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一首《雨霖鈴》,雖無一則千古名句,卻是字字珠璣,傳誦千古

2020-12-04 歷史穿行者

柳永,北宋詞史上一個重要的詞人,也是中國詞的發展史上,最重要的一個詞作家。用我們現代人的說法,其實柳永是宋代著名的流行歌曲的詞作者。著名的婉約派代表人之一。

柳永,公元987一公元1053年,北宋詞人,原名三變,字景莊。後改名永,字者卿,排行第七,今福建武夷山市人,自詡「白衣卿相」。

一、因一首詞,丟掉了功名

他早年曾經參加過科舉考試,但是,並不順利。在宋仁宗時期,有一次柳永考得不錯,但是因為他填了一首詞,卻給自己惹來了大麻煩,根據宋人的筆記記載,柳永在參加科考之前,他提寫過一首詞,名叫《鶴沖天》

詞曰:

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未遂風雲便,爭不恣狂蕩。何須論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

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尋訪。且恁偎紅倚翠,風流事,平生暢。青春都一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這首詞最後兩句「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這裡的「浮名」,指的是考取的功名。這句詞的意思是說:我寧願把考得的功名,換成手中淺淺的一杯酒,和耳畔低徊婉轉的歌唱。

因為這兩句詞流傳的很廣,不久就傳到宮廷中去了,恰巧又被宋仁宗聽見了,所以宋仁宗看到柳永的名字,中了科舉的榜,就說了幾句話:「此人好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填詞去,」

也就是說,你這個人既然有這樣的想法,還要考取功名幹什麼?填你的詞去吧!就這樣把柳永的功名給勾掉了。所以柳永最有希望的一次科舉考試,就這樣化為泡影,實為可惜。

而今天與大家正式分享的是柳永最經典的《雨霖鈴》,這首詞雖無一則千古名句,卻是字字珠璣,傳誦千古。

二、千古名篇《雨霖鈴》

《雨霖鈴》是柳永著名的代表作,是詞人在仕途失意,不得不離開京都時所作。這首詞是抒寫離愁別緒的千古名篇,也是「宋元十大曲」之一。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這首詞創作於宋仁宗天聖二年(公元1024),因柳永作詞忤仁宗(上文我提到的《鶴沖天》一詞),所以他四次科考依舊名落孫山。而這首詞是柳永從汴京南下時與一位戀人的惜別之作。

上闋寫戀人戀戀不捨,相別離的場面。起首三句寫圖景「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點明了告別的時間、地點、背景,並通過景物的描寫,渲染了一種悽涼的離別氛圍。

中間三句「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是寫離別的情形,一對戀人戀戀不捨卻要被迫分離,所以喝送別酒是沒有心情的,一邊是戀戀不捨,一邊又是無情的「蘭舟催發」,這種不得不分的苦痛更體現的淋漓盡致。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咽」,是刻畫人物的神態,這是作者的一個特寫鏡頭,兩人淚眼相望,只能手拉著手,哽咽著竟然一句話都講不出來。

幾筆勾勒,傳神地道出情人分手時那一剎那,內心世界的痛苦難言。

最後一句以「千裡」、「煙波」、「沉沉」、「暮靄」,創造出路程茫茫、昏暗的意境,把這種離別點染得更為悽涼。

下闋最後四句又把戀人之間,自古皆然的離別之痛,推向極致。這種思念之情、傷感之意刻畫到了細緻入微、至盡至極的地步,一旦離別,任何的良辰美景都形同虛設,只能徒增惆悵與不堪。

尤其是最後一句: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結句用問句形式,表達出情之專、意之濃、別之苦,可見感情之濃烈。

