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中午簡單的一餐,福建特產包酒,6道過年必吃的家鄉菜

2020-12-16 潤心食憶

這個酒我是第一次見。是福建柒鬥金酒業有限公司產的包酒,是用糯米和優質泉水釀造的,味甘香濃,色澤呈琥珀色。酒精度是21度,酒量好的貪個杯也沒事兒。

白蘿蔔排骨湯,這道菜想必不用我過多介紹了,每個人都有吃過。只不多用的排骨也是去鄉下買來的農家豬的排骨。做這道湯的做法是排骨先燉熟,再下蘿蔔的先後順序。不然白蘿蔔會煮化了。

最後一道菜就是清炒山藥了。山藥因為比較好保存一些,小時候在農村的時候備的年貨食材裡肯定有它們的身影。山藥去皮,切成薄片,然後下鍋爆炒,稍作調味,就可以起鍋盛盤了。潤心食憶在大年三十這天,

我們家逢年過節必吃的一道「菜」就是媽媽自己包的餃子了。可能很多人覺得很奇怪,南方人怎麼過年跟北方人一樣愛吃餃子。其實現在吃餃子的習俗南北方差異並不大,因為包餃子比起別的主食會更方便製作一些,本來是要吃我們當地的特產——拿扎提。但是中午為了省時間就沒有去製作繁複步驟的拿扎提了。餃子是豬肉包菜餡的,吃著很香。中午就是我們自己一家人,爺爺奶奶、爸媽、外公、還有一個姨婆、一個大表哥、再加上我們兩口子就是了

這道菜是比較特色的了,親戚送的野豬肉。製作的方法跟紅燒豬腳一樣的!不得不說,野豬肉的肉質真的比我們平常吃的豬肉嫩許多。基本可以說是入口即化,這碗菜最後只剩下湯汁了。我準備放到冰箱冷藏成「凍」吃。

鄉下買來的豬腳,城裡人應該會比較喜歡這道菜了!農家貨向來都深受城裡人的青睞。這碗紅燒豬腳就是之前紅燒豬腳的做法,之前我有出過詳細的紅燒豬腳烹飪圖文教程。吃著挺香的,比在菜市場買的飼料豬那可以說好吃N倍了。

