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南搶救性發掘春秋戰國墓葬群 出土帶劍鞘青銅劍

2020-12-12 中國新聞網

洛南搶救性發掘春秋戰國墓葬群 出土帶劍鞘青銅劍

2014-11-19 10:36:43來源:華商報作者:責任編輯:宋宇晟

  華商報商洛訊(記者 魏光敬 實習記者 陳永輝) 近日,考古專家對洛南西寺墓群範圍內的一處墓葬群進行搶救性發掘,初步探明8座春秋戰國時期墓葬,現場出土青銅器及玉器40多件。其中最大的一座貴族墓槨棺保存完好的程度,及出土的帶木製漆皮劍鞘的青銅劍,在省內較為罕見。

  4座墓葬發掘完畢 最大一座保存完好

  西寺墓群位於洛南縣城北一條東西走向的山梁上,此次的發掘地點在墓群範圍內,地形呈臺塬狀。今年10月份,由於連續降雨,此處坡體下滑暴露出數座墓葬。洛南縣文物部門發現後上報省文物局,省文物局委託省考古研究院派出考古隊。今年10月中下旬,考古人員展開搶救性發掘與保護。

  附近村民劉文玲說,此次的發掘地點是當地人眼中的「風水寶地」,周邊有不少村民的墳墓。

  據悉,1982年,有村民在西寺墓群範圍內取土時,發現了古墓裡埋藏的寶貝。2000年1月相繼出土了一批珍貴文物,包括錨金鳥篆銅戈、鏤空青銅車馬件、彩繪漆陶蓮瓣壺等春秋戰國時期的文物。2003年9月,省政府將西寺墓群列為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1年進行了第三次發掘。此次是第四次發掘。

  昨日,考古人員介紹,他們初步探明8座春秋戰國時期墓葬,先行發掘了其中4座。昨日上午,4座墓葬基本發掘完畢,露出方形的深坑,另外4座墓葬正在勘探。現場負責人介紹,已發掘的4座墓葬中,最大的M1墓葬保存較為完好。另外3座墓葬,一處被破壞嚴重、一處沒有發現文物,一處出土少量器物。

  盜墓賊沒能盜走文物

  據介紹,考古人員發掘M1古墓時,墓一角由於處在斜坡上,已經暴露出來。這是一座單槨單棺豎穴土坑墓葬,四周分別有6片槨木側板,由於墓葬周邊有大量青膏泥保護,槨棺保存完好的程度,在省內較為罕見。據了解,青膏泥具有防腐、隔絕空氣的作用。

  考古人員發現,M1古墓有被盜過的痕跡。槨蓋板被盜墓賊打穿,導致槨蓋板和棺木坍塌,盜墓賊沒能盜走文物。這座長4.1米、寬3米的墓葬保存完好,大部分隨葬器物放置於槨棺之間,但墓主人屍骨已經不復存在。經過挖掘清理,出土青銅鼎、青銅劍、青銅矛、陶器、玉器、車馬器(象徵性器物)等器物。此外,還出土青銅帶鉤等兩件生活用器,在槨底板還發現了彩繪痕跡。據介紹,此次出土的青銅劍,帶有木製漆皮劍鞘且保存完整,在省內是比較罕見的器物。

  從目前出土的形制器物來判定,應該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墓葬。墓主人身份應該是大夫一級,從大量出土兵器判定墓主人應該是男性。

  昨日,考古專家介紹,此墓葬群的發掘,對春秋戰國時期秦、晉、楚在陝南軍事分界的劃定,以及周邊地區所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的深入研究有重要價值。目前,出土的這批器物,正在進行後期修復和保護。下一步發掘,正在進行專家論證。

  據介紹,目前還無法判定墓葬之間是否有關聯,只能判定一個大的時期,但具體年代還需進一步研究。此外,墓主人的具體身份,還不好過早下結論。附近有無與這片墓葬相關的生活遺蹟等問題,還有待進一步發掘研究。

