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唐] 白居易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來如春夢不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
好像是花,又好像不是花;
好像是霧,又好像不是霧。
像身邊所有美好的事物一般,捉摸不清;
像自然界所有的景物一樣,難以看透。
好像周圍的一切都蒙上了一層薄薄的迷霧,像夢一般清楚又記不清楚。
清楚地知道自己曾身在其中,清楚地知道自己已經忘記了。
這霧很薄,伸出手想撥開面前的畫卷卻只是徒勞。眼前的景象模糊不清,閉上眼睛感受周圍霧氣的流動。隨著霧氣流動的方向慢慢走走,要輕一點,慢一點。不能打破這迷離恍惚的氣氛,會一個剎那間醒來,又似夢一般清楚地忘記了這種感受。
四周不知道什麼時候暗了下來,沒了光亮的照耀,眼前的景象愈顯愈現,似夢幻影。周圍變化了模樣,看到了之間觥籌交錯,飲酒盡歡。歌舞昇平每個人的表情在眼前放大,內心的陰暗被酒精揮發在臉上。
拋去了之前的笑臉,偽裝的仁慈和善良。互相看著對方和之前不一樣的面孔,沒有人驚訝。雖然從來沒有見過這種情況,但仿佛情況就是這樣的。本就是這樣,只是此時被看破。
一切都緩慢地進行,誰的杯子掉落下來。沒有發處想像中的聲音,像一滴水落進湖面,泛起漣漪,周圍的霧流波動一圈一圈打到臉上消散,景象又變了,空氣波動著不住地亂撞隨之不住的消散。畫面也被打亂揉擰在一起,從黑色變成紅色,從室內變成室外。桌椅變成草地,屋簷成雲煙浮在上空。
面前站著一位女子嫋嫋婷婷,身姿曼妙。嬌香淡梁胭脂雪。愁春細畫彎彎月。花月鏡邊情。淺妝勻未成。佳期應有在。試倚鞦韆待。滿地落英紅。萬條楊柳風。
多少旖旎纏綿,為情而已矣。生離別,此離別。夢從中來無斷絕。一朝霧散煙消,只此情絕矣。
白居易,稱詩魔,倡導新樂府運動,以文章詩詞通俗易懂為主。
此詩易懂朦朧,空靈脫俗。霧、夢、雲是此詩最大特點,以這三意象為主表達兩層含義。
其一反映當時官場官員養官妓,用朦朧的景象反映當時養官妓,貪圖享樂的現象。用夢境和幻影表現這種奢靡感概的會短別長。
其二表達人生的美好,一切如痴如醉的美好愛情。來如春夢幾多時?似在寫夢有似在寫情,有情在有夢,由夢表達有情。夢反映了埋藏內心的情感,愛情似琉璃美好易碎,夢也由此易散。
——END——
圖片均搜自網絡公開資料,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