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80年代中後期,中國北京、上海、廣州等一些大城市開始對購物中心進行探索,並由此萌芽,1996年,中國內地首個購物中心——天河城在廣州開業。20年間中國商業地產憑藉與品牌商新型合作模式,以及創新互動空間的呈現,迭代出不同主題的購物中心。20年20人,贏商將梳理20年來不同行業20位代表性人物,擬呈現中國購物中心20年間的發展變化。同時,由贏商網主辦的《風雲巨變20年——中國購物中心高峰論壇》將於7月29日舉辦,高峰論壇將回顧中國購物中心的發展歷史,總結中國購物中心近20年發展過程中的經驗和教訓,對未來中國購物中心持續、健康、快速發展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汪志剛,摩提工房(需求面積:15-40平方米)集團總裁,曾是麥當勞、家樂福在中國的第一批員工,擔任過康尼格拉集團中國區高級副總裁、美國富客漢堡中國區首席代表,有著十幾年跨國連鎖公司的管理經驗。摩提工房由一兩個品牌發展到10個品牌,由開店賺錢的模式轉為孵化品牌的平臺,與汪志剛的決策密不可分。
六問標杆項目
問一:讓自己最有成就感的是哪一件事情?
汪志剛:摩提工房由開店賺錢的模式轉變為孵化平臺是最值得驕傲的一件事。對於摩提工房而言,現在不僅僅是開店,而是類似投資公司一樣,找一些新的品牌進來,研發新的產品,同時堅持開小店,走多品牌發展的道路。
問二:如果時光可以重回,希望回到哪一時刻去做哪一件事?
汪志剛:比起以前在很小、很擁擠的倉庫裡辦公,摩提工房現在發展得很好,並不希望重回哪一時刻。
不過摩提工房在發展的過程中也做了一些不同的嘗試,有很多是失敗的,如果重回,會在試錯的過程中更嚴謹、更仔細,也會鼓勵創業公司或者個人獨資去做,這樣可以分攤摩提工房整個集團的財產和精力。
問三:如果給過去20年的自己打分(滿分100分),會給多少分?
汪志剛:會給自己打90分左右,因為在市場比較難做的形勢下,摩提工房做得還不錯,每年保持淨利潤30%增長的趨勢。
剩下的10分主要是想將摩提工房做得更好,雖然摩提工房有十幾年的發展歷程,泡芙比蛋糕和燒仙草的生命力更長久,但我們總擔心有一天會衰落下來,因此要找各種各樣不同的產品彌補泡芙的弱性。中國的消費者在這個層面上沒有忠誠度,加上吃泡芙是一種衝動型消費,怎麼保持長久,逐漸變為一種目的性消費是重點。
現在電商做得越來越好了,線下壓力越來越大,我們也考慮在線上做電商,並挑選了一些適合的產品,準備在天貓上開旗艦店,目前框架已經做好了,近幾個月就會開業。
問四:經歷20年來,您認為開發出一個成功門店必須要具備的條件有哪些?
汪志剛:位置對於一個門店而言至關重要,一個門店要成功,70-80%是選擇了好的位置,剩下20-30%才是營運,包括產品也是如此,再好的產品,再好的營運,如果放在不起眼的角落裡也很難成功。
在這方面,我們花費了很多精力和資源去尋找位置,大多是購物中心的負一層。在商鋪競爭激烈的情況下,我們也會做一些改變,比如恒隆港匯的店是放在5樓。
問五:當下考慮最多的一件事情是什麼?
汪志剛:除了電商,我們考慮最多的就是人才問題。摩提工房在不斷高速發展,出現了人才緊缺的情況。因此,我們在做摩提工房商學院,用於儲備人才,以後將其變成培訓中心,就像當年的麥當勞、肯德基和萬達。
問六:描述一下未來所處領域可能會出現哪些不可思議的新畫面?
汪志剛:以後餐飲會越來越精,跨界產品越來越多,有想法做餐飲的也將越來越多,這個行業的競爭只會越來越大。
與此同時,我們將把自身的產品集合到一塊,每年孵化四、五個品牌,爭取商場的負一層基本上都是我們的產品,打造休閒小吃的大食代。
歷史經典語錄:
市場在改變,做品牌的人一定要抓住市場的敏感度,跟著市場來走。
術業有專攻,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不建議非餐飲人士貿然進入餐飲的圈子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