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柳永離別戀人傷離別

2021-01-19 心悅品讀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寒蟬、驟雨」,詞人起筆勾勒出一副哀颯秋景圖。簡單的12個字,就把詞人和戀人分別的時間、地點、環境交代得明朗又清晰,把相愛的男女離別時的氣氛烘託到極致,這一闕詞在開篇就被定下了悽涼哀婉的調子。

長亭,短亭,是古代專門為送別設置的亭舍,供旅人休息,為餞別所用。多少悲歡離合多少難捨難分的浪漫愛情、愛恨別離故事都是在長亭拉開序幕,激情上映。

詞人別具匠心地攝取蕭瑟悽迷的秋景,羅列這一系列離別的意象,作為離別時的襯託,無形中加重了別離時的愁苦。

柳永不愧為寫詞的大家,在詞伊始就運用多種手法,多管齊下,描寫的手法、意象的運用,情景交融的渲染,無論哪一種方法都運用得恰如其分。他像一個老道的導演,為劇中男女主人公的出場作了最出色、最職業的渲染與鋪墊。

「驟雨初歇」意味著詞人馬上就要啟程遠行。沒有突兀的感覺,詞人僅用四個字就很自然地過渡到了下一句,離別的場景讓人心境愴然,離別卻又在船家的催促聲中一時近似一時。

現代電影電視劇中常有這樣的送別片段,這邊列車拉響悽厲的長鳴,站臺邊即將分別的情侶忽然緊緊地擁抱著對方,難捨難分,列車啟動了,車上的人探出車窗頻頻揮手,送別的人追著列車邊跑邊抹腮邊紛飛的淚。

而此時,詞人卻揮揮手中的妙筆,運用白描的手法,「執手、無語、凝噎」這一系列動作,把他和她不忍離別偏又離別時的那種無奈悽楚的心情細細勾勒,一對彼此深情依依的情人分別時的圖畫便躍然紙上。

離別,奏響在畢業前夕,無盡的傷感撥亂了我心裡紛亂的思緒。一往情深,總是留不住離別的腳步。畢業,總是宛若來勢兇猛的海嘯,席捲著傾心相愛的情侶們。當初那「我要陪你一輩子」的承諾,在畢業的潮汐裡被衝刷得蒼白又無力。我們即將赴一場緣散秋離的獨幕劇。

愛情宛若門前的那一泓碧溪澄澈又透明,浪漫的日子,讓人溫暖又沉醉。相愛,蝸居的小日子有點苦,愛是我們唯一的財富,如今要各奔西東,我忍不住偷偷地哭了。潔白的宣紙上畫一季春暖花開,而現在我們面朝大海,即將踏上不同的客船。

黑色的七月,我們重複著「多情自古傷離別」的古老故事。而彼時,在繁華的大宋,他也和她的戀人即使離別在七月,也是在同樣的清秋時節。他一襲白衣,臨風而立,他和她深情凝望著,想把對方看在眼裡、刻在心裡。

