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的眼裡,什麼樣的生活,才叫詩和遠方?是住在別墅裡,坐享一個人的豪華?還是遊歷山川,住在林間的小木屋?大概不同的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答案。
對於建築師因一來說,所謂的詩和遠方,便是擁有一座園林,庭前栽花,庭後修竹。甚至為此,他與妻子買下一棟70㎡的老宅,自己改造成了一棟小小的蘇式園林,小園裡有庭有院,還有詩和遠方。
▼擁有50年屋齡的老宅
之所以鍾愛園林,大概還是因為設計師因一大學時就讀南京,周圍的城市蘇州、杭州,滿城是園林,奇峰怪石、小橋流水的園林,擁有令人著迷的魔力。
因此因一在與妻子商量後,一拍即合地買下了這棟70年代的老宅,僅有70㎡的建築面積(使用面積58),因為本身是建築設計師,所以他們決定:自己改造這棟老宅,將它打造成理想中的「園林之家」。
▼老宅改造設計圖紙
▼改造前的老宅布局
這是一套70年代的老宅子,整體以磚混結構為主,雖然古舊斑駁,但採光一流。並且還擁有兩個庭院,正院+側院,滿足了夫妻二人的改造需求。同時這棟70㎡的老宅,使用面積58㎡,如何在有限的空間裡,打造心中的詩意之居,成為了因一夫妻二人的改造重點。
▼改造後的平面布局
因為空間局限問題,為了追求更為合理的居住方式,設計師將「主臥改客廳」、「衣帽間改書房」、「儲物間改茶棚」,同時原有入戶大門被封閉,將戶門移至南面院門。
功能區域得到了完善,庭院造景得到改造,甚至連戶門都被換了位置,一起隨我來看看改造後的老宅。
▼改造後的客廳:留白禪意
客廳是由原本的主臥改造而成,同時利用了一部分庭院空間,既加大了空間面積,也讓待客空間更顯氣派之感。尤其是滿屋的留白之意,讓人心生寧靜之感。
在客廳改造之中,設計師融入了「造園」+「國畫」手法,如恰到好處的白牆,以及八角門,都讓客廳空間另具一派詩意之美。
▼細緻入微的中國風,可以在原木客廳中一見瞭然,禪式羅漢床,還有偏唐式簡約風的茶几,都將中式之美,淋漓於眼前。
▼小小角落,一間書房
而八角門的一側,是設計師利用「主臥衣帽間」改造而成的書房,嵌入書的書架,上面擺滿了書籍,信坐在禪式書椅上,看一本書,或者是挑燈夜讀,都顯得愜意感十足。
▼有院一方,處處詩意
而客廳與庭院的設計之中,設計師以一道推拉玻璃門作為「空間隔斷」,關上玻璃門,客廳就是一個私密的小空間,打開客廳後,庭院與客廳之間,擁有超級開闊的視野,呼吸中似乎都帶著詩意。
且靠近庭院的一方空間,被設計師改造成了一個小小的休閒區,一張棉麻原木躺椅,成為視覺焦點,坐在此處,看庭院草木生輝,或許這樣的生活,才叫詩意風華。
▼極簡風下的小細節
小小的書房,既是一個閱讀空間,也是一個辦公空間。無主燈,僅以射燈式的設計,讓夜晚時分的採光,顯得曼妙且溫馨。並且透過一扇小方窗,可以洞悉側院的一物一景,風一吹過,似乎還能聽到竹林颯颯作響。
▼留白風下的過道
而步入空間中的過道中,觸目所及儘是靜謐之美。八角門猶如一道道畫框,框住了室內之景,牆角處的綠寶樹,上方的竹製燈,讓空間在光影之中,擁有愜意的視覺體驗。
