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最經典的一首詞,寫盡離別的哀怨,是抒寫別情的千古名篇

2020-12-05 謝小樓

柳永一生放浪自由,出入娼館酒樓,眠花宿柳,在歌妓舞女中,撫慰他鬱郁不得志的人生。

與別人的尋花問柳不同,柳永在這些歌妓舞女中,付出了真摯的人間情愛。也正是他對俗世生活和情愛的眷戀和依賴,使得他寫的詞更加深切感人。

今天小樓就與朋友樣一起賞讀柳永最經典的一首詞《雨霖鈴》,這首詞,是抒寫離別之情的千古名篇。

雨霖鈴柳永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雨霖鈴》這個詞牌,據《明皇雜錄》雲,是安史之亂時,唐玄宗避地蜀中,於棧道雨中聞鈴音,起悼念楊貴妃之思,「採其聲為《雨霖鈴》曲,以寄恨焉」。此曲本就極為哀怨,柳永用這一詞調來寫別情,盡情盡致,委婉悽惻。

詞的上片寫別時的情景。

黃昏之時,一場暴雨剛剛停下,秋天的寒蟬悽悽切切地叫著,此情此景,無不悽涼。

在這樣的悽涼的晚景中,柳永與情人在都城門外的長亭設帳錢別,離別在即,再也沒有往日那樣的心情喝酒,內心無比留戀,江上蘭舟卻催促著離別。

離別的時刻終於到來,千言萬語,凝噎在喉,只有淚眼相顧,想離別之後,去路茫茫,再見何期。

詞的下片寫別後的情景。

自古離別最讓多情的人傷感,更何況,是在這悽涼冷落的秋天離別。今夜酒醒,我會在哪裡呢?怕是只有在楊柳岸邊,一個人面對著悽厲的晨風和黎明的殘月了。

此去一別,心愛的人不在身邊,即使再遇上良辰美景,也在無心欣賞,即使內心再有千萬種情意,又能和誰一同訴說呢?

