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判一個人的健康狀況,那必然是要從兩方面入手:身體和心理。
身體上,四肢健全,器官完好,心理上,積極陽光,樂觀向上。隨著心理健康問題現在越來越受到大家的正視和關注,很多父母也開始注意孩子的心理髮育情況。
孩子的生理要發育,心理也要發育,生理髮育體現在孩子長高、長胖、身體各系統器官的成熟上,這些都是看得見的、實實在在的。
可孩子的心理髮育卻體現得沒有那麼明顯,其狀況相對來說家長不易察覺、掌握。
像孩子情緒不穩、自信心不高,那往往都是孩子出現了"心理營養不良"。
我的同事莉莉和她的老公由於工作原因長期分居兩地,她在大都市,他在家鄉小縣城。
她的孩子也是因為要上學就一直放在縣城由老公和婆婆照顧。今年放假莉莉回家看看,發現自己的女兒已經完全不認識自己了,一直躲著自己,不跟自己交流。
她老公趁這次機會跟莉莉商量說讓她能不能儘量回家鄉找工作,女兒現在已經有自己好像沒有媽媽,和別的小朋友不一樣的錯覺了。
在學校裡老師也總是反映女兒悶悶不樂、情緒低迷,不願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交流。
孩子現在還小,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陪伴,父母的缺位,勢必會對孩子的心理髮育和性格成長造成影響。
莉莉自己也是很猶豫,現在的工資至少比縣城的工作的工資高三倍,真是應了那句"拿起生活放下你",讓莉莉進退兩難。
01孩童時的父母陪伴有多重要?
法國著名作家莫羅阿在《人生五大難題》一書中提到:" 對於嬰孩,母親無異於神明。她是嬰兒整個快樂整個生活源泉。"
為了孩子的身心發育,補充身體營養可以給孩子吃營養餐、營養補充品,雞魚肉蛋奶樣樣不少,可孩子的心理營養要如何補充呢?
父母的愛和陪伴,也是孩子僅有的心理營養來源。
1.陪伴是安全感
父母的愛通過陪伴孩子、與孩子親密接觸、跟孩子進行深層交流來傳達。孩子和父母待在一起,他會獲得一種安全感。
父母間所營造出來的良好氛圍會給孩子創造一個美好、平和、安寧的世界,讓孩子沉浸其中、放鬆下來。
與孩子待在一起,撫摸、擁抱孩子,會讓孩子感受到來自於父母的愛,他會知道他是被愛的,就會產生舒服、愉悅的感覺。
父母的懷抱永遠是最溫暖的、最令人感覺到安全的避風港灣。
2.陪伴過程是親子關係的建立過程
父母陪伴在孩子左右,與孩子玩耍、交流的過程實際上也是親密親子關係建立的過程。
父母成為了孩子的依靠,也是孩子最信任的人。
父母與子女不再單單依靠血緣關係維繫,長時間的相處陪伴所建立起來的情感紐帶成為了親子間最牢固的羈絆,感情必然是處出來的,是時間的堆疊下沉澱起來的。
父母與孩子相處時間越久,孩子就會對父母越熟悉,親子間產生的依戀關係,會讓孩子更加願意與家長交流。
在父母面前更加大大方方地展示自己。坦誠相待,也為之後的親子溝通減少了很多阻礙。
3.陪伴是力量
父母的陪伴是給孩子成長的勇氣和力量。
任何一個人都不會討厭讚美、鼓勵,特別是當你正在很努力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有人在你的旁邊陪著你,給你加油打氣,那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情啊。
小孩子學說話、學走路、學寫字……,每一次學習都是新的開始,父母陪著他一步步學習、鼓勵著他、注視著他。
他便更想證明給父母看,腦子裡也會產生拼一拼、搏一搏的想法,一鼓作氣的勇氣瞬間被激發。
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往往也是缺少安全感、缺少自信心、缺少勇氣,與父母之間的情感淡漠、親子關係一般。
他們會變得更像刺蝟一樣,緊緊把自己蜷縮成一團,不願交流和展示,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心裡營養不良"的表現中的一部分。
心理學家認為,如果一個人在嬰幼兒時期得到的心理營養不充分,長大後他就可能表現出情緒不穩定、人際關係不良和行為偏差等狀態。而這些方面也會或多或少影響到他們日後兩性關係的發展。
02如何給孩子補充心理營養?
1、陪伴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關於陪伴有多重要,上文已經敘述的足夠清楚了。
如此講述陪伴的重要性,也就是說陪伴是孩子心理營養的主要來源,是排在第一位的營養組成部分。
陪伴是給孩子的安全感,是給孩子的力量和勇氣,是與孩子建立情感的過程。
孩子餓了要餵奶,拉了尿了要換尿布,哭了要哄,笑了要逗,爸爸媽媽輕輕拍在孩子後背的大手是孩子的世界。
用自己的臉蹭一蹭孩子的臉,肌膚貼近,呼吸相合,感受生命的悸動。摸一摸孩子,抱一抱孩子,給孩子足夠多的營養養分。
2、父母良好的情緒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你在看孩子的時候,孩子也在看你,孩子是無時無刻不在關注父母、模仿父母的。
父母的情緒失控、大吼大叫會對孩子造成不可磨滅的心理傷害。所以為了孩子,請你保持平和的心態,有天大的事情都不要當著孩子的面發火、抱怨。
孩子是最能感知父母的心情狀態的,父母的良好情緒是撫平孩子心靈的一劑營養補充,給孩子心靈的慰藉。
父母之間的良好關係,父母雙方的良好情緒,都會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原生家庭氛圍,給予孩子幸福感和安全感。
維斯冠說:"父母和子女,是彼此贈與的最佳禮物"。
總而言之,來源於原生家庭的愛就是孩子的心理營養來源,父母的愛又主要通過陪伴等方式表達。
愛不足、陪伴不夠,孩子心理營養不良。為了孩子的成長健康,父母也要多關注孩子的心理需求,及時補充愛的滋養,讓孩子學會愛與被愛的能力。