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臉來的太快,永和豆漿自稱國飲被罰款,茅臺曾引起眾多酒企不滿

2020-12-12 小蚜蟲股票風控助手

說起永和豆漿想必沒有人不認識的,但近日永和豆漿九博上海市市場監管局給罰款了,而罰款的理由是永和豆漿的宣傳廣告語這杯國飲果斷贊了,違反了廣告發達規定,因此根據相關的法律法規對永和豆漿作出行政處罰,責令停止廣告的發布,並罰款30萬元。因此不少網友看到這條消息後紛紛直言打臉來的太快。可能很多人會好奇作為老品牌永和豆漿用國飲這兩個為何會被罰,不要著急現在小編就和大家解釋一下。

據資料顯示永和豆漿最早泛指的是我國臺灣省新北市永和區一帶的以販賣豆漿為主的早餐點,最先是由來自我國山東以及河北的兩位老兵開始經營的,而後在82年的時候由臺灣弘奇食品有限公司創立,後成為知名品牌,在1995年的時候大陸發展。而永和食品註冊的時間則是在09年,法定代表人為林建雄。且根據數據顯示永和食品的兩大股東為永和國際發展世紀有限公司和上海永禮投資管理中心,兩方分別持股99.01%和0.99%。

而針對永和豆漿商標的使用,永和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就曾和多家公司發生糾紛,其商標案件多達上百條。而上海市市場監管局發現永和豆漿在發布的廣告語這杯國飲果斷贊了含有永和豆漿將作為國禮送給各國大使館,但經查實永和豆漿只是在非正式場合向個別人員贈送其產品,不僅沒有得到允許,並和廣告中宣傳的不符,因此對永和豆漿提出30萬的罰款,並責令停止廣告的發布,只能說打臉來的太快,就像龍捲風。

而類似的事件在茅臺身上也發生過,在01年的時候茅臺酒曾申請註冊國酒茅臺字樣作為商標,但沒有通過,終於在12年的時候國酒茅臺字樣通過初審,而後一大批酒企就紛紛反對,之後在16年國家下發了最終決定,國酒茅臺字樣不予註冊,而後茅臺發布聲明並在申請撤回了針對商標的起訴案件的同時向國家商標評審委員會表示誠摯的歉意,在去年的6月茅臺正式停用了國酒茅臺商標字樣。今天小編就和大家分享到這裡啦,對於永和豆漿標註國飲一事你有什麼樣的看法呢留言一起討論吧。