結語

這是一首流傳百世的經典之作。

他用簡單的描寫方法道出了,古今中外所有熱戀中的情侶,被迫分手時的那種別離情狀,和別後的內心活動。

使古往今來有過離別之苦的人們,在讀到這首《雨霖鈴》時,都會產生強烈的共鳴。所以這首詞成為千古名作,實不為過。

圖片來源於網絡 如有侵權 告知刪除

相關焦點

  • 好物分享|柳永一首《雨霖鈴》,雖無一則千古名句,卻是字字珠璣,傳誦千古
    在宋仁宗時期,有一次柳永考得不錯,但是因為他填了一首詞,卻給自己惹來了大麻煩,根據宋人的筆記記載,柳永在參加科考之前,他提寫過一首詞,名叫《鶴沖天》詞曰: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未遂風雲便,爭不恣狂蕩。何須論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尋訪。
  • 柳永一首狂詞,一千古名句得罪全天下,另一千古名句貽害終生
    青春都一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此詞堪柳詞最狂一首。「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龍頭」即狀元,柳永參加科舉並不在於求取功名,他的目標是奪得狀元榜!一個「偶」字,表明柳永認為他的落榜只是偶然,由此可見其狂傲自負之處。
  • 鳳棲梧:柳永作品中長期被人誦讀的一首詞,結尾更是千古名句
    說起柳永,很多人都知道他是婉約派詞人,最擅長寫與男女之情有關的詞,如《雨霖鈴》: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 柳永的這首詩被後人編成現代歌曲傳唱,是抒發離別情的千古名篇
    他們的愛情故事被千古傳誦的同時也被一代代人感到惋惜。所有的分開都有許多不得不的理由,或世俗,或個人,數不清道不明。但離別的相思哀愁若要用文字表達出來,我想非柳永的《雨霖鈴》不可。《雨霖鈴》的創作背景,正是詩人因為作詩而得罪的宋仁宗,於是便斷送了自己的仕途,因此詩人在萬般無奈,心灰意冷之下只能離開汴京南下,而柳永本是個詩情畫意的才子,他的詞曲被當時的歌姬所傳唱,他也深受這些歌女歡迎,是個十足十的婦女之友,也是風流才子,而南下之時柳永在汴京有一位意中人,與意中人離別,柳永心中不舍,於是寫下了這首千古傳唱的雨霖鈴。
  • 柳永最經典的一首詞,悽美動人,其中一段是千古名句!
    大家周末好,今天要給大家分享詞是柳永的《雨霖鈴》, 柳永的一生失意潦倒,生活漂泊不定。這首抒寫離別之情的千古名篇,就是作者離幵汴京與戀人措別時所寫。雨霖鈴宋代:柳永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 蘇軾最經典的一首婉約詞,全篇雖無千古名句,卻千古傳唱不衰
    又如《念奴嬌·赤壁懷古》中「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大氣磅礴。再如《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中「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的孤高自許、蔑視流俗的心境。無不帶給人們血氣上湧,真丈夫的氣魄。全篇雖無千古名句,卻千古傳唱不衰。一、蘇軾這首詞是寫給哪位妻子的?又是在什麼情況下,寫下了這首千古名篇的呢?蘇軾的一生,有兩位妻子,一位妾,遺憾的是均未陪伴他度過餘生。
  • 解讀經典宋詞柳永《雨霖鈴寒蟬悽切》學習這首寫離別的千古名篇
    柳永的《雨霖鈴寒蟬悽切》是抒寫離情別緒的千古名篇,詞中作者將他離開汴京與戀人惜別時的真情實感表達得纏綿悱惻,悽婉動人。上闋主要寫餞行時難捨難分的惜別場面,抒發離情別緒。「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寫握手言別的苦狀,馬上就要分手,千言無語湧上心頭,卻一句話說不出來,只能淚眼相對。「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是想像中的景象,蘭舟出發,越行越遠,一路上暮靄深沉、煙波千裡,難捨難分的戀人將會被濃重的霧氣所阻隔而不得相見了。
  • 柳永最經典的一首詞,寫盡離別的哀怨,是抒寫別情的千古名篇
    今天小樓就與朋友樣一起賞讀柳永最經典的一首詞《雨霖鈴》,這首詞,是抒寫離別之情的千古名篇。雨霖鈴柳永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雨霖鈴》這個詞牌,據《明皇雜錄》雲,是安史之亂時,唐玄宗避地蜀中,於棧道雨中聞鈴音,起悼念楊貴妃之思,「採其聲為《雨霖鈴》曲,以寄恨焉」。此曲本就極為哀怨,柳永用這一詞調來寫別情,盡情盡致,委婉悽惻。詞的上片寫別時的情景。
  • 雨霖鈴堪稱北宋離別詞之最,看柳永如何寫出這千古名篇,感同身受
    北宋時期,由於政治上傾向於文化,之前受到抑制的詞逐步發展起來,柳永便是其中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的一位詞人。而柳永的這首離別詞《雨霖鈴》作為其代表作,詞風婉約,情感細膩,感情豐富,雅俗共賞,受到後人的讚賞。
  • 蘇軾和柳永這兩首詞千古流傳,但是放在一起,就很搞笑!