柳永此詞,不斷用景色渲染離情,別時的悽涼晚景,渲染離別時的悽惻,別後的曉風殘月,渲染別後內心的不堪,最後,別後經年,無心賞景,離別的哀怨再深一層。

現代唐圭璋《唐宋詞簡釋》中評此詩:此首寫別情,盡情展衍,備足無餘,渾厚綿密,兼而有之。宋於庭謂柳詞多「精金粹玉」,殆謂此類。詞末餘恨無窮,餘味不盡。

文 | 謝小樓

每天一首古詩詞:柳永《雨霖鈴》

相關焦點

  • 柳永最經典的一首詞,寫盡了離別之苦,美得讓人心碎!
    柳永,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與歌妓生活,尤其擅長抒寫羈旅行役之情。柳永的詞,詞風婉約,以慢詞居多,對詞史上的慢詞興盛與發展有著很大的影響。詞作流傳度很廣,在當時有著「凡有飲水處,皆能歌柳詞」之說。
  • 柳永最經典的一首詞,堪稱描寫離別之情的千古絕唱!
    《雨霖鈴·寒蟬悽切》是柳永的一首經典詞作。這首詞是柳永自汴京南下時與一位戀人的惜別之作。主要通過刻畫離別的場景和想像離別後的情形,來表達柳永和戀人之間纏綿悱惻、悽婉動人的惜別之情。此詞是柳詞和婉約詞的代表作,堪稱抒寫別情的千古絕唱!
  • 史上最經典的離別詞,堪稱婉約派的神作!
    今天暫且講一首高考大綱必考的宋詞。宋詞大致分為婉約派和豪放派(不包括五代詞、花間派),婉約派誕生較早,名家也多。如柳永、晏殊、歐陽修、李清照、秦觀、姜夔等等都堪稱婉約派一代詞宗!他們也分別有代表作被選入高中課本!
  • 解讀經典宋詞柳永《雨霖鈴寒蟬悽切》學習這首寫離別的千古名篇
    柳永的《雨霖鈴寒蟬悽切》是抒寫離情別緒的千古名篇,詞中作者將他離開汴京與戀人惜別時的真情實感表達得纏綿悱惻,悽婉動人。上闋主要寫餞行時難捨難分的惜別場面,抒發離情別緒。下闋著重寫想像中別後的悽楚情景「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自古以來多情的人最傷心的是離別,更何況又逢這蕭瑟冷落的秋季,這離愁哪能經受得了!這是從個人的離別之苦推及到一般人,俯仰古今,使情感的表達更加沉重有力。「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 柳永一首《雨霖鈴》,雖無一則千古名句,卻是字字珠璣,傳誦千古
    柳永,北宋詞史上一個重要的詞人,也是中國詞的發展史上,最重要的一個詞作家。用我們現代人的說法,其實柳永是宋代著名的流行歌曲的詞作者。著名的婉約派代表人之一。柳永,公元987一公元1053年,北宋詞人,原名三變,字景莊。後改名永,字者卿,排行第七,今福建武夷山市人,自詡「白衣卿相」。
  • 柳永最經典的一首詞,悽美動人,其中一段是千古名句!
    大家周末好,今天要給大家分享詞是柳永的《雨霖鈴》, 柳永的一生失意潦倒,生活漂泊不定。這首抒寫離別之情的千古名篇,就是作者離幵汴京與戀人措別時所寫。雨霖鈴宋代:柳永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 好物分享|柳永一首《雨霖鈴》,雖無一則千古名句,卻是字字珠璣,傳誦千古
    柳永,北宋詞史上一個重要的詞人,也是中國詞的發展史上,最重要的一個詞作家。用我們現代人的說法,其實柳永是宋代著名的流行歌曲的詞作者。著名的婉約派代表人之一。柳永,公元987一公元1053年,北宋詞人,原名三變,字景莊。後改名永,字者卿,排行第七,今福建武夷山市人,自詡「白衣卿相」。
  • 柳永抒寫別情的千古名篇,下闕一個妙處,還勾起了蘇軾的爭鬥之心
    北宋大詞人柳永擅作慢詞,並能「變舊調為新聲」修改詞曲。他有一首《雨霖鈴》,被認為是史上第一首「雙調慢詞」。詞牌本身自帶典故,詞曲正文更是金句層出不窮。 雖然有些文人會認為柳永寫得「平鋪直敘」,但是普通人看了,卻對詞中感情一目了然。詞的上半闕對於分手的細節描寫得比較細膩,那種離別之間,無語凝噎的感覺也能讓大多數人產生共鳴。 細寫兒女情長之後,柳永筆鋒一轉,開始寫自己的前途。原來他與愛人分別後,要去的地方是千裡煙波之外的江南。那裡看似一片廣闊的天地,可惜暮靄沉沉。
  • 柳永最經典的一首詞,寫盡離別苦,讀來讓人淚流滿面
    柳永一生寫過非常多的詞,例如有我們熟悉的《望海潮·東南形勝》,讓「有三秋桂子,十裡荷花。」成為一幅絕美的風景畫,也有流傳千古的「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雨霖鈴》柳永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 「宋詞四大家」之柳永,文學地位雖高,晚年卻得靠歌妓資助生活
