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交響樂團大型原創交響樂作品《詩路行 運河魂》首演

2020-12-16 騰訊網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陳宇浩

千年悠悠、清歌浩蕩,自綿延數千裡的京杭大運河傳來的水波之曲、槳帆之歌,在12月11日這晚,以詩一般悠揚的音樂語言,傳入了人們的心田。這條運河,是貫穿杭州的血脈與恆久的坐標,是見證了世事變遷的明澈眼眸,在新時代煥發出更加優美動人的魅力。

12月11日晚,浙江交響樂團的大型原創系列交響樂作品《詩路行》的首部《詩路行·運河魂》在浙江音樂廳成功舉行了全球首演,這也是獻禮「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響應「浙江省詩路文化帶」建設的專場交響樂音樂會。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

在這意義非凡的一年,由浙江交響樂團團長郭義江攜團部策劃、編創、演出的這部用心之作,旨在暢敘浙江運河故事,激揚文化自信,謳歌新時代風貌,而首演的成功呈現,傾情詮釋了樂團的這一目標。

音樂會現場,由樂團藝術總監張藝執棒,在演奏了由駐團作曲家鄔娜創作的作品《詩畫浙江》以及作曲家於京君創作的大型交響樂《祖國暢想曲》第二樂章之後,《詩路行·運河魂》便如一幅色彩豐盈的畫卷般,徐徐鋪陳在人們眼前。

從悠遠而有著厚重感的序曲(由樂團作曲家王天明作曲)開始,緩緩流淌著的京杭大運河,仿佛一曲從春秋戰國時期走來的、沉澱著歷史的清歌,把人們帶入了對悠久歷史的遐想,傳唱著中華民族奔騰浩蕩的故事。

在隨後的第一樂章(由樂團作曲家王天明作曲)裡,磅礴、緊湊的節奏展現了運河之上漕船首尾銜接,運河號子此起彼伏、兩岸人們緊張繁忙的場景,而在第二樂章(由作曲家孫建國作曲)中,舒緩優美的旋律,以充滿浙江民間情調的輕快節奏,描繪了從古至今運河沿岸繁華似錦的動人風光。

第三樂章、 第四樂章、 第五樂章(由樂團作曲家鄔娜作曲),則以不同的角度,展現了運河的古今傳奇、動人風採:從古時的物質糧倉,到今日的精神糧倉,從南糧北輸的漕運通道,到滋養人文精神的世界遺產,豐衣足食一直是中國人民最樸素的願望,運河兩畔的人們是千千萬正為衝向小康社會「最後一公裡」而不懈努力的人們的縮影;大運河是流動的血脈,運河之上的橋梁則架起了溝通聯結、延續不斷的翅膀,溝通南北、貫聯古今,通向未來;千年古運河,是奔流千裡的水路,也是傳唱千年的文化之路、發展之路。