相關焦點

  • 洛南搶救性發掘春秋戰國墓葬群 出土帶劍鞘青銅劍(圖)
    華商報商洛訊 近日,考古專家對洛南西寺墓群範圍內的一處墓葬群進行搶救性發掘,初步探明8座春秋戰國時期墓葬,現場出土青銅器及玉器40多件。其中最大的一座貴族墓槨棺保存完好的程度,及出土的帶木製漆皮劍鞘的青銅劍,在省內較為罕見。
  • 河南發掘戰國至東漢墓葬群 出土罕見青銅劍、戈(圖)
    河南發掘戰國至東漢墓葬群 出土罕見青銅劍、戈(圖) 2015-03-14 20:24:08韓嚴振 攝   中新網項城3月14日電 (楊正華 韓嚴振)3月14日,記者從河南省周口市文物考古管理所獲悉,該市文物考古部門近日在配合項城某基建工地進行文物勘探時,發現一處戰國至東漢時期的墓葬群,發掘出土一批精美隨葬品,其中的一把青銅劍,保存完好,十分罕見。
  • 湖南一大型戰國古墓群,出土青銅劍揭開墓主身份,專家:是個平民
    引讀:2007年,湖南一個基礎設施的工地上,無意間發現戰國古墓群。墓中出土一把青銅劍和其他百餘件珍貴隨葬品。附近村民議論紛紛,一致認為這種規模的古墓群,一定是戰國貴族的古墓。,也已經完全被坍塌下來的夯土壓碎,只剩下一把青銅戟,和這把被折斷了劍鞘的青銅劍。
  • 施工人員偷青銅劍 戰國青銅劍價值幾何?(組圖)
    施工人員偷青銅劍 戰國青銅劍價值幾何?   2月13日,安徽阜陽一在建工地進行挖掘作業時發現古墓葬群,當地文物部門隨即進行搶救性發掘。與此同時,文物部門接到舉報稱,墓葬中有一把青銅劍被一名工地施工人員私自藏匿。阜陽市文物管理局工作人員表示,經過多番交涉勸說,該施工人員已主動將青銅劍上交,故免於對其處罰。此外,文物屬國家所有,任何人不得藏匿文物。
  • 河南出土罕見青銅劍 2000多年仍寒光逼人[組圖]
    圖為考古工作人員在古墓發掘現場。中國網圖片庫韓嚴振攝    3月14日,記者從周口市文物考古管理所獲悉,該市文物考古部門近日在配合項城某基建工地進行文物勘探時,發現一處戰國至東漢時期的墓葬群,發掘出土一批精美隨葬品,其中的一把青銅劍,保存完好,十分罕見。
  • 山東戰國古墓群被盜,專家組織搶救性發掘,揭開伏羲後裔千年秘密
    山東戰國古墓群被盜,專家組織搶救性發掘,揭開伏羲後裔千年秘密東夷古國是中國春秋戰國時期,先秦時代中原王朝對中原東部包羲太昊伏羲氏後裔各部落的稱呼,據上古傳說,東夷人是上古時期中華民族的祖先伏羲氏的後裔,東夷文化對於早期中國南方文化影響深遠,但是因為史料的缺失,一直以來,東夷這個文明古國的了解還知之甚少。
  • 金沙遺址戰國墓葬群發現金沙古國後裔活動遺蹟
    新華網成都10月23日電(記者苑堅)成都市考古研究所日前在對金沙遺址的一處戰國墓葬群發掘時,發現了大量類似金沙古國的祭祀風俗,這與古文獻記載和專家此前認為的金沙古國舉族南遷不相符。  周志清介紹說,金沙遺址保護區面積達4平方公裡,這次為配合公路改造進行的搶救性發掘位於保護區內的黃忠村。此前,考古人員已在附近發現了金沙古國的大型宮殿建築遺蹟。  「發掘工作從9月1日開始,目前已經發掘800多平方米,發現了28座春秋戰國時期的墓葬及大量陶器、石器和青銅兵器。」周志清說。
  • 安徽發掘數百座戰國至兩漢墓葬 軍官墓陪葬上百木俑
    ,總共發掘數百座從戰國到明清的古代墓葬群,驚人的數量和密集程度在我省尚屬首次。這其中,有一個墓葬最特別,裡面不僅出土各種精美的漆器和代表身份的劍戈等兵器,還出土了一百多個木俑。考古人員根據墓葬的規模、結構和豐富的隨葬品判斷,這些被塵封了上千年的木俑,其墓主應該是一位身份尊貴的「軍官」。
  • 郟縣北大街發現大型古墓群,年代可追溯到戰國
    古墓發掘現場近日,平頂山市文物管理局宣布,郟縣北大街古墓群搶救性發掘工作結束,該局有關人士昨天對記者說,這個龐大的古墓群已被實施文物保護,並將在不久後成為一處遺址公園。後經省文物局批准,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與市文物管理局組成聯合考古隊,於2018年12月進駐工地,對該工地文物遺存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截至今年6月,聯合考古隊共發現古墓539座,已發掘墓葬93座。據發掘情況看:該墓地是一處大型古墓群,墓葬年代大致在戰國至兩漢,也有少量唐、宋、清代墓葬。
  • 搶救性發掘22座,石家莊市欒城周家莊墓地或為商後期貴族墓葬群
    【搶救性發掘22座,石家莊市欒城周家莊墓地或為商後期貴族墓葬群】11月28日,河北省文物局組織國內專家對石家莊市欒城周家莊墓地搶救性考古發掘工作進行現場檢查與驗收。記者了解到,經過近一年的勘探和搶救性發掘工作,該墓地累積發掘墓葬22座,出土了青銅簋、爵、觚、兵器及玉器等器物。周家莊墓地的發現填補了冀中南地區商代後期的歷史空白,為研究商周時期歷史、地理、文化及社會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 阜陽市文物局追繳一件青銅劍 屬於戰國時代文物