    所以蘇軾和柳永在宋詞的風格和體式上都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蘇軾和柳永究竟誰更強一直是兩邊粉絲喋喋不休爭論的焦點。當我們看見《水調歌頭》這個詞牌,就會想到蘇軾的「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當我們看見《雨霖鈴》這個詞派自然會想到柳永的「楊柳岸、曉風殘月」。
  • 晏殊意境最美的一首詞,情意綿綿,寫盡相思,最後兩句是千古名句
    晏殊寫詞立意高蹈,含蓄婉麗,時有驚人詞句,讓人眼前一亮。晏殊少年即已是聲名大振,在宋時,實屬於早慧兒童。「十四歲以神童入試,賜進士出身,命為秘書省正字,官至右諫議大夫、集賢殿學士、同平章事兼樞密使、禮部刑部尚書、觀文殿大學士知永興軍、兵部尚書。」
  • 宋朝無名氏的一首詞,被柳永奉為「神品」,千古流傳
    而北宋也有這樣的無名氏,寫下一首詞,被柳永奉為「神品」,千古流傳。 傳聞柳永特別喜歡這首詞,將其題寫在牆壁上,日夜誦讀琢磨,最後寫出千古名作《雨霖鈴》。
  • 張九齡很經典的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令人稱讚不已!
    或用月亮表達孤獨,如李白《月下獨酌》:「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或用月亮表達思念,如杜甫《月夜憶舍弟》:「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或用月亮表達離愁,如柳永《雨霖鈴》:「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總之,有關月亮的古典詩詞數不勝數。本文就讓我們通過唐代著名詩人張九齡很經典的一首詩《望月懷遠》,來看看他是如何用月亮來表達思念之情的。
  • 柳永登樓遠眺,寫下一首詞,最後14個字堪稱千古第一情話!
    如柳永的《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便是一首著力抒發相思之情的詞作。《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是柳永登樓遠眺,觸景生情,所寫下的一首千古名作。這首詞可以說是全文都在描寫登樓遠眺所引起的無限離愁,但是在詞的最後,柳永卻以健筆寫柔情,留下了14個字的動人情話。歷來為人所稱道,且至今仍然被有情人引用來表達愛情的堅貞不渝。
  • 全宋詞排名第五的千古名篇 雨霖鈴寒蟬悽切 創作背景
    記得中學課本中收錄有他的兩首詞,一首是雨霖鈴·寒蟬悽切,另一首是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當年由於對詞的創作背景全然不知加上也沒什麼興趣,學這兩首詞的時候完全是一股腦的死記硬背應付考試,體會不到作者寫詞時的內心感受,當然也鑑賞不到作者敘事之精妙和用詞之悽美。
  • 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讀浪漫詞人柳永的《雨霖鈴》
    《雨霖鈴》作者:柳永 宋代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柳永是宋代的浪漫詞人,他一生混跡於樂工歌妓間。
  • 柳永的一首《雨霖鈴》,寫離別之情,獨步詞壇,驚豔千年
    #柳永是宋代婉約派詞人的代表人物,宋詞無柳永的存在,宋詞將不完整,柳永如果不是因為宋詞的存在,柳永亦不可能名留千古。柳永曾在離開汴京時寫下了一首雨霖鈴,寄託他對情人的留戀,對人世的感慨,那悽美的語句感動千年。詞中經典之語迭出,令人目不暇接,想那執手相看淚眼的無奈,打動了每個讀他詞的讀者。其實雨霖鈴這個詞牌的來歷也很有故事。話說,在大唐時期,玄宗曾有段不光彩的歷史,那就是明皇幸蜀。
  • 柳永最著名的一首詞,相思寫的如此悽美,而後兩句更是千古名句
    山盟雖在,錦書難託。莫、莫、莫!」等等。這類的愛情詞包涵了詞人對愛情的無奈、期盼、歡喜、情愁等等。雖然這些愛情類的宋詞,讀起很有意境,但是如果和柳永來比,估計蘇軾也很難有把握勝出柳永。在曉詩看來,柳永對於「情」字把控很高,如果他來到現代那估計秒變「國民男神」。
  • 柳永抒寫別情的千古名篇,下闕一個妙處,還勾起了蘇軾的爭鬥之心
    北宋大詞人柳永擅作慢詞,並能「變舊調為新聲」修改詞曲。他有一首《雨霖鈴》,被認為是史上第一首「雙調慢詞」。詞牌本身自帶典故,詞曲正文更是金句層出不窮。因此八九百年來,一直被人競相傳誦。 一、《雨霖鈴》婉約中猶帶風骨 《雨霖鈴·寒蟬悽切》——北宋·柳永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 《雨霖鈴·寒蟬悽切》的文學魅力
    雨霖鈴《雨霖鈴·寒蟬悽切》是宋代詞人柳永的作品全詞遣詞造句不著痕跡,繪景直白自然,場面栩栩如生,起承轉合優雅從容,情景交融,蘊藉深沉,將情人惜別時的真情實感表達得纏綿悱惻,悽婉動人,堪稱抒寫別情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詞和婉約詞的代表作。(出自百度百科)寒蟬悽切②,對長亭晚③,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④,留戀處(一說:方留戀處[1]),蘭舟催發⑤。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