    在宋代,詞人大家倍有人才,名篇精品比比皆是。 其中柳永、蘇軾、辛棄疾、李清照被後人稱為「宋詞四大家」也可稱為「詞壇四巨人」,足見他們的詞作之精、之美、之多。 柳永、李清照是婉約派中的大家、蘇軾、辛棄疾為豪放派中的巨人,他們對當時以及後世的文壇,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宋詞四大家」之柳永,文學地位雖高,晚年卻得靠歌妓資助生活
    在宋代,詞人大家倍有人才,名篇精品比比皆是。其中柳永、蘇軾、辛棄疾、李清照被後人稱為「宋詞四大家」也可稱為「詞壇四巨人」,足見他們的詞作之精、之美、之多。多情的詞人,往往通過抒寫離愁別恨,歌頌愛情的真摯。如秦觀的《江城子》,「西城楊柳弄春柔,動離憂,淚難收。猶記多情、曾為系歸舟。」好一曲離歌,動人心魄。
  • 柳永的一首《雨霖鈴》,寫離別之情,獨步詞壇,驚豔千年
    #柳永是宋代婉約派詞人的代表人物,宋詞無柳永的存在,宋詞將不完整,柳永如果不是因為宋詞的存在,柳永亦不可能名留千古。柳永曾在離開汴京時寫下了一首雨霖鈴,寄託他對情人的留戀,對人世的感慨,那悽美的語句感動千年。詞中經典之語迭出,令人目不暇接,想那執手相看淚眼的無奈,打動了每個讀他詞的讀者。其實雨霖鈴這個詞牌的來歷也很有故事。話說,在大唐時期,玄宗曾有段不光彩的歷史,那就是明皇幸蜀。
  • 周邦彥的一首詞,抒寫離別之情,言有盡而意無窮,歷來受到讚譽
    作為婉約詞集大成者,周邦彥遠承晚唐遺風,近師柳永,秦觀,繼承傳統豔詞一脈,多為女性題材和表達女性之美。這是一首閨怨詞,寫臨行送別的愁情別緒,以華麗的詞筆借女子之言,委婉含蓄地袒露心靈的感受,遭遇的飄零無依,愛情的兩難相守。
  • 柳永最經典的十首詞,首首打動人心,多情自古傷離別!
    而在北宋時期,最著名的詞人就是柳永,人稱「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而他正是婉約派最具代表人物之一,對宋詞的發展有重大影響。1.《寒蟬悽切》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雨霖鈴·寒蟬悽切》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 柳永最美的十首詞: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
    柳永是第一位對宋詞進行全面革新的詞人,也是兩宋詞壇上創用詞調最多的詞人。柳永大力創作慢詞,將敷陳其事的賦法移植於詞,同時充分運用俚詞俗語,以適俗的意象、淋漓盡致的鋪敘、平淡無華的白描等獨特的藝術個性,對宋詞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下面輯選十首柳詞,一起回味經典。01《雨霖鈴》: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雨霖鈴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 柳永一首詞,句句經典,深情繾綣意境悽婉哀怨,次次讀皆黯然銷魂
    柳永一首詞,句句經典,深情繾綣意境悽婉哀怨,次次讀皆黯然銷魂他>十歲能文,十三歲能詩,十七歲能詞。南宋葉夢得在《避暑錄話》寫「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他就是宋代的柳永。今天要分享的是他一首經典的《雨霖鈴·寒蟬悽切》,全詞如下:
  • 柳永登樓遠眺,寫下一首詞,最後14個字堪稱千古第一情話!
    柳永,原名三變,字耆卿,是我國北宋著名詞人、婉約詞派代表人物。柳永是第一位對宋詞進行全面革新的詞人,也是兩宋詞壇創用詞調最多的詞人。其詞內容主要以描寫市民階層男女之間的愛情為主,雅俗並陳,善用鋪敘和白描的藝術手法。
  • 柳永傷離別中最經典詞,一看說不出的痛
    多情自古傷離別,別時淚眼婆娑,不忍心中那份舍。離別這一話題,自古不變,天下無不散之筵席,能相聚自然會分離,分離自然就會相送,所以在古代這一題材上,湧現許多傑作,今天小編就推薦一首經典的送別詞《雨霖鈴·寒蟬悽切》: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 宋詞鑑賞:柳永 · 雨霖鈴 · 寒蟬悽切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王立群:中華經典資源庫:柳永《雨霖鈴》講解鑑賞《品讀》~柳永·雨霖鈴王聖潔:柳永 · 雨霖鈴
  • 一首《點絳唇》,別情有誰知?魏夫人的這首詞,寫盡了離愁別恨
    世間最打動人心的情感,莫過於離愁別恨。無論是兒女情長,還是骨肉至親,一旦分別,或許意味著人生中永遠的分離;平日裡只道是尋常的每一次相聚,或許就成了腦海裡永恆的回憶。所以古往今來,每逢離別,人們心裡都會充斥著揮之不去的離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