鮮肉釀豆腐!這道菜我之前也做過,過年我們家必吃的一道菜。有葷有素,這道菜的口感是緊實的瘦肉伴隨著嫩滑的豆腐。我們這邊幾乎挨家挨戶都會在過年吃這道菜的。

相關焦點

  • 大年三十吃什麼?這8道菜不但有寓意,也可以作為自己的拿手菜
    大年三十作為一年當中最重要的節日,吃的豐盛的同時,菜品還要講究個寓意吉祥。大年三十的早飯一般都是對付一口,基本都是撿現成的來點。因為要吃大餐的原因,所以一般不會吃得太多,都是簡單的「墊吧」一下。我家裡的年夜飯,一般都是下午兩點左右開席,一直吃到四、五點鐘。
  • 大年三十丈母娘家的年夜飯,10道農家特色菜,第6道菜1000塊一斤
    昨天是大年三十,整個春節期間就屬年三十最能充滿年味了。除了噼裡啪啦沒有間斷過的鞭炮聲之外,豐盛的年夜飯就是這天的重頭戲!中午家裡吃得比較簡單,然後答應了丈母娘大年三十先去那邊吃,因為老婆是本地人,所以年夜飯肯定是這家吃完那家吃了,這是我們邵武這邊一貫的習俗。
  • 福建潮州客家海南廣東人 據說過年必吃這幾道年菜
    新加坡許多華人的先輩都來自中國不同省份,原先是漂洋過海來討生活,最終就在新加坡落地生根,將屬於自己家鄉的獨特文化也在家裡代代傳承下來。 隨著時間推移,這些不同籍貫的華族文化又與新加坡當地的文化進行融合,有些習俗看起來似乎一樣,性質上卻大不同了,尤其是慶祝農曆新年的方式和必吃的年菜,似乎也有了轉變。
  • 曬曬我在婆家的年夜飯,中午吃飯晚上餃子,有多少人家過年這樣吃
    大年三十,除夕之夜,大部分的家庭都是團團圓圓,一起看春晚,吃年夜飯。晚上娘家的親戚群裡都在曬家裡的年夜飯,我們老家那邊,一般都是晚上做一桌好吃的飯菜,全家坐在一起喝個小酒,聊個天,等到八點的時候把桌上的飯菜撤掉,擺上瓜子糖果,邊吃邊看春晚。
  • 春節準備了18道菜做團年飯,都是家鄉風味的菜品
    在家老家過年每天都是一大桌子的豐盛菜,大部分都是以葷菜為主,素菜相對較少,我們回家後更願意吃素菜,每頓都會準備至少2道或2道以上的素菜,大部分素菜都是從自家菜園中種的,長期在外根本吃不到這麼好吃的綠色蔬菜,趁這幾天在家更得要多吃一些。
  • 這4道菜開胃可口,下酒下飯,現在吃正好,我每周必做,雷打不動
    今日導讀:「三菜一湯」家鄉特產煮一桌,鴨賞下酒、剝皮辣椒魚超鮮美!這4道菜開胃可口,下酒下飯,現在吃正好,我每周必做,雷打不動! 中國從北到南都有好吃又具特色的名產,許多人不但走到哪裡買到哪裡,加上又是很常收到的伴手禮,相信許多人家中,都有各式的南北方名產,其中拿來做料理,成為桌上美味佳餚的也很多,今天我們就利用這些遠近馳名的特產來做三菜一湯,南北通吃。
  • 大年三十,一家三口中午吃的簡單午餐,你覺得還好嗎?
    昨天是大年三十,晚上公公婆婆到我們家來吃年夜飯,一大早我們去超市買了些蔬菜海鮮馬上就趕回家準備起年夜飯,中午就相對簡單一佔,有些菜還是為晚餐準備的。年三十的午餐,不能吃得太差,但也相對簡單一點,因為晚上才是團圓年夜飯哦。
  • 除夕年夜飯,梅州客家人會吃這些菜,你全吃過了嗎?
    對中國每個地方的家庭來說,每年的年夜飯都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聚餐,廣東梅州人也是一樣,即使遠隔千裡過年也一定要回家,一家人團團圓圓才好過大年。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是過年氣氛最為熱烈、最為歡樂愉快的一日。這天上午,家家戶戶要拜菩薩、敬神。
  • 大年三十做了一桌菜,不鋪張不浪費,一頓全吃完,家裡飯菜就是香
    一日三餐能在家裡做的,儘量不要外出吃,避免病毒的傳染。今年春節妹妹帶著女兒來我們家過年,原本計劃好了去劉公島,去看天鵝,去泡溫泉,原定好的計劃全部都泡湯了,哪兒都去不了,只能一整天待在家裡,好在春節前冰箱裡儲存了不少食材,這幾天就待在家裡哪兒也不去,吃吃喝喝,放慢腳步,好好享受假期和親人在一起的放鬆時刻。
  • 大年三十,飯桌上少不了的4道「吉祥菜」,就算家裡再窮也得吃
    馬上就要迎來新年了,大年三十辭舊迎新,不論這一年裡過得好還是不好,貧或是富,但這一年都已經過去了,所以我們一定要滿懷熱情,以最好的心態來迎接新的鼠年,當然,迎接新年不僅要穿上新衣服,更要備上一桌豐盛的飯菜那才算過年,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幾道吉祥菜,簡單易上手,吃著也很美味,大年三十,飯桌上少不了的4道「吉祥菜」,就算家裡再窮也得吃
  • 大年三十兩人幾個菜好?
    過年本身就是一個大團圓的日子,全家歡歡喜喜聚在一起吃團圓飯,但是也有不少人為了自己的工作,夢想,奮鬥在工作崗位上。沒有辦法回家和家人團聚吃團圓飯。我還記得有一年,剛剛畢業,因為工作比較多,所以沒來得及回家。
