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姓「祖根」大起底之二張姓「祖根」真相到底什麼樣子

2020-09-06 張氏出清河

文/張濟海

爭說張姓「祖根」的專家雜家們,往往預設傳統祖源定說有問題,再打著「尋求真相」的旗號玩戲法。結果真作假時假似真,越扯越亂擰不清。

1、祖根一詞的本義、歧義及其真相

「祖根」一詞不見於典,首現於上世紀中後期,是某寫手的即興臨拼,類似網絡新詞。其本義,是指某人之前三幾代先祖住的地方。人們對姓氏始祖地很少提及,也很難講清楚,日常說到祖根,自然是指三五代最多幾十代先祖的居住地。

祖根這新詞產生歧義並流行開來,與濮陽的賣力吹噓大有關係。

當年濮陽營造張姓「祖根」,自己沒名氣沒底氣,就找了「一流權威大師」站臺造勢。而那「流威師」為了口號喊得新奇威風,就拉來新詞「祖根」任性曲解,霸道地聲稱「祖根只能是一個」(引者註:果然是大師,一說話就帶點語病),意欲取代張姓傳統祖源理念。

然而,「流威師」到底無法顛覆世間詞法與天道。祖根,不過是籍貫、祖籍等書面語的通俗方言表達,與祖源一詞相差天遠地遠。尤其「根」這漢字,定義清晰,人人明白:世間凡根必成簇叢,決無單支獨根——誰曾見過「只能是一『個』」的什麼樹根花草根?

於是,麻煩來了。

說是張姓祖根卻又聲稱獨一無二,這就既違常道更悖常識。鋪天蓋地海內外宣揚了許多年月,自然就鬧成了大笑話。2018年夏,筆者撰文還原了「祖根」一詞的本義本相,還原了「既然張姓遍天下,必然祖根布全球」的客觀真相(詳見拙文《祖根,到底是個啥東東》)。可憐的濮陽,戴個「祖根」大帽子,本想自誇天下獨一,卻自曝為泛泛叢根之一,妥妥的適得其反,搬塊大石自砸腳。這玩法,夠殘酷。知錯能改,就是好同學。最近濮陽悄悄把「祖根」換成了「起源」之類字眼,足見「祖根」帽子實為帽子禍根。只是那滑稽帽子滿世界著力吹噓了好多年,哪能說丟就丟呢?即使你想扔掉,公眾的老印象怎麼消得去?

於是,麻煩沒走。

另外,祖根、祖源,長得有點象。「流威師」們尚且迷糊著,普通受眾更不免打混。這是另類現實真相,有待慢慢擰清。

2、祖源地、祖源文化及其真相

事物發展的原點,人們通常稱之為「源」。如物種起源、思想淵源、理論來源、江河源頭等等,大家耳熟能詳。而姓氏起源地點,通常叫做起源地、發源地、祖源地,宗支起始點通常稱發祥地。如果都拿個「根」字取代「源」,勢必笑死人。

對于姓氏起源,起碼得釐清四個W問號,包括得姓時間、地點、始祖何人、得姓何由,不只是找個什麼地點。一些古老姓氏對這些問題早有定說,通常概稱為祖源文化。

張姓遠古起源時,還沒有文字,其事其景只靠家族世代口耳相傳。到文字出現,一些張姓先賢才著手甄別採錄祖傳信息。但事隔兩千多年後的追記自是各有出入,於是持續索考訂正。歷經漫長史程,總覽無數史傳與眾望,一代代先賢艱苦淘瀝熔煉,到漢唐之際,逐步形成「黃帝賜姓、因功得姓、始祖揮公、源出清河」等祖源共識。此後廣為書刻庭訓,世代傳承。其文辭雖小有出入,而核心內涵始終明確如一,闔族共秉,舉世公認。

張姓祖源文化真相,歷來就這麼明擺著,哪還用得著什麼考證、尋找!?

就憑你區區一頭兩手幾天活,竟想超越推翻張家幾十代無數先賢的集體接力索考熔煉?你到底是神仙還是神經?