他,就是柳永。他與詞共生命,是一個專心作詞的才子詞人,亦是北宋大量製作慢詞的第一人,他是北宋前期最有成就的詞家,也是北宋最風流、命運最坎坷的一代詞壇高手。

相關焦點

  • 柳永《雨霖鈴》詩賞,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雨霖鈴·寒蟬悽切》是宋代詞人柳永從汴京南下時與一位戀人的惜別之作,上片刻畫離別的場景,下片描寫想像中,別後的悽慘。表達了作者的不舍又不得不離去的傷感。受不了打擊的柳永憤然離開京師,決定由水路南下,以填詞為生。《雨霖鈴·寒蟬悽切》就是柳永與情人蟲娘離別時所作。詩歌賞析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咽。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柳永詞被人笑話為艄公上廁所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柳永這首詞也是宋朝婉約詞中最高水平高的代表作之一。其中這兩句:「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被人稱為「古今俊語」。但也有無聊之人開玩笑說,詩人酒喝大了,楊柳岸是「艄公上廁所「之處。
  •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柳永詞被人笑話為艄公上廁所
    前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這兩句出自於柳永最著名的一首詞《雨霖鈴》: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 柳永的「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為什麼那麼孤獨?
    柳永是才子,也是浪子,他的詞據說是「凡有飲水處,皆能歌柳詞」,通俗易懂到大街小巷人人都能唱。也許是跟他的身世和經歷有關,常年混跡青樓楚館的他,更能懂得底層勞動人民的痛苦,而這種痛苦,也說到了人們的心裡,所以他的詞才能傳唱如此之廣。就像他詞中的孤獨和傷感一樣,經過了千年歲月,依然能夠握住人民的命脈,讓我們深陷其中。
  • 愛唐宋詞:「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自鹹平五年(1002年)柳永離開家鄉,之後柳永流寓杭州、蘇州,沉醉於聽歌買笑的浪漫生活。自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開始,柳永開始參加科舉,四試不中,遂一心填詞。景祐元年(1034年),他第五次參加科考,終於及第,歷任睦州團練推官、餘杭縣令、曉峰鹽監、泗州判官等職,終以屯田員外郎致仕,故又稱「柳屯田」。
  • 愛唐宋詞:「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這是一首經典的離別詩。詞人與戀人分別,戀人在都門長亭擺下酒筵給他餞行,但在這樣的情緒之下,他面對美酒佳餚,哪有快活的情緒,但是留戀歸留戀,船卻催著要出發了。越是催,越增加留戀情緒,留戀情緒越重,越顯得蘭舟出發催得急。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 第80天: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雨霖鈴》是柳永著名的代表作。這首詞是詞人在仕途失意,不得不離京都(汴京,今河南開封)時寫的,是表現江湖流落感受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篇。這首詞寫離情別緒,達到了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
  • 柳永: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
    這首《雨霖鈴》詞寫的是作者,柳永在悽涼的旅程中,回想起剛剛離開汴京離別情人的情景。《雨霖鈴》在章法上是相當講究的,全詩自始至終扣住一個「別」字,前後呼應,環環相扣。想像豐富,文句優美,意境又雋永、深邃,確實把羈旅行役之人與情人惜別之情表現得淋漓盡致,難怪它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了。
  •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一直對這句話比較喜歡。我覺得喝酒的人應該都是如此吧。不是說崇拜柳永,只是對他的詩歌比較喜歡罷了。這一句像極了那些頹廢的年輕人。今晚酒醒的地方會是在哪呢?大概是在殘月下,伴隨著微風的楊柳岸邊吧。
  • 傷離別,難忘柳永這首詞,今宵酒醒何處?
    而多情自古傷離別,千百年來,千古名句,最難忘宋朝柳永寫的這首詞《雨霖鈴.寒蟬悽切》:「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 他說夢裡不知身是客,他問今宵酒醒何處,無論入夢、酒醒都是離愁
