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好漢楊志墓被挖出,墓中文物讓人心酸,專家:他是真正的好漢

2020-12-14 騰訊網

水泊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漢的故事想必很多人都耳熟能詳,這部小說不愧為四大名著之一,在人物性格的刻畫上可謂惟妙惟肖,故事情節跌宕起伏讓人讀起來非常過癮。不過雖說這是本小說,但故事裡的人物在歷史上都是有原型的,當然了,這些好漢的形象跟現實中還是有些差別的,最不可思議的當屬楊志。

楊志外號青面獸,他本是個軍官,因為押送生辰綱不利而被迫落草為寇、上了梁山。不過一說起這個人,想必大部分讀者除了他賣刀那段故事外再想不出有啥亮點了。

沒錯,在小說裡楊志的確是個默默無聞的人,甚至說他這個人物被刻畫得有些壓抑。大家不妨回憶楊志的出場,他一開始給皇上押運最喜歡的花石綱,結果沒成想在河裡翻了船。把領導的差事辦砸了之後他自知兇多吉少,乾脆暫時流落市井江湖。

而後陰差陽錯地受到了梁中書青睞,給他派了個押運生辰綱的活,這回他戰戰兢兢唯恐出什麼岔子,結果偏偏碰上了梁山的好漢。書裡楊志因為弄丟了進貢給當朝宰相的生日禮物,自知這次肯定是性命難保,乾脆落草為寇躲避官兵的追捕,這才成為了一百零八將之一。

不過史書上記載的楊志可不一樣,其原型也叫楊志,但他一直在西北當軍官、從未落草,只不過同樣很倒黴。當時金兵來犯氣勢洶洶,楊志所在的軍隊奉命阻擊,他被任命為先鋒、跟隨种師中將軍。

若此戰得勝那自然是升官發財的好機會,可了解歷史的都知道,宋朝軍隊遇著金兵大多是打不過。果不其然,楊志在此一戰中不僅沒打贏還中途逃跑當了逃兵,師中將軍戰死,金兵如入無人之境,國都危在旦夕。

按照史書上的記載,楊志不僅是個倒黴的人還是個懦夫,作為軍官他臨陣脫逃根本就不配成為書裡的梁山好漢,書裡的楊志雖然也不走運但好歹光明磊落、敢做敢當。

事情到這其實並沒有結束,五六年前的一個春天,河南濟源市的一處建築工地上意外挖出了座古墓,這是一座金代的磚室墓,墓碑上赫然寫著「故贈登州防禦史楊公墓碣」。沒錯,這個所謂的楊公其實就是楊志,這一發現讓考古工作者們都興奮不已,楊志的真面目終於要被揭開了,他真的像史書上寫的那樣懦弱嗎?還是像小說裡那樣是個光明磊落的好漢。

解析完碑文後在場的人心裡都不是滋味,原來楊志本是河南省鄧州人,其妻子馬氏和女兒被金人擄走。而他本人在軍中立過不少戰功、頗有威望,不僅被升為武德將還曾收到過皇上的讚譽和嘉獎。

當年金兵南下時,楊志跟隨种師中將軍死守太原,雖然將軍戰死、大軍潰敗,但楊志並沒有逃跑,反倒一路上集結殘兵與劉韚匯合,而後前往壽陽再度與金兵交戰。由於在一連串的作戰中楊志表現英勇,他不僅沒有因敗仗而責罰還升了官。

而後太原再度告急,此時的楊志又跟隨與王淵前去救援,但王淵與他素來不和,在一次聯手作戰中沒有及時援助以至於宋軍大敗,楊志被誣陷殺害。其後,楊志麾下眾將遠赴汴梁為其昭雪,在弄清事情真相後朝廷還了楊志清白並追封其為登州防禦使,這樁冤案終於得以真相大白。

史書都是人來編纂的所以難免有失偏頗,歷史上的楊志不愧是入選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漢的人,只是這真相來得太遲,要不是墓葬被發現不知道他何時才能昭雪,一想到這裡專家們也是鼻子一酸。

平心而論,水滸傳中的一百零八個好漢當中,你覺得誰才稱得上真正的好漢呢?