祖源文化是姓氏文化的核心,姓氏尊嚴的基礎,族群團結的引力,族人發奮的動力。因功得姓、帝胄聖裔、天下貴姓、源出旺地等精神理念,激勵族親團結髮奮,吸引各方共襄與成,由此張姓四五千年來始終天下一家,氏無別稱,人才濟濟,業道欣欣,未為大國皇族而人戶最眾,堪為姓氏楷模。

飽經歲月洗禮、風雨考驗的張姓祖源文化遺產,來之不易,極其珍貴。今人除了誠心敬畏,悉心呵護,用心傳承,哪容得別人說三道四?

然而,有人偏偏瞄準張姓核心文化遺產動手腳,有組織有計劃大規模實施系統性顛覆破壞,打著史考、認定等幌子,把黃帝賜姓偷換為什麼帝孫賜姓,把因功得姓偷換為因職得姓,把清河偷換成什麼濁水,把揮公助黃帝戰蚩尤建功偷換為隨徵共工,各種惡搞,肆無忌憚,進而聲稱「清河是流不是源,是枝不是根」,張氏「祭祖去清河,認錯祖墳上錯香」……如此全面顛覆我祖源文化,羞辱歷代先祖,欺矇後輩子孫,動搖巨族根本,侵害姓氏尊嚴,其行驚世駭俗,其害空前絕後。天下張氏,人人都在身受侵害。

