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個項目入選新一批省級「非遺」名錄 廈門佔8項

2020-12-17 廈門網

  -集美龍舟賽和同安薄餅製作技藝入選省級「非遺」。劉東華攝

  廈門網訊(廈門晚報記者龔小莞實習生王馨)昨日,記者從市文廣新局社文處獲悉,福建省政府近日公布了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全省一共有57個項目入選,其中廈門有8項。目前,我市正在向省裡申報推薦這些「非遺」項目的代表性傳承人。

  這些「非遺」名錄包括:古壎(傳統音樂)、集美端午龍舟賽(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素菜製作技藝(南普陀,傳統技藝)、傳統香製作技藝(廈門閩南天然香製作技藝,傳統技藝)、薄餅製作技藝(同安,傳統技藝)、廈門醬油古法釀造技藝(傳統技藝)、王審知信俗(廈門,民俗)、王爺信俗(廈門,民俗)。

  另外,我省此次還評出了第一批至第四批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廈門入選的項目包括:閩派古琴(傳統音樂)、錫雕(同安,傳統美術)、中醫正骨療法(傳統醫藥)、祭祖習俗(同安裝甌祭祖習俗,民俗)等。

  廈門其他入選的項目

  古壎(xūn)

  壎是我國最為古老的樂器。壎自秦漢以後,主要用於歷代宮廷雅樂,以後逐步退出官方舞臺,流入民間,瀕於湮沒失傳。趙良山等音樂界有識之士,從理論認證、樂器的革制、樂曲的創編、演奏技巧的豐富、樂器樂曲的推廣傳播等各方面努力實踐,使壎重返現代藝術舞臺。

  集美端午龍舟賽

  集美端午龍舟賽有200多年的歷史,並在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的推動下,得到巨大發展。集美端午龍舟賽從民間自發組織,發展到以政府為主導,群眾積極參與的活動,在海內外影響越來越大。

  素菜製作技藝

  南普陀素菜起源於南普陀寺廟素齋,以選料嚴格,製作精細,堅持素料、素作、素名為特點,融合宮廷素菜之精細,民間素菜之天然,寺院素菜之純正,融閩南特色的素食與宗教文化信仰於一體,形成具有閩南特色的素食文化。

  傳統香製作技藝

  制香是指製作佛祭祀或者居室用的香。其特點是採用無汙染珍貴植物藥材和純天然植物香料,以古井水精心配製而成,閩南制香技藝盛行,後隨移民傳入臺灣、東南亞等地。

  薄餅製作技藝

  同安薄餅傳統習俗是廈門同安食春餅(春卷、薄餅)的一種風俗,相傳為明朝重臣蔡復一夫人李氏首創。同安薄餅用料考究、做工精細、配料巧妙,是閩南地區春卷中比較具有代表性的一種。

  廈門醬油古法釀造技藝

  廈門醬油古法釀造技藝是廈門傳承悠久、工藝獨特的民間手工傳統技藝。從19世紀起,廈門就是傳統純天然優質醬油的重要產地。它是將大豆蒸熟,拌和麵粉,接種上一種黴菌,讓它發酵,然後經過日曬夜露,使原料裡的蛋白質和澱粉分解,形成滋味鮮美的醬油。

  王爺信俗(廈門)

  翔安區馬巷街上的元威殿,別名元威堂,俗稱「池王宮」,是池王爺的開基祖廟。池王信仰流行在閩臺地區及東南亞一帶,僅臺灣就有200多座分廟,每年六月十八日池王爺神誕日前後,元威殿都要舉行傳統祭祀盛典活動。

