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位於法國巴黎,正式建立於1793年6月10日法國大革命期間,現在是世界頂尖的自然歷史博物館。
它佔地達22公頃,集世界最豐富、最罕見的動植物和礦物標本之大成;聚動物園、植物園、高山公園、古建築、實驗室、圖書館和暖房於一體;薈萃眾多稀世之寶,呈現出奇持的大自然景觀,展現了自然界傳統的、現代的及未來的多學科的領域。
它起源於路易十三於1635年建立的皇家藥用植物園,當時由皇家醫師管理。1718年3月31日,路易十五宣布取消其藥用的功能,使其成為了單純的皇家公園,並專注於自然史。
18世紀的大部分時期,皇家公園都由布豐管理,他為博物學的先驅。法國大革命後,皇家機構非常幸運的保留了下來,皇家公園被12位教授改建為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其中包括了解剖學家喬治居維葉、進化論先驅讓-巴蒂斯特拉馬克和艾蒂安若弗魯瓦聖伊萊爾等人。
該博物館建立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傳授知識,收集藏品並進行科學研究。其在19世紀蓬勃發展,特別是在化學家米歇爾尤金謝弗勒爾管理期間,其與巴黎大學在科研領域旗鼓相當。例如,亨利貝可勒爾在任博物館應用物理主席期間(1892年至1908年)發現了鈾的放射性。
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分部遍布法國,包括最開始的皇家植物園,其位於巴黎五區,其內包括礦物學與地質學館、古生物學與比較解剖學館和著名的進化館。博物館植物標本館代號為P,其中保存了大量重要的植物標本,約有8百萬份。人類博物館位於巴黎十六區,其展品關於人種學和體質人類學,包括文物、化石等。巴黎十二區文森森林的萬塞訥動物園和濱海塞納省克萊爾動物園,都為博物館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