部或第二總部遷入長沙,在廣大網際網路從業人士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數萬人報名參加「春天的邀約」……4月1日至3日,以「智能網聯·於斯為盛」為主題的2019網際網路嶽麓峰會將在長沙舉行。
  • 千年學府-長沙嶽麓書院(圖)
    在嶽麓山東面山下,為我國古代四大書院之冠。始建於宋太祖開寶九年(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洞採納劉 的建議,由官府捐資興建。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宋真宗召見山長周式,並賜書「嶽麓書院」四字門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