展開閱讀全文

相關焦點

  • 霸州高蹺等16個項目入選第七批省級非遺名錄
    河北日報訊(通訊員張歡 記者霍相博)2019年12月28日,省人民政府印發《關於公布第七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的通知》,公布了最新的省級非遺名錄項目,共計141項,廊坊市16個非遺項目成功入選。 據悉,廊坊市新入選的省級非遺項目有4大類16項。
  • 第五批省級非遺名錄公布 聊城19個非遺項目入選
    近日,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公示了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名單。其中,茌平花鼓戲、聊城少林拳、臨清龍燈、東阿大紅拳、流星錘、陽穀顧氏紅木鑲嵌技藝、雞毛撣子扎制工藝入選省級非遺項目名錄,古琴藝術、茌平平調秧歌、臨清田莊吹腔、聊城剪紙藝術、高唐州黑陶製作技藝、孟嘗君酒釀造技藝、莘縣鴛鴦餅製作技藝、陽穀柘木弓箭製作技藝、東昌府銅鑄雕刻製作技藝、清真八大碗製作技藝、東阿國膠堂阿膠傳統製作技藝、茌平袁氏接骨膏製作技藝入選省級非遺擴展項目。
  • 東阿縣兩項非遺項目入選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
    近日,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發布《關於公示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名單的公告》。其中,東阿縣「東阿大紅拳」入選省級非遺項目,「國膠堂阿膠傳統製作技藝」入選省級非遺擴展項目。截止目前東阿縣共有7項省級及以上非遺項目,分別是東阿阿膠製作技藝、魚山梵唄、東阿雜技、鳳凰山傳說、東阿二郎拳、東阿大紅拳、國膠堂阿膠製作技藝。其中,東阿阿膠製作技藝和魚山梵唄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聊城市東昌府區三項目入選省級「非遺」名錄
    魯網11月30日訊 近日記者從東昌府區文化和旅遊局獲悉,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發布《關於公示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名單的公告》。其中,東昌府區「流星錘」入選省級非遺項目,「聊城剪紙藝術」「東昌府銅鑄雕刻製作技藝」入選省級非遺擴展項目。
  • 菏澤市十七項非遺項目入選省級推薦名單
    魯網11月2日訊近日,省文化和旅遊廳發布《關於公示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名單的公告》,菏澤市有菏澤雷琴、曹縣皮影、東明香肚、成武泥塑、鄆城柳子戲、巨野工筆牡丹畫等17項非遺項目入選。在新入選項目名錄推薦名單中,菏澤市入選項目包括鄆城縣「堯的傳說」、菏澤市「雷琴藝術」、巨野縣「工筆牡丹畫」、曹縣「皮影製作技藝」。
  • 貴州省公布第五批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
    貴州省人民政府近日正式批准貴州省文化和旅遊廳確定的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共計152項174處;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共計72項141處,總計224項315處。
  • 廈門同安區12個項目入選省級非遺保護單位,祥平街道佔3個
    臺海網11月27日訊 據廈門晚報報導 近日,福建省文化和旅遊廳官網公布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同安區共有12個項目入選,祥平街道轄區的錫雕、薄餅製作技藝、大籠甜粿傳統製作技藝榜上有名,數量在同安區各鎮(街)中排名第一。
  • 廈門同安區12個項目入選省級非遺保護單位,祥平街道佔3個
    臺海網11月27日訊 據廈門晚報報導 近日,福建省文化和旅遊廳官網公布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同安區共有12個項目入選,祥平街道轄區的錫雕、薄餅製作技藝、大籠甜粿傳統製作技藝榜上有名,數量在同安區各鎮(街)中排名第一。今年6月以來,省文化和旅遊廳對全省579家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開展檢查和調整工作。
  • 雲南公布第四批省級非遺名錄 「餐桌上的非遺」成亮點
    新華社昆明6月11日電(記者許萬虎)雲南省人民政府近日正式公布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昆明微雕、德昂族酸茶製作技藝等一批傳承千百年的特色非遺項目入選。未來,它們將得到更加科學的傳承保護。
  • 聊城19項非遺項目入圍第五批省級非遺名錄
    近日,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公示了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名單。其中,茌平花鼓戲、聊城少林拳、臨清龍燈、東阿大紅拳、流星錘、陽穀顧氏紅木鑲嵌技藝、雞毛撣子扎制工藝入選省級非遺項目名錄,古琴藝術、茌平平調秧歌、臨清田莊吹腔、聊城剪紙藝術、高唐州黑陶製作技藝、孟嘗君酒釀造技藝、莘縣鴛鴦餅製作技藝、陽穀柘木弓箭製作技藝、東昌府銅鑄雕刻製作技藝、清真八大碗製作技藝、東阿國膠堂阿膠傳統製作技藝、茌平袁氏接骨膏製作技藝入選省級非遺擴展項目。
  • 德州20個項目入選第五批省級非遺名單
    齊魯網·閃電新聞10月21日訊 日前,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公布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公式名單(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 第五批省級非遺名單公示,我市20項目入選