你若喜歡,請點個在看

相關焦點

  • 工地挖出「青面獸楊志」墓,專家解讀墓誌後,直言楊志死得好悽慘
    青面獸楊志,相信許多的網友應該是蠻熟悉的,他是水滸108位梁山好漢中的一員虎將,影視劇中的《水滸傳》其實許多都是虛構的,大量情節都是改編的,為此想要了解真正的梁山好漢,還是必須得看書籍才行。
  • 河南濟源挖出黑色屍骨,墓主是梁山好漢,悲慘命運令人同情
    《水滸傳》中的好漢個個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不過小說畢竟是小說,有許多英雄人物都是虛構的。不過其中也有一些將領真實存在過,比如宋江,他確實是北宋年間四處流竄的土匪。除了宋江還有楊志,他的外號名叫青面獸,在朝廷的追殺中逃過一劫。後來楊志還率軍抵抗金軍,收復了大量的失地,獲得了上司的誇獎。然而後來楊志便不知所蹤,無人知道他是被害還是病逝。
  • 河南工地意外挖出黑色骸骨,專家解讀墓碑後稱:墓主是青面獸楊志
    施耐庵在這部小說中描繪了一個個令人熱血沸騰的故事,如今早已家喻戶曉,比如「魯達拳打鎮關西」、「武松血濺鴛鴦樓」等等。眾所周知,小說來源於現實但又高於現實,歷史上確實有宋江、吳用等人,但是梁山一百零八將中絕大多數都是不存在的,是施耐庵虛構的人物。在《水滸傳》中有這樣一位梁山好漢,他的遺骸竟然真的被考古人員發現了,他就是青面獸楊志。
  • 108梁山好漢的其中一位,青面獸楊志,死的讓人惋惜
    《水滸傳》是家喻戶曉的四大名著之一,裡面的108梁山好漢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作為一部小說,自然有其藝術上的誇大成分,很多好漢都是虛構的人物,只有宋江、關勝、董平、史進等人是歷史上的真實人物,不過由於他們地位低下,相關記載模糊不清,幸運的是其中一位好漢因為留下一件文物,才使人得以從中窺探到真實梁山好漢的生平事跡
  • 2014年,河南發現好漢楊志之墓,告訴你一個真實的「青面獸」
    2014年5月,在河南省濟源市的一個建築工地內,工人們挖出了一座古墓。經考古人員現場鑑定,這座古墓建於金代。在墓室內,還發現有一塊名為「故贈登州防禦使楊公墓」的石碣。通過這塊石碣,考古人員發現了墓主人的身份——北宋武將楊志。
  • 青面獸楊志,一個真實存在歷史上的人物,他是楊家將後人?
    《水滸傳》是家喻戶曉的四大名著之一,裡面的108梁山好漢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作為一部小說,自然有其藝術上的誇大成分,很多好漢都是虛構的人物,只有宋江、關勝、董平、史進等人是歷史上的真實人物,不過由於他們地位低下,相關記載模糊不清,幸運的是其中一位好漢因為留下一件文物,才使人得以從中窺探到真實梁山好漢的生平事跡
  • 水滸中第一位出場的好漢,九紋龍史進究竟是怎樣一個好漢人物?
    水滸有一百零八位好漢,好漢們各有不同,為了加深讀者們對於好漢的影響,作者為好漢們安排很多不一樣的方式讓有他們成為獨特的好漢,做普通的就是聽過很多故事來讓我們記住好漢們。現在一說到水滸,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武松,為何?因為景陽岡打虎深入人心,手刃潘金蓮西門慶讓讀者大快人心。
