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點荒廢的老屋,被他改造成137㎡三合院,小庭院裡的詩和遠方

2020-12-06 中式風格設計

不知道你是否會和我一樣,久居繁華都市之中,看著鋼筋水泥築就的高樓大廈,總是會覺得森冷。與其選擇居住在城市裡,我更願意住在鄉間小院,坐擁一片蟬鳴,還有一片藍天和白雲。

臺灣的95後小夥子,買下了一棟差點荒廢的老屋子,稍加改造之後,變成了一座137㎡的三合院,小小院裡,藏著草木繁茂,還藏著令人嚮往的詩和遠方。

▼像極了《龍貓》裡的老宅

這是一套位於臺灣的荒廢老屋,因為年代久遠,建造時間已經無法考量。作為街角巷弄裡的破舊小屋,周圍的環境優秀,讓人像極周杰倫的《七裡香》:窗外的麻雀,在電線桿上多嘴。

而老屋的舊貌,也像極了《龍貓》裡的動畫電影場景,古舊卻存在著過往的痕跡,隨著時間斑駁,也變得越發有「歲月的味道」。

▼改造前的老宅外貌

改造前的老宅子,已經近乎荒廢,依稀可見牆面斑駁和青瓦破損之感,這裡原先是一個小小的商店,可以看到推拉鐵門上,還粉刷了一層藍漆,雖然已經斑駁,但處處都是美好的氣息。

▼改造後的老宅外貌

從外觀來看,老宅的改造並不多,只是在推拉門上,重新粉刷了一層深灰色的漆面。再加上幾盞暖黃色的小路燈,讓老房也能散發出溫暖的光。看似質樸又平凡的老宅,卻擁有讓人迷戀的魅力。

▼改造前的老宅庭院

而走進老宅庭院內,可以看到院落之中堆滿了垃圾,部分瓦片因為颱風被吹落,並且原有的鐵皮屋頂,已經坍塌,只剩下了貧瘠的鐵皮架子。因為太久沒有人居住,老宅內部顯得「搖搖欲墜」。

▼改造後的老宅庭院

而改造後的老宅,首先將原有的垃圾和廢棄物,全都清理乾淨。原本坍塌的屋頂,被重新修復,以及房梁的木質結構,也被修繕和維護,這番操作,讓老宅有了「宜居」的特性。

而除了改造,設計師還增添了許多現代元素,比如粉綠色的階梯,還有碎石塊鋪設的院中小徑,以及院落裡種滿了熱帶植物,以植物的生機,賦予了老宅自然的氣息。

▼步入院落的時候,仿佛走進了《龍貓》的電影裡,一道粉色的小門,清新自在。而靠牆位置還種植了許多植物,如仙人掌、天堂鳥、常春藤,還有遍布地上的多肉植物,這樣的小小庭院,大概藏著屋主心中的詩意吧?

▼改造前的側屋

原本的測屋,因為年久失修,因此不管是牆面還是地板上,全都沾染了黑色的汙漬,難以清洗的同時也顯得斑駁。而設計師乾脆直接敲掉了院落裡的「水泥地」。

轉而鋪上了一層小小的碎石和小石頭,形成了一個自然又愜意的碎石小院落,再點綴上植物,顯得特別有生活情調。

▼戶門改造

老宅的大門和戶門位置,原本置入了許多遮雨板,因為實在太破舊了,也被一一拆下。原本的黑色「陰森」大門,也拆掉,換成了一個紅色鐵門,再重新粉刷了一下牆面,入戶門顯得特別有韻味。

▼小夥子和妻子,在庭院裡打理著花花草草,這樣一片小小的院落,成為了夫妻倆最美好的浪漫之地。

▼入戶

順著綠色的臺階,可以從院落之中,步入室內空間。同時還可以站在庭院裡,透過兩道日式和風推拉窗戶,隱約看到室內空間的榻榻米,是的,這棟老宅以《龍貓》為靈感,被改造成了一棟日式風的小居。

▼玄關

改造後的玄關,只是加上了一把原先屋裡遺留下的「長凳」作為點綴,既是點綴也是換鞋凳,門口也隨意地放上了許多綠色盆栽,似乎每一個空間,都擁有生機勃勃之感。

▼木質移門

屋內裝修之中,加入了大量的木質移門,作為每個功能區域之間的「隔斷」,像極了日式町屋,並且從天花到榻榻米,都完美取材了日式之風,看起來真的很像《龍貓》裡的電影場景。