    第五批省級非遺名單公示日前,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公布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公示名單(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推薦名單),德州共計20個非遺項目入選。據悉,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名單共計93項。
  • 又有80項傳統文化項目入選我市市級非遺名錄
    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獲悉,近日,我市公布了衡水市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共有包括傳統音樂、傳統舞蹈、民間文學等十大類80項傳統文化入選。我市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不僅擁有大量的物質文化遺產,也擁有眾多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 新增20名省級傳承人 南通新一批非遺項目、傳承人及傳承基地命名授牌
    掌上南通客戶端記者 潘冬冬今年是南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豐碩的一年,為進一步做好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載體建設,紮實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今天下午,新一批非遺項目、傳承人及傳承基地命名授牌儀式在市北文體中心舉行。
  • 牡丹江市8個項目入選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東北網1月14日訊 近日,在黑龍江省政府公布的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中,牡丹江市申報的10個市級項目中有8個項目入選。包括傳統舞蹈1項:朝鮮族象帽舞;傳統技藝5項:傳統木旋手把刀技藝、韓鐵花清真月餅、玉米皮編織技藝、烘爐鍛造技藝、朝鮮族傳統農耕具製作技藝;傳統醫藥2項:蘭氏金瘡膏、喬氏中醫針灸。至此,牡丹江市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增至72項。
  • 又多5項!蔡李佛拳、白眉拳、粵謳等入選白雲區級非遺名錄
    大洋網訊 近日,白雲區非遺項目家族迎來新成員,分別是:廣州琺瑯製作技藝、蔡李佛拳白眉拳、粵謳、嶺南篆刻。白雲區擁有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不管是傳承千年的重陽登高,還是獨具特色的舞火龍,都是白雲寶貴的文化基因。為進一步深挖全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白雲區自2011年起,著手挖掘申報本土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 鞍山3個項目入選省第六批非遺名錄
    14日,記者從市文旅廣電局獲悉,遼寧省人民政府公布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46項,鞍山快板書、老六路太極拳、千山彩塑彩繪3項成功列入省級名錄。據介紹,目前我市市級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產十大門類92項,其中國家級11項,省級12項,市級69項。認定市級以上非遺代表性傳承人119人,其中國家級傳承人10人,省級傳承人8人,市級傳承人101人。
  • 公示|菏澤17項非遺入選省級推薦名單 成武1項
    10月20日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發布《關於公示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名單的公告》菏澤雷琴、曹縣皮影、東明香肚、成武泥塑、鄆城柳子戲、巨野工筆牡丹畫……菏澤共計17項非遺入選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國辦發〔2005〕18號)和《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貫徹國辦發[2005]18號文件做好我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通知》精神,2020年,省文化和旅遊廳部署開展了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申報工作
  • 鞍山仨項目入選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2月14日,記者從市文旅廣電局獲悉,遼寧省人民政府公布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46項,鞍山快板書、老六路太極拳、千山彩塑彩繪3項成功列入省級名錄。據介紹,目前我市市級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產十大門類92項,其中國家級11項,省級12項、市級69項。
  • 鞍山3個項目入選省第六批非遺名錄
    12月15日,記者獲悉,鞍山快板書、老六路太極拳、千山彩塑彩繪3項入選我省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據介紹,目前鞍山市級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產十大門類92項,其中國家級11項,省級12項,市級69項。同時,認定市級以上非遺代表性傳承人119人,其中國家級傳承人10人,省級傳承人8人,市級傳承人10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