相關焦點

  • 永和豆漿被罰30萬元 發布虛假廣告自稱「國禮」
    原標題:永和豆漿自封「國禮」,皮膚病醫院「造」患者,監管部門曝光重罰3月13日,上海市市場監管局曝光了12起違法廣告典型案件,主要涉及食品、藥品、醫療、教育培訓等行業。其中,因發布虛假廣告,永和食品(中國)股份有限公司被罰款30萬元。
  • 「這杯國飲,果斷贊了!」 永和豆漿自稱「國禮」被罰30萬
    其中永和豆漿虛假宣稱自己產品為「國禮」被罰30萬元。日資化妝品公司玫麗盼貿易(上海)有限公司在官方網站廣告中使用錯誤的中國版圖,被處罰款50萬元。永和豆漿自稱「國禮」被罰30萬本次公開的違法案例中有兩起與食品有關。永和食品(中國)股份有限公司在微信公眾號中發布了題為「這杯國飲,果斷贊了!」的廣告宣傳,含有「永和豆漿的產品作為國禮走進各國駐華大使館」的內容。
  • 永和豆漿發廣告自稱「國飲」,被罰30萬元
    其中,永和豆漿在微信公眾號發廣告自稱「國飲」「國禮」與事實嚴重不符,混淆概念誤導受眾,被罰款30萬元。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表示,2019年,上海市場監管部門加強廣告導向管理,加大虛假違法廣告查處力度,全年共查處各類虛假違法廣告5604件(其中網際網路廣告案件佔80%),處罰沒款1.02億元。
  • 「國酒茅臺」已改叫「貴州茅臺」 這些酒還在自稱「國酒」
    不能再叫「國酒茅臺」啦,現在只有「貴州茅臺」!「國酒茅臺」商標從6月29日起,已經退出歷史舞臺。茅臺17年9度申請國酒商標過去17年間,茅臺就國酒商標9度發起申請,但均被駁回。公開資料顯示,茅臺首次向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提交「國酒茅臺」商標及圖註冊的申請發生在2001年9月,最接近成功的一次也是茅臺最後一次發起申請。2012年7月,茅臺集團申請註冊的「國酒茅臺」商標獲得初審通過,但在3個月的公示期內,工商總局商標局收到五糧液、山西汾酒、瀘州老窖等酒企提交的異議書近百份。
  • 「國酒」茅臺被「下架」,18年心血「付諸東流」?「國酒」不再?
    據悉,茅臺從2001年的時候就一直對「國酒」商標提起申請,而這一提就提了整整10多年的時間。起初,茅臺提交的申請一直沒有通過,但是在2012年7月份的時候,國家商標部門表示,「國酒茅臺」的商標已經過了初審。但是,當很多酒企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紛紛表示反對。
  • 茅臺的「國酒茅臺」時代
    事實上,這場延續十幾年的「國酒茅臺」商標大戲,從最初的茅臺與其他酒企互不相讓,到茅臺發布撤銷起訴國家商標評審委員會並致歉的聲明,再到今天直言放棄「國酒茅臺」商標,在業界看來,也直接體現了茅臺營銷策略的變遷。
  • 「國酒茅臺」改名「貴州茅臺」 兩個字的變化意味著什麼?
    17年裡9度申請,均被駁回  「國酒」二字的變化,意味深長。過去17年間裡,茅臺就國酒商標曾9度發起申請,均被駁回。  公開資料顯示,茅臺首次向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提交「國酒茅臺」商標註冊的申請發生在2001年9月,最接近成功的一次也是茅臺最後一次發起申請,是2012年7月,茅臺集團申請註冊的「國酒茅臺」商標獲得初審通過,但在3個月的公示期內,工商總局商標局收到了多家酒企提交的異議書近百份。
  • 與「國酒」說再見,茅臺商標往事
    01茅臺的商標往事茅臺集團為申請「國酒茅臺」的商標,17年間提交了9次商標申請,這其中還曾遭到其他酒廠的「炮轟」。近5年來,茅臺集團的品牌價值一直持續提升:2018年,茅臺品牌價值231.75億美元,同比增長43%;2017年,茅臺品牌價值162.19億美元,同比增長41%;2016年,茅臺品牌價值115.07億美元,同比增長51%;
  • 永和豆漿,你的話叫人怎麼敢全信?
    近日,海口秀英區查出來的無證加工點因為與永和豆漿扯上關係引起關注。根據媒體報導,該加工點負責人羅某自稱是海口永和的前員工,目前與永和豆漿已無關係,粗加工的肉類等食品並非銷往永和豆漿店面,而是大排檔、快餐店和燒烤店。
  • 永和豆漿微博回應:傳統永和豆漿屬於山寨手段
    左圖為海南傳統永和豆漿海甸分店門店圖(南海網記者劉嘉珮攝),右圖為永和豆漿店面圖(永和豆漿官網獲取)  南海網海口4月8日消息(南海網記者劉嘉珮)永和大王、永和豆漿、大臺北豆漿大王、傳統永和豆漿……走在街頭,消費者總是會被這一個個相差不大的品牌繞暈。
  • 國際化:國酒茅臺為什麼能
    在海外舉辦的茅臺系列酒展示吸引老外眼球茅臺茅臺國際化之路因金獎百年的海外系列活動再度引起人們關注。2015年秋季,國酒茅臺高調跨出國門,密集到海外展示中國民族品牌形象。國際化,這個中國白酒商業總動員的號令發出已經十多年了,誰來接這支令箭?國酒茅臺,作為中國白酒業的龍頭和驕子,以敢於挑戰自己的姿態,以敢於擔當使命的姿態,堅定出發。當然,國際化本身也是茅臺的未來發展方向,志在必得。原因在於,目前茅臺產能有限,在國內供不應求,但不代表未來也如此。2020年,茅臺供應量將達到4萬千升,國內需求2至3萬千升,剩下的供應量只能由國際市場來消化。