▼日式客廳

推開木質移門,可以看到寬敞開闊的日式客廳,原木的草蓆+小小的靠墊,還有透過窗戶,可以看到的庭院景色,這樣的小小客廳,真的讓人忍不住盤膝而坐,吃一塊甜甜的西瓜。

▼藤編窗簾

而窗戶上,也加入了一張張藤編式的窗簾,讓陽光不會直接照射在客廳之中,少了一絲刺眼,更讓空間擁有朦朧的「庭院景致」,這樣的老宅,真的猶如夢想中的小屋,處處是愜意。

▼小小的日式博古架上,擺放了許多小玩意,尤克裡、留聲機、小音箱,還有小玩偶。窗外的陽光,悄悄透過竹簾,在屋子裡,映出了斑駁的光影。

▼待客區

而另一側的房間設計,也依舊保留了原本的結構,甚至連桌椅都是原本留下的老家具,只是加入了更為現代化的裝飾,比如地毯和抱枕,還有一組櫃體的融入,讓空間也多了一份收納功能

而在燈具設計上,因為承襲日式的簡約風,僅僅只是一條軌道式的射燈為主,顯得簡潔且雅致。

▼老家具裡的舊情懷

而屋內的鬥櫃、小鼓凳以及牆角的掛畫,都是屋裡原有的器具,被設計師修繕之後,被重新利用。在設計師的眼裡,老家具都帶著舊情懷,它們似乎有生命,讓屋子更有一派歲月靜好的模樣。

▼通過敞亮的窗戶,可以看到窗外的別致風景。很多時候,老宅子是溫柔的,它似乎自帶「歲月的濾鏡」,賦予生活裡更多的韻味。

▼廚房設計

而廚房的改造,基本上保留了原本的風格,只是重新修繕了櫥櫃,古舊斑駁的木板,被粉刷上了一層清漆,讓櫃面擁有了「歷久彌新」的特性,同時牆上,還增加了現代化的擱架,增加了收納功能。

▼工作區域

而老宅一旁,原戶主搭建的一個戶外便利店,被改造成了一個半開放式的工作區域,牆上布滿了一組洞洞板,而一張上了黃色漆面的不鏽鋼長桌,成為了小小的辦公區域。

靠窗位置也利用木板,搭建起了一個小小的書房,拉開推拉門,原本的便利店,成為了一個半開放式的書房,依稀可見街角風景。

▼與其說這是一個辦公空間,不如說這裡就像是一個沿街的咖啡廳,周圍人來人往,少了一份靜謐,多了一份人間煙火氣。

破敗的老宅,歷經歲月洗禮,而在設計師的改造之下,似乎有了「脫胎換骨」的模樣,或許細觀老宅,依稀可見歲月的痕跡,但是正是因為戶主對生活的嚮往,才讓這個老宅重新煥發生機。

