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一部經典著作,它廣大精微,包含宇宙萬象的一切道理,被稱為「大道之源」。
這樣一部對於中國人乃至外國人最為重要的典籍,將人的修養修行及處在人生不同階段的應對策略講到了極致。連德國哲學家黑格爾都說:「《易經》代表了中國人的智慧。」
古往今來,那些總是在困境之中找到破口而出的道路的成功人士,都把《易經》作為他們的必讀之書。
比如我們的曾國藩每天都把《易經》放在床邊,作為自每天提醒自己要自律的書籍,對於這本書,曾國藩至少通讀5次。
就連金主爸爸馬雲都多次在公眾場合提到《易經》這本書,情不自禁感嘆:自己很慶幸能夠提早讀到這本書!
《易經》:人的命運把控在自己手裡,悟透這3句話,好運不請自來
1.自天佑之,吉無不利
這句話說的意思是來自老天的保護,其實這是不對的。上天不會保佑任何人。
其實「自」並不是「來自」的意思,而是指「自己」。「自天佑之」是告訴我們,一個人自己只有足夠努力了,使得老天都忍不住把你往前推一把。這條真理已經被無數前人所歷經的事情所驗證。
一個人只有努力刻苦,不斷進取,不斷探索,才能將自己的潛能發揮出來,最後才能成就大業!
真所謂「天道酬勤」,而《易經》中乾卦也曾說「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其中的無咎就是沒有過錯,一個人少犯錯,或者知錯能改,那樣老天就會降福給我們,自然也就好運不請自來了。
2.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
意思是說,人的善行如果不積累,就不能成就一生的名聲;人的惡行如果不積累,就不會遭到殺身之禍。
這句話中的「積」字非常關鍵。現在社會上的人都講究一個「快」字,內心也非常浮躁,很多人只在乎眼前自己能夠得到多少,而忽略了只有自己積累足夠的經驗才會得到長遠的成就。
很多人都想著自己掌握了一個技巧就覺得自己能夠走遍天下,就想著自己能夠賺取很多利益,殊不知自己知道的只是技巧的一點小皮毛,根本不足以馬上就能看見回報。
很多人也覺得老祖宗說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是假的,然不是,只是當下做的善事不是沒有回報,只是回報的時間還沒來到,而那些做盡壞事的那些人,也並不是一生都能夠一帆風順,只是等待他們的是巨大的狂風暴雨。
3.勞謙,君子有終,吉
《易經》提醒我們做人要時刻保持謙虛的態度。待人謙虛,能夠使人臣服於你,做事謙虛,能夠得到他人的賞識。
大自然的道理就是「滿招損,謙受益」,自滿的人永遠給人們留下不好的印象,最後損失很多對自己有益的事情,而謙虛的人往往就容易得到很多達官貴人的幫助,從而一路順風順水。
謙虛不是指一個人只要做做表面功夫就好,而是由內而外地謙虛待人你,容納別人的小區店,接納並尊重他人。在下屬職位時要懂得謙虛向老闆學習,自己坐到領導的位置之時,就要做到不恥下問。
一個謙虛的人往往是一個人情商以及智慧的表現,這樣的人無論走到哪裡都會得到很多人幫助,並且這一生都會有很多福報的。
對普通人來說,《易經》其實是一部涵養福報的古籍,暗藏著更高深的智慧。
《易經》一共64卦,對應64個人生決策心法,針對不同的人生境遇,推演你的每一種選擇將會產生什麼樣結果。
當你身處逆境時,《乾》《坤》兩卦告訴你高調做事,低調做人;再如《小蓄》卦為你指引了怎樣積累自己的經驗,如何拓展人脈資源,從而進入心中理想的圈子;旅遊參觀時想起《頤》卦,你就能理解頤和園為什麼會有陰陽圖結構;與人交往時,《周易》以表揚為主的方法,告訴你高情商說話的藝術。
它教會我們做任何事情不要背道而馳,而是按照自然規律的方向做事,這樣才能讓自己得到正確的指引方向,從而成就一番大業。
很多人都說看不懂《易經》,而且裡面都是寫文言文,沒有一定的文言文基礎,根本就不知道在講什麼。這本《圖解易經》在尊重原著的同時,還以圖解文,通俗易懂,裡面還有很多白話文注釋,讓你輕鬆讀懂《易經》。
之所以《易經》那麼難懂,是因為它裡面講到的不只是生活當中的一個方面,而是包含了世間萬物的一切發展變化和規律,對於現在的人來說,《易經》更是一本預言你未來的書籍。
對於還是學生的你而言,這是一本教你如何尋找適合自己學習方法的書對商人的你而言,這是一本預測未來社會發展趨勢的書對生活挫敗的你而言,這是一本讓你重振旗鼓,拓展江山的書對為人父母的你而言,這是一本教會你如何與兒女相處融洽的書
這本書原價99,現只需56元,現在56元還能幹點啥?吃個飯喝個奶茶就沒了,但是卻能讓你近距離接觸古代先賢的思想文化,了解中國傳統文化,何樂而不為呢?
如果正好你需要,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