如今依然生生不息、綿延不絕的大運河,向世界展示了中國致力於繪就的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文化圖景,也體現了包容開放、合作共贏的精神追求。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浙江交響樂團大型原創交響樂作品《詩路行運河魂》首演
    這條運河,是貫穿杭州的血脈與恆久的坐標,是見證了世事變遷的明澈眼眸,在新時代煥發出更加優美動人的魅力。12月11日晚,浙江交響樂團的大型原創系列交響樂作品《詩路行》的首部《詩路行·運河魂》在浙江音樂廳成功舉行了全球首演,這也是獻禮「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響應「浙江省詩路文化帶」建設的專場交響樂音樂會。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
  • 浙江交響樂團大型原創交響樂作品《詩路行·運河魂》12月奏響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陳宇浩12月11日晚,浙江交響樂團的大型原創系列交響樂作品《詩路行》的首部《詩路行·運河魂》即將在浙江音樂廳舉行全球首演,這也是獻禮「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響應「浙江省詩路文化帶」建設的專場交響樂音樂會
  • 中芭交響樂團首演原創大型作品《交響京津冀》
    《交響京津冀》演出現場 王崇瑋 攝中新網北京9月7日電 (記者 應妮)中央芭蕾舞團交響樂團首次推出的原創大型獨立交響樂作品《交響京津冀》6日晚在國家大劇院首演。在中央芭蕾舞團音樂總監、指揮家張藝的執棒下,中芭交響樂團依次為觀眾奉獻了《寓言三則》《故事三篇》《交響三章》,分別聚焦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寓言故事、優秀共產黨員先進事跡、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重大戰略。《寓言三則》出自青年作曲家商沛雷之手,由「愚公移山」「女媧補天」和「神筆馬良」三個家喻戶曉的寓言組成。
  • 芭交大型原創交響樂作品《交響京津冀》首演 用交響樂講述中國故事
    9月6日晚,中央芭蕾舞團交響樂團推出的大型原創獨立交響樂作品《交響京津冀》在國家大劇院首演。《交響京津冀》從作品委約、創作排演到首演,時間跨度超過兩年。正如中央芭蕾舞團團長、藝術總監馮英在音樂會致辭中所說:「對長期以來致力於演奏芭蕾以及專題音樂會的中芭交響樂團而言,這無疑是在創新發展的實踐探索中又邁出的堅實一步。」中央芭蕾舞團音樂總監、著名指揮家張藝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用交響樂的語言去講述中國故事,這是我們每一個音樂從業者的職責。」
  • 大型原創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在國家大劇院首演
    大型原創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12月2日晚間在國家大劇院首演。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供圖中新網北京12月3日電 (記者 於立霄)由北京文化藝術基金資助,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出品,北京交響樂團、北京京劇院聯合製作的大型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12月2日晚間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首演。
  • 大型原創交響樂《長城》在京首演 雲集8位實力作曲家
    中新網北京新聞6月25日電 (記者 尹力)大型原創交響樂《長城》日前在北京舉行首演。該作品的創作雲集了8位最具實力的作曲家,演出由著名指揮家邵恩帶領北京交響樂團擔任演奏,特邀知名二胡演奏家趙寒陽和其女兒青年二胡演奏家趙元春上演雙胡協奏。
  • 大型原創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將中國傳統戲曲與西方交響樂...
    多媒體投屏上,水波粼粼船影綽綽,舞臺亦被裝飾成一艘乘風遠航的漕船,一場關於千年大運河的穿越之旅由此開啟……12月2日,由北京文化藝術基金資助,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出品,北京交響樂團、北京京劇院聯合製作的大型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首演。絲竹管弦呈交響,洋為中用換新裝。
  • 新時代廣州原創交響樂《珠江序曲》全球首演
    2018年11月21日下午,由陳怡作曲的《珠江序曲》全球首演新聞發布會在廣州交響樂團舉行,著名作曲家陳怡、首演指揮家楊洋、廣州交響樂團藝術顧問餘其鏗、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朱小燚出席並講話。發布會由廣州交響樂團團長陳擎主持。
  • 交響樂《紅樓夢》15日晚在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首演,越劇名段嵌入...
    交響樂《紅樓夢》15日晚在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首演,越劇名段嵌入其中!為紀念越劇大師徐玉蘭誕辰百年,交響樂《紅樓夢》將於11月15日晚在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首演。作為中國古典文學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多年來給不同領域的創作者帶來持續不斷的靈感。
  • 大型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首演 中西合璧展現千年文化基因