    可車馬慢的從前,一旦離別,再相見,便不知是何日。一國之主遠離故土,他說夢裡不知身是客;一屆才子話別情人,他問今宵酒醒何處……於李煜、柳永二人而言,無論入夢、酒醒都是離愁,揮之不去的離愁。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的奉旨填詞柳三變,原本也是十分在意功名的。柳永,一生多次科考,卻多次落榜。因一句「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惹怒皇帝,自此以後科考之路變得艱難重重。
  •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詩詞中的12個「今宵」名句
    李商隱詩曰:「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晏幾道詞曰:「明朝萬一西風動,爭向朱顏不耐秋」,羅隱詩言:「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所以柳永在詞中說「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今天和大家一起來讀一下詩詞中的那些令人難忘的12個「今宵」名句。
  •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柳永佳篇為何叫做《雨霖鈴》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相傳柳永仕途失意,是他離開汴京欲前往浙江,「留別所歡」時所作。賀裳《皺水軒詞筌》贊道:「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自是古今俊句。通篇反覆吟誦離情別緒,輾轉徘徊,如波浪漣漪層層推進,哀婉中又有無盡的言外之意,餘味不盡,餘恨無窮。
  • 柳永傷離別中最經典詞,一看說不出的痛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都門帳下的戀人,不忍離別卻不得不離別的情緒中,船家還在催出發,更添了一分悽涼。透過現實的無情,為詞更添悽涼的色彩。「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緊握雙手的戀人,淚眼相對,說不出半分話語。這裡是通過白描手法,將詞中戀人離別的悲痛、眷戀,寫的淋漓盡致。
  • 「多情自古傷離別」,一首《雨霖鈴》唱盡多少悲歡離合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柳永--《雨霖鈴》多情自古傷離別情侶之間的離別,朋友之間的離別,親人之間的離別詞的上闋寫一對戀人踐行時的難分難捨,但又沒有刻意的對景去描寫,而是通過氛圍的渲染,融情入景,暗寓言別意。時值秋季,寒蟬,暮靄,長亭,驟雨初歇,無處不透漏出一種蕭瑟和悽涼之感。使離別更加惆悵。「都門帳飲無緒」,戀人為他擺下酒宴為他送別,然而他對此卻毫無興趣,「留戀處,蘭舟催發」可見此時他滿眼只有戀人,那種留戀之情竟「無語凝噎」。
  • 「多情自古傷離別」,柳永的這首離別之詞寫得真好
    古往今來,有許多寫離別的詩詞,下面讓我們一起欣賞一下這首寫離別的宋詞吧!《雨霖鈴·寒蟬悽切》____柳永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譯文:秋蟬的叫聲悽涼而急促,傍晚時分,面對著長亭,驟雨剛剛停下來。在京都郊外設帳餞行,卻沒有一點暢飲的心緒,正在依依不捨的時候,船上的人已催著出發。握著對方的手含著淚對視,哽咽得說不出話來。
  • 柳永最經典的一首詞,寫盡離別苦,讀來讓人淚流滿面
    但是,在宋朝時,柳永的詞作算是傳播非常廣泛的,因為他善於寫樂章,詞風婉約,同時他和歌妓的關係比較好,就有很多歌姬傳唱柳永的詞作。因此古時就有「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永詞」的說法,在如今看來,柳永就是一位非常著名的詞作家。
  • 白衣卿相柳永,一句「楊柳岸,曉風殘月」,千年來無人能出其右
    白衣卿相柳永,一句「楊柳岸,曉風殘月」,千年來無人能出其右分別,從來就是一件讓人傷心的事情,而情侶間的分別,尤為痛徹心扉。在古代,很多詩人詞人都寫過離別詩詞,有的是讓人讀來覺得豁然的,比如高適的《別董大》,有的是深情的,比如李白的《贈汪倫,還有些是非常痛心的,就比如今天要說的這首《雨霖鈴》,全詞如下:雨霖鈴宋柳永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 同是離別之情,王勃曠達豪邁,柳永卻充滿了離別之痛
    柳永,是北宋婉約派詞人的代表,他與蘇東坡的詞風構成了鮮明的對比。一次,蘇東坡問一位幕僚:「我的詞和柳永相比怎麼樣呢?」幕僚回答道:您的詞需要需要關西大漢,手拿銅琵琶、鐵板,唱「大江東去」,而柳永的詞只應當十七八歲的小女孩,手拿紅牙板,唱「楊柳岸、曉風殘月」。蘇東坡聽後,為之絕倒。幕僚所提到的「楊柳岸、曉風殘月」,出自柳永寫的一首《雨霖鈴》。
  • 柳永《雨霖鈴》把傷離別寫到極致,當之無愧被列入「宋金十大曲」
    在官場的時候,他想著偎紅倚翠,而當他和所愛的人在一起時,他又想如何為功名奔走,他經歷過了無數次與所愛之人的離別,然而,他的每一段感情都是情真意切。比如他的《雨霖鈴》,就把離別時寫到了極致。這首詩寫在他官場失意,即將離開京城南行的時候,與所愛的人難分難捨的離別場面。這首詞被稱為是宋金十大曲,它的藝術性表現在哪些方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