那麼,您覺得這棟老宅改造方案,有沒有驚豔到你呢?歡迎在評論區分享您的觀點。

相關焦點

  • 他買下70㎡老宅,改造成蘇州園林,小園有庭院,還有詩和遠方
    在你的眼裡,什麼樣的生活,才叫詩和遠方?是住在別墅裡,坐享一個人的豪華?還是遊歷山川,住在林間的小木屋?大概不同的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答案。對於建築師因一來說,所謂的詩和遠方,便是擁有一座園林,庭前栽花,庭後修竹。
  • 拆掉了家裡的老房子,他為父母建造175㎡三合院,入戶詩情畫意!
    如果有一天,你飛黃騰達的話,會選擇榮歸故裡照顧父母,還是選擇居住在一線城市裡?廣州小夥,雖然在市區買了房,但還是回鄉拆掉了老房子,為父母建造了一套175㎡的合院別墅,光是看效果圖,就被驚豔了。也不得不為小夥的孝心點讚,讓父母能夠更愜意的養老。▼宅基地情況這是一套位於廣州農村裡的宅基地,是從原有的宅基地重建的項目。
  • 花15萬,改造老宅三合院,靜水流深,這個庭院簡直太美了!
    庭院深深深幾許。庭院文化,沿襲至今,似乎讓每個國人都對庭院有一份莫名的嚮往之感。本案設計,是一處舊三合院改造項目方案,在原有的紅磚結構上,改造出一個三合院式的生活之居。該宅基地,位於北京懷柔,南側臨街,旁邊閒置著一個院子,而院子前方是一片綠化基地。
  • 看了他的160㎡別墅,才懂何為中國風,園林庭院裡的詩和遠方
    住在白牆黛瓦之下,坐擁小池假山,滿目的粉牆黛瓦,小院的曲徑幽深,這樣的家,藏著中國人骨子裡的詩和遠方。江西高安的@閆先生,鍾愛中式文化,因此購置了這套園林別墅,雖然只有160㎡的格局,但處處是「小園香徑獨徘徊」的雋永之美,或許這才是屬於現代人的詩意棲居。
  • 臺灣老屋改造啟示錄(五):「鹿角枝咖啡」
    依偎在舊式公寓旁,方正的雙層日式洋樓顯得小巧別致,眼前充滿禪意的庭院,很難想像這裡曾是荒廢許久的小兒科診所,灰黑色屋頂成為橙紅色炮仗花恣意生長的雜亂花園。巧遇這家店,是在一個炎熱異常的黃昏裡,猛烈的太陽督促著我們找尋適合乘涼的空間,就這樣結下不解之緣。 位於悠久歷史的學區,閒靜的氣質更像是休閒養老的民居。
  • 房子門前40㎡荒地,小哥哥花7W日元改造成日式花園,賞心悅目!
    這位90後的日本小哥哥花費了7W日元,把房子門前40㎡的荒地改造成了氣韻不凡的日式枯山水花園,看著都賞心悅目,跟隨我的腳步一起瞧瞧吧!02花園改造第二階段:鋪設草皮小哥哥網購了大量草皮和小型的柑橘樹兩株。
  • 她花了39天,將雜草叢生的後院,改造成詩意庭院,完工後,美翻了
    你是否也擁有一個庭院夢?小小的庭院裡,夏蟬鳴叫,四時繁花,在院子裡,栽滿喜歡的花花草草,這裡四時變幻,就像是你夢裡的烏託邦,有詩也有遠方。在朋友圈裡,有人學做饃饃,有人學做涼皮,而廣東的丸子小姐,花了39天,將雜草叢生的後院,重新開墾,改造成了一個詩意的庭院,完工後的小花園,簡直美翻了朋友圈。
  • 她將小院子改造成客廳,55㎡的小戶型之家,卻住出了豪宅感
    久居都市之中,擁有一個庭院,大概是許多人的夢寐以求。而杭州的李小姐,卻反其道而行,將小院子改造成客廳,55㎡的小戶型空間裡,改造之後,卻住出了豪宅感。或許這才是所謂的「物盡其用」。▼設計方案因為原本便是小戶型的空間,雖然贈送了一個小院子,但是對於李小姐來說,與其打理庭院,不妨利用庭院空間,讓生活顯得更為美好。所以在布局上,做了3大點改變:1.院子改造成客廳。
  • 她花了39天,將50㎡荒蕪後院,改造成浪漫花園,完工後,火爆朋友圈
    你是否也擁有一個庭院夢? 小小的庭院裡,夏蟬鳴叫,四時繁花,在院子裡,栽滿喜歡的花花草草,這裡四時變幻,就像是你夢裡的烏託邦,有詩也有遠方。
  • 農村老房不想重建,耗時45天改造成別墅,真的太驚豔了!
    改造前後對比圖李先生作為一個90後,他說他對庭院鄉村生活有著莫名的嚮往,為了擁有一個小院子,他一共用45天時間將一座農村破屋改造成別墅,完工後真的太讓人驚豔了。這間老宅因為年久失修且多年沒人居住,院子之中雜草叢生荒廢不已,將面臨著倒塌的風險。
  • 走進三亞西島漁村裡,百年珊瑚石老屋也能改造成的優雅民宿
    西島漁村與三亞市一海之隔,西島的旅遊開發很早,但是西島漁村卻最晚被人熟知,如今的西島漁村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僅有保存完好的西島老屋,還有原住民特色的如此生活,還有那些被改造以後煥發風採的西島民宿,今天帶你走進西島漁村,感受不一樣的漁村魅力。
