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傷離別中最經典詞,一看說不出的痛

2020-12-05 七苦禪詩

你來,我風雨無阻去接你;你走,我不送你。緣聚緣散,緣生緣滅,怎堪死別與生離。多情自古傷離別,別時淚眼婆娑,不忍心中那份舍。離別這一話題,自古不變,天下無不散之筵席,能相聚自然會分離,分離自然就會相送,所以在古代這一題材上,湧現許多傑作,今天小編就推薦一首經典的送別詞《雨霖鈴·寒蟬悽切》: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柳永

此詞是宋代柳永所著作,為柳永經典的代表作,詞人仕途失意,卻不得不離京,與情人惜別的離愁情緒。主要運用情景交融的手法,以秋景悽涼蕭瑟,襯託離別時難以割捨的離情。

起句「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描述了當時離別的環境,雨後的秋天,悽涼蕭瑟下的涼亭,那對亭中的戀人依依不捨。以景融情的手法,渲染了當時的氣氛,點燃了氣氛的悽涼。

「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都門帳下的戀人,不忍離別卻不得不離別的情緒中,船家還在催出發,更添了一分悽涼。透過現實的無情,為詞更添悽涼的色彩。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緊握雙手的戀人,淚眼相對,說不出半分話語。這裡是通過白描手法,將詞中戀人離別的悲痛、眷戀,寫的淋漓盡致。

「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此去千裡,離別漂泊,叫戀人以後如何相見,只能相思。此句主要是為下闋做鋪墊,也為未來離別後四年的預想。上闋基本以景於情,寫出戀人離別環境的氣氛和情緒。

下闋著重寫離別後的悽楚情景,首句便是「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說出自古離別的傷心,但更那堪自己在冷落節日的痛苦,通過比較古人與自己傷痛,加深詞意的悽涼。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句寫出詞人漂泊在外酒醒後的心境,在這裡詞人創造出了真情意切的意境,以景寫情,景語即情語,曉風的悽涼,殘月難圓,將詞人離別後孤獨悽楚的寫的真實。

結尾「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此句更加深了戀人在離別後的慘不成歡的境況。縱有何種風情良辰,誰與我共賞,如同虛設,自己對於美景再也沒有興致了。

此詞全文結構上先勾勒環境,再續以情態,最至想像離別的心理,層層漸進,情景交融,低沉的詞調,讓詞人的情感躍然於之上,全文基本圍繞著「傷離別」這一主題構思,此詞新穎卻不落俗套,不愧是傳至千古的佳詞。你還知道,那堪冷落清秋節的離別的詩詞,歡迎留言。