欲亡其國,先亡其史;欲毀其族,先毀其文。破壞張姓祖源文化,勢必從根本上動搖華夏張姓生存發展的基石,並累及國家民族大局,決不可小看。

20200831二稿

相關焦點

  • 張姓「祖根」大起底之一 「祖根」鬧劇是怎麼鬧的
    張姓「祖根」大起底之一「祖根」鬧劇是怎麼鬧的 文/張濟海 最近世紀之交,突然冒出「張姓祖根在濮陽」的所謂史考新發現,強說「祖根只能是一個」,其他地方統統「是枝不是根,是流不是源」,如此等等,違背常識,顛覆傳統,引起巨大爭議,漸成連續鬧劇,醜態百出,笑料爆棚。
  • 張姓「祖根」鬧劇 是怎麼鬧的一
    張姓「祖根」大起底之一文/張濟海 >最近的世紀之交,突然冒出「張姓祖根在濮陽」的口號,引起巨大爭議,鬧出許多笑話,漸成連續鬧劇,花樣百出,笑料爆棚。張姓「祖根」鬧劇中牽頭的來勁的,都是當地人。居於當地而為其他爭議方說話,或居於他地而為所謂張姓「祖根」說話的,幾乎沒有。特別是請來幫腔的專家,也有明顯的地緣特徵。至於當今河北清河縣,倒可算例外。那裡很少有人自證「祖根」,更沒人象濮陽那樣上下左右海內外串連吆喝。倒是清河縣之外甚至國外的張家人,堅稱張姓自古出清河,群起抵制濮陽的張氏宗族活動。
  • 中華張姓的祖根地在濮陽
    南宋《路史》:「黃帝子揮,亦封於張。」此以揮為黃帝之子。然據《國語·晉語四》記載:「凡黃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依是也。唯青陽與蒼林氏同於黃帝,故皆為姬姓。」所言十二姓無張,是知揮非黃帝子。而揮為青陽之子,亦即黃帝之孫,可視為廣義上的黃帝之臣。黃帝之子青陽為姬姓,揮亦當為姬姓,所謂張姓實自姓分化而出的氏。
  • 「張姓祖根在濮陽」乃是古今學界的共識
    作者:張希清 我是河南濮陽人,又姓張,參與論證「張姓祖根在濮陽」,難免有失公允之嫌。我之所以不避嫌疑,參與論證,是因為「張姓祖根在濮陽」乃是古今學界的共識。其一,古史有證。《世本》(秦嘉謨輯補本)載:「張氏,黃帝第五子青陽生揮,為弓正,觀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因姓張氏」。
  • 濮陽為張姓祖根地的證據
    張姓祖根地在濮陽古帝丘張姓祖根地在濮陽古帝丘,歷史從2005年在濮陽立了揮公像,又建了揮公墓後開始發展,濮陽張氏就按自己的意思修改譜,請了專家和當地政府、河南省姓氏祖地與名人裡籍研究認定中心,按他們的所寫的認定濮陽為張姓祖根地,又把唐朝578年的公藝成立的百忍堂立為張姓總堂。
  • 關於張姓祖根地的認識
    作者:王震中 閱讀了河南省濮陽縣人民政府《河南省濮陽縣為中華張姓祖根地論證報告》,得知濮陽縣從1993至1995年開展了關於張姓起源於濮陽的調查和研究。濮陽縣委縣政府組織人員,先後赴鄭州、開封、河北清河、山西太原等地進行考察,請教專家學者,廣泛查閱、收集有關歷史文獻資料,實地考察古黃河、古清河故道,專訪清豐、內黃等周邊縣史志工作者,撰寫出《張姓起源考察報告》,並召開過二次張姓起源學術研討會,其結論是張姓祖根在濮陽。
  • 分裂張氏團結系列之——張姓祖根的胡扯(五)
    來源:張氏正能量網絡張姓祖根在濮陽造假的張姓祖根地的認定起到了矇騙全球張氏不小成果,拿過虛假的官方紅頭文件壓全球張氏,能否成功嗎?張氏是遠古姓氏,譜書、路史、文獻、墓碑、神龕等等都有清河可見,事實求是才對,認定管用嗎?
  • 中華張姓祖根地濮陽召開張姓根親文化培訓班籌備會議
    自2002中華張姓拜祖大典暨海峽兩岸張氏宗親聯誼活動舉辦以來,該活動在實現弘揚祖德、弘揚文化的基礎上,又達到資源共享、合作共贏的目的,多次得到市委、縣委主要領導的高度肯定。目前,已被河南省政府列為37項重要節慶活動之一,被國務院臺辦列為國家重點文化交流項目。
  • 史學權威認定張姓祖根」他們夠格嗎?頂用嗎——笑評濮陽《書》四
    如此源遠流長,完整明晰的張姓祖源文化,從來根本完全與濮陽毫無關係。如今卻無事生非,拉了什麼「流威師」來妄加考證「認定」,憑空塞進濮陽二字,天理何在!?就憑你區區一頭兩手幾天活,竟想否定張家幾十代先賢集體索考熔煉?你到底是神仙還是神經?!
  • 張姓起源地「濮陽說」之辯​論
    來源:張氏宗親正能量網絡對於張姓的起源地或祖居地,近來也有一些學者和研究者撰文主張「濮陽說」,如河南大學叫獸朱紹侯禍害所著《張姓祖根在濮陽》、河南濮陽造假的張姓研究會張煥書所著《張姓淵源與播遷》等。但綜觀各文,對於張姓始祖揮公及其子孫的居住地,或張姓祖根在濮陽之說,也沒有找出有確切文獻記載的依據,所做結論也只是一種推論。