  • 閒品水滸論英雄→梁山好漢真的都是英雄好漢嗎?
    然而,當年銀屏上水滸好漢的英雄形象,在書中有些卻出現了偏差。《水滸傳》初名《江湖豪客傳》,乃施耐庵所著,講述北宋末年,官逼民反,以宋江為首的108位好漢先後被逼上梁山,強有力地反抗朝廷,最終被宋廷招安誘騙,以農民起義鎮壓農民起義的悲壯故事。
  • 水滸中,好漢們穿的「褌」,究竟是什麼樣?
    《淺說水滸》第364期(文/焦目)水滸裡,作者對好漢們外觀描寫有很多,尤其是服飾方面。諸如範陽氈笠、三叉冠、白布衫、鎧甲、生布裙、皮靴、主腰等,在書中都出現過許多次。如果讓好漢們把衣服一件件脫去,到最後一定會剩下「褌」。也就是說,這個「褌」,是好漢們最後的防線。
  • 水滸中武功深不可測的人,保護一文官從12個梁山好漢包夾中突圍
    水滸中有一個官軍將領,武功方面作者寫的非常模糊,他能保護一位文官從梁山布下的天羅地網(有12個梁山好漢率領大量嘍囉),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從這模糊的描寫中,還能寫出此人武功太厲害了!,轉到北門,看到林衝、馬麟、鄧飛、花榮殺過來,也不敢去,只好朝東門跑,可謂四面八方,到處都是梁山好漢。
  • 水滸傳中,有3位名不符實的好漢,和5位評價最高的好漢,分別是誰
    這裡面有江湖人士,有曾經的朝廷官員,更有遊手好閒之人,可以說非常混雜。在這其中,有5位是很多學者評價非常高的真正英雄豪傑,但其中也不乏一些不太符合標準之人,下面就來說一下都是哪些人物。林衝武藝高強,而且比較能隱忍,可能跟宋朝武將普遍政治地位不高有關係,給人一種謙謙君子的感覺,在梁山好漢的排名中,也是比較靠前的。其次是武松,跟林衝的隱忍不同,武松性格直爽,脾氣暴躁,而且武松跟李逵那種粗野之人還不一樣,武松是一個充滿正義感的人,經常為正義而戰,這也是很多人喜歡武松的原因,井岡山打虎就能充分體現出武松的豪爽性格,武松被稱為英雄豪傑毋庸置疑。
  • 冷眼看水滸:轟轟烈烈的背後是好漢們難言的辛酸
    提起「少不讀水滸」這句話,很多人解讀為「年輕時不要讀《水滸傳》,因為《水滸傳》中多是打打殺殺,會誤導年輕人」。年少時讀到林衝的遭遇,總是對他的隱忍退讓感到無法理解,哀其不幸,又怒其不爭,認為林衝這些悲慘遭遇還不是他自己卑微懦弱導致的。人到中年,才真正讀懂了林衝隱忍退讓背後是因為對未來心存幻想。
  • 水滸中首位出場的好漢,為什麼沒有上梁山?作者想說明什麼
    王進是水滸中第一個出場的好漢,無論是武功還是遭遇,都和林衝是一樣的,而且也不是鎮關西那種地痞流氓。按理來說,他符合梁山好漢的標準,應該成為梁山好漢的一員啊。但是這位好漢偏偏沒有佔山為王,而是另謀出路。王進決定離去,在離去的時候非常低調,花了一番心思,做出次日去嶽廟燒香還願的架勢,把手下的人都給迷惑了,讓人沒有想到的是,他當晚就帶著老娘逃走了。等實情傳到高俅耳中後,高俅再下令追捕,一切都已經晚了。
  • 湖北挖出30歲男子墓,距今500多年,專家:文物數量僅次於定陵
    明定陵,我們應該還是很熟悉的,的確定陵考古事件的確是一個悲劇,但是定陵中發現的文物真的是令人嘆為觀止,堪稱是海量,現在這麼考古中挖出的這麼多古墓,說實話真的沒有一座古墓出土的文物數量能和定陵相比,甚至是無法相提並論,但是2001年卻挖出了一座規模很小的500多年前的明朝古墓,但是他墓中出土的文物數量同樣令人驚訝,被考古專家譽為僅次於明定陵。