    據潁州晚報報導,前不久,潁州晚報報導了阜城北京中路國際服裝城項目工地發現古墓葬群並出土一批文物的消息。據群眾舉報,墓葬中有一把青銅劍被人藏匿。經文物部門開展追繳工作,近日成功將該青銅劍追回。2月13日上午,阜城北京中路國際服裝城項目一期在建工地像往常一樣進行挖掘作業。
  • 鹽源考古新發現 發掘出土戰國至西漢青銅器
    ,青銅是遊戲中最低的段位。實際上,青銅是金屬冶鑄史上最早的合金,早在公元前3000年就已製造出青銅。這不,涼山州鹽源縣的一墓地,考古人員就發掘出土了青銅器。,由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涼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館、鹽源縣文物管理所四家單位組成聯合考古發掘隊,在3個月的發掘中出土了青銅器、陶器等一批戰國至西漢時期的器物,為做好搶救和保護文物,同時為豐富和提升擴展鹽源文化內涵提供了幫助和有力支撐。
  • 四川發現一西漢古墓出土青銅寶劍等文物
    新華網成都2月6日專電(記者孫陽、苑堅)記者5日從四川省考古研究院得知,四川省雅安市日前發現了一座西漢古墓,古墓出土了青銅古劍等重要文物10餘件。這座距今2000多年的西漢古墓墓主是一位男子,一把守護在墓主腳旁的青銅古劍青光奪目。這座土坑木槨墓出土的10餘件青銅器、漆器等文物保存完好,被四川省考古研究院專家認定為重要考古發現,為研究古蜀地漆器工藝、商貿往來提供了重要實物依據。  記者了解到,這座土坑木槨墓是日前四川省108國道進行改線施工時,由施工隊發現的。「最開始,一位工友挖出一些小塊的黑木頭。」
  • 阜陽天章水岸儲臺墓地為戰國墓葬(圖)
    近日,經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發掘證實,儲臺墓地為一處包含有戰國中晚期至漢代時期墓葬的墓地。古墓葬中出土一批珍貴文物,其中1件被認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39件套文物被認定為國家一、二、三級文物  儲臺墓葬2016年在施工中被發現後,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阜陽市文物管理局,對儲臺墓地地塊進行了搶救性考古鑽探與發掘工作。
  • 陝西鹹陽發現戰國墓葬群 出土銅壺內存神秘液體
    中新社西安7月5日電(記者 冽瑋)記者5日從陝西省文物局獲悉,此間考古工作者自今年4月起對位於鹹陽市坡劉村的戰國時期秦國古墓葬群進行搶救性發掘,其中一座墓出土的青銅蒜頭壺中殘存著部分液體。目前,已抽取液體樣本送往有關研究機構請專家鑑定。
  • 湖南出土的春秋戰國玉器,反映當時嚴格的封建等級制度
    50年代以來,我省各級文物部門在各地進行了搶救性的考古發掘,出土了大量珍貴的文物。其中古玉器的研究備受冷落,針對這一現象,喻燕姣在玉委會會刊發表的《論湖南出士的春秋戰國玉器》一文中,對湖南春秋戰國時期的玉器進行了研究。
  • 湖南境內出土大量春秋戰國玉器,圖樣紋飾見證楚國雄起
    50年代以來,我省各級文物部門在各地進行了搶救性的考古發掘,出土了大量珍貴的文物。其中古玉器的研究備受冷落,學者喻燕姣在玉委會會刊上發表的《論湖南出士的春秋戰國玉器》一文中,向我們介紹了這些玉器。玉龍形佩 戰國湖南出土的春秋戰國時期的玉器具有以下特點。
  • 行唐故郡考古發掘出春秋戰國貴族墓葬
    專家初步認定,該墓地為春秋晚期至戰國早期貴族墓地以及戰國早期居住址。各類遺蹟年代集中在春秋晚期至戰國早期,出土青銅容器、兵器、車馬器以及金、玉、水晶、陶、石、蚌、角等各類遺物近千件。專家初步認定,故郡墓地為春秋晚期至戰國早期的鮮虞、中山等北方族群的貴族墓地。
  • 阜陽:市文物局追繳一件青銅劍文物
    > 【摘要】 前不久,潁州晚報報導了阜城北京中路國際服裝城項目工地發現古墓葬群並出土一批文物的消息。
  • 此劍一出土便被稱為中華第一劍,它的劍身材質讓考古專家震驚不已
    眾所周知劍被譽為兵器中的君子,傳說早在軒轅黃帝時期劍就已經出現。春秋戰國時期劍就已經普及為主要兵器,最廣為流傳的莫過於湖北江陵望山一號楚墓中出土的越王勾踐劍,當然此劍也是名副其實的青銅劍。而今天我們要說的則是中國河南博物院鎮院之寶的中華第一劍—玉柄鐵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