  • 明朝的小院 清朝的水車 浦江庭院改造走古典文藝風
    浦南街道湖山村潘邵楊戶改造後。鵝卵石鋪就的地面、青石磚牆邊整齊疊放的瓦片,古樸幽靜的庭院裡,二三十盆爭奇鬥豔的花草錯落有致,勾勒出滿園的春色。「恆升堂」改造前。「恆升堂」改造後。81歲的楊文送奶奶是院內的唯一住戶,因為這樣的改變,她樂呵呵地說:「以前院子裡又髒又亂,我又收拾不動,平日裡連個串門的人也沒有。
  • 泰安新泰市:鄉村美麗庭院勝過「詩和遠方」
    請刷新試試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28日訊隨著美麗庭院建設不斷推進,不少人都利用在家的空閒時間,精心打造自己的小院,創造自己的「詩和遠方」。李英元不僅喜歡綠植,還經常自己設計製作,經過他的巧手,這些盆景仿佛添了生機,盡情地綻放美麗,引人入勝。200餘株盆景整齊擺放,庭院變身成優雅花園。李英元喜歡擺弄花花草草,他從一個門外漢到盆栽達人,付出過艱辛,也走過彎路,但還是堅持了下來。如今,打理盆栽已經成為他的生活習慣,澆水、修剪、研究植物習性……他樂在其中。
  • 3套新中式現代農村三合院別墅,有錢人的房子真是豪華!
    都可以理解為四合院式建築格局,就是四面房屋,或者三面房屋和一面牆圍成庭院的建築格局。可以說是中國北方地區民居的主要建築形式。案例一:蘇州園林風格的三層三合院別墅這棟3層的新中式三合院是框架結構,佔地面積:410.40㎡,開間21.60m進深19.00m,建築面積:1231.20㎡1、由於落差較大(6米),整體布局做兩階門廳及偏房為第一階,主體部分依山為第二階。
  • 43㎡公房帶25㎡庭院,母親查出癌症晚期後,女兒支開母親偷偷改造
    孝順的夏女士倍加珍惜母親尚在的時光,為了能讓母親居住更加舒適,也為了解決自己回來陪伴母親時的居住問題,夏女士和老公決定重新裝修父母住的這套房子,然而父母卻覺得沒有必要。房屋現狀夏女士家的房子是建造於上世紀90年代的普通公房,房子位於一樓,室內面積只有43㎡,帶有一個院子,目前已有二十多年的房齡。
  • 20㎡小庭院改造,小院子也可以享受悠閒雅趣,你還在等什麼呢?
    20㎡左右小庭院改造,平時沒事的時候就喜歡看看澆澆花,養養小金魚,看看書,躺在自己家小院子愜意的小睡。我們可以做一個自然式庭院,總體造價成本低,又滿足了主喜歡收拾花草的愛好。當我們預算不大,而且院子面積也小,但心裡非常希望有一個有格調的小院子,我們可以看看這樣的設計魚池靠近圍牆,有利於疏通水流,也不會潮溼,綠植區種植一些業主喜歡的花草,休息區域用特製的戶外木製家具,色調雅致舒適,地面鋪裝也時採用了和花草想映襯的花色拼接地板,更能表現出自然悠閒的意趣~整體分為三個區域
  • 【優美人居】小庭院的「詩和遠方」,讓我們一起走進別樣的蘇樓村
    農家庭院裡瓜果蔬菜長勢喜人、村街道路寬闊整潔、入戶衛生間乾淨便利……初夏時節,行走在崔黃口鎮蘇樓村巷道裡,蔥蔥鬱鬱、瓜果飄香的田園風光引人駐足,推窗見綠、抬頭賞景、起步聞香,
  • 廣東最牛三合院中式別墅,秒殺小洋樓,豔羨十裡八鄉
    與其選擇容易過氣的小洋房,選擇自建一棟合院式別墅,成為了越來越多人的選擇。本案的戶主是廣東人,廣東人較為傳統,對傳統建築也更加偏愛,本案戶主更是對合院式的別墅有不可丈量的欣賞和喜歡。△三合院中式別墅總平面示意圖本案項目位於廣東。宅基地的西南北三側是鄰居住宅,東側則是交通主幹道。由於戶主鍾愛傳統四合院,但綜合宅基地的情況,最終建築設計為三合院。
  • 這才是世外桃源,192㎡園林別墅,藏在園林裡的詩和遠方
    去過園林,便知此處,擁有所有你想要的詩和遠方。似乎去過園林的朋友,都在對園林有股莫名的嚮往。的確,庭院幽深,曲徑通雅的園林,堪稱是現代人心中的世外桃源,雖身處紅塵之中,卻可以出世心態,收穫萬千閒雅。本案設計位於山東威海,是一處園林別墅,庭院深深,園林乘風,在業主的要求之下,本案項目定位新中式風格。項目所在地,位於威海成山頭黃金海岸,入戶便是幽幽園林,出門便可直視海天一色,可謂是懷抱松林湖海,是一處兼具詩情和畫意地安居樂業之地。
  • 30天改造最美詩意庭院,這才是人人嚮往的生活-豪宅自建房別墅農村...
    一個小小庭院,擁抱春夏秋冬。在都市裡生活久了,如詩如畫的小院子生活,也就成為了奢望。 安徽的小姑娘,頭腦一熱,將老宅旁的荒地,改造成一個花草如茵的庭院,工期30天,完工後,簡直美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