  • 「國酒茅臺」改名「貴州茅臺」 「國」字不能隨便使用!
    告別了曾經使用多年的「國酒」宣傳語,從6月30日開始,「國酒茅臺」正式改叫「貴州茅臺」。「國酒」二字的變化,也讓更多人感受意味深長。市民陳良棟坦言,茅臺酒廠長期以來用「國酒茅臺」進行宣傳,確實誤導了不少人,讓大家以為「國酒」就是國家指定專用酒。
  • 今日論語丨茅臺不是國酒
    從6月30日開始,「國酒茅臺」正式改叫「貴州茅臺」,告別了曾經使用多年的「國酒」宣傳語。6月29日上午,茅臺微信公眾號名稱由「國酒茅臺」悄然更名為「貴州茅臺」。而打開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網站,上面也沒有了「國酒」字樣。
  • 茅臺不能叫國酒了,為什麼瀘州老窖還能自稱為國窖呢?
    說到茅臺我們都知道,前段時間網上鬧得火熱的茅臺撤銷對"國酒"的商標註冊了,其實對於茅臺到底能不能算得上是國酒一直都是眾所紛紜的。"國酒"只是茅臺的營銷手段國酒茅臺是營銷手段的一種,從沒有哪位領導人或者有關部門認定茅臺是國酒,主要的參考標準是國宴用酒喝哪家的,尤其是第一國宴用酒是誰。這點幾家有爭議,第一次國宴的時候,到底是用的茅臺還是汾酒,現在兩家還在爭,事實也不清楚。
  • 一碗豆漿背後的"戰爭":倆"永和"揚州鬧不和
    3年前,林周澍加盟「永和豆漿」,並開了揚州「永和豆漿」時代店。今年春節前夕,他又在汶河北路開了「來來永和」店。林周澍成為將兩個「永和」帶到揚州的第一人。  在華東區,「永和豆漿」時代店的經營業績排在前三。有如此令人羨慕的業績,林周澍為何又選擇了「來來永和」?  「一個是單店加盟,一個是區域代理。」
  • 永和豆漿商標訴訟已超百件,曾稱山寨負面事件讓其「躺槍」
    「王永和豆漿」「永和豆漿王」「尚我佳永和豆漿」……層出不窮的「永和」類門店讓消費者「傻傻分不清」。日前,浙江義烏一家假冒「永和豆漿門店」的員工將手臂放入桶內攪拌豆漿,引起了公眾熱議。5月13日,澎湃新聞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上以「永和豆漿」和「註冊商標」為關鍵詞檢索發現,有155份判決書,其中一審判決書122份,二審判決書33份。這些訴訟都是以上海弘奇永和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永和食品公司全資子公司)的名義進行。多份判決書顯示,各地的假冒門店經常使用「王永和豆漿」「永和豆漿王」等字樣,引起消費者誤會進店消費。
  • 永和豆漿把青島永和豆漿告了,索賠總額100萬元,結果…
    然而,在青島也有一家經營了18年之久的「永和豆漿」品牌,為此兩家永和豆漿引發了商標侵權官司。該行為使消費者誤認為青島「永和豆漿」提供的餐飲服務與其公司具有特定的關係,使消費者混淆了商品和服務的來源,構成了對其公司商標專用權的侵犯。青島「永和豆漿」辯稱,上海弘奇永和公司依法享有商標權的商標是「稻草人」圖形、「YON HO」字母和「永和豆漿」文字三部分搭配而形成的組合商標,而非「永和豆漿」四個字。
  • 「國酒茅臺,為您報時」 媒體:國酒商標不能獨佔
    據中國經濟網13日報導,「國酒茅臺」是中國貴州茅臺酒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茅臺集團」)早在2001年就提出申請註冊的商標,迄今一共申請了9次。 不過,2016年12月26日,國家商標局下發了關於第8377533號「國酒茅臺及圖」商標不予註冊的決定,使得一直反對茅臺集團此種行為的白酒企業民意有所平復。
  • 國酒茅臺的前世今生——專訪茅臺集團總經理、茅臺股份公司董事長...
    今天我們來到了「酒鄉」——貴州遵義仁懷茅臺鎮,坐在我面前的是茅臺集團總經理、茅臺股份公司董事長袁仁國先生,他將為我們講述國酒茅臺的經營發展歷史和品牌文化。袁總,您好。袁仁國:您好。茅臺酒到現在已經兩千多年歷史,我們的茅臺有這麼幾句話概括茅臺就的文化,「國酒茅臺史說枸醬,漢帝品飲甘美異常,宋元明清朝貢帝王,巴拿馬會萬國大獎,四渡赤水壯士激昂,開國慶典榮尊國釀,日內瓦會大放光芒,遠交近和香飄萬邦,文明結晶人類共享」。
  • 「國酒茅臺」改名字,去掉「國酒」變成它,網友:更好聽了!
    中國最好的酒是啥,價格最貴的茅臺是大多愛酒人士所追捧的白酒,最便宜也要1000塊錢左右的茅臺,也曾被叫做「國酒茅臺」,不過就在近日,「國酒茅臺」正式改名字了。去掉「國酒」變成它,網友:更好聽了!茅臺是真的好,不上頭,從小家裡就放有各種各樣的酒,散裝的瓶裝的,各種品牌的酒喝來喝去,家裡老長輩們還是對茅臺情有獨鍾,逢年過節家人聚餐時候少不了茅臺。懂酒的人自然懂。一提到茅臺,好多酒友就開始滔滔不絕,不過,因為「國酒」這個名頭,茅臺也栽了不少跟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