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7日,冬季的第一個節氣,立冬姍姍而至。
這個寒冷的季節,是什麼樣子?
流動的河水結成冰
土地也開始凍結
冷風在天地間呼嘯而過
行人裹緊衣物,步履匆匆
我國最北的漠河
9月上旬就已進入冬季
西北華北將迎來雨雪
葉子還未落盡
就被白雪覆蓋
南方多地溼意漸濃
溫婉的秋韻縈繞「十月小陽春」
氣象學意義上
連續5天氣溫低於10℃始為冬天
但作為節氣的立冬
已然讓人們對皚皚白雪心懷期待
立冬有三候
一候水始冰
氣溫下降到一定時候
水面便開始逐漸凝結
河面變得越來越純淨安寧
二候地始凍
薄薄的一層霜
時隱時現地出現在
溼潤的土地上
三候雉入大水為蜃
冬天一到
野雞蟄伏了
而蜃類會大量繁殖
古人不禁幻想:
野雞到了冬天
是不是都變成了蜃?
「入冬日補冬」
在我國南方
人們常吃雞鴨魚等滋補食物
以充盈的熱量
抵禦冬天的嚴寒
而對北方人來說
秋冬之交,交子之時
最惦記的還是那一碗餃子
熱氣騰騰,家人團坐
溫馨又熱鬧
「冬,終也,萬物收藏也」
立冬時節
萬物趨於休止以養精蓄銳
為來年春季勃發「蓄能積勢」
寒冷不是希望的終結
而是孕育新生的種子
冬是貯藏,也是企盼
一年裡的最後一個季節
人們都在為手頭的工作
做最後的收尾
企盼這一年圓滿結束
一切都能在這個冬天
達成最圓滿的結果
立冬時節
要注意足部的保暖
可以睡前用熱水泡腳
在飲食上要「溫補」
多吃牛羊肉、烏雞、帶魚、
鯽魚、鱸魚等溫性食物
忌生冷、肥甘油膩食物
在起居方面,早臥晚起
保證充足睡眠更健康
適當鍛鍊好處多
建議選擇慢跑、爬樓梯、
太極拳等運動
不宜汗多
及時補水
在精神調養上
要做到控制情志活動
避免煩憂
儘量保持愉悅的心情
攬衣起長歌
明月皎如玉
用以詩興對冬涼
明月雋永可望
長歌一曲後
便可安然入夢鄉
帽為迎霜戴
爐因試火開
寒來暑往
自然的循環
本身就昭示著生命的力量
要順應時節變化
體悟出自身成長的道理
(來源:中國新聞網、科普中國、新華社、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