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宋仁宗不廢掉劉娥太后之位,讓自己親媽當太后?
這個問題其實很好回答。簡單可以概括為三句話:不能廢,不會廢,三不敢廢。
一、皇帝為什麼不能廢太后
按照中國曆朝歷代政治制度的設計,歷來都是中國的皇帝是國家的最高統治者,為什麼不能廢太后呢?因為中國是「家天下」,國是放的家,家是縮小的國。
我國古代國家的建立和管理一直都是家族式的而我們稱之為「禮樂」,禮的作用是維持秩序,樂的作用是安定人心。在這個環環相扣的系統中,君臣父子,夫妻兄弟都享有自己的權利和義務,要明確這一點,各自安分守己,就不會動亂。
天子雖然是至高無上的權利至尊,但因為「孝道」的制約,他就不能擅動太后的位置。如果皇帝敢廢除太后,就等於把國家制度全部推翻。他的統治合法性就會受到質疑,別人再來推翻他就有了充足的藉口。所以,以「仁孝治天下」這種政治基礎是牢固的,影響也是持久的。
更何況劉太后有功於社稷,她的任期內沒有出現大的政治波瀾,沒有犯任何政治錯誤。在領導執政層面,仁宗是沒有廢除劉太后的理由的。
二、仁宗皇帝為什麼不會廢太后
從《宋史》來看,一直到劉太后去世的時候,仁宗皇帝才知道自己的生母是李宸妃。根據官方記載,這個消息此前一直都瞞得死死的,仁宗並不知道自己的身世。根據歷史進程來看,真宗臨死前讓仁宗過繼到劉太后的名下絕對是非常明智的選擇。
母以子貴,劉娥因仁宗坐穩了太后的位置,朝廷也因為劉娥的垂簾聽政沒有出現政治波動。如果李宸妃以子上位,就會出現清末慈禧與慈安兩宮並立的局面出現。這種政治風險是真宗皇帝不願意冒的。何況劉太后執政期間沒有出現過失,完全實現了平穩的政治過渡。從這一點上來看,真宗的選擇是非常正確的事情。
更可況,劉娥對仁宗的管教是全方位的,她一方面要處理國家大事,同時她還安排了性情溫和不貪戀權利的楊淑妃教導年幼的仁宗。這就讓仁宗在充滿關愛的環境下成長。劉太后對於仁宗來說,既像是嚴厲的女老師,又像是女領導。
從道義來說,劉太后並不虧欠仁宗皇帝,除了按照真宗遺命隱瞞李宸妃的事情之外,沒有做過任何對不起仁宗的事情。仁宗沒有廢除劉太后的理由。
三、仁宗為什麼不敢廢劉太后
仁宗從小是被劉太后當作下一任國家領導人進行培養的。他必須按照宋朝的禮儀規定,每天三次都要到太后寢宮為她請安。前面講過,劉太后對仁宗來說更像是領導和老師,這就讓性格懦弱的仁宗從小就對劉太后有著本能的恐懼。
從仁宗第一任的皇后安排上就可以看到,劉太后兩次阻撓都讓仁宗心中不爽,仁宗還是乖乖地按照太后的意思辦理,話都不敢多說。
這就像動物園裡的馴獸員養老虎一樣,從小被打怕了,永遠對馴獸員有著骨子裡的恐懼。這種心理陰影,是仁宗對劉太后的任何決定都提不起反抗的意識,更可況是廢除太后這種他想都不敢的大事。
我是白羽居士,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或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