  • 大年三十的菜譜您準備好了嗎?這幾道菜都特別適合
    大年三十的菜譜您準備好了嗎?在閩南有句俗語:「囝仔愛年兜,大人亂糟糟」,意思是小孩子都喜歡過年,過年不僅有新衣服穿,而且有許多美食,最重要的是還有壓歲錢;而大人因要準備過年年貨,因而忙成一團。在中國大年三十是一家團圓的日子,在外遊子不管多遠,都會想盡辦法回家過年,一家人團聚,圍著桌子,吃著家人親手製作的美食,團團圓圓,歡歡喜喜過大年。在我們家年夜飯一般還是婆婆掌勺,我們年輕一輩的打打下手,婆婆的廚藝那是沒得說,吃過她做的美食,能讓人念念不忘。
  • 全球過年:韓國網友評出春節必吃的13道菜,泡菜消失了
    春節的時候韓國的飯店都會關門,特別是除夕夜的年夜飯,必須在家裡吃,這些在春節期間特別製作的菜餚被稱作(歲饌), 酒水則被稱為(歲酒),可謂豐富多樣,因此韓國評出了舊正必吃的10道美食。韓國過年時候的年糕湯通常是兩種,一種是牛肉年糕湯,另一種則是雞肉年糕湯,牛肉通常是醬牛肉,而雞肉年糕湯則要清淡很多,加上些芝麻、雞蛋黃切成的條或者片、蔥花等調味,簡單而不失美味,是韓國農曆新年最重要的食物,沒有之一。
  • 過年必吃這道菜,味道鮮美菜名吉利,寓意廣納百財福氣滿滿
    過年必吃這道菜,味道鮮美菜名吉利,寓意廣納百財福氣滿滿年夜飯給家人準備團圓菜,每一道菜都要有講究,好味道好造型好菜名,看著舒服吃著美味順便也可以祈福。今天推薦的這道菜就是既好看又好吃還有好聽的名字。你可以叫它百財福包,也可以叫花開富貴,還可以叫福氣滿滿。過年的時候按每人第份的形式上桌,給每人發個錢袋子,感覺很好啊。白菜福包的食材都是家常食材,做法也特別簡單,我今天做了五個,一上桌小朋友就吃掉了三個,邊吃邊贊好吃。造型食物就是那麼神奇,讓人賞心悅目的同時也可以大快朵頤。
  • 大年三十和初一吃餃子 這些禁忌要注意
    今天是大年三十,佰秀在這裡像大家拜年!過年可以不吃肉、不吃菜,但不能不吃餃子。過年為啥要吃餃子呢?據老年人說,這是從上先傳下來的規矩,可能以前物質並不豐富,普通農民家庭過年,並沒有能力做大魚大肉或者其它。
  • 這些僑鄉過年都吃點啥,有你熟悉的年菜嗎?
    中國僑網2月5日電 題:這些僑鄉過年都吃點啥,快看看有你熟悉的年菜嗎?  小僑(微信號:qiaowangzhongguo)掰指頭一數,距離猴年已經沒有多少天了!給爸爸媽媽的年貨買了嗎?過年的新裝、糖果和對聯是不是也該置辦了?新年新氣象,要忙的真是太多啦!  濃濃年味迎新春,海外的華僑華人們是否也在「忙年」呢?
  • 春節必吃的6道菜,寓意吉祥,上檔次,招待客人倍有面子
    一年一度的春節馬上就要到了,您是不是又在為春節吃什麼而發愁呢?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分享幾道春節必吃的特色菜品,用它們招待親戚朋友,不僅寓意好,營養好,顏值高,而且上檔次,有品位,招待客人倍有面子。第一 道菜:紅燒鯉魚。因為中國傳統有年年有餘(魚)的說法,所以魚是年夜飯必備的一道菜。
  • 南京人年夜飯桌上的25道菜,你吃過幾道?
    紅燒鰱魚一條大鰱魚是老南京人不可缺少的年夜菜之一,鰱魚燒熟後放在長長的盤子裡,隆重地擺上桌子,但這道菜只是擺設,千萬不能吃,因為它寓意「年年有餘」,等到過了小年(元宵節)才能吃。紅燒帶魚寓意「代代有餘」,因為魚餘同音,餘下它,象徵著在新的一年裡,生活寬裕年年有餘。
  • 大年三十煮豬頭是天鎮過年必有的風俗
    大年三十,全國各地人都在忙著過,但全國各地又不盡相同,各安各的老人下的過法過。而我們天鎮陽高祖輩們給留下個年三十煮吃豬頭風俗,就是大年三十煮豬頭。豬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是財神的象徵,代表著喜慶。燎毛味,烤肉味和那鞭炮的火藥味,摻和在一起,濃濃地飄散著,孩子們歡騰雀躍,大街小巷,到處都是過年的氣息。吃過中午飯,就是煮豬頭了。填上半鍋水,豬頭置入鍋中,再放進花椒、大料、醬油、醋、蒜、大蔥、味精、鹽巴,最好再倒上少許白酒。狠狠燒上一氣,大滾之後,灶裡攛上幾根木頭,讓它慢慢煮著,時間越長,味道越佳。
  • 沒有元宵的元宵節,四菜一湯是吃得最好的一餐,這個春節太難忘!
    當恐懼、悲傷在這座昔日繁華、熱鬧的大都市中肆意蔓延的時候,我們全家因為孩子已經放假,更因為中國千百年來的春節團聚傳統,早已回到了老公的家鄉。千裡之外的家鄉小城也沒有逃過這場浩劫,因為肺炎疫情形勢嚴峻,所居住的小區實行了嚴格的管制:每兩天一戶只能派一人出去採買生活物資。這個重擔自然落在了老公的肩上,公汽停運,不能開車,大超市在兩站路之外,為了更多地採買回新鮮菜蔬,老公使盡洪荒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