  • 《水滸傳》暗藏驚人隱秘:青面獸慘死原因遭曝光,真相引專家爭議
    提起我國的四大名著,世人對其中的經典情節至今難以忘懷,其中在《水滸傳》中,世人為梁山好漢嘯聚山林的英雄情結以及替天行道的江湖道義至今敬佩不已。眾所皆知,《水滸傳》的結局十分悲慘。名著中記載;宋江帶領眾人平定方臘反叛後,他積極帶領梁山好漢接受朝廷的招安,最後梁山好漢死傷殆盡。
  • 水滸中魯智深武功到底是什麼水平,108位好漢有幾個可勝過他?
    水滸傳很多人愛看,整個故事結構非常龐大,人物也涉及了很多,光梁山好漢,就有一百零八位。整個篇幅裡關於武打的情節非常多,也很精彩,讀起來很是酣暢淋漓,而且感覺個個都是高手,難分高下。我們今天來說一說,水滸傳中的魯智深,他的武功是個什麼水平。
  • 梁山上最孤獨的好漢,不是楊志、林衝,而是自縊身亡的此人
    水滸裡的梁山泊上有108名好漢,梁山上最講義氣的好漢是魯智深,梁山上最能打的好漢是武松,說起梁山上最孤獨的好漢,大家會想到誰呢?下面讓小編告訴大家,梁山上最孤獨的好漢是誰?,又一次丟了工作,這一次失職,也讓他徹底告別了官場,之後楊志便和魯智深一起上了梁山,楊志此人雖然武功高強,但是性格極度傲慢,在他眼裡看不起所有人,所以在二龍山和梁山上沒有人喜歡他,他也沒有什麼朋友。
  • 河南挖出一墓碑,碑文難以直視,學者:真實的水滸英雄結局很慘
    相信有不少人都看過《水滸傳》,看過的人都認為梁山好漢最後的結局實在是太慘了,但是河南挖出一墓碑,從碑文上來看,學者表示真實的水滸英雄結局比小說中的還要慘,這是怎麼回事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在真實的歷史上,梁山好漢並不是有108位,而是只有36位,其中宋江,晁蓋,武松,盧俊義等人都是歷史上真正存在的人物,首先我們看看青面獸楊志,這個人出生於楊家將,所以從小就習得一生的好武藝,而楊志想要憑著一刀一槍來為自己拼出一個好前程,但是沒有想到一分錢難倒英雄漢,當楊志盤纏用盡走投無路的時候,他只能將自己祖傳的寶刀賣了,後來因為種種原因
  • 跟宋江相比,晁蓋才是真正的好漢?其實,他比宋江更可恨
    《水滸傳》中的宋江,由於推行招安,長久以來人們都認定了,他是水滸中最可恨的人,坑死了眾多梁山兄弟。甚至更極端的說法是,宋江用梁山108位兄弟(包括晁蓋)的血,染紅了自己的「頂戴花翎」。自然,上任梁山老大晁蓋,因對比強烈,且死得又不明不白,而被許多人捧為是:水滸真正的好漢!但果真是這樣嗎?
  • 水滸中首位出場的好漢,為何最終沒上梁山落草?作者想說明什麼
    王進是水滸中第一個出場的好漢,無論是武功還是遭遇,都和林衝是一樣的,而且也不是鎮關西那種地痞流氓。按理來說,他符合梁山好漢的標準,應該成為梁山好漢的一員啊。但是這位好漢偏偏沒有佔山為王,而是另謀出路。王進決定離去,在離去的時候非常低調,花了一番心思,做出次日去嶽廟燒香還願的架勢,把手下的人都給迷惑了,讓人沒有想到的是,他當晚就帶著老娘逃走了。等實情傳到高俅耳中後,高俅再下令追捕,一切都已經晚了。王進始終要去延安府投奔老種經略,此處正是魯智深昔日當過提轄之地,位於宋夏邊界,正值用人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