    12月2日,由北京文化藝術基金資助,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出品,北京交響樂團、北京京劇院聯合製作的大型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首演。大型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將中國傳統戲曲與西方交響樂音融會貫通,通過中西合璧的藝術語言,抒寫京城大運河之獨特風貌,帶領觀眾走近千年大運河的前世與今生。
  • 北京文博丨京劇「邂逅」交響樂,《京城大運河》演繹運河之美
    它橫跨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江蘇、浙江、河南和安徽八個省市是中國古代重要的漕運通道和經濟命脈講述大運河北京段的故事品味大運河千年古韻水波為曲,槳帆當歌,一河千載通南北。12月2日、3日,由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出品,北京交響樂團、北京京劇院聯合製作的大型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將在國家大劇院首演,帶領觀眾在交響樂、京劇、合唱的跨界融合中,探尋京城大運河的歷史文化故事,品鑑大運河這一意蘊深厚的史書畫卷。
  • 中國原創交響樂作品如何破局
    自交響樂傳入中國,中國的交響樂和交響樂團如何發展就成為一代代音樂人思考的話題。有的人提出交響樂是國際通用的音樂語言,應該去地域化,充分國際化,甚至有國內的交響樂團提出以演奏西方經典作品為主,幾乎不演奏中國原創交響樂作品。
  • 京劇「邂逅」交響樂 鋪展運河畫卷
    原標題:京劇「邂逅」交響樂,鋪展運河畫卷 水波為曲,槳帆當歌,一河千載通南北。12月2日、3日,由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出品,北京交響樂團、北京京劇院聯合製作的大型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將在國家大劇院首演,帶領觀眾在交響樂、京劇、合唱的跨界融合中,探尋京城大運河的歷史文化故事,品鑑大運河的史書畫卷。日前,《京城大運河》主創團隊在國家大劇院分享這部作品的創作歷程。
  • 餘隆執棒廣州交響樂團 首演李海鷹新作《珠江交響曲》
    《珠江交響曲》首演現場(廣州交響樂團供圖)大洋網訊 為謳歌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年來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在廣東省委宣傳部和省文化和旅遊廳的支持下,廣州交響樂團委約著名廣東籍作曲家李海鷹創作了一部大型交響樂作品《第一交響曲(珠江)》。
  • 當京劇遇上交響樂,《京城大運河》創新打通運河歷史文脈
    李飈隨即又揮起雙手,京胡拔起了精氣神,交響樂鋪成厚重的底色,二百三十年前徽班沿著運河進京的盛況仿佛撥開歷史的煙雲,走到了人們眼前——效果果然比剛才要好。一遍奏完,楊乃林先帶著樂手們鼓起了掌。這段名為「一船春風載二黃」的音樂來自大型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12月2日和3日,《京城大運河》即將在國家大劇院首演。
  • 京劇「邂逅」交響樂,鋪展運河畫卷
    12月2日、3日,由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出品,北京交響樂團、北京京劇院聯合製作的大型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將在國家大劇院首演,帶領觀眾在交響樂、京劇、合唱的跨界融合中,探尋京城大運河的歷史文化故事,品鑑大運河的史書畫卷。日前,《京城大運河》主創團隊在國家大劇院分享這部作品的創作歷程。
  • 交響樂《紅樓夢》15日晚在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首演 越劇名段嵌入其中
    為紀念越劇大師徐玉蘭誕辰百年,交響樂《紅樓夢》將於11月15日晚在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首演。作為中國古典文學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多年來給不同領域的創作者帶來持續不斷的靈感。這一次,交響樂《紅樓夢》挖掘傳統文學、戲曲寶藏,用世界語言講述中國故事。
  • 大型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首演
    中國網北京12月3日訊 多媒體投屏上,水波粼粼船影綽綽,而舞臺亦被裝飾成一艘乘風遠航的漕船,一場關於千年大運河的穿越之旅由此開啟……12月2日,由北京文化藝術基金資助,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出品,北京交響樂團、北京京劇院聯合製作的大型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首演。絲竹管弦呈交響,洋為中用換新裝。
  • 京劇「邂逅」交響樂,《京城大運河》演繹運河之美
    12月2日、3日,由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出品,北京交響樂團、北京京劇院聯合製作的大型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將在國家大劇院首演,帶領觀眾在交響樂、京劇、合唱的跨界融合中,探尋京城大運河的歷史文化故事,品鑑大運河這一意蘊深厚的史書畫卷。11月12日,《京城大運河》主創團隊在國家大劇院分享這部作品的創作歷程。
  • 廣州日報數字報- 餘隆執棒廣州交響樂團 首演李海鷹新作《珠江...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張素芹)為謳歌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年來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在廣東省委宣傳部和省文化和旅遊廳的支持下,廣州交響樂團委約著名廣東籍作曲家李海鷹創作了一部大型交響樂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