▼小小的過道空間設計之中,設計師以「遊廊」為概念,更有一步一景的曼妙體驗,站在過道走廊之中,可瞥見空間的每一個小角落,如此之景,讓家更有通透之感。
▼打通牆面形成的隔架
而餐廳與過道之間的牆面,被挖出了一個長方形的牆洞,打造成一個原木風的隔架,讓小空間不顯逼仄之感,再擺上葫蘆和陶瓷,讓空間更有一派古雅之美。
▼木門下的暗藏玄機
而通過兩道木門,你以為是要步入庭院嗎?其實並不是,打開斑駁自然的木門,就可以進入廚房空間。外表看起來像是一道木門,但內部其實藏有玄機,既是木門,也是屬於廚房的儲物櫃。
▼木門後方,是兩個超大的原木櫥櫃,能夠滿足廚房的用品收納,加大廚房的收納性,讓女主人的日常烹飪變得更為得心應手。
▼僅有4㎡的廚房空間,卻在布局上融入了洗衣+烹飪功能,幾乎全部選擇純白的色調,讓小空間在視覺上不至於太過狹窄。
▼衛生間設計
再打開走廊盡頭的木質移門,就可以步入衛生間空間。在小戶型的空間設計之中,穀倉門及移門都是常備設計,相比穀倉門,木質移門顯得更為輕盈,不會佔據太多空間。
▼衛生間的面積同樣很小,因此僅以一道浴簾作為隔斷,洗漱臺顯得迷你小巧,但是足夠滿足夫妻二人的日常生活需求。
▼改造後的主臥
主臥空間的設計,沿襲了整個空間的留白禪意之風,在靠窗位置,還布置了一張超大的原木桌子,既是女主人的梳妝檯,又是屬於男主人的辦公區域。並且透過窗戶,可以看到院落之中的花草繁茂之景,生活的確愜意。
▼次臥榻榻米空間
而次臥空間因為面積受限,空間特別小,因此設計師乾脆利落地將它改造成了一個榻榻米式的空間,床板底下就是收納櫃,同時上方做了一組吊櫃,滿足收納問題,未來也可以當做寶寶的獨立房間。
▼改造後的正院,小徑通幽
而正院可以算得上是老宅之中最詩意的地方,在原本的紅磚圍牆上,設計師編排了一組竹製圍牆,既一掃原牆面的老舊感,也讓正院有了迷人的既視感。
▼什麼才是人生之中的詩意?大概就是擁有一個小小的院子,體會「小園香徑獨徘徊」的曼妙之感,踏著青磚小路,似乎穿越時空,回到古時,風吹雲卷,一切景致,都化為詩意。
▼院落之中,加入了一個蘇式假山堆石,還種植了紫薇、臘梅、櫻花樹,一年四季之中,樹影繁花處處可見,庭院雖小,卻也叫人嚮往。
▼庭前小小休閒區
而客廳通往庭院的門前,砌上了一組青磚休閒區,閒時擺上幾組禪椅或書桌,坐在庭院裡聽雨看花,或是一家人在小院裡乘涼吃西瓜,實在是愜意非凡。
▼改造後的側院,竹影搖曳
而打開側門,進入側院之中,似乎又是另一番詩意之景,設計師依照「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的理念,在側院之中種植了一片小小的竹林,竹葉隨風而動,著實迷人。
▼而側院之中,還設置了一個茶棚,作為待客和品茶之處,恰有一派「靜謐灑脫」之感。
▼小小的茶棚之中,外側是麻繩隔斷,不論落雨或是晴天,都自成一派景致,尤其是日落時分,光影灑落變換,或許這就是詩人眼裡的「風送清笳,疏影橫斜」。
小小的老宅,在設計師的改造之中,成為了叫人著迷的「豪宅」,小院清幽,廳堂靜雅,這樣的家,或許才稱得上「詩和遠方」!
那麼看完,因一設計師的這座老宅改造,您是否也心動了呢?如果是您的話,你會不會也擇一院落老宅,庭前栽花,庭後栽竹,在此度過餘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