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前,陳望道翻譯的《共產黨宣言》首個中譯本全本正式面世,這是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一段佳話。習近平總書記曾在多個重要場合講述陳望道在翻譯《共產黨宣言》時「蘸著墨汁吃粽子,還說味道很甜」的故事。8月21日,中共浙江省委宣傳部、復旦大學在浙江義烏這一陳望道的故鄉共同主辦「紀念陳望道翻譯《共產黨宣言》首個中文全譯本100周年」座談會,來自中央黨校、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復旦大學及浙江社科理論界的共40多位專家學者和領導幹部圍繞陳望道首譯《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的重大意義、陳望道生平事跡和新時代如何賡續經典、走在前列等展開深入研討。現將與會專家發言的主要觀點綜述如下。
一、《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刊行百年的歷史,就是中國先進分子認識、掌握真理進而信仰、踐行真理的奮鬥史
與會專家普遍認為,《共產黨宣言》傳入中國是一個漸進、曲折的過程,翻譯出版《共產黨宣言》是中國共產黨創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100年前熱愛馬克思主義的青年先進知識分子陳望道首譯中文全譯本《共產黨宣言》,並在上海正式出版,把馬克思主義的光輝思想、科學社會主義的標誌著作傳入中國,指引著中華民族走向新生和發展的光明大道。回望《共產黨宣言》中文首譯本出版100年來中國大地上發生的翻天覆地的巨變,真理的味道有多甘甜,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最有話語權。
與會專家認為,《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在風雲如晦、萬馬齊喑的舊中國高高擎起了真理火炬,成為指引中華民族的航標燈塔。近代以後,中華民族在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之下陷入了內憂外患的悲慘境地,在舊式的農民戰爭走到盡頭,不觸動封建根基的自強運動和改良主義屢屢碰壁,資產階級革命派領導的革命和西方資本主義的其他種種方案紛紛破產的情況下,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為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但如何將以《共產黨宣言》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系統介紹到中國來,取來照亮中國前路的「火種」,陳望道同志說道:「目前中國也正需要光明,需要千千萬萬敢於為真理和正義而鬥爭的普羅密修士啊!」1920年8月,由陳望道同志翻譯的《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面世,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為中國革命運動的發展發揮了巨大的助推作用。在近代以來的歷史長河中,沒有哪一本書能像《共產黨宣言》那樣,如此深刻地影響著百年中國歷史的發展進程。
與會專家認為,《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為在摸索中的中華民族提供了理論指引和實踐方向,推動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一方面,在陳望道同志翻譯的《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出版前後,正是中國共產黨籌建時期、也是「五四」運動蓬勃興起之時,很多先進分子就是從學習陳望道同志翻譯的《共產黨宣言》中譯本開始全面了解馬克思主義的,而《共產黨宣言》中譯本在全國各地的傳播,極大地提高了早期共產黨人的思想覺悟、政治水平和理論素養,對促進各地共產主義小組的發展,對中共正式建黨起到了思想引領和理論指導作用。另一方面,正是學習和研究了《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之後,我們才在建立一個什麼樣的共產黨、建立共產黨為了什麼、怎樣建立共產黨等一系列根本性問題上找到了鑰匙、方法和路徑,為中國共產黨誕生這一「開天闢地的大事變」廓清了思想迷霧,掃除了道路障礙,使之猶如「立於高山之巔遠看東方已見光芒四射噴薄欲出的一輪朝日」。
與會專家認為,《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以閃耀時代的思想之光,照亮了中國共產黨人矢志不渝為共產主義遠大理想而奮鬥的前行之路。《共產黨宣言》揭示的人類社會最終走向共產主義的必然趨勢,確立了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最高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並把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作為共產主義的本質特徵,奠定了共產黨人堅定理想信念、堅守精神家園的理論基礎。回首百年,義烏分水塘柴房的油燈,照亮了南湖的紅船、延安的寶塔,照亮了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前行路,使我們黨一經成立就把馬克思主義寫在自己的旗幟上,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
二、《共產黨宣言》首個中文全譯本是穿越時空的思想火炬,蘊含著深厚的價值力量
與會專家普遍認為,歷史選擇了陳望道,陳望道也書寫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傳播史上的光輝一章。陳望道翻譯《共產黨宣言》首個中文全譯本的創舉,是「用理想之光照亮奮鬥之路,用信仰之力開創美好未來」的真實寫照,是對「紅船精神」所彰顯的首創精神、奮鬥精神、奉獻精神的生動詮釋,具有恆久的精神力量和真理張力,永遠值得我們崇敬、研讀和領悟。