相關焦點

  • 柳永最經典的一首詞,堪稱描寫離別之情的千古絕唱!
    《雨霖鈴·寒蟬悽切》是柳永的一首經典詞作。這首詞是柳永自汴京南下時與一位戀人的惜別之作。主要通過刻畫離別的場景和想像離別後的情形,來表達柳永和戀人之間纏綿悱惻、悽婉動人的惜別之情。此詞是柳詞和婉約詞的代表作,堪稱抒寫別情的千古絕唱!
  • 柳永最經典的一首詞,寫盡離別的哀怨,是抒寫別情的千古名篇
    柳永一生放浪自由,出入娼館酒樓,眠花宿柳,在歌妓舞女中,撫慰他鬱郁不得志的人生。與別人的尋花問柳不同,柳永在這些歌妓舞女中,付出了真摯的人間情愛。也正是他對俗世生活和情愛的眷戀和依賴,使得他寫的詞更加深切感人。
  • 柳永最經典的十首詞,首首打動人心,多情自古傷離別!
    而在北宋時期,最著名的詞人就是柳永,人稱「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而他正是婉約派最具代表人物之一,對宋詞的發展有重大影響。1.《寒蟬悽切》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雨霖鈴·寒蟬悽切》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 自古多情傷離別:柳永與戀人分別時寫下一首詞,令人盪氣迴腸
    其實,這件事情說明了,柳永的詞在當時的士大夫階層中是不被認可的,他們認為柳永的詞太俗氣了,只適合在青樓傳唱,與士大夫的品味有所不同。葉夢得生活的時代距柳永生活的時代已有近百年,從這一點上就能看出來,柳永的詞經過時間的沉澱,依然深受人們喜愛。柳永的詞熱度不僅沒有衰減,更沒有消失在歷史長河中,反而隨著時間的流逝愈發體現出生命力和價值。這從一方面說明柳永的詞通俗易懂,易於風行,盛行於市井巷陌,另一方面說明柳詞傳播很廣,流行程度很高。
  • 柳永最經典的一首詞,寫盡了離別之苦,美得讓人心碎!
    今天小編向大家介紹一首柳永的經典詞作《雨霖鈴·寒蟬悽切》。此詞上片描寫情人離別時的場景,旨在抒發離情別緒;而下片則著重刻畫離別後的悽楚現狀。全詞情景交融,對情人惜別時的心理活動把握得淋漓盡致,悽婉動人,堪稱抒寫別情的千古名篇。
  • 柳永最經典的一首詞,寫盡離別苦,讀來讓人淚流滿面
    《雨霖鈴》柳永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 同是離別之情,王勃曠達豪邁,柳永卻充滿了離別之痛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柳永在《鶴沖天》中寫道: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待柳永應試之時,被宋仁宗訓斥道:且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讓柳永且去填詞,於是柳永變成了人們熟知的奉旨填詞柳三變。
  • 多情自古傷離別,歐陽修和柳永的別離詞,你更喜歡誰的?
    多情自古傷離別」,自古以來,表現離別之情的詩詞曲賦層出不窮,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講兩首關於別離情的詞,那就是歐陽修的《踏莎(suō)行·候館梅殘》和柳永的《握著手互相瞧著,滿眼淚花,直到最後也無言相對,千言萬語都噎在喉間說不出來。想到這回去南方,這一程又一程,千裡迢迢,一片煙波,那夜霧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無邊。自古以來多情的人最傷心的是離別,更何況又逢這蕭瑟冷落的秋季,這離愁哪能經受得了!誰知我今夜酒醒時身在何處?怕是只有楊柳岸邊,面對悽厲的晨風和黎明的殘月了。
  • 柳永:多情自古傷離別
    最早初識柳永,是源自課本上的詩,《雨霖鈴》和《望海潮》。當時影響最深的是「東南形勝,三吳都會」,「有三秋桂子,十裡荷花。」,「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 柳永:屢試不第就再試,多情自古傷離別,詩情畫意別有風趣
    這對於擅長寫「鶯歌燕舞」之詞的柳永來說,無疑是最大的打擊。內心當中似有萬隻「羊駝」跑過的柳永憤慨地寫下這首《鶴沖天·黃金榜上》: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未遂風雲便,爭不恣遊狂蕩。何須論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尋訪。且恁偎紅倚翠,風流事,平生暢。
  •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這是柳永最美的詩詞,只不過...