  • 「世張」認定所謂「祖根」是個怎樣的大笑話——笑評濮陽《書》六
    如濮陽《書》所說:「2019年4月28日,濮陽要舉行『2019中華張姓拜祖大典』,同時舉辦『首屆中華張姓孝賢文化論壇』。世界張氏總會會長張慶信在會前欣然題賀:『熱烈祝賀首屆中華張姓孝賢文化論壇在張姓祖根地濮陽隆重舉行』……慶信會長是代表世界張氏總會題的詞,確認『濮陽張氏祖根地』是代表總會的一貫看法」。
  • 中華張姓假祖根地釋惑答疑系列之(三)
    來源:張氏宗親對張姓祖根的疑問質疑問:有朋友問,為什麼張姓起源於濮陽?其歷史背景如何?答:張姓起源於濮陽,是歷史的遺存,是當時的時勢造成的。據著名歷史學家朱紹侯先生在其《張姓祖根在濮陽》一文中講:帝丘(今濮陽)在上古時期是東夷族勢力和黃帝族勢力的交接地區,因此黃帝必須在帝丘設防,所以才把其子玄囂封於青陽。
  • 中華張姓假祖根地釋惑答疑系列之(七)
    揮和帝顓頊同為黃帝之嫡 孫,是同時代人。其主要根據有四:當時尚無史書, 族譜,後世史家記述有出入是正常的;左丘明著(國 語晉語》曰:黃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為十二姓(有兩人同為姬姓,兩人同為己姓),姬、 ^酉,祁,滕,箴,任,荀,僖,姑,儇,依是也, 其中沒有張姓。揮公得姓是因首創弓矢, 貢獻巨大。揮如是黃帝之子,左丘明不可能不記。
  • 中華張姓假祖根地釋惑答疑系列之(六)
    由此可知,揮公是黃帝之孫,青陽(玄囂)之子。由於史書對揮公的記述甚少,因而考察揮的生活軌跡,只能從其父輩和家族活動的軌跡來考慮。因其功勳卓著,帝顓頊以他所任之職弓長組字張賜予揮。揮便是中華張姓得姓始祖,帝丘(今濮陽) 便是張姓的得姓地、祖根地。從濮陽的造假的張姓祖根地的平臺發禍害張氏言論來說,少昊是誰都不知道?
  • 天下張氏出清河———張氏「祖根地」怎容任意篡改
    長大懂事後對家譜進行了研究、而族譜清楚回答這個問題的,天下張氏源自清河祖根地在淸河。我們充滿智慧的老祖宗,利用簡單的族譜,傳承了歷史文化,闡述了根系所在。天下張姓的起源地是清河;天下張氏的老祖宗——得封「張」姓的揮公及其子孫的居住地在清河;目前全世界已達一億人左右的張姓族人,如要追宗溯源,絕大部分張姓族人(賜姓、改姓者除外)的祖先,最初都是從清河遷徙出去的。
  • 源於流——濮陽於張氏清河在張姓文化史上的關係譾論
    源與流——濮陽與清河在張姓文化史上的關係譾論原創 李立新 張姓祖根 2018-01-18源與流——濮陽與清河在張姓文化史上的關係譾論在尋根熱持續不斷的當下,各地對于姓氏祖根地之爭亦愈來愈熱烈,其中有一種情況是把姓氏郡望地和祖根地相混淆,片面誇大郡望地的地位,把郡望地說成是祖根地,因為姓氏祖根地是源,而姓氏郡望地是流,這就混淆了源與流的關係
  • 中華張姓假祖根地釋惑答疑系列之(十一)
    根本找不到濮陽為張氏的郡望之說,因為是濮陽造假爭張姓祖根地。魏晉之前,秦代選拔官吏的政策是軍功制, 在戰場上,誰作戰勇敢,殺的人多就可以居官。到漢代,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 佔主導地位,選拔官吏實行舉孝廉,被舉為孝廉者即可居官。
  • 中華張姓假祖根地釋惑答疑系列之(九)
    舜又派鯀之子大禹治水。他採取疏導的方法,帶領民眾鑿山開河,治水十三年,三過家門而不入,終於把水治平。這次大洪水先後治了二十二年,讀史得知,帝顓頊,帝嚳均建都於帝丘(今濮陽),到帝堯為什麼把都城遷到了平陽(今山西省臨汾西南)?
  • 正本清源,明晰宗旨,團結一心,共謀發展——告天下張姓同胞書
    ​編者按:即日起,「張姓祖根」頭條號平臺將陸續連載由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張姓委員會、 濮陽華夏張姓文化研究會、濮陽縣張姓研究會聯合發布的《正本清源 明晰宗旨 團結一心 共謀發展 ——告天下張姓同胞書》全文。今天刊發第一部分。
  • 強盜般的濮陽「祖根地」流氓式的濮陽三會評「濮三會告同胞書」
    ,其使用頻率之高,族群認同之廣,社會影響之大,均堪稱極致,舉世公認。在這個時候號稱代表政府的「濮三會」,口水橫飛、咬牙切齒、殺氣騰騰的跳將出來展無中生有、強詞奪理、胡攪蠻纏、詆毀、謾罵的市井無賴之能事,口若懸河地為改姓外族張姓人居住地濮陽祖根地辨解,並傷心並狂、肆無忌憚地對德高望重的清河宗親進行人身攻擊,還真別說還真別說「濮三會」耍起流氓來,那還真叫一個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