與會專家認為,《共產黨宣言》奠定了共產黨人堅定理想信念、堅守精神家園的理論基礎。李大釗傳播馬克思主義,陳望道翻譯《共產黨宣言》,毛澤東學習《共產黨宣言》,都是折服於《共產黨宣言》和整個馬克思主義所具有的那種真理的力量,甚至可以改變自己原有的政治主張,從而從內心把馬克思主義作為科學信仰確立起來,用以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來改造中國、改造世界。理想信念既是戰勝千難萬險的「勝利之鑰」,也是淬鍊奮鬥決心的「精神之鈣」。我們要深入挖掘《共產黨宣言》首個中文全譯本所蘊含的信仰力量,築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
與會專家認為,中國共產黨人對馬克思主義信仰確立的邏輯是:先受到《共產黨宣言》精神的震撼——同時又看到《共產黨宣言》對世界革命的影響力——再者,又發現《共產黨宣言》對中國問題的解釋力,然後才堅定信仰的。陳望道面對五四運動後轟轟烈烈的革命形勢,認識到社會改良是無濟於事的,要有「更高的辨別的準繩」,那就是馬克思主義。正是這樣,他毅然返鄉並用「平時5倍的精力」完成了《共產黨宣言》譯稿。《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作為第一次全面闡述科學社會主義原理的中國版偉大著作,為中國的革命事業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我們要深入挖掘《共產黨宣言》首個中文全譯本所蘊含的思想力量,用以武裝頭腦、指導實踐。
與會專家認為,馬克思主義是革命的理論,《共產黨宣言》首個中文全譯本是革命的產物,是指引社會革命的方針方略,也是中國共產党進行自我革命的強大武器。「社會是在矛盾運動中前進的,有矛盾就會有鬥爭」。我們要深入挖掘《共產黨宣言》首個中文全譯本所蘊含的革命力量,從中汲取勇於鬥爭的精神,沉著應對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風險挑戰,不斷開拓各項事業發展的新境界。
三、在學深悟透力行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中賡續經典、繼續前進
與會專家普遍認為,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時代在變化,社會在發展,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依然是科學真理。儘管我們所處的時代同馬克思所處的時代相比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但從世界社會主義500年的大視野來看,我們依然處在馬克思主義所指明的歷史時代。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事實有力地證明,《共產黨宣言》的真理力量是永恆的,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實踐也生動表明,中國共產黨是《共產黨宣言》精神的忠實傳人。回首歷史是為了更好地向前走。當前,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在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即將勝利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新徵程即將開啟的關鍵時間節點,我們要堅定成為馬克思主義的信仰者傳播者踐行者,在重溫《共產黨宣言》中把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引向深入。
與會專家認為,《共產黨宣言》是科學社會主義的奠基之作,以習近平同志為代表的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續寫著科學社會主義的「新版本」。當前,要把《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作為學習中心內容,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把學習新專著與重溫《共產黨宣言》等經典結合起來,與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的學習結合起來,真正掌握貫穿其中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努力學出堅定信念、學出絕對忠誠、學出使命擔當。
與會專家認為,《共產黨宣言》是實踐的宣言,馬克思主義是實踐的理論,為我們掌握規律、認識問題、推動實踐提供了「金鑰匙」。對歷史最好的紀念,就是把這一紅色基因和精神財富轉化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不懈動力,在學思踐悟中讓真理之甘歷久彌新,在奮發有為中讓信仰之光更加燦爛輝煌。要充分挖掘各地「理論富礦」、「精神富礦」,增強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實踐的高度自覺,尤其要發揮好浙江作為「三地一窗口」的責任使命,努力在踐行新發展理念、構築新發展格局、推進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等方面先行突破,讓首譯精神和首創精神引領發展。
與會專家認為,理論只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要始終用好紅色資源,推動義烏陳望道故居等相關教育基地人才共育、資源共享,引導廣大黨員幹部和青年師生深入領會《共產黨宣言》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豐富內涵,讓青年人成為傳播新思想的生力軍、排頭兵,讓幹部群眾能真正感受到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是有血有肉、有生機有活力、有實踐偉力又有未來指向的科學真理,推動廣大黨員在踏尋先行者的足跡中傳承初心使命,矢志不渝做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者、自覺傳播者、忠誠實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