    說到宋詞,大致是分為兩類的,一則是豪放派,動輒「大江東去,浪淘盡」,代表人物是蘇東坡;另外一則則是婉約派,主要以「多情自古傷離別」為代表,代表人物則是柳永。對比很多人,我們認為,柳永是一個純粹的詩人。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這首詞寫的是離別之痛。根據相關資料顯示,柳永當時作詞惹得皇帝不高興,遭到貶斥,被喝令離開汴京。而柳永當時與一位戀人已經產生了很深的感情,以至於不想離開。然而君命難違,柳永內心悲憤難平,由此寫出了這首詞,傳承千年。
  • 楊柳岸,曉風殘月,柳永離別戀人傷離別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寒蟬、驟雨」,詞人起筆勾勒出一副哀颯秋景圖。簡單的12個字,就把詞人和戀人分別的時間、地點、環境交代得明朗又清晰,把相愛的男女離別時的氣氛烘託到極致,這一闕詞在開篇就被定下了悽涼哀婉的調子。
  • 多情自古傷離別 更與何人說 走近柳永的精神世界
    宋詞中個人以為柳永作為抒情見長該是無有出其右者的。柳永多半生浪跡於煙花柳巷之中,所作填詞也多以男女之情為主,留下了大量溫婉悱惻佳作。蒙上天眷顧,柳永既多才也多情,二者並作一也是世間罕物,難怪處處留情債啊!沒有了情債恐怕也就沒有了那麼多美好的詞文供我們品咂讚嘆了。
  • 史上最經典的離別詞,堪稱婉約派的神作!
    宋詞大致分為婉約派和豪放派(不包括五代詞、花間派),婉約派誕生較早,名家也多。如柳永、晏殊、歐陽修、李清照、秦觀、姜夔等等都堪稱婉約派一代詞宗!他們也分別有代表作被選入高中課本!而我們今天所要講的便是宋詞中第一位婉約詞宗——柳永的經典之作,婉約派最為經典的神作《雨霖鈴》,同時也是高考名句背寫的必考題!
  • 傷離別,難忘柳永這首詞,今宵酒醒何處?
    而多情自古傷離別,千百年來,千古名句,最難忘宋朝柳永寫的這首詞《雨霖鈴.寒蟬悽切》:「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 柳永的情詩為什麼最經典也最唯美
    柳永將滿腔的情思經過精湛的藝術加工,綺麗、悽迷、纏綿的詞作便定格於一個時代,讓其悲劇人生綻放出一朵朵養眼暖心的花,散發出永不消退的芬芳。愛情詞中的意象讓人心情蕩漾「想入非非」,滿足了人性的需求,為詞人荒寒的生活塗上了一抹溫暖的亮色。
  • 「多情自古傷離別」,柳永的這首離別之詞寫得真好
    我有詩和詞,也有故事和酒,我是亂試佳人ing,歡迎點擊關注。古人云:「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離別不過是為了下次更好的相聚,但是真的能再見嗎?徐志摩說:「悄悄,是離別的笙簫,沉默,是今晚的康橋。」《雨霖鈴·寒蟬悽切》____柳永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
  • 柳永的一首《雨霖鈴》,寫離別之情,獨步詞壇,驚豔千年
    #柳永是宋代婉約派詞人的代表人物,宋詞無柳永的存在,宋詞將不完整,柳永如果不是因為宋詞的存在,柳永亦不可能名留千古。柳永曾在離開汴京時寫下了一首雨霖鈴,寄託他對情人的留戀,對人世的感慨,那悽美的語句感動千年。詞中經典之語迭出,令人目不暇接,想那執手相看淚眼的無奈,打動了每個讀他詞的讀者。其實雨霖鈴這個詞牌的來歷也很有故事。話說,在大唐時期,玄宗曾有段不光彩的歷史,那就是明皇幸蜀。
  • 柳永晚年的一首詞,道盡了人間離別之痛,縱有千種風情,與誰說?
    然而這俗話說得好「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就算是親如父子,就算是近如夫婦,也依舊難得終身相守,又何況是與其他人呢?萬法無常,這愛別離之苦,誰人也無可避免的。柳永這個大詞人縱有一身才華,也依舊逃不開這愛別離之苦。本文向大家介紹的就是他從汴京(簡稱「汴」,古稱「汴州」、「東京」、「大梁」,位於今天的河南省開封市,是中國多個重要王朝的首都。)
  •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哪堪冷落清秋節,通過一首詞看柳永的悲秋情懷
    傷春悲秋是我國古代文學的一個重要話題,屈原在其名著《離騷》中寫道: &34;的宋仁宗對他並不欣賞,宰相晏殊也認為他雖與自已同有填詞之好卻並不是一路人。這樣,柳永就更加流連坊曲,以異性對自己的傾慕與愛情作為仕途失意的補償,留下了不少的情詞,這首《雨